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九月,依旧需开着空调。
从火车站这一条街道走过,“人人足”“好运来”“足下生辉”等足浴店的招牌在强烈的阳光下是那样的显眼。
每个足浴店门口,总有一个女子坐在小板凳上,她们或是低头玩手机,或是无所事事。只有看见路过的是男士,这时不论是老和少,她们才会眼睛放光,冲着他们喊到:帅哥,要不要泡脚按摩?
有些男人正眼都不瞧一眼就从店门口走过去了,有些人有些犹犹豫豫站在店门口。这时,女子就会上前来拉他,这一退二攘三就就进足浴店去了。
有些老顾客,来了一次会再来,还会带朋友过来。
据说那个“人人足”是最早开的,起初她的生意好得不能再好,每天都是爆满,那一两年她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至今她还有许多回头客,这是旁的足浴店一直所不能比拟的。
后来,有人从足浴店里看到了商机,也跟着开了一家,再后来一家一家,足浴店越开越多,直到这条街道满满当当的都是足浴店。
火车站附近的这条街道,从不曾寂寞过。当初她是红绿灯的红灯区,一到夜晚,那些狭小的简陋的理发店里就散发出朦胧的红灯,风一吹,红灯摇曳,像两瓣诱惑的唇,一张一合充满了妩媚。
总是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当红灯在夜晚渐渐消失,足浴店,一个新生物由此诞生。
她应该是火车站最早开足浴店的老板娘,虽然生了两个儿子,虽然年已过四十五,但依然风韵犹存。
她不善言辞,说话小声小气的,却领舞了整个小城的足浴始。足浴店一开始是挺流行的,许多人都下了班没事过来泡个脚放松放松。那时她的生意好得天天加班,光足浴师就有几十个。
可惜,慢慢的,足浴店越开越多,她不得不另辟蹊径。
可惜爱人不理解她,竟然开始嫌弃她的工作,将家门锁了换了不说 ,还把她的东西打包扔到她店里。她好声好气地和他说好话,他却一脸决绝的拒绝她回家。
他是变心了,她曾在某商场,看见他带着一女的,那女的还不如她好看,穿得也不如她。两个人有说有笑,像一对热恋的情侣。她朝他走过去,刚扬起手。他就一把抓过她。
她只得在外租房子住,儿子想她要她回家。可他不同意,她不是有本事吗?开店吗?可以住店,也可以在老主顾的帮衬下找到合适的房子。至少,他,是不会接受一个开足浴店的女的了。
她租了房,一个人拎着行李住了进去。
推开窗,楼下是络绎不绝的车流,她的足浴店正对着她的租房的窗。他正挽着那个什么都不如她的中年妇女的手从她店门口走过。
年轻时的恩爱有加,换不来一生一世的相守。人心说变就变,或许真的没有谁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到底。
她倒了一杯水,坐在床沿,床头柜上是她买的一盆文竹。她刚浇了水,文竹细细密密的,像极了黄山上那棵迎客松的迷你版。
天与地总归就是这样,放开了看,再大的事都不是事。计较了来看,再小的事都是事。
她将刚晒的被子蒙上眼睛,鼻尖里嗅到的都是太阳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