今天看了一篇文章《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的心》,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所谓的控制,归根结底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不放心,总觉得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所以就会掌控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其实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这种好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记得发小给我讲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现在都29岁已经结婚了,可是还不会做饭。为什么不会做饭,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怕孩子学做饭被烫着,也不相信孩子能够做好,所以也就从来不给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长大后因为工作忙,经常都是吃外卖,也就不愿意学着去做,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会做饭。结婚后,依旧不会做饭,婆婆就会把菜买好,肉买好放冰箱里,然后有空还去把饭做好,依旧不会做饭。我们可以发现,一路都是因为父母的不放心,就不让学习,高控环境下自己失去学习的信心。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父母那颗放不下的心。
被控制下的孩子怎么做都是错:比如:“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不要碰那个,小心伤到!”“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行了!”
……发号施令的话也许父母经常脱口而出,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话正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作为父母,一定要正确面对自己的控制欲。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控制欲的,孩子如果不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自己就会很生气。但是父母不能控制他,保护他一辈子。所以一开始就不能千依百顺地宠着他。如果现在将他保护的面面俱到,将来他在社会上,就会头破血流。所有他需要自己历练和经历的,他需要自己磨练才能够收到宝贵经验的,一样都不能少。父母们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来的心。
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没有,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惨收场。父母控制欲的源头是缺乏安全感,缺乏对孩子的信任。父母担心放手让孩子去做事情的时候,会受伤,会失败。她们想把自己没得到的,通通都给孩子,对孩子的控制是因为她们自己没有安全感。所以宁愿孩子天天在家打游戏,荒废终生,也不愿意他们去外面的世界经历风雨。
父母改进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多一些放手,孩子将会成长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