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幼儿进餐的教育
日期:2021-09-13 22:52:40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春水煎茶推荐 阅读:

幼儿进餐的教育

  民以食为天,三餐,在我们一日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每个人每天都会重复做的一件事。既然每天都在重复做同样的事情,那我们就要努力做好。对于吃饭,看似很平凡甚至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件事,其实藏着很深的学问。不要让吃饭仅仅是一个动作“吃”,而是要发掘其中的学问。这些学问您注意到了吗 ?

  餐前教育

  1.食物营养价值教育

  餐前对孩子进行食物营养价值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食欲,而且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挑食偏食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不了解,甚至孩子连菜品名称都不知道,何谈喜欢呢?了解是喜欢的前提,给孩子多普及一些食物营养价值的知识,相信孩子一定会好好吃饭。同时让孩子知道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的区别,“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感恩教育

  在幼儿园每次饭前老师都会和小朋友一起说感恩词: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厨房的叔叔阿姨为我们做得可口饭菜,感谢小朋友们互相帮助,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并不是很理解感恩词,每次我们都会给孩子讲解这些感恩词的含义,孩子们慢慢就理解了,就记到了心里。回家还教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告诉父母不能浪费粮食,有的孩子在家吃饭前也会主动说感恩词。餐前感恩教育很重要,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不容忽视。

  3.劳动教育

  从小我们都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不浪费。对孩子普及“粒粒皆辛苦”的价值观教育。可是空头理论不如实际操作,餐前家长可以请孩子帮忙择菜,洗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讲餐桌上的菜是如何从种子变到果实的过程,让孩子明白饭菜的来之不易,无形中孩子自己就会养成不浪费粮食的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孩子动手能力提高了,也真正用行动感谢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

  餐中教育

  1.餐桌礼仪教育

  孩子用餐礼仪映射的不是孩子个人的素质,反映的是整个家庭教育问题。进餐时,孩子不知道谦让,先挑自己喜欢的座位。孩子吃饭不顾及别人,只吃自己的。孩子吃饭大声喧哗,从不在意别人的感受……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是孩子天生并不知道这些,他会通过用眼睛观察家人,用耳朵听父母的教育,来判断自己该怎么做。这个时候父母的榜样作用就会显得格外重要,言语引导,榜样示范,我想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用心教的家长和不用心学的孩子。掌握了餐桌礼仪,孩子无论去哪里吃饭,都会是一个招人喜欢的小客人,家长也会特别有面子。

  2.用餐习惯教育

  在幼儿园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孩子用餐习惯特别好,知道请老师一次少盛一些,不够再回碗儿,避免浪费。还有一些孩子总觉得老师盛饭少,结果你给他多盛一些,他总是吃不完,这是一种很不好的饮食习惯。有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坐姿端正,安静进餐,并且能够不洒饭,不剩饭,桌面保持干净。而有的孩子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狼吞虎咽,吃完饭,桌上、地上、衣服上都是饭。两种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都希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进餐习惯,那我们就要给孩子提出要求,陪着孩子一起做,对孩子进行进餐习惯培养。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养成一个好习惯受益终生。

  餐后教育

  1.主动收拾餐桌

  餐后,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整理餐桌的习惯,吃饭时不小心掉的饭菜,要学会收拾到垃圾桶里。并且尝试学习擦桌子,扫地,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扫得不干净,但是一定要让他尝试去做,知道不是吃完饭就完事儿了,还要学会收拾。自己用过的餐具,要分类放回厨房,学着洗餐具。放手让孩子去做,你会发现孩子不仅特别感兴趣,而且会做得很好,孩子总是会给你很多惊喜。

  2.主动漱口

  每次饭后一定要提醒孩子不要忘记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没有压力,什么事都能够顺其自然一些,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就像一日三餐,每天都在重复。每天我们都有三次机会可以对孩子进行用餐知识教育,如果您能够好好把握这个时机,孩子每天都会学到很多知识。如果您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个教育机会,每天丢失三次机会,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孩子各方面能力将远远落后于别人。进餐事小,学问事大,希望每个家长,每位老师都能抓住机会,适时教育,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幼儿进餐的教育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