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的坚守
出差坐火车经过某地,看着窗外美丽的喀斯特地貌风景,随行的同事自然而然开启碎碎念模式。
“这是xx隧道,当时干起来老难了,隧道高温”,“这是xx车站,那个雨棚是我们做的”……诸如此类的碎碎念还有对某些人事迹的描述,未到目的地,我已自行脑补许多画面。但是最震憾的莫过于出站时看到同事和接站的另外一个大男人抱在一起的亲密一幕。保守的工程人何时兴起了这样热烈表达的画风。而且接站的这一位还是监理单位的总监,什么时候施工方和监理混成亲密一家,诡异。
经过对项目的实地了解,答案随之揭晓。这个项目在6年施工中信用评价曾经6次获得第一,其他各项评比也从未出过前三名,但因某些客观原因项目过程中曾大额亏损,成为集团上下关注的反面典型,项目参建人员头上顶着乌云,前期几年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更有一资格老者悲戚戚的发出“干了一辈子盈利项目,没想到要晚节不保”的衰怨。这可急坏了一干热血参建人员。
怎么办?求人不如求已,项目到了后期,只有抓住清概机会,绝地反击,才能打翻身仗。大伙没有被暂时的亏损磨掉意志,也未被一时的流言击去信心。从指挥部到各分部抽调人员成立了专门的清概“特别行动组”,大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无数次挑灯夜战的头脑风暴会议,无数次的大规模资料会战,也曾吃过闭门羹,也曾挨过冤枉批,也曾赶过凌晨的早班机,也曾走过深夜无人的街。疲惫、失望、不被理解的时候,在失眠的夜晚也曾无奈的想过放弃, 但是想到工程人的责任和使命,第二天又逼自己满血复活,继续投入到无休无止的会议、资料、沟通中。多少人的付出,才换得各方面的理解,10年在一条线上共同奋斗,才看到火车站与监理人员称呼兄弟的一幕。
一勤天下无难事。历经几年煎熬,终于迎来曙光,项目从潜亏到盈利,华丽大转身。因为经历了清概,积累了经验,工作能力心理素质得到实践锻炼,多人提职,可以名符其实被称为“x总”,请记住这些人:张总,项目指挥长,因腰间盘突出,在陌生的城市坐着摩的每天去医院理疗却仍坚持在一线;耿总,历经二十二年,担任过十任项目经理,无一亏损,今年已62岁,仍然坚守在一线;蒋总,清概结算的总指挥,十年坚守,干六年、算四年,曾连续五年未回家过春节;赵总,放弃优渥的提职条件,留任在原项目收尾;朴总,曾为工作到处奔走,累得进了医院……
项目十年,造就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同窗不过三四年,一起扛枪不过四五年,一起下乡也只有五六年,这些都抵不过同在一个项目上场到收尾十年的情谊,潜移默化中同事关系也化为深深的兄弟情谊。夜半时分一起喝下的啤酒,忙中偷闲时一起撸过的肉串,还有那些年一起吃过的泡面,困境中偷偷流过的泪,都成为过往岁月抹不掉的痕迹。十年,寄托太多太多的遐想,恩仇,苦涩,遗憾,留恋,回忆……甚至痛苦。回首望一望,很多难忘的片断,已经很远。留下的就是工程人不变的坚守。
项目现场的高强度、高压力、高节奏未必能换来高效益、高美誉、高效率,常常伴生的却是高风险、高血压、高老化。但是基于责任,基于忠诚,基于个人的使命感,工程人默默坚守在项目一线,不论艰难,不论困苦,一切的一切尽在见面时真诚的拥抱。
工程人的坚守,朴实却坚韧,穿过那岁月的河,为他们奏一首芳华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