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间词话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5-05 02:31: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间词话读后感1000字

  《人间词话》是一本由王国维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5-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词话》精选点评:

  ●4.5星罢。

  ●看不懂

  ●好美

  ●两个版本对照读的还是有点乱

  ●我困惑不解时老师们很多的点拨之语都来自这里。大师的看法自然很精到,还需多拜读。

  ●除了字有点小其余都很棒,注释和赏析很详尽。此书可谓工具书,帮助赏析诗词之美

  ●我国学太差,水平有限,各种看不懂

  ●乌里哇啦乌里哇啦。道不同不相为谋。中间开始感觉不太舒服,咱虽然欣赏能力不行吧但是您这批评好像路子不太对?为啥要“忌用替代字”(就是不能用典)啊,个人觉得没有比“月色真美”更好的意境了吧。诗词要讲求“忠实”,但不忠也很重要啊。哦哦“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您啊,果然咱初中生失格惹() 一大本人间词话,配的大段大段的赏析,赏析内容像初中生答题卡一样也就算了,咱从头翻到尾都没有看到哪里注明这位中学生究竟何许人也到底是什么鬼………窝一个小学生想要提高语文水平容易吗窝……唉好好做笔记别吐槽了吧 “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2019-006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对词的欣赏初窥门径,终于看到王国维先生的原话是怎样形容的有我无我之境,隔与不隔之感。能够对词有诸多体悟,必然是阅词无数,考证谨严,把许多话说的十分透彻,读了之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比如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等句。言简意赅,鞭辟入里,受益匪浅。一些稍显个人喜好的偏颇之语,在赏析中也看到了更为客观折衷的说法。满眼尽是宋词的魅力,真是兼具音乐美,建筑美,意境美的文学艺术!

  《人间词话》读后感(一):人间词话书评

  本书读完可谓对我来说打开了中国古典文学鉴赏的大门,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解读是词人三境更是人生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本书对词的解读也颇具见解,只可惜我文学底蕴尚浅,不能完全体会先生这一境界。

  《人间词话》读后感(二):人间有词

  很惭愧,这本书至少买了五到六年,近段时间才认认真真看完一遍。以前翻开就放下了,觉得诗词理解都难,何况看懂评价。

  王国维真的很厉害!好希望也有类似《人间词话》的人间诗话来谈谈唐诗。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是初中死记硬背用来装饰作文的必备素材,读完词话才真正理解。文中分析很透彻,加上编者补充,很多诗词、概念都渐渐明晰,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以前读词,深觉看不懂的典故、意象为佳品,了解隔与不隔之后觉得原来如此,也并不是博古通今就真的知万物,有些词除开作者,其他一级才子也都不一定能体会。抛开生涩,我爱易懂。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新诗人”,几方较之,算是入了个门。王国维在我这里,是最最最了不起的有才人之一。

  其他的,读第二遍的时候再来补充。

  《人间词话》读后感(三):雾里看花

  不是书评,是记录。

  1、王国维用“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评价词中的气象。

  2、形式与内容。

  韵律方面用心过细,雕饰痕迹过重,忽略词的意境和情趣。喜欢用典故,可能是缺少真情实感,或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如果意境完美,根本不需要用典,语言高妙,用典故反而多此一举。如果典故用得过度,形式上雕琢堆砌的痕迹就会过重,甚至晦涩难明。

  3、隔与不隔。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vs 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白描的魅力。

  4、词是学不来的,真正的词是从词人的心间流露出来的。

  5、突出真。

  词的真正毛病不在于淫词、鄙词,而在于“游词”,就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虚伪不实、无真情实感的作品。王国维巧妙借用《论语》中的话来评价,不是我不思念你,是因为我们的距离太遥远了,孔子说这是借口,真正的思念是没有距离可以阻隔!

  6、傲慢与偏见。

  《人间词话》读后感(四):书内摘抄

  王国维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从学、治学、致学的例子:出生布衣,幼年熏染,少壮尊师,而后自攻,终成一家。

  先生博闻强记,涉猎广泛,以《人间词》及《人间词话》为其文学批评类之最。余下摘抄原文数句以供爱好者分享: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造境界,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造境者,合乎自然,写境者,领于理想。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奇观。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以上。

  《人间词话》读后感(五):人间词话

  一本负盛名的书,想拜读很久了。终于读上了! 不过读的这个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社)注释很多,看到赏析总是有种做语文赏析题/扩写题的感觉。失去了词本身的感觉。 印象深刻的是王国维对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阐述和理解。这本书的核心也是“境界”,而所有的境界便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不过这个版本比较好的地方,是王国维先生在对一些词人的看法有失偏颇,赏析那里也提出了较中立的看法了。 后面写的那些词,真正第一次觉得词这么美!!作为我的我的诗词入门书,走马观花了一番。国学果然宏大,深奥。 书摘:1.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邃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能许也。 2.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后面引述的词我都喜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间词话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