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蓬猫去上学》是一本由[法]格温德琳娜·莱松 著 / 尼古拉·古尼 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一):蓬蓬猫去上学》——不只是色彩识别
拿到《蓬蓬猫去上学》一书,着实有些担心,怕习惯了看数字书的女儿会嫌弃它太幼稚。早上书一扔就出门上班去了,都没跟她提这书的事情。晚上回到家,女儿自己饶有兴趣地拉着我,跟我讲起了蓬蓬猫一家的事。
故事很简单,就讲了蓬蓬猫一家匆忙赶公交上学,到了学校却发现当天是星期六不用上学,但是意外的嘉年华大游行,还是让大家心情不错。作者巧妙地将黑、白、红、黄、蓝、绿、棕色这七种颜色巧妙地放置在各页书的显著位置,让小朋友能够轻易地将之识别。对于用惯了36色彩色笔的女儿来说,更是不在话下。但女儿在讲书过程中提到的某些细节,让我眼前一亮。
女儿提到的蓬蓬猫家起床时家里的混乱、街角公交车的视野问题等等,都提醒着我这本书除了色彩识别,还有很多其它的地方可以挖掘。孩子的领悟也绝不仅仅停留于色彩之上,他们有更多的想法是超越我们的,如果我们能够加以引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作者画画的手法,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了对色彩敏感之外,对于物体的形状也比较好奇。女儿就感叹作者画的汽车形状很有特色,富有童趣。如果你想孩子在快乐中识别色彩,开发智力,不妨陪着孩子一起读读《蓬蓬猫去上学》。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二):超预期穿越童年
翻开《蓬蓬猫去上学》,绝对有惊喜感。完全是哈哈大笑,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巴巴爸爸一家吗?!“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利波、巴巴伯、巴巴贝尔、巴巴布莱特、巴巴布拉伯”,给三十岁依旧能流利说出来的自己点个赞!然后“咻”一声穿越,认识下这可爱多彩的一家:蓬蓬爸爸、蓬蓬妈妈、蓬蓬小花、蓬蓬小加、蓬蓬小莱、蓬蓬小苹果、蓬蓬小蒙和蓬蓬小宝宝!回到童年,就这么简单!而且那么绚烂的色彩、温馨的场景、精巧的人物设置、有趣的寓教于乐,都远远超越我们记忆中的童年故事。
和以往买给一马看的书和玩具一样,这本书首先迅速的成为了我和一马爸爸的游戏工具。第一个游戏是,记忆力大比拼。只看首页的蓬蓬一家介绍,一起看一分钟,记长相、穿着特点,然后从正文第一个场景开始找,看谁能准确说出每只小猫的名字!真的很考验,我一开始重点关注的是衣服颜色,发现不行,虽然整本书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其中没有变换穿着,但仅凭这点记忆还不够,肤色、五官差别才是关键。第二个游戏就轻松简单了,就是follow每一页的要求,根据指引,找到物品和地方。第三个游戏又难了,就是整本书看完,回忆下刚才教的每种颜色的顺序。如果说第一个游戏考察的是细节的观察和快速记忆,那么这个游戏考察的是寻找关联的联想记忆和复现能力。
就这样,在游戏中,我和一马爸爸完成了本书的阅读。其间,因为出错会争执,继而又笑闹一片。成为了一马夜里入睡后,我们难得的二人世界的欢乐时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我们一起读书、做题、争论的年少时光。蓬蓬猫一家着急忙慌地去上学,其实是个星期天原本不用上学乌龙故事,却让两个32岁的人重返童年,穿越回了十几年前上学的路上,真是意料之外的大大惊喜。
我想一马也一定会喜欢这本书,他会像我记住巴巴爸爸一家一样,记住蓬蓬小猫一家。它们会成为他熟悉的小伙伴,并教会他各种颜色、事物、生活场景。画风太可爱、教学很用心、更重要的是,完美之上,还可以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玩法、学法。堪称精美,又充满惊喜,值得收藏,二胎再看。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三):有用,好玩,漂亮
小朋友听到是给他买的书到了,一定要跟着去拿,在路上就迫不及待地要打开。倒是没让他失望,这周末的睡前故事就是《蓬蓬猫去上学》了。
小朋友对颜色的认知似乎一直不太好,最先能辨别的是红色,后面知道黄色,绿色,大概是出门常常会遇到红绿灯的缘故。其他颜色就不那么敏感了,蓝色、紫色、橙色多数时候能说对,偶尔也会有搞混的时候,仔细观察,貌似是对颜色的深浅还把握不准,认识了紫色,深紫和浅紫就分布清楚了,橙色容易和黄色和粉色混淆。总之是不那么敏感的,倒也没特别在意,最多也就是在他玩积木的时候不经意问问“这个是什么颜色啊”或者出门的时候”你想穿哪个颜色的衣服“。哦,对,黑色和白色他还是分得很清楚。
所以说,《蓬蓬猫去上学》倒是很适合他,跟着指示,从色彩缤纷的世界去寻找目标,的确是能玩得不亦乐乎。他最喜欢跟着小鸟找房子和跟着信件找邮政车。哦对,也喜欢穿过人群去找座位那页,甚至他还能联想一下,”不对,蓬蓬妈妈穿过去,座位会被别的人坐掉。”,大概是坐公交车时见过大人们抢座位的情形吧。
《蓬蓬猫去上学》颜色很丰富,甚至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大概也是为了突出颜色认知作用,车、房屋、树木都是简单勾勒甚至显得很粗糙,但是 ,这对于小朋友而言,大概是不会在意的,于他而言,能知道哪个是车,哪里是房子就足够了,一简一繁对小朋友反而是更适合的吧。
同时,这也是本有意思的故事书。早上起晚的蓬蓬猫一家子,手忙脚乱地准备去学校,等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却是学校大门紧闭 ,原来,今天是星期六!很欢乐很搞怪的一家子对不对?幸好,有嘉年华活动,可以看到各种表演,也不枉一家子的辛苦奔波。
等故事读完,小朋友记忆最深的词是“凌乱”,他指着堆满玩具的茶几喊,凌乱~~~,又指着沙发上他的衣服不停说,凌乱,凌乱~~~ ,弄得我也很是凌乱~~~
所以说,这书可算是具备了三重功能,颜色认知书,游戏书,故事书,三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跟他一起读的书逐渐多,也慢慢能把握他的喜好。倍受推荐的,炙手可热的,我认为很不错的,反而常常不合他胃口,反倒是一些我认为不好玩的书他看得不亦乐乎。三岁的他,更喜欢的是色彩鲜艳的、逻辑简单的童书,但又不能很枯燥,比如《小蓝和小黄》他也很喜欢,但那次在幼儿园读的《我长大了》他就不喜欢。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四):有趣的宝宝色彩认知游戏书
作为一枚新晋宝妈,看童书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当我拿到《蓬蓬猫去上学》这本如儿童相册般装祯精美、色彩斑斓的小书时,第一眼就被它牢牢吸引住了,打开扉页,里面很清楚地交代了本书的功能,就是用亲子互动游戏的方式,一边讲故事,一边教孩子认识颜色、形状、数字、时间及各种物品。
第二页里就出现了故事的主人公:蓬蓬猫一家八口。翻到背面,图文并茂的故事和游戏开始了!我按捺不住成人读童书的那种强烈的好奇心,以飞快的速度就把故事读完了。故事讲的是蓬蓬猫一家以为上学要迟到了,匆匆忙忙出门赶公交,好不容易到了学校才发现当天是星期六不用上学呢,真是虚惊一场啊,不过惊后有喜,蓬蓬猫一家人也因此赶上了热闹的嘉年华大游行,开开心心地过周末了。故事虽然简短,情节却跌宕起伏,对小朋友来说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吧!翻第一遍的时候,我还以为不过是认识简单的黑、白、红、黄、蓝、绿、棕色而已嘛,要找的对应颜色的东西也能根据箭头提示按图索骥,一本书分分钟翻完啦!直到我翻到最后一页,看到罗列出来的20个考验眼力的细节问题,才发现这本书没那么快读完。比如要在书中找出一个棕色的书包、一个黄色的信箱或者找出所有绿色的动物、红色的小鱼,我的头脑中立马一片空白。有这些东西吗,怎么没有印象了?原来之前都是走马观花读故事,真正考验眼力的游戏还在后头呢!于是,我又饶有兴味地逐个对照问题回看每页的细节,果然发现真的有这些东西呢!哈哈,怎么有种找到宝藏的感觉,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啊!就这样我慢慢地静下心来仔细看书中各种精心设计的细节,一下午的上班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真是意犹未尽啊!
晚上在家我再次翻看《蓬蓬猫去上学》,发现除了最基本的色彩认知之外,还能进一步开发出形状认知、时间认知、反义词认知,真是个无穷无尽的游戏宝库呢!想象着以后带着宝宝一起读这本书,一边给她讲故事,一边在游戏中教她认识各种颜色、形状及物品等等,不仅锻炼了观察细节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更能共享亲子互动的快乐时光,想想都有些小激动呢!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五):色彩认知启蒙
梁乖3岁2个月的时候开始喜欢这本书,如今过去了大概3个月。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对色彩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清楚。如今已经很清楚了——我并没有说这完全是这本书的作用——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这个词是最实用和贴切的。也就是你得去做,必须做——做,才可能有结果。而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你虽然能看见结局,却不一定能猜到原因。
或许,也因为如此,如今的家教圈里,家长们都抱着“什么都学点,总有能学成的”的观念。这可苦了孩子们。虽然我并没有太执着于此种观念,但是对于读书这件事,我还是挺坚持的。也因为如此,如今快3岁半的梁乖看了200多本书,而且这些书基本上都可以复述出来。关键的关键是,在我自小的着意培养下,她很喜欢看书,书店神马的是她最喜欢的地方。有一次,她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好多好多的书。
幼儿阅读的书大多成套,我一般给她买书也是成套的买。虽则便宜,于我来说,却有一点让我哭笑不得——每次买一套书,回家她都要让我一次性讲完。有时候晚上回家晚了,梁乖还抱着一堆书等着我,讲得上下眼皮都要打架!!!以至于后来我俩只好约定:每天晚上讲书不超过五本。如今,周末的时候我会白天也跟她讲书,一次五本左右,一天能看好多。
相信我,跟孩子一起讲书,感受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和童真童语,真是人生最享受的事情之一。
《蓬蓬猫去上学》这本书也是一样。是近期我和梁乖最爱的书之一。
有几个细节:
梁乖会经常叫自己“蓬蓬辰辰”
早晨起晚的时候,我会在她耳边说“蓬蓬一家早上起晚了,蓬蓬辰辰一下子就跳起了床”
周六的时候,我们会说“哦,原来今天不上学啊”
。。。 。。。
我想,这些足见《蓬蓬猫》对她的影响了吧。
我一直以为,一本好的幼儿书,出了能让他们学点东西——主要是表达和沟通,能融入角色是更重要的,惟如此,这些教育才更能体现“潜移默化”的真谛。
至于装帧,不得不说,精装外皮、硬卡纸内文很上档次,印刷也超美;但是有一点,这个开本在梁乖的书架上显得很另类,看起来不是那么和谐。
最近,她爱上了后面的问题。每次看完书都会以这些问题来提问我。而那些答案,在还没有翻到页码的时候,她就已经指着位置在那里等着了。
另外,什么时候有续集,是她更关心的。有就赶紧出,赶紧买。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六):和蓬蓬猫去上学-一次奇特的旅行
生命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个存在,从一颗细胞开始,慢慢成长为一名会思考能行动的人。人们是如何知道天空的颜色就是蓝,树草的颜色就是绿,云朵的颜色就是白呢?世界上的颜色那么丰富多彩,我对自己是如何分辨和知晓各种颜色没有任何印象,好像知道红黄绿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蓬蓬猫去上学》,是一本专门适用小朋友的颜色认知书。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认识各种丰富的颜色,享受多彩的生活!
书本身的质量很好,硬卡片似的纸张,不易折不易碎,适合小朋友多次翻阅学习。故事情节简单,寓教于乐,把对色彩的教学和引导放到故事里,激发小朋友的阅读兴趣,很适合大人和小孩一起阅读,增进亲自关系。最后还有小游戏,很受小朋友的喜欢。
故事从蓬蓬猫一家的清晨开始,上学就要迟到了,一家人快速穿衣吃饭,出门坐车往学校赶去。在这个有点小紧张感的节奏里,颜色游戏开始了。从众多的衣服里找到黑色的那件,沿着绿色的车子追赶公交,到车上找到红色的位子坐下,最后到达学校棕色的大门,每个颜色,都会放在一个小的故事情节里,不是干巴巴的把颜色一摆,然后指着图画对小朋友说:这是红色。无创意又无趣,相信小朋友学了也记不住。
把图书打开,左右两边的书页无缝隙的衔接成一幅完整的图画,配以简单的文字介绍。轻轻的读着文字,慢慢的指引着小朋友寻找文字提示的颜色,既能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又能加深对颜色的认知,一举好多得。比如蓝色那个小章节,一家人到达公交车站,需要乘坐的那辆就在最末尾,指引着小朋友,沿着街道向前,一点一点寻找,车辆在最后出现,小朋友会很欢喜。
3~6岁的小朋友,正是多动的时候,让他们安静的坐一会很难,一本书不足够有趣,根本吸引不住他们。很难得,《蓬蓬猫去上学》,有趣有内涵兼备。可以当一个简单的睡前读本,一天讲一点蓬蓬猫的上学进度;可以当做小人书,书里各式的楼房汽车,让小朋友自己捧着也能看上好一会;是一本亲子读物,家长带着小朋友开启一段认知颜色之旅。
现在都很重视小朋友的学前教育,这本书你可不能错过,认知色彩,感受人生多彩。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七):可以玩的绘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知
我从儿子熙bǔ很小的时候便开始给他读书,他总是安安静静地听,他最爱的绘本也就是那么二三十本,重复又重复地讲。直到两岁多,有一天,他突然指着绘本中的一个细节,让我讲完一遍再一遍,问那是什么,后来还发展到不断地问为什么,就算他心里很清楚也要明知故问,例如看到《鸭子骑车记》里的自行车,就问我,鸭子骑什么颜色的车?猪呢?狗呢?
一直以来,我读绘本的方法都是"照本宣科式"地一字一句读,除非是文字特别多或者读起来不太通顺的绘本,才会在讲的时候稍加处理。我始终觉得,好的绘本本身,文字以及图文结合得非常好,没必要添油加醋,所以画面的细节不会去跟孩子描述。
而当熙bǔ留意到绘本的细节时,我不禁一阵小惊喜——孩子慢慢长大了,注意的范围随着他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扩大,也开始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接收信息。
在两岁之前,孩子主要依靠感觉和动作探索世界,但当他问为什么时,他是在用语言符号去构建一些事物,思维能力便进入了另一个阶段的提升。孩子的发展历程差不多,而我微信里同龄孩子的妈妈群,也有人开始问,哪些认知游戏书好?
我有一套《蓬蓬猫小游戏系列》。这是来自法国的作者的一套游戏书,一共有五本,每本的主题不一样,分别是颜色、数字、形状、反义词和时间。什么是长,什么是短,星期四之后是星期几,蓝色的巴士在哪里,绿色的正方形呢?一环套一环,每一本都围绕着蓬蓬猫一家所发生的生活日常作为情节展开。
不过,当我翻开这套书的时候,简直眼花缭乱——小屁孩能找到线索所指的物品吗?所有事物密密麻麻一堆平铺,没有空间、没有比例,就像写文章的人流水账一般地把所有事情列出来。
对的,那真的是孩子才能看得懂的书——把所有人事物罗列在没有远近对比的平面上,就是四五岁孩子的画法,作者模仿孩子平铺直叙的画法,同时从画面中安插线索,让孩子在蓬蓬猫一家的故事中根据线索寻找和学习各种颜色、图案、对比等日常概念。
其中一本《蓬蓬猫上学去》的主题是认知颜色。2岁多的儿子刚刚认识颜色,可以拿着这本书跟他"玩"。我认为蓬蓬猫不仅是一套教会孩子基本概念的图书,而它的核心在于父母指引下刺激孩子思考,每一本都有特定的阶段性,当孩子学会一个概念,便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主动思考和游戏。正如书本建议的年龄段,适合3-6岁的孩子。这时候,我们作为亲子共读的"领舞"就可以稍稍退让,引导并赋予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权去"玩"书,从玩中思考,玩中学。
我是熙熙bǔ的妈mī
更多文章,请浏览公众号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八):你好,色彩
你好,色彩
豆瓣:Coco妈Candy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成就自己)
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CocoJiang1988/
这是一本没有页码的书,是一本10页不到的书,但是厚度却超乎你的想象。个人认为这本书4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看起了,一本好的色彩书并不是让你去教会孩子认识几个颜色。而是创造色彩的环境,让你的孩子不止认识色彩、感知色彩,更学会去欣赏和享受色彩带来的美好世界。
有一位外国学者对300名婴儿进行了长达5年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观察、思维、记忆的发挥能力都高于普通色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反之,如果婴幼儿经常生活在黑色、灰色和暗淡等令人不快的色彩环境中,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使孩子显得呆板,反应迟钝和智力低下。
我们是不是常常有这么一种感觉,活泼的孩子往往思维能力也是非常敏捷的。所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色彩还影响着心情。我以前特别好黑灰色系,每当我穿着这些色系,我家女儿便不怎么愿意我抱她。后来我突然莫名地改变了我的服装,红色、蓝色、黄色。我登时发现,宝宝开始依赖我,甚至目不转睛的看着我。色彩是门很深的学问,暖色有振奋精神的作用,使人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活力增加,冷色则有安定情绪、平心静气的特殊作用。
大人来看这本书,可能会觉得非常的凌乱,真可谓杂乱无章。但是小孩子却发现这是本非常有趣的书。有好多的颜色,并且整本书还是本故事书,蓬蓬猫的故事始终贯穿其中,它更是本游戏书,小宝宝会细心地寻找着蓬蓬猫的小雨伞和小耗子。五彩的道路更是让小宝宝整个人都跃起来,“妈妈,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路”。宝宝会欣喜地发现蓬蓬猫所处的每个环境的色彩变化。我刚开始指着红色问她是什么颜色,她会说绿色,我说这不是绿色。后来试了几次,无果。我几乎想要放弃陪读了,她却兴致勃勃起来,指着不同的颜色一一问我。后来我觉得累了,去喝了口水。她却仍然低着头看着书,嘴里默念着红色、黑色、黄色。我惊喜地发现准确率越来越高。她是个两周岁的小宝宝,我想应该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了吧。成人往往急于求成,当教自己的孩子认识色彩时,当孩子答错便会马上指正。我的建议是你只需当成一场游戏无须认真,你只要告诉他这不是xx色哦。
《蓬蓬猫去上学》的纸质出奇的好,类似硬纸板吧。所以并不用担心小宝宝会撕烂它,或者没看几次就已破烂不堪。你可以试着让这本书走近孩子的内心深处,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本可以促进宝宝视觉发育和色彩辨识能力的书,而且还会增强宝宝对色彩的兴趣和想象,建立属于她自己的色彩审美观。
你好,色彩!今天你的宝宝与它见面了吗?
此文为本人原创,若有转载或他用请联系本人豆邮或QQ邮箱:714737314@qq.com,谢谢。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九):《蓬蓬猫去上学》——七彩的温情剧场!
这是一向出版高品质书籍的后浪出版公司的蓬蓬猫小游戏套系中的其中一本。果然不出所料的精彩。
因为本身是从事艺术和儿童活动的一般都极为挑剔。但是这本图书还是深深吸引了我和孩子。
打开精美的封皮。扉页上就跳出七只画风童趣充满稚拙的小猫。猫爸猫妈,兄弟姐妹真是一大家子啊。对应了封面上是七种颜色,应该正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心意。(后来发现还漏了小推车里的蓬蓬宝宝,应该是八只小猫)并且每只小猫个性十足并且有自己的名字,他们都是蓬蓬猫家族的一员!都那么的重要,在接下来的七彩生活剧中演绎着温馨和美好!这可爱的喵一家子的故事开始的紧张有趣,跌宕起伏,每一页是独立的色彩小游戏也是整个故事的一环。
为了还没阅读过的宝妈们保持神秘就不剧透了,待大家自己去发掘体会其中的乐趣。其中文字不多,但是有很多充满想象的空间,潼潼妈在这里只聊聊其中的一页,我比较喜欢的一页大堵车!呵呵,在这页这欢乐的一大家子发现时间紧迫于是放弃了美味的早餐小鱼,急急忙忙赶公交。(对这里就是和宝贝儿自己想象和丰富,如同一场精彩的舞台剧,告诉家里的小导演他心中的精彩情节是如何发展的!喵儿小演员表演是否精彩呢?)
咱还是接着说这个七彩的故事,这个大堵车实在是深有体会,小朋友要笑坏了。但是颜色的认知也悄悄的藏在里面。大马路上小汽车五颜六色的,小家伙会自己数数有多少种颜色,可是要赶到公共汽车站就得跟着书本给出的线索来行走啊!这可得动动小脑筋了,潼潼6岁了,这可难不倒,积极的找到出路!赶紧进行下一页的闯关。仔细发现这页,右上还有一位手机党长颈鹿在等公交呢!哈哈。布局构图,细节都足见用心啊!同样的,每一页都是一个紧张有趣的颜色的故事,并且是有层次的颜色,大堵车线索小绿车就是深深浅浅的绿,色彩简洁明快却又丰富。能很好的吸引儿童的视觉并印象深刻。整个故事也是在设计精彩的起承转合中结束七彩的颜色冒险,再次提示真的是藏了很多有趣的小细节哦。相信细心的你能发现除了颜色的小游戏还有家人互相的关爱和温暖。
虽然潼潼妈是美术教育出身,但是还是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大家,不用担心引导宝贝阅读这本“简单”图书的困难,除了正文中的小考验,作者还贴心的在最后告诉了大家很多小的线索,大家带孩子一起来发现一下试试吧!
本书的适读年龄是3~6岁。根据每个宝贝的情况不同的引导!相信这会是一次精彩是七彩冒险之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Q4MTUxMg==&mid=405872879&idx=1&sn=c8c31d20c8cd9b363b6e19e6dde8189a#rd
《蓬蓬猫去上学》读后感(十):识色+迷宫+找东西+手工
小土豆两岁半了,在可以一本正经的认出头发眼睛膝盖脚、鼻子眼睛耳朵口之后,我觉得还是教它抽象一点的东西了,比如形状,比如颜色,于是给他挑了这本书。
刚翻开这本书,就被蓬蓬猫一家庞大的人口震惊了,蓬蓬妈妈加蓬蓬爸爸,带上两个女儿三个儿子还拖着一个小宝宝。
翻到第一页就忍不住笑出来,简直跟每天带土豆起床的情况一模一样。家里像灾难现场,爸爸妈妈急的嗷嗷叫,小朋友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小莱依旧睡的香香的,小加揉眼睛不肯起,小蒙下了床一脸茫然,小苹果一脸疑惑望着爸妈,小花趴在窗户上看乌云,小宝宝倒是蛮激动的,套在袜子往摇篮外瞅热闹……而土豆的任务就是,在这一地的衣服裤子袜子鞋里面,找到出门要带的黑色雨伞。
土豆身上有什么黑色的东西?我指着图片左上角的黑色小花问土豆。土豆低头指着自己的裤子,哦,对,土豆今天穿了黑色的裤子。还有呢?土豆想不出来了,还是只对着裤子指指点点。我拿着小镜子,拉了拉土豆的头发:你看,还有黑色的头发呢。土豆似乎想到了什么,激动地把脚抬起来,拿手指着鞋底……好了,你鞋底脏你厉害……
然后是雨伞,土豆特别喜欢下雨天穿着套鞋到处跑,所以对伞是很熟悉的,一下就点到了伞所在的位置。可是,地上好多杂七杂八的东西,爸爸妈妈怎么走过去拿伞?土豆攥着笔,我攥着土豆的手,一点一点往前走,哎呀哎呀要撞到衣服啦,哎呀小心桌子,土豆笑的咯咯的,甚至故意戳到了熟睡的小莱身上。那就又要重来咯。就这样,咕叽咕叽的我们竟然混完了一两个小时。
然后是搭绿色的汽车,坐蓝色的公交车,找红色的空位,跟着白色的鸟儿,追上黄色的卡车,一家人忙的鸡飞狗跳,终于到达有着棕色大门的学校——学校不开门,今天星期六。这……还真像是我家那位逗比老公会干的事情。
我扶额了半天,可是土豆格外开心,“不上学不上学”,还欢乐的鼓起掌来。然后一家人欢乐地去了彩色的游乐场玩。
我一翻后面,嚯,还有好多小任务呢。看来只能下次再继续玩了。
家里也有简单的颜色形状卡片书,可是太单调土豆总没啥兴趣,色彩也太多了一些。红黄蓝绿白黑,做多加点橙色、紫色、棕色其实就已经够了。毕竟小孩的接受能力有限,也没必要贪多图全,相近的颜色归入一类就好了,等他大了,自然就可以分辨出各个颜色的差异和名称。
书的纸质是有一定厚度的纸板书,读完了我决定拿个小剪刀,把这一家人咔嚓下来,或者贴起来,或者放到小玩具盒里,下次继续问土豆:“小花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