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不如做只猫狗》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7-03 00:06: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不如做只猫狗》读后感精选

  《不如做只猫狗》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如做只猫狗》读后感(一):《不如做只猫狗》——人生自在事,且读梁实秋

  说起来很惭愧,我是从去年开始才开始读梁实秋先生的文集,才读第一本的时候,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样的文字,这文字中诙谐中带着洒脱,温润中有着深沉,柴米油盐的琐事中蕴含着生活的哲学,一动一静的人间缩影中仿佛流淌着岁月的光影。这样的文字总是让人爱不释手,不忍心、不舍得一下子就读完。

  梁实秋先生是华语散文的一代宗师,他学贯中西,笔耕不辍,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不如做只猫狗》这本书共分为《生而为人,我很惭愧》;《一筐琐事,一堆喜乐》;《万物都有境界》;《先谋生,再谋活》;《总要记着些什么》五个部分,散文中有生活的闲情逸趣,有对生活历经的回忆,有借事说理,还有对故友的回忆,每一篇都是三两页,短小精悍,先生的博学、幽默,都在其中一一体现。

  生活的快乐源于人的情趣,而读先生的文章,我们总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先生家养了三只猫,都是善良的夫人从户外抱回家的流浪猫,小猫们的名字也极简单,分别是白猫王子、黑猫公主和小花。小猫们成了家中的一份子,先生和夫人给它们喂饭、洗澡、陪它们玩耍、给它们宠爱,同时也从与它们的相处中获得满足。是的,宠物对我们来说是那样亲近的存在,我们对它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不求回报,只为付出,因为付出,即是收获,于是,那些爱心与呵护也都变得更有意义。

  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在《割胆记》中对自己一次胆结石的手术经历的回忆。从病发时疼得如刀如绞,到治疗后被医生通知手术时的为难,从收到朋友们送来各类偏方、药草时的安慰,到再次入院准备手术时的紧张,从那句“好像是犯人自行投案一般”的无可奈何。到出院时那一句“好漂亮的新鲜世界”的欣喜和欣慰,先生的一篇文章,将生病、治疗、病愈这一过程里的心路历程描写得淋漓尽致。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病时所经历的呢。那些病发时的痛苦、入院时的故作坚强、躺在手术台上的迷茫,出院时的新生之感,这一路也是我们所有人都会走过的那一程。我们很强大,但我们也很渺小,仿佛在生病时,我们总是最能体会那种对于自己生命的不可掌控之感,这感觉可能并不那么让人愉悦,但这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接受并且坦然面对的那部分。

  读先生的文字,我们会发现这人间的可爱,这世间的百般滋味,这人生的自在乐事,这样的文字源于生活的丰富土壤,而文字背后更是蕴含了先生的文学修养和生活志趣,让我们在阅读中品尝人生百味、感受人生之趣。

  《不如做只猫狗》读后感(二):梁实秋:我见的人越多,我越爱我的狗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

  “从一粒沙石看世界,从一朵花看天堂,把永恒纳进一个时辰,把无限握在自己手心……

  现实本来就这样,人生来就要面对快乐和悲惨。”

  看着手上这本《不如做只猫狗》一书,不禁思考,假如我们不是“人类”而以动物的姿态生活在这漫漫人世,会更快乐吧!

  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建议你读一读梁实秋的这本书,在书中第一辑里面说:在这世上,只要是人,都复杂。不禁想起抖音特别火的一首歌:“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乃……”看梁实秋的文字就有种生活就是自己哄自己,把自己劝明白,什么事都解决了,把期待降低,把依赖变少,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

  梁实秋的文字和读鲁迅的文字读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他的文字里面梁实秋是个性情中人,一个有痴、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在这里,他可以如孩童般天真可爱。可字里行间又分明读出他是一个老者,一个睿智的老者。

  他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一个人。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需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相信为生活北漂的你我看到这句话一定非常赞同。

  看梁实秋的文字不管生活如何艰苦他都非常乐观且活得有意思。看这本书就感觉自己在和一位老者聊天,天南地北的生活琐事都能在这里找到不一样的观点,看完每一个小故事都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且有共鸣。

  比如我读了【花钱与受气】就特别有画面感,梁实秋:一个人就不应该有钱,有了钱就不应该花,如果你既有钱,而又要花,那么你就要受气。这篇散文提到的就是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上街买东西,每每进去大铺都会心觉战栗,总觉得自己要买的东西太少,本来要买二两瓜子,一看柜台先生面色不对,马上改口半斤,才能缓和紧张局势。看着这段文字,想着自己刚来北京打工时候的样子感觉如出一辙,当时自己就不太敢去商场买东西,总有一种被瞧不起的感觉。

  再看现在大家买东西都是网购,也就缺少了那种“花钱受气”的生动形象了,而且买完不满意以后如果不退货还能给个差评,然后,估计很多商家都在网络的另外一段气的直跺脚吧。

  著名作家冰心曾这样评价梁实秋:“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只有实秋像一朵花。”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梁实秋,那就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当我们读完这本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不如做只猫狗》后我更加认可这句话,而且,感觉这个老头有点可爱!

  《不如做只猫狗》读后感(三):《不如做只猫狗》:你生活里的有趣,梁老早就过过啰~

  书到手时,迫不及待地拍了照,因为书封面的黄色加上一幅插画的搭配,真的太符合我的口味啦。并且轻轻巧巧的一本,可随时拿在手中阅读。

  夏天来啦,正是读梁老书的好时间啦~

  花花草草,小猫小狗,在梁老先生的笔下,都显得活灵活现,好似可爱的人。可梁老先生,不会把它们当人,因为他觉得它们就是它们。这便是梁老先生文章的风格和魅力,俏皮、可爱。

  看梁老先生的文章,初读起来,轻松、有趣、简单、平实,但你读着读着,便又会发现,怎么越来越有味,越读越耐读。因为在梁老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里,虽只是谈一物,说一事,但,梁老可不是简单的将事情描述,然后再抒发一点情感,就结束了。

  梁老的文章总能体现出,他观察细微、描写细致、讲述形象的特质,并且还会对事、物做一番研究,去讲讲它背后的历史、文化、经验。再加上梁老的写作风格,这让即使只有短短的小文,也确实有味的。不仅如此,还能感受到梁老非常温暖有心。

  而这些感受,都是在阅读梁老的文字中,一点一点接受到的。虽是温润扑面而来,可梁老一定是下足了功夫写。

  突然一想,要是让梁老写一篇书房的布置小文,他定是会这样写吧。大概有哪些书?它们分别有着什么习性?哪些书喜爱阳光一点,便可将它放在靠近窗边的位置。哪些书喜爱深沉一点,便可将它放在书柜底下一点。哪些书,喜欢与人打交道,便可放在离书桌近点。等等。梁老不仅会研究书的“本性”,一定还会遵循书房的“本性”,于是一个充满爱意的书房,就这样成型了。

  哈哈,我想梁老一定就是这么思考着的。

  当然,可别看梁老大多数文章风趣幽默,经历颇多,对大多数事情,以平凡之心对待。可梁老也有"纠结"之时,并且及其可爱。

  在书中《割胆记》一篇,可是能读到梁老的许多小心思呢。比如,到底割不割胆?割的时候痛不痛?梁老,可是描述了自己的忧心忡忡。可梁老又凭着自己的经历,写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但好像医生说的那套也很在理,于是在各种权衡下,好像又没了下文。梁老是琢磨了又琢磨呀。

  另外还有两篇,也特别喜欢。《白猫王子八岁》《白猫王子九岁》是他家猫猫过生日的时候,专门写的。并且记录了猫猫的日常、特性,以及猫猫的一些特别之事。是梁老专门在每年那时都会有的一篇写作,可真是爱猫之人呀。

  一些摘抄:

  -人在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地忙起来。

  -争先是本能,一切动物皆不能免;让是美德,是文明进化培养出来的习惯。

  -但是店铺也真太不原谅人,还账只准用钱还,而我所缺乏的只是钱。

  《不如做只猫狗》读后感(四):读梁实秋,一筐琐事,一堆喜乐

  “人生自在事,且读梁实秋”。

  读梁实秋到底是怎样的自在事?尽可以翻开这本《不如做猫狗》来一探究竟。

  梁实秋是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1923年(20岁)赴美留学,1926年(23岁)回国任教于多所大学,其间多次主编杂志、月刊。1949年(46岁)到台湾任教。1966年(63岁)退休。1974年(71岁)其原配夫人程季淑于美国发生意外离世,梁实秋在妻子故去半年后应邀来台,于偶然中认识小他28岁的韩菁清,两人一见钟情。1975年,同韩菁清结婚,其后两人共同生活至老去。

  梁老确实是个有趣的人。譬如他写店大欺客,先生并不明写,反而自降姿态,说自己委屈点没事,可不能委屈了店里的伙计;譬如他写天热,并不直写天热,而是写人铺块凉席,睡在弄堂口,还被先生踩了一脚,让先生直叫罪过;譬如他写李鸿章看人打篮球,李大人看他们争抢的厉害,就对左右说:“那么多人抢一只球,累成那样子,何苦!我愿买几个球送给他们,每人一只。”李先生这梗可太可爱了,作者后面还总结了说:“我们中国人(至少士大夫阶级)确实不大好斗。”如此有理有据有乐的事不胜枚举,常常让人边读边笑。

  梁老也是个善玩的人。他说他从小就喜欢听戏,“常看见有人坐在戏园子的边厢下面,靠着柱子,闭着眼睛,凝神危坐,遇到一声韵味十足的唱,便像是搔着了痒处一般,从丹田里吼出一声‘好!’若是发现唱出了错,便毫不容情地来一声倒好。”你细品“像是骚着了痒处一般”这句话,这比喻太形象了,就好像针灸针到了关键处,一下子通体舒坦,就算是我们读此书的人,好像也能感受到那种舒畅,可见梁老确是爱戏爱到了骨子里。

  他说他爱花养花。梁老台湾庭院中种有一棵含笑,异香袭人。含笑绽放时,不是整个张开,是花苞突然裂开小缝,像是美人的樱唇微绽,因此名为含笑。台湾人有将含笑花苞供奉在亡亲灵前的习俗,一瓣花香,情谊深远。他也说牡丹本身不俗,自有雍容丰满之态,俗人眼中自然万物都俗。

  梁老是个至诚的人。梁老的两段婚姻,可说都是心之所向、情之所至,听一听他们这些文人的情话,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要脸红呢!梁老说:“亲亲,我的心已经乱了,离愁已开始威胁我,上天不仁,残酷乃尔!”而独守闺房的韩菁清则写道:“秋:你走了,好像全台北的人都跟着你走了,我的家是一个空虚的家,这个城市也好冷落!”

  自然,你不要以为梁老就只会这些逗趣的事,逢到紧要事,他也是一丝不苟的。譬如作为翻译家,他建议翻译要以具有永久价值的书为第一优先;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中西文法不同,以原文中句为单位,理解之后再整个表达出来。譬如作为学者,他认为学者应以探求真理为目的;学者有学者的尊严,有所引证必注明出处等等。

  梁实秋的这本《不如做猫狗》共分为五辑,每一辑下都有六七篇小文章,这些作品或描摹柴米油盐,或述说闲情逸趣,或探讨世间百态,或漫谈人生悲喜,典雅诙谐的文字中浸透作者的人生智慧和一颗赤诚之心。既有趣又受益匪浅,值得一看。

  《不如做只猫狗》读后感(五):你常说做人好难,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做猫狗的心,《不如做只猫狗》哦

  随书赠送的对联小贴纸

  该怎么来形容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呢?你且看:《不如做只猫狗》

  读完这篇散文以后(包括之后的一些文章),我想的大概就是“哎,人可能最开始就不应该生病!”,但是,我还是不如梁先生看得透彻,梁先生想的是“人最开始就不应该是人!”。

  你想,人为什么要是人呢?

  首先,人多忙呀,时时无暇闲,即使手上没有做什么了,脑子里总会想一些有的没的,如果你是一只猫或狗,你的脑子里可能装的也就是恋爱与吃饭吧,这无可厚非呀,反正你不会去想微积分、模电数电、大学物理……但是,作为人时,如果你是有闲阶级,那你可能就是罪恶的,别人都在忙,就你不忙!所以,有闲阶级如果能普及于全人类,那便不复是罪恶。

  其次,人忙起来是不是容易生病?好呀,生病了,就得看医生,抓药吧。最开始是看不起医生,所以只能以药养身体,万一没钱买药,身边的人为你出的主意却是买药,这时候,你觉得你也许可以先向他借点儿,但是,他就许摇头。后来,看得起医生了,但是,医生收掉自己的看诊费以后,却还是要叫你去药店抓药。卖药的人,看了这种情形,心中大是不忍,觉得病人药是要买的,而医则大可不必去看。再到后来呵,看得起医生了,却只愿意用那包治百病的丸、机、膏、水。对了,梁先生最后还殷殷告诫我们:“住在上海的人可别生病”。不是为别的,是因为上海的医生太多,并且个个都好,有德国来的、东洋来的、很牛的医生。

  最后,还是因为人太忙了,所以,好多事,做起来,好累。

  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所有的事大概就是一群男人、一群女人做过的事吧。

  现在我们好像是有什么书叫做《如何哄女朋友开心》吧,有人说,女人就是这样一本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梁先生笔下的女人,其实就是爱撒谎了点。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逛一整天的商场也可能买不回来一件衣服,要么是因为料子太薄,要么是因为料子花样太旧,要么是因为不禁洗,要么是因为不禁晒……这都是在对商场“撒谎”,钱不到位,再好的料子也一无是处,不值得买。所以如何让一个女人少说话?直接为她买上一件皮大衣,二话不说的那种。总之,女人总喜欢拐弯抹角的,放一个小小的烟幕,无伤大雅,颇占体面。

  梁先生绝不会厚此薄彼,写完女人以后,就该是男人了。梁先生笔下的这群男人——脏、懒、馋、多半自私。有些男人,西装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两脚既然如此之脏,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于脚上藏垢纳污之处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为乐;几天不见肉,他就喊:‘嘴里要淡出鸟儿来!’……

  哦不,不是梁先生笔下有这群男人和女人,世间便有这样一群男人和女人。

  ……(精彩待续)

  我觉得,或许不止我觉得,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很幽默,是那种幽默,恰到好处的幽默。有些文章里面所描述的事情,比如《懒》中的扪虱而谈,《让》中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的电梯门前总是拥挤着一大堆万物之灵,《脏》中那爬在厕所墙壁上那像蜗牛爬过一样亮晶晶的痕迹(具体是什么可自行想象)……在生活中,可能是我们自己经常会做,但是绝不会让别人知道或者发现的,我们可能潜意识里就认为这种行为很粗俗,但是,在他的散文里,他也会描述这些事儿,但是,又描写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你觉得这件事很粗俗,反而会发出笑声,展现笑意,而更加重要的是,他告诉了我们这件事背后的一些“道理”,用幽默的文笔来引起人们的思考。

  我想,就凭“幽默”这一点,读一次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你便再也不会忘记它,毕竟,该是很少有人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不如做只猫狗吧!”,也很少有人会这般对你说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不如做只猫狗》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