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是一本由吴军著作,新星出版社·得到图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4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一):很好的方法论
看到一些莫名其妙地批评感到很可笑。对我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一读的。它并不是以文学发展的时间顺序或者是以国别为分类介绍来介绍文学作品的一本literature review.它是经过作者广泛阅读和实践之后凝练出的一本阅读和写作方法论,强调如何通过书面文字和他人沟通的技能。换个说法,它谈论的其实不仅仅是文学,而是应用型文学,两者失之以毫厘,谬之以千里。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二):全书
听说读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信手拈来的背后是大量的积累与实践。 阅读的品位是土壤,什么样的土壤会结出什么样的植物,深层的阅读是树根,树根不仅要扎的深,而且有根系发达。只有好的阅读习惯才会让树枝茂盛。通过大量阅读,一个人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谱。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拍张有趣的照片,配一段文字说明。就是很好的文字表达练习拍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要自己拍,捕捉生活中的美。 像裁剪照片一样,把文字中没用的部分也才材料记录有趣的东西,突出主题。 堆起细节并不能带来好文章,你需要一条线索把它们串起来。首先你要有一个整体的看法,态度,这是轮廓,然后要有支持他的证据,这是细节。最后这些细节不能以清单的方式罗列出来,而又根据线索展开。 修辞手法远没有结构和逻辑重要。阅读对写作的帮助至少要延后1~2年。读什么也很有讲究,真正对写作有帮助的是那些经典著作,经过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被人们筛选后的经典作品,而天天看手机,对写作并没帮助。注重逻辑和结构而不是文采,有了这个基础,文采可以慢慢补上。当一个人社会经验不足时,免不了会为富新词强说愁。任何时候,内容比形式重要,一篇文章的口气和用词要保持一致,这样的东西才更专业。写好工作日记,即使为了让自己同样的错误不放两遍,更是为了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平静而有节制的讲话方式很重要,要以对方接收到自己的信息为目标。会讲话的人恰恰是那些能控制自己什么都想讲的人。
看似胭脂温柔乡,却是最落魄的岁月。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读后感(三):【共振书评周】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阅读与写作,本质上就是“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的重要性,正在一流大学中形成共识。这本书的作者,吴军博士告诉我们,哈佛大学唯一的一门全校必修课是写作课;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要选修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才能毕业;清华大学也在近期成立了沟通与写作中心。作者更是用自己读博士期间的经历告诉我们,写作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他的每一篇论文,导师库旦普教授都会打回来很多次,并帮助作者修改。“他一直教我,即便是写科技论文,也要把故事讲得吸引人,这样你的思想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作者吴军是一个技术专家,成长为大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又做投资人,能在“得到”开讲座,还写过十多本畅销书,是一名典型的“斜杠”精英。回顾自己的经历,他认为正是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贯穿始终,并在关键时刻帮助其脱颖而出。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以自己做老师的经验,总结道:很多人数理化学不好,根本原因是教科书看不懂,甚至考试的时候连题目都理解错了。一个人,你可以数学不好,通过报考文科专业而回避数学。但是,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差,就无法回避了。应该说,你选哪个专业,都需要有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既然,避无可避,那就要直面挑战,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做到很好地理解他人,清晰地表达自己。
跳出专业学习不说,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良好的人际沟通,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很多时候取决于他是否有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的能力。所以,谁还能认为说阅读与写作,仅仅是文科生的必修课呢?谁还能说阅读与写作学得好不好,仅仅关系到一门功课的成绩呢?
要成为作家,成为伟大的文学家,自然需要极高的天赋。但是,作为普通人,仅仅是想提高自身阅读与写作能力,没有天赋也能做得到。找到方法,刻意练习,也能把文章写得不错,也可以在公开演讲的时候获得成功。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想和读者分享他的方法和体会。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得到图书&新星出版社这不是一本文学赏析类的教材,也不是供文学迷阅读的专业文献。他就是为普通人写的,介绍一个理工背景的技术人士,是如何获得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书。
对于这样的写作目的,我认为作者达到了。作者向我们很好的展示了他的写作能力,清晰地表达了他的观点、态度,并且能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获得启发。
数学老师教你的语文,有和语文老师不一样的地方。他是跳出语文看语文,告诉你语文在数学上的作用,语文课多一个数学老师来教,有什么不好呢?
理解他人,表达自己。
表达对这本书的看法之前,先试着理解这本书上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