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手很笨拙的人,从小就很羡慕那些会折纸青蛙、千纸鹤的同学,而在我的折纸技能库里只有两样,最简易的纸飞机,这是我用来抗衡华丽“战斗机”的唯一武器,还有就是经典的“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是课间休息时即兴发挥的大好时光,男生让女生猜时,他们总是在小小的正方形里写一些拐弯抹角的夸赞,八个面里六个是讨人欢喜的词儿,而女生往往给男生的都是些揭对方短板或者出糗的的词语。
最有趣的是利用三个“东南西北”连成一个事件,而猜的同学需要完成这件事,做不到的就要学狗叫了。
第一个写人物,第二个写地点,最后一个写做什么事,人物写的是相互玩乐同学的名字,地点和事件那就五花八门了,怎么好玩怎么写,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就是盲盒。
在一次课间休息时,大伙抱着看别人出洋相的心态,三三两两的开始了,我被选为了“公证人”,也就是给大家猜的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感觉。
闲话不说,第一个同学“调皮大王”张勇:“我先来。”,他连猜三下,我一番操作后开始默念:”王晓刚…………”,刚念到这儿,站在一旁的王晓刚眉头一紧,我继续打开第二个:”在女厕所……”,话音刚落在场的同学们哄堂大笑。
“天哪,这、这也太损了吧,我输了,输了,别念了。”王晓刚双手抱头,露出绝望又尴尬的眼神。
“学跳芭蕾舞。”我嬉皮笑脸地念完了最后一条,大家又没绷住笑了起来。
王晓刚只能无奈地学了狗叫,张勇可不买账拉着王晓刚要去厕所,还嚷嚷:“走走,我陪你去,就在门口跳也行。”。
“别闹了,抓紧时间,再来,再来。”中队长李志娟发话了,这才消停下来,猜完后我继续念到:”周静……”,大家都露出了期待的目光,因为她是班级里的班花。
“在讲台前,朗诵唐诗一首。”我继续念到,片刻间周围陷入沉默,大家摇着头纷纷表示这个没意思,有些失落,周静则感觉自己逃过一劫,露出了微笑。
陈军在走廊里跳皮筋,李志娟在女厕所打太极……同学们在欢快的氛围里继续玩闹,可是“刺耳”的铃声响起,此时正好翻到张勇,张勇赶忙对我说:”赶紧念,老师还没来,快!”。
“在隔壁教室,喊同学们下课啦!”我念完后暗自想,这两条简直是绝配啊,边上的陈军幸灾乐祸地喊了一句:“没时间了,张勇赶紧学狗叫吧。”。
张勇一点没搭理,撒腿就往教室外跑,正好撞上刚进教室门的数学老师,张勇条件反射地蹦出一句:“老师,我上厕所去。”,随后头也不回直奔隔壁教室。
“下课啦!”张勇对着隔壁教室门口大喊,这嗓门,好家伙都传到了我们教室,教室再次被欢笑声浸没。
没过多久,班主任带着张勇回到教室,原来这节课我们的班主任在隔壁班上语文课,这简直就是自投罗网,羊入虎口,张勇被整整罚站了一节课,不过在大家在心里都暗自佩服张勇。
光阴似箭,到了三、四年级之后几乎就没有再碰过“东南西北”了,这个显得稚嫩的游戏也慢慢地被遗忘。
如果人生像“东南西北”一样是被安排好的,那我们的每个选择是好、是坏、是平淡、是荒诞都是未知,未知即是期待也同样夹杂着一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