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漫画家》是一本由[日] 手冢治虫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4.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漫画家》读后感(一):我是漫画家
“日本的现代漫画从手冢治虫开始。”
“漫画之神”自述充满荣光与挫折的前半生:
少年痴迷动画,却曾因画不好底稿被前辈鄙视;战争时期饿到皮包骨、躲避着头顶的炸弹也要画漫画;成为国民漫画家,却在学医和画漫画之间濒临精神崩溃;与沃尔特·迪士尼、斯坦利·库布里克、藤子不二雄交好,却对福井英一、白土三平的才能嫉妒不已……手冢治虫影响了后代无数漫画家,奠定了现代日本漫画的基础。而他终其一生始终将漫画与社会紧密连接,向读者传递生命的价值,并执着地探究——一个漫画家到底该做什么?
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这本《我是漫画家》里找到答案。
手冢治虫,本名手冢治,因喜爱昆虫取了“手冢治虫”的笔名。是漫画家、动画制作人、医学博士。现代日式漫画(manga)的鼻祖。19岁出道成为漫画家,把电影分镜头引入漫画,并将此技法发扬光大。创造性地在漫画中使用拟声词、气泡框、速度线等,奠定了现代的日本漫画技法。
手冢治虫漫画代表作品无数,据说终其一生,他创作漫画700部以上,留下约15万张的原画,是全世界著作蕞多的漫画家,巅峰期间曾同时执笔13部漫画作品连载,去世前,他尚有3部漫画连载。被人们尊称为“漫画之神”。
《我是漫画家》读后感(二):唯有手冢君~~
手冢治虫,只是个笔名哦!~ 可能熟悉手冢君的读者都知道,【手冢治】才是他的真名,就因为太喜爱各种昆虫,所以决定笔名就加了个“虫”字。可爱且辨识度高呢!~
1937年,9岁的手冢君因热衷于采集昆虫,又透过阅读【平山修次郎】的那本《原色千种昆虫图谱》,得以认识了“步行虫”,由此为自己取了笔名【手冢治虫】。
有谁能料到这位大名鼎鼎的《铁臂阿童木》之父,竟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医学博士呢!当报社编辑去找他约稿的时候,猛然间见到一位穿着白大褂、挂着听诊器的人冲出来…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人呢~~
追随兴趣而动,总是一种特别容易看到收获的行为吧。~
原本还憧憬着未来可能会成为儿科医生的手冢君,在1946年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四格漫画《小马日记》。那一年他刚满18岁。
由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出版了《新宝岛》(与酒井七马合作)、《森林大帝》、《铁臂阿童木》、《缎带骑士》、《漫画生物学》…等等优秀作品。其中,最为国人熟悉的《铁臂阿童木》是1951年的作品,那时的手冢君也才23岁而已。
凡是与手冢君打过交道的编辑,无一不被他的拖稿行为折磨得死去活来……他私底下被编辑起了绰号为“手冢慢虫”(交稿拖拉)、“手冢骗虫”(从没遵守过交稿约定)。更有传闻说,当手冢君的责编是要跟家人孩子做诀别后才敢来的……最有趣的莫过于,手冢君曾经的一些编辑,竟然可以通过心急火燎地帮忙做了涂稿助手的工作而最终锻炼成为了真正的漫画家!
【虫制作】的工作坊,是手冢君1961年成立的。起先只有几个人的工作坊,及至1963年《铁壁阿童木》第一集首播,然后持续受到各种好评。手冢君的工作坊逐渐发展壮大,就像是后来的宫崎君的吉卜力……
《我是漫画家》读后感(三):漫画家的别样人生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我是漫画家》时,这句话总会通过字里行间得到印证。本书作者,因喜爱昆虫而为自己取了“手冢治虫”笔名的日本漫画家,用娓娓道来的文字,叙述了自己的漫画之路。书中以穿插历史事件的写法,让读者对作者个人的生平有所了解之外,还对其所处的历史大背景有所涉猎。且不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个人的发展总是或多或少烙刻上时代的印记。满脑袋幻想不已,甚至怀疑自己得了精神病的手冢治虫,其笔下的线条着色中,也埋伏着时代的痕迹。
何为“热爱”,但看书中的讲述“我在大阪大学学医时完全不顾学业,一心只画漫画。阶梯教室最上一层阶梯位置离教授最远,我就坐那排将笔记本和肯特纸并排摊开,在记笔记的瞬间里在肯特纸上画一两笔”。开始临床实习的时候,作者又描述到:“病人一坐在我面前,我就有种冲动,忍不住想画他们的漫画肖像。看诊时忽然来了灵感,想出了妙点子,我就会止不住窃笑,拿起病例或其他手边的纸猛记点子。”这段颇具画面感的描写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但若作为病人碰上这么一位“不务正业”的医生,恐怕会吓出一身冷汗。难怪手冢治虫的教授劝他改行当漫画家,否则怕是会医死几个病人。
天赋加上努力,手冢治虫正是因这种痴迷,让自身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读他家喻户晓的《铁臂阿童木》《缎带骑士》等风靡全球的动漫作品,再联想一下每一格画纸,每一位角色背后的创作故事,则令读者心头留下更多画外的情味。身为医学博士的手冢治虫,将医学上钻研的精神用在漫画上,不仅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巧,还传递着真善美,而这种精神不分国界。20世纪80年代,央视和广东电视台引进了《铁臂阿童木》,霎时间,这位头顶两个尖尖发髻,身穿小裤兜,脚踩红靴子的小男孩成为“国民宝贝”。动画片中阿童木手握拳头,脚底喷出两道火焰一飞冲天的姿态,配合着“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歌曲旋律,响彻一代人的童年记忆。这位由“天马博士”制造的高智能机器人小男孩,一反机器人的冷酷,而用极大的耐心与爱心,尽力在人类与机器人之间搭建友谊之桥。现如今,人类依然主宰着机器人的生产与制造,倘若有一天机器人的智商超越了人类,人类与机器人争夺世界主导权的大战也可能一触即发。手冢治虫似乎超前预知了这场大战,并用主人公“阿童木”的善举给予读者最温柔的预见。
除了《铁臂阿童木》,手冢治虫还创作出《森林大帝》《怪医黑杰克》《小飞龙》《三眼神童》等大量长篇作品,堪称多产漫画家。当然,他不仅是一位漫画家,还算得上精明的商人。据资料记载,他是日本第一位导入助手制度与企业化经营的漫画家。1961年,手冢治虫成立“虫Production动画部”,而后以“虫制作株式会社”的名义开始活动,日本第一部多集TV动画《铁臂阿童木》、第一部彩色多集TV动画《森林大帝》均诞生于此。
想象力丰富,富于童真童趣,善于经营,这或许就是手冢治虫作为漫画家的显著标签。当我们沉浸在他为我们创造的一个个动漫故事中时,心情也跟随着主人公,感受着喜怒哀乐。殊不知为了创作,他自己也独自吞咽着喜怒哀乐。在已经出版了几个单行本后,手冢治虫信心满满得抱着畅销画作毛遂自荐时,也受到不少拒绝与嘲讽的打击,好在手冢治虫将打击视为激励,正如书中所说“我才明白,从医生这个行业转行到八竿子也挨不着的漫画行业,到底有多大的鸿沟。我虽深爱漫画,但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我是漫画家》读后感(四):方块看书|我是漫画家
原本以为对手冢治虫略知一二,《铁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超级有名,童年时对他的一部漫画也是念念不忘至今想看结局。看了自传才体会他所处的年代久远到我爷爷的那个年代。书中前半部所提及的众多事件、人物、书籍也几乎全都一无所知。
随着手冢的记录一起见证了日本早期漫画和动画的发展,也目睹了阿童木的诞生和火爆,以及在美国为什么不叫AtomBoy而是AstroBoy。
熟悉的是和“藤子不二雄”做邻居,收到过库布里克的邀约,还和迪士尼先生说过话。
在附录《我的漫画记》中更是图文并茂生动记述了各种有趣的故事,也解释了为什么起了个虫的笔名以及画了各种各样的虫子……
轻盈小巧的精装典藏传记。双封设计,锁线精装,手感轻盈,翻阅特别舒适。
童年念念不忘那部漫画《缎带骑士》我已不记得当时那本翻译的具体名字了,但仍记得是叫索菲亚的公主被当作王子养成的故事。童年只在小伙伴那里看过一本,至今都在惦记后来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