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承诺》是一部由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马诺伊洛维奇 / 莉吉嘉娜·贝拉格杰 / 亚力克斯桑德·贝奇科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我承诺》观后感(一):承诺其实不容易
这是一个美好快乐的故事。我想说的是,看似简单承诺,其实不容易。一切的幽默,夸张,背后总可以看到现实的无奈与残酷。影片中用着简单直接的方式完成对反派的解决。试问这种果决需要多少勇气。我们生活中太多枷锁,完成对自我的承诺,需要多少努力。
《给我承诺》观后感(二):虽然在重复,但是还是很好
虽然在重复,和以前的作品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但是还是很好的电影。
当然这也体现了自己创作剧本的导演才会有的一种思考的延续性。
(中国这样的导演屈指可数:贾樟柯,侯孝贤,杨德昌等等。他们比起李安,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是要高一个水平线的。)
如何有连续性,又要有突破和变化,是大师们都需要面对的。
《给我承诺》观后感(三):麻辣烫一样让人high的电影。
《向我承诺》(Promise Me This)。
记得田壮壮说过,他认为库斯图里卡不是大师艺术家,而是一个杰出的手艺人。我非常同意。
我深以为然。你不会从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中找到大师的晦涩与思辨,他更像一个民间的传统老艺人,就像天桥的古彩戏法师、京韵大鼓河北梆子演员、马三立高英培那样的相声艺人那样,有着民间的喧腾与热情,让人开怀间又偶有淡淡的哲思与忧伤。
这部电影就和《黑猫白猫》一样,是一部纯粹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从一刻不停欢腾的音乐,再到飞人奶牛美女跳伞装甲车夜总会野猪婚礼混杂的影像,让人从心底觉得沸腾。就像凉爽的深秋与朋友一起喝啤酒吃麻辣火锅一样high。
这应该算这一年来看的电影中最让我高兴的一部。
《给我承诺》观后感(四):开怀而笑
中午睡觉有些冷了,找部喜乐的电影看。 乐了一中午。 如不是怕影响同事休息 简直能开怀大笑了。大师级的导演没搞出晦涩高深的东西让人玄想, 而是用天马行空的超现实主义的手法: 幽默 夸张 民间的喧腾和热情反衬出现实的无奈和残酷。爱极了那可爱机智有些许顽皮的爷爷。承诺这在现今的国人心中已无多大分量的词汇 放在一个12岁未进过城的少年肩上多么不可思议!乳臭未干的孩子居然没有迷失在花花世界里 历尽艰难却也充满快乐的完成了(卖掉奶牛 买回一尊圣像 带回一个妻子)。 喜欢爷爷和女教师在铃铛两头的绳子间缀着你上我下 我下你上 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 笑着·····我又想到相得益彰这个词了!也许是不一样的民族吧 我们中年或老年人的爱情是那般隐忍 憋屈 甚至别扭! 记得10多年前在杭州西湖边一长椅上坐着两人——发已苍苍的老太 双腿搁在老头腿上 轻轻晃着。 满脸娇俏!(勇敢而幸福的人!) 我在远处驻足良久 感动也久远 随着年岁日增 更常常想起。
《给我承诺》观后感(五):no woman no promise
如果先入为主的对库斯图里卡有所期待的话,这部电影一定会失望。以往他的电影总是在温情中带着悲情,混乱中遵循着秩序。而这部电影打破了这种风格的延续,彻底抛弃了悲情和秩序,只剩下温情的混乱了。也许库斯图里卡的存在就是为了颠覆传统的。
影片刚开始,我习惯性的寻找叙述的意义,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渐渐明白了,任何寻找都是徒劳的,take it easy,就笑着看库大叔恶搞一次吧。至少,影片里面还有一点乱伦的表现,算是有一点意淫的空间了。
从结构上来讲,故事的安排还算匀称。但不管怎么说,故事的灵感本身过于弱智和拙劣。即便库大叔有再巧妙的匠工,也无法弥补故事本身存在的先天缺陷。
对于故事中的笑点,感觉准备不够充分,爆发不够有张力,也不够智慧。实在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不好笑,还非常希望观众笑的感觉非常尴尬。
滴水不漏的民弦配乐,是库大叔的招牌,我们还是能从其中感受到库大叔昨日的风范。
影片唯一的亮点是两个小演员的演出,对于这样成人的主题,他们丝毫没有青涩,自然而到位。可见导演的功力还在啊。
不管怎么说,影片能够带给观众两个多小时非常亢奋的愉悦情绪,本身已经是一部非常精良的可以在电影院里享受的电影了。至于看完以后,请不要想太多。任何大师都会有败笔,光环耀眼,同样会蒙蔽双眼。
《给我承诺》观后感(六):愈发癫狂的老库
又一部热热闹闹的库式电影,较之《黑猫白猫》更加的癫狂不羁。狂欢般的背景乐似乎一直贯穿电影始终,不知道是不是斯拉夫民族音乐,听上去像波尔卡舞曲般叮叮咣咣,甚至还听到了《两只老虎》,真是疯的可以。据说为电影配乐的是他的儿子斯奇伯•库斯图里卡。
在库氏的电影里,一本正经、循规守矩的人只能出现那么几秒钟,似乎这种人根本不配停留在镜头里,于是,所有人,无论好人、坏人、老人、儿童、清纯的女孩儿、卑鄙的流氓,都像发情的麻雀般活力爆棚,欢快的跳舞、欢快的洗澡、欢快的打架、欢快的杀人。人性的卑鄙丑恶、社会的黑暗混乱,都融化在一幕一幕癫狂的喜剧场面之中。只是偶尔,比如,爷爷一边在眼镜边上磕开鸡蛋,一边幽幽的说了一句“即使死亡来了,也不会比我的生活更糟”,此时,你才能隐约窥到那一群群狂欢的人影背后无比艰辛的生命。在这样一个承受着欧洲自二战以来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的国家,这样一个战火不断、风云多变的国家,你又如何去娓娓道来纯真的浪漫和温婉的爱情,如何去冥思生命的哲理与永恒的时空,想来想去,真觉得只有这样一种似乎不带一丝情感的癫狂与近乎天真的狂想才能够映衬这个国家那灾难深重的历程。
库斯图里卡这样谈到南斯拉夫:“我在这样一个国家出生,希望、欢笑和生活之乐在那里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有力,邪恶也是如此,因此你不是行恶就是受害。”
《给我承诺》观后感(七):不是最好的,也比一般意义上的好要好
题目很有些拗口。但这句话同样送给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
库斯图里察的电影有没有还没看过的,仔细想想,好象只有一个音乐片《巴尔干朋克》没看到。库斯图里察的电影我们记住了哪儿些?真正的故事我只能说对《爸爸出差时》还比较完整,从《亚利桑那之梦》开始,《地下》、《黑猫白猫》、《生活是个奇迹》一直到最新的《给我承诺》,我记住的都是那些天才到疯癫的想法被一一的实现,狂放不羁的个性,夸张、幽默、诙谐甚至粗俗的表演,混合交融着吉普赛风格和巴尔干民族风的音乐,比比皆是的超现实主义,勾画出的是整个塞尔维亚国家民族20多年来的政治变迁和民俗风情。
《给我承诺》一脉相承的是反独裁政治,反以各种名字而发动的战争,反无用的高科技,反无节制的开发,追求自由、平等,渴望和平、真爱。这些都放在了一个农村男孩子的身上,他接受了爷爷的要求,到城里完成许下的三个诺言,最后历经坎坷终于实现。从三个承诺来看:卖掉一头牛,买回一个神像,娶回一个新娘,基本的物质生活、信仰、爱情,这是人类应该共有的真正值得追求的。
库斯图里察不需要再用某个奖项来证明自己,能像他这样始终用根本不够深沉的闹剧方式却能更完美地表达无尽的影像诗意,用斑斓绚丽的光影色彩和无法临摹的天才构想,用20多年的时间表达自己对民族和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刻骨铭心的热爱,在电影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还想说的是,女主角象极了《偷香》时期的丽芙泰勒。
《给我承诺》观后感(八):悲伤的喜剧还是荒诞的梦境
emir kusturica的 “给我承诺”-悲伤的喜剧还是荒诞的梦境
贝尔格莱德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12岁的特桑纳和祖父.
祖父是个机关设计迷,连叫孙子起床上学也要精心设计,让孙子被床板发射出去才罢休.祖父虽然还有性感美丽的女追求者 ‘波萨’,但是却感觉到自己很快就要死了,他让 特桑纳去镇上把牛卖了换个老婆回来.
特桑纳刚来到镇上,就成了黑社会的目标.仅仅应为他是个小乡巴佬.
从这里开始,喜剧和黑色幽默就开始分道扬镳了. 黑色幽默让你看着搞笑混乱的画面一点也笑不出来,看完之后心里像是被沾满泥泞的车轱辘压过了一样.
特桑纳穿着肥大的西装牵着牛来到了小镇的桥上,从来没见过的高楼让他数的下巴掉了下来也没数清楚有几层,从没见过年轻女孩的他眼里只有摇曳的腰肢和肉感的屁股.直到看见美丽的嘉斯娜,宛如清风吹拂过他躁动的心.
特桑纳被导演扔进了一个个扭曲癫狂的情景,充满想像的场景,和演员充满喜感又夸张的表演被揉进了一个老套的英雄救美的磨具里. 于是诞生了这部个人痕迹明显的艾米尔·库斯图里卡式的电影.一如他 95年的《地下》Underground,可是我更喜欢他的<地下>.
就好像一个先锋艺术家,尝试多年后终于以一种形式博得了出位,那么好他将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自己,炒冷饭直到自己都倒了胃口.
lt;给我承诺> 除了形式感上还是库斯图里卡式外,可是内涵上却已经衰弱.他无法超越自己了.
因为<地下>太经典了,别人都很难超越,更何况自己.
不过毕竟是一个天才导演,再不济片中还是有很多桥段可供庸人盗版.
《给我承诺》观后感(九):生命喜乐 ZAVET
库斯图里卡,南斯拉夫的导演,擅长喜剧,天马行空的安排和幽默之后有着对人生家国的深刻理解,我一向认为要讲好一个喜剧故事比悲剧更难,尤其是生命的喜乐。
在贝尔格莱德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里,12岁的特桑纳(乌洛斯·米洛瓦诺维奇饰)和祖父(亚力克斯桑德·贝奇科饰)生活在一起,家里还有一
头名叫切维特卡的奶牛,邻居也是唯一的学校里唯一的老师,有着波涛汹涌地胸围的BOSA。日子过的欢乐而平淡,一日祖父突然说身体欠佳不
久于人世,特桑纳向他保证要完成这些事情(ZAVET:答应我的意思)要越过三座大山到最近的一个镇子上去,在市集里把切维特卡卖了,然
后用这些钱买下一尊圣像,当然最重要也是最后的心愿就是希望他能带一个妻子回家。之后当然顺利成章的是城市的冒险。
库斯图里卡的嘲讽无处不在,色胆包天的混混官员除了关闭学校就是想泡女老师,虽然花尽心思搞创意还是一次次掉进老爷爷的陷阱(每次出
场还有热烈的主题音乐,俨然一个小丑。头号反派一边是音乐爱好者一边是鱼肉乡民地黑帮老大,一边开妓院一边要在自己家乡盖世贸双塔,
在他老妈眼里还是有志青年一枚,真是天大的讽刺。然后电影里处理坏人的手法也十分特别,暴力地弹药枪炮就不用说了,欲望还是要从欲望
本身根治: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方法还是跟处理公牛素一样的)
电影里处处是音乐,时时出现的天上的飞人更让幻想荒诞的意味浓烈起来,更不用说飞人落地被大家惊为天使的时候,第一句问地是:谁知道
意甲的战况如何啦?(被雷到了)少年的情窦初开在里面描写地十分贴切和美好,爱当然是从性向往上开始的,给心上人送面包圈的蹑手蹑脚,假装摔倒呼
吸困难骗来的吻,特桑纳的爱情一开始就充满了撞到头的各种情节,十分形象的HEAD OVER HEELS,神魂颠倒,而拯救心爱的人,和她结婚.
一段简单的爱情,不是每个男孩的向往么。而爷爷跟BOSA的一段情愫则从BOSA每次的偷窥和接近中一窥了然,更有象征意味的是2个人被挂着
铃铛的绳子坠在两头成了爱情翘翘板你上我下谁也落不着地面,都是因为对面的那个人啊,所以最后老爷爷ONCE AND FOR ALL地终于娶了。
婚礼在炮火声中进行,乐队和人群一样欢乐如常,在战争和纷乱面前还是不能放弃的人生喜乐。如爷爷的指点,简单的物质生活,神,爱情,
向我保证你找到这一切,幸福就不远了。
《给我承诺》观后感(十):我想要一场华丽的回归
回到过去,回到高中,回到初中,回到小学,回到在家里独自玩耍,不要改变我的心智,让我知道需要珍惜的每一刻。回归到那个记忆最多最饱满的年纪,回归到没有任何人造痕迹的景色里。回归到最高要求也只是考试不要低于70分的考场上。让现在杂乱无关的角色、无聊的念想和人之间突兀的距离变成将来时,用虚拟语气让他们变成如果不可能发生,用锤子砸碎每一块表,砸断每一段准备继续前进的时间。给我准备一个最高级的相机,和一个不会变糟的心情。That’s all.
小孙子告别家乡时,爷爷告诉他了3个遗愿:1是卖掉那头母牛。2是买圣像回来,再买些喜欢的纪念品。3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妻子。电影从这里开始我就开始羡慕这样简单态度的生活,没有寄托的厚望没有自带的重压,3个要求也只是人生里随时都经历的事而已。在他乡的远走,就变成一场短途旅行。背着行囊,带着希望,和一颗hello tomorrow的红心。
我也在所谓的大城市仰着头数高楼,也是怎么都数不清,那是因为害怕这个城市的人知道外乡人的窘迫。于是我也学着摆出冷漠的表情,披着昂贵的衣服,穿过街巷,仿佛无欲无求,置身事外。而在电影里,男孩满眼都是喜悦,不掩饰不隐藏, 喜欢那个骑车的女孩就每天找到她送给她两个甜甜圈,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还是路上。他总是有办法让女孩知道他是爱他的。现实里,我的女友失恋,她无数次跟我说起男生的不靠谱和不敢负责。时代已经到了让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就是他’的那个人了么,已经将自己的婚姻视作摆脱寂寞的介质了么。爱被定格在哪个时代了。它还能不能跟着我们走。
给我承诺,现在的男人女人最怕的一句话,满嘴说着什么狗屁承诺,心里却总是一条逆行道。 孙子给爷爷的承诺是找到一个爱他的妻子,爷爷给隔壁大波女人的承诺是一条裙子和一个需要等待的婚约,也许给过了彼此承诺,就给了一个希望一个必须要完成的命令,让关系更近。如今,承诺早不如父母双亡有车有房来的实惠,一切要向现实看齐。承诺就是找刺激,可是生活已经太劳累,路过刺激也只是抬抬眼皮。
在豆瓣里我搜索很多库里斯图塔的作品,我都标注了想看。我从未听说过这个导演的名字,一部电影也不曾接触。因为我把注意力和目光放在了那些电脑技术高超,画面炫丽,情节迂回曲折的片子上,我早应该看看那些人性淳朴美好的影片,让我不止得到了一个故事,也思考了更多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几个难忘的:那个有螺旋花纹用来催眠的轮子,那个有各种坑人装置的小村子,那个从烟囱里冒出的望远镜,那对照着字幕认真唱歌的老夫妇,那个心灵手巧的爷爷和跟爷爷一样心灵手巧的孙子,还有那个大波女人和孙子喜欢的女孩。还有那首一直重复浅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