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5-06 03:34: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精选

  《中国最美的语文》是一本由夏昆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一):有才情、有思想、有方法的语文老师

  周末两天读完了夏老师的新作,感慨有几点:

  一是把语文放到一个大的知识、艺术空间来学习,特别是结合音乐、电影、美术等艺术来学习,非常有创意,也许从成绩上来讲未必一定能提高,但从人文修养来讲,绝对会受益终身;

  二是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性教育、生命教育和爱的教育,引导孩子们懂得真善美,学会独立思考,这才是教育的本源,教育的生命力才会更持久;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锻炼查资料、组织PPT和演讲,潜移默化中锻炼了能力,而且是受益终生的能力。

  在当前这种教育环境下,难得有夏昆老师这样有才情、有思想、有方法的好老师!必须赞!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文科出身,学生时代一路走来深知兴趣的重要性,在这本书中也看到了从小到大语文课上许多记忆深刻的片羽,比如让我们自己填曲唱鹊桥仙,用自己的话翻译诗经,自己改编分马,代表班级出战年级话剧雷雨等等等等,虽然稚嫩,但是享受而投入。一本书回忆起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非常喜悦和欣慰,更是和夏老师非常志同道合。只是我高考时没有报考师范院校,选择了最可爱的提前批,也在办公室爬过几年格子,用自己的想法借领导的发言稿表达,骨子里不会平庸从众的我,也就在另一个战场开展过大批量的文字博弈。偶尔想来,若是当初随着爱好而不是梦想走下去,如今我也会带领学生们领略“出口为语、落笔为文”中最美好的片段吧。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三):想去夏老师的课堂,上一节高中语文课

  读完本书的时候,觉得有千言万语,真的动手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想到silver说的话,我好像又想只用几句话,概括全书了。

  1.如果想回到中学时代,再上几节语文课,那读读本书吧。夏昆老师的课堂,如梦如幻,各种文学、历史知识,如数家珍。不带任何讲稿、参考书的课堂,可以让你如痴如醉。

  2.如果幻想一下改革现在的课堂模式,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就翻翻这本书吧。夏昆老师的教学模式,值得为人师者借鉴,像我这种上学就喜欢YY教学改革的人,看本书很过瘾。

  3.如果想知道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理解古诗文,让孩子能享受语文的快乐,那么请仔细阅读夏昆老师的本书,还有另外一本关于唐诗的书,真的是当父母的优质参考书。

  4.如果想批判一下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弊病,痛斥一下种种陋习和恶果,也可以读读这本书,夏昆老师的独白,让人拍手称赞,为知识分子不屈的脊梁,点赞。

  综上所述,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四):夏昆的教育哲学

  夏昆反思“我们的教育,有冰冷的分数,有残酷的竞争,有畸形的师生关系,就是没有看到生命。”夏昆幡然醒悟,离开了那个学校,那座城市。从此不唯分数是从,认为教育的信仰只有一个——回归常识,成全生命的美好。曾经,夏昆曾写过“我不愿意做这样的老师”;不愿“看见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图办,就‘恨铁不成钢’”;不愿“除了教材教参之外几乎不看别的书,除了上班上课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做”;不愿“以为教材就是真理的代表,更不允许学生对课本提出疑问”;不愿“以为学生的成绩就是学生的一切”……

  后来,夏昆又写道“我想做这样的老师”: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追求教育的本性,用最真实的心来从事教育;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高居于应试和分数之上,并且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用温和的坚持来表明我对教育的认识,以现实功利的损失来换取教育的良知;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坚定自己的立场,即使这是一条只有我一个人走的路,我也要在这条路上一意孤行;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因为我坚信智慧和美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五):《中国最美的语文》评论-9分

  我本以为是语文经典课文的收录,实则不然,是一名语文老师的日记精华版,夏昆老师,个性十足,记录了工作和生活之中的美好,很有启发性和认同感。如果能把吹牛的部分适当删减一些,效果会更好。

  我向来对语文老师就倍感亲切,我的姥爷就是一名高中的语文老师。阅读过程中自然会回想自己在少年时候的美好时光,如果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也的确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在书中借鉴到了许多值得转化的教学方法,值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尝试,虽然学科小有不同,但道理相仿。

  书中有些言辞直指中国教育的长期弊病,如果要论理想化,每个人都会提及终极的目标和结果,可这个实现的过程极其漫长,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逐渐靠近的,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不间断的努力中,等待着渡过着这个漫长的过程。

  工作当中难免不顺心,会遇到阻力,但不能因为小事儿就停顿止步,时间可以治愈心情,现实可以历练承受,自身的不断补充是日常,这些话其实是说给我自己的,我也是一名老师。

  书中也提及了大量的家庭教育,如何教育我的下一代?是我时常思考的问题,真是压力十足的一件大事儿,因为机会只有唯一的一次,没有重修和补考的余地。我很期待我给我的勺儿每天睡前讲故事,因为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来给我讲故事的。我要定制一张大桌子,几年之后,勺儿在写作业,我在看书,我希望和她当同桌,四四在旁边端茶倒水捣乱,言传身教,这就是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画面。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六):中国最美的语文,中国最美的是语文。

  坚信智慧和美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

  《中国最美的语文》,作者夏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他还写过很多书,有关诗词,有关语文,有关教育,有关风月。

  不论是否会遇见这样一位浪漫的老师,我都觉得,喜欢诗词和语文,是我最幸福和美好的体验。请不要说我是一名工科女汉子,就不会有风月飘渺的浪漫。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他的体验,比如在音乐鉴赏的个很多学校用来自习的时段来鉴赏电影,比如在每次语文课前由一名同学赏析一首诗词,比如在他的赏析时间里会有人推荐《海贼王》,还有《死神》,比如那一首最适合在夜晚听见的《生命如舟》——life is the boat.

  每一堂课都怀有期待,不仅仅为了应试教育,也为了真的体验唐诗宋词元曲里优美的意境;不仅仅为了一张满分180的卷子,也为了把古人浪漫的血液传承。我喜欢这样的老师,我喜欢语文,喜欢诗词,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

  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经典就是死去的人们喜欢的东西。

  这句话不要想的狭隘,你会发现,这是至理名言一样,对到骨子里的话。

  不久前,不对,很久前,看完《大话西游3》时,自己看见很多关于情怀的话题。有人说朱茵塑造的经典无可超越,其实仔细想想,我这个肤浅的人仅仅是因为她很漂亮,唐嫣很漂亮,才把这部电影的喜欢提到了很高。

  但是呢,真正流转在血液里的喜欢,是文字,是韵脚,是每一句平仄对仗,是每一份朦胧的情思,是每一首雄浑的边塞之歌。

  中国最美的语文,中国最美的是语文。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七):笔记与摘录

  读罢夏昆老师的《中国最美的语文》,心甚悦之。以下是一些颇有共鸣的观点,抄录之。

  1.站在讲台上的人,很多时候并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而只是与讲台下的人一起分享的人,分享知识,分享思想,也分享情感。

  2.其实没有真正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孩子之所以不喜欢读书,是因为没有找到他们喜欢的书。

  3.写作水平的提高只能来自大量的阅读。

  4.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欢画画,而画画对他们的智力认知发展的意义也十分重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坚定地相信,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至于图画有助于发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那就更不言而喻了。

  5.钱锺书先生曾说:“诗和画号称姊妹艺术,有人进一步认为它们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孪生姊妹。”

  6.我也不喜欢死记硬背,所以我从来不要求你们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文是语文课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你理解了,背诵其实是很简单的,你出错的最大原因就是你在死记硬背。记忆是学习的基本手段,你从幼儿园开始的学习就是以记忆为基础的。

  7.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丰富的,才能给学生展示丰富的世界,教师最好自己能幸福,才能将这种幸福传达给学生。

  8.并不反对应试,而是反对为了应试而不顾一切地压榨学生甚至摧残学生,教学是需要考试的,但是考试仅仅是对学习成果的检测,不能代替整个教学,更不能代替教育。我甚至觉得一个有先进理念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应试高手,这样他才能在不影响学生成绩和前途的前提下做更好的教育。一个好的老师,在高中三年里用最后一年来集中精力做应试其实就足够了。

  9.我一直以为,教师就是摆渡人,将学生从此岸顺利地送到彼岸。学生已经到达目的地,那么我的使命也就结束了。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八):一位会教的老师

  《中国最美的语文》

  看到读书会的朋友们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很感兴趣,于是买了来。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我猜想这本书他是想写给和他一样的老师们以及学生们,也是写给我们这样的家长的。他希望这些人意识到:“只要这个民族还在,说汉语的人还有,语文就是最重要也可以是最美的学科”。

  是的,我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读这本书的,自然其中的很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就被我忽略掉了,但作者和家里的三个孩子(涛涛、颖儿、天天)之间的学习互动我却是一点都没放过,我想以后我会完全拿来用的,就是真正的“拿来主义”了。

  我想直接拿来的就是作者与孩子们的睡前诗词分享。一开始作者将诗词故事化,只是简单的背景加释义,再选择一些简单却寓意美好的诗词,让孩子们感受到小小诗词背后美好的世界。比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孩子们在感受美好的同时也播下一颗善良的种子,感伤雨后花朵的飘零。后来作者意识到了诗画的同源性,也是来源于孩子的突发奇想,于是找来一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画出来。现在课外学习班层出不穷,原先我是想女孩子学个舞蹈,乐器培养下气质,男孩子重在锻炼体魄及意志,没有意识到画画的重要性。现在发现,孩子小,词汇有限,所以会表达不出他们海阔天空的想象,但是可以画出来啊。

  还有作者书中提到的给孩子们购买的课外书,以及后来给天天读的现代诗,我想他们也会出现在我们的书架上。

  另一个打动我的是作者对于古典音乐的极力推荐,我想这也将是我们家对古典音乐的一个开始。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九):宝丹:《中国最美的语文》

  

读书时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课,无论是小学启蒙老师,还是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丽敏老师,亦或是高中老邵老师,我都很钦佩,虽不常联系,但是常怀感恩与温暖于心。是她们将我带入语文的大千世界,现在每每书写一个字儿,就会忆起的师恩。

书中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史上最忙的高中语文老师。高中三年,最难的科目是语文?如何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孩子不读书,作为语文老师的家长怎么办?如何去给孩子选书,如何帮助孩子在课堂外学好语文?在夏昆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不仅学习语文,还鉴赏诗词、音乐、电影,甚至吉他、骑游、动漫……他说,所有的目的,是以文学之美充盈生命,以音乐之美滋养心灵,以电影之美教化人情。他坚信对学生的教育应是把男孩教成男人,把女孩教成女人。他坚守“真实教育”的初心,只为追寻智慧与美。

夏昆老师说: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追求教育的本性,用最真实的心来从事教育;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将学术和真理置于一切之上,将独立的思想视为自己的教育生命;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将眼光放在更远的未来,用真正的思想去感召学生,用真正的美去影响学生;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高居于应试和分数之上,并且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用温和的坚持来表明我对教育的认识,以现实功利的损失来换取教育的良知;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坚定自己的立场,即使这是一条只有我一个人走的路,我也要在这条路上一意孤行;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坚信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坚信唯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够给学生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因为我坚信智慧和美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共勉。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十):值得让人重新审视的语文教育

  《中国最美的语文》作者夏昆,是拥有二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人民教师。感谢他没有用单调乏味的方式教育孩子,且没有以成绩作为孩子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质下夏老师还是做了一些妥协的,毕竟这影响孩子的一生。夏老师秉承“把男孩教成男人,把女孩教成女人”的教育理念,通过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等多种方式,从历史、军事、地理等多个角度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为孩子们全面理解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渣,高考成绩最好的科目就是语文,考了115分,而且运气的成分很大,因为我的字比较有个性,不是乱,就是堆在一起让人看着很闹心,这让我的作文无论写的好不好都不会得到很高的分数。我大学是在一个师范院校的专科学院读的,学的是商务英语,也算语言类,读书时爱看看杂志、畅销书什么的,偶尔写写文字,这样一直保持了对语文的热爱。身为一个文科师范生,毕业后没能从事教育一直是我很很后悔的事儿。 英语和语文都是语言类学科,看了这本书我很想实践夏老师的教育方法,看到《中国最美的语文》这个书名,我脑海中首先想到的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文章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前新东方名师罗永浩曾就都这一言论说过一个大意如下的评价:一个人只有至少要熟练两种语言,才能说一种语言是最美的。我很赞同老罗的观点,没有比较的论证是不可学的,但从个人情感来讲,一个人认为自己国家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很让人理解和尊重的。我是达斡尔族,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我觉得我们达斡尔语也很好,但是因为没有文字,传承问题日益突显,让人心痛,所以我更希望我们能够重视语文教育,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永远是自己的母语,我以一个英语专业学渣的身份给现在的年轻人和家长一个建议:其实英语学习和语文学习的学习方法都是一样的,而且语文如果学不好,任何学科都不会学太好,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影响一个人的理解力。 有人说《中国最美的语文》这本书的名字起的有点大,我猜想这是出版社为了销量不得而为之,但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弄从这本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是语文学科那么简单,还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从此书中挖掘。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最美的语文》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