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吃动物》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7-27 00:42: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吃动物》读后感1000字

  《吃动物》是一本由[美]乔纳森·萨福兰·弗尔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动物》读后感(一):吃动物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1/05/25/%e5%90%83%e5%8a%a8%e7%89%a9/

  吃动物:无声的它们与无处遁形的我们 [美]乔纳森·萨福兰·弗尔 / 陈觅 / 文汇出版社 / 2021-5

  子扉我 2021年夏 季风异次元空间三世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21年5月25日

  《吃动物》读后感(二):工业化农场的弊端

  对于喜欢吃肉的我来说,这本书看题目就很吸引我。这本书讨论的是我们所吃的动物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他们的饲养和生产对于环境有何影响。

  动物福利这个词语对于我来说是很熟悉的,在生物学领域,这件事情是很受重视的,对于实验动物的动物福利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但是我从来都没考虑过我们所食用的动物也会存在动物福利问题,在工业化农场中,当一个动物的出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的时候,动物福利这个词就远离他了。这些人工饲养的动物和野生动物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已经完全进化成了人们的食物,或者也可以说他们失去了在自然界生存下去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动物的生长条件和生存环境就与我们密切相关了。现代社会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病症和我们的食物有没有关系呢?当我们改造动物的基因让他们更好吃的时候,那些基因对于人类自身真的没有危害吗?当我们人为的改变动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时,他们异常分泌的激素会不会对人类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呢?大规模的工业化农场所产生的大量的温室气体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目前来说都是未知的,商人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我们作为消费者是完全不了解工业化农场的经营环境的,而这本书就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这其中的秘密。

  这本书的观点确实是很新颖的,也是我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但是我不是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当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多,所需要的食物就会越来越多,自然界自然是无法提供如此大量的食物的,这时人类就开始圈养和改造动物。捕食本就是动物的天性,人们大规模的养育动物以供食用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认为人类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做一个素食主义者,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规范工业化农场,使得他们的生产更加合理,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少,这才是这件事情的核心问题。

  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劝说人们吃素,这个出发点是我不能接受的。作为我个人来说我并不会对于素食者有什么看法,或者劝说他们进行全面均衡的饮食,这是个人选择问题。所以我认为素食主义者也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杂食者或肉食者。人类进化到现在这个高度,如果仅仅是吃素是完全达不到的,杂食也是人类进化史上重要的一环。

  《吃动物》读后感(三):《吃动物》:我们吃的肉也曾经是一条条的生命,在吃它们的时候,请思考一下

  1789年马尔萨斯出版了著名的《人口论》,在他的观点中,世界的人口必然受制于食物的增长。世界人口会以几何数量级增长,而食物只能以计算数量级增长,长此以往下去,必然造成食物短缺的现象。但到了现代,世界人口已超过75亿,绝对食物短缺的现象并没有出现。这得益于农业的现代化,让更少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是一项关于我们食物的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与之相同的另外一项成就就是人类对于肉类的生产。在过去的100年中,肉类的价格一直维持在低位,不但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的趋势,更是有很多肉类出现了价格明显的回落,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可以吃上更便宜的肉类。特别是鸡肉,成为我们最容易获得而且价格最便宜的肉类,这也是得益于现代工业化养殖业的发展。动物在人类的养殖场内,可以快速生长,快速变成了人类餐桌上的食品。 我们在感叹我们的食品更加丰富、更加廉价的同时,是否有想过这些食品生产背后的逻辑。我们在吃肉时是否想过我们所食用的这些肉类的主人们,他们生存环境,他们的健康状况,他们是否就是心甘情愿的成为我们的食品? 绝大多数的人对于现代化的养殖业是无感的,当然更多的是我们不去思考这些问题,我们选择性的忽略或遗忘我们给这些动物带来的后果?如果有人在身边告诉我们,我们吃掉的是一条一条的生命,那么我们还能如此心安理得的去吃它们吗? 美国作家乔纳森•萨福兰•弗尔,以他亲身的调查和对于养殖业人士的走访,以及对于环保人士的采访,写下来这一本《吃动物》,把我们餐桌上的肉类的生产现状拉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之中,让我们最近距离的看到了这些我们食品的生存现状。

  你见过是养殖场中鸡的生存环境吗?它们生活在层架式鸡笼中,这些层架通常3~9层,当然也有更高的,日本的最高记录达到了18层;而每只鸡的活动空间从0.04-0.09平方米不等,根据鸡的用途会有所差别,食肉鸡活动空间稍大,但也比A4纸稍微大一点,在这样的空间之中,几乎所有的鸡只能吃饲料,下蛋或长肉。养殖场的所有功能都是为了让他们可以快速生长,甚至在他们的食品中也加入了大量的生长助剂、抗生素等人工辅助物质,既保证这些食品可以安全地活着进入屠宰厂,又能保证可以得到更高的饲料转化率,给人类提供尽可能多的食品,给养殖场带来更多的利润。

  鸡的养殖环境是这样子,那么其他的动物的养殖环境呢?其实也都是一样的。供人类食用的所有肉类,现在99%是在工业化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而工业化就要求有着更高的效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养殖出数量更为巨大的动物供我们食用。牛、羊、鱼类莫不都是这样,这就是我们餐桌上食品的生存现状。 而书中所写的这些动物进入屠宰场的情景更是让人不寒而栗。我们所食用的这些动物必须在经过屠宰厂这一道工序,这是结束他们生命的过程。他们可以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走完这一生吗?在工业化的情况下,这也是不现实的,这其中种种残忍之事还是等待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你自己去书中阅读吧。

  《吃动物》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本能,虽然靠着素食,人类也可以生存下去。但完全不吃肉,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无法做到的。但在阅读这本书之后,在之后吃肉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我们所食用的这些动物的生存现状呢?我们是否有必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吃掉它们呢?我们是否还会因为某些口味的不合适而去浪费他们呢?我们要珍视我们所吃的所有肉类,它们不仅仅是我们的食物,它们也曾经是一条一条的生命。

  《吃动物》读后感(四):人与动物的战争——从吃狗说起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夏至时节,荔枝成熟,广西玉林这个南方小城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荔枝狗肉节。荔枝狗肉节是玉林当地民间自发形成的节日,是一种欢度夏至的传统民俗。每年夏至这天,全城大大小小的饭店、排挡都在烹饪狗肉,当地民众习惯聚在一起享用狗肉,其中也不乏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吃货。仿佛对他们来说,错过了这个节日,就错过了一年的夏天。

  荔枝狗肉

  我们可能不太清楚这个节日的真实由来,但是在过去的好几年间,我们应该也曾在媒体上看到过关于这个节日引起的争议。与其说是庆祝节日,不如说是吃货们的狂欢。在爱狗人士眼中,吃鸡、鸭、牛、羊、猪这些动物倒还情有可原,但是吃到“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的身上,他们可就不乐意了。孰对孰错一时难分,但显而易见的是,关于吃动物的话题争议,在全世界范围皆有之。

  图片源于网络

  在《吃动物》一书当中,作者弗尔也提及,吃狗肉在全世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时的罗马人、达科印第安人,直到后来的夏威夷人、菲律宾人、尼日利亚人等等,以及韩国人和我们最为熟知中国人。对此,很多欧洲国家也出台了可食用狗肉的质检标准。尽管写此书时弗尔已经成为爱狗一族,但他仍承认,吃狗肉存在着合理的一面。

  从小,弗尔的家人便教育他爱护动物,甚至尊重死去的动物,他也曾高调并坚定地执行素食主义计划,但还是无疾而终。他的妻子同他一样,在吃素这件事情上也是曾经尝试又放弃。

  弗尔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对美国的动物养殖业进行研究,他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到工业化农场、养殖场和屠宰场等场所进行调查,并与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访谈。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人类吃动物的历史渊源、美国的农业和食品经济、肉类行业的发展情况、相关产业链、对环境的影响、吃动物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背后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哲学议题,甚至政治和法律问题。

  民以食为天。在现实生活中,与亲友的聚会如果没有美食,这些聚会也会黯然失色。吃动物是一场人与其它动物之间的战争,我们的食物来自其他生命的苦难。弗尔于书中指出,肉类工业在联合国总结出的危害环境的因素中排名前三。如今,在美国,供食用的动物全都被工业化农场主导了——99.9%的肉鸡,97%的蛋鸡,99%的火鸡,95%的猪和78%的牛。欧盟每年约有60亿只鸡被圈养在工业化农场中,美国有超过90亿只,中国有70多亿只。与此同时,人类对肉、奶和蛋的消耗还在不断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鸡肉业增长了13%。

  工业化养鸡场

  虽然为我们提供肉的动物全都会受到折磨,只是多或少的问题,但工业化农场却割裂了大众与其食物来源的联系,消灭了传统的农民,动物在产成肉类的过程中遭受的痛苦相对地更多。肉只是人们消费的众多产品中的一件,分辨一件产品是残忍还是人道、污染还是环保,不该是消费者的责任。

  屠宰场

  弗尔通过调查发现,工业化农场在各个方面都是错的,是极不人道的模式,它根本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全世界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吃肉并不违背道德,这是文化传统,也符合自然规律。如果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探讨,关于吃动物的争议将永远不能停歇。事实上,所有食物的生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环境,可持续农业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何结合最先进的科技与传统农业知识,创造出一种更人道、更具可持续性的农业体系,采用对环境破坏最小的食物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和空气的污染,对土地的侵蚀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同时还能让动物茁壮成长才是人们要考虑的最根本的问题。

  图片源于网络

  几年的调查研究结束后,弗尔从一名摇摆不定的杂食主义者变成了坚定的素食主义者。书中展示了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心路历程,这里讨论的不是吃动物对与否,作者在这本书里主要讨论的是饮食选择对生态环境和动物的影响,是如何改变并寻求更好的农业养殖发展模式。尽管文中作者指出,在历史上人对动物“吃并关心”的伦理已经消亡,但似乎这仍符合当下多数人的心态:环境是要保护的,动物仍是被关心的,但肉还是要吃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吃动物》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