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的设计》是一本由[日] 日经设计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印良品的设计》读后感(一):产品,传播,店铺,挑战
9月23日 书名:《无印良品的设计》 作者:日经设计 用时:60min 作者从产品,传播,店铺,挑战4个角度 ①产品简单,功能,舒适,系列产品设计统一 ②传播文化:素,初始的美好视为原点,如水一般存在保持着纯粹 ③店铺设计本土化<才知道原来商场的摆台、展位、服饰搭配都是由专门的设计师设计考量的>
《无印良品的设计》读后感(二):读书笔记:产品设计和店铺设计
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无印良品最强的力量并不是说服力,而是感化力”。这种力量能够让人们在触碰到商品的瞬间,立刻意识到“啊,原来还有这样的世界呢”。
无印良品的货架,展示丰富产品的新魔法容器:1500mm的容器让店内视野更好,但是就算幻视店内的整个空间,目光却很难停留在商品本身。运用超过2000mm的货架,能在消费者的视线之前放置大量的商品。无印良品除了产品设计厉害以外,其店铺设计不断进化的视觉营销也是值得学习的。
《无印良品的设计》读后感(三):180601 无印良品的设计
这是一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书,因此看完第一遍之后,我脑子里并没有留下什么。
因为功利式的记录要求,我想要有输出的内容,因此重看一遍,记下关键点。
大概设计的书本不会像其他类型的书一样,会给你介绍5W1H,带来的更多是视觉和体验,想要具化却又说不上来。
只是看完之后会觉得,这个品牌虽然贵但经久耐用也是不错的,这样看来,这本书有点高级广告册的意味。
看完之后,会有,原来是这样,原来可以这样的想法。
于是留住几点point。
笔记
他们所追求的正是“这样就好”,“就”克制的选择,不是无奈放弃的选择,而恰恰是充满自信的选择,道出的是最低限度便能充分满足的价值。
《无印良品的设计》读后感(四):这样就好
设计一个产品之前考虑功能性,比如“懒人沙发”,设计目的是在杂货和家具之间存活的物品,该用什么材料,该是什么形状,以功能性为参考。
注重知识产权,市场的类似设计应引起注意,适当维权。
不陷入价格战争,追求这样“就”好。“就”不是意味着放弃,而是刚刚好,不是用稀缺材料制作追求高价格,也不是拼命压低价格使用廉价材料,而是寻求“素”——最合适的素材,最合适的价格。
注重顾客的视野。顾客参与设计,是无印良品成功关键一点。顾客是使用者,使用者的反馈有利于制造者改进产品,同时顾客的参与也让产品理念更深入身心;国际化视野。到访各个国家,以无印良品的“眼力”调查各地的日常生活,共享调查结果,培养发现创新能力。
灵敏的市场嗅觉,应对重大事故能力。日本地震后,针对夏季电力供应不足问题,无印良品对商品阵容做出改变。特别是于店铺中使用插画方式与消费者沟通手段,使消费者在选购中逐渐接受节能理念。
《无印良品的设计》读后感(五):大道至简,一切归空,无印良品的核心是0?
刚刚与一位自大的企业代表聊完,然后来到了方所,顿感身心舒畅,我喜欢的样子,方所都有,不过因为没有凳子,也没有像是诚品那样全民盘腿坐地上的氛围,没能选《汉武帝》仔细阅读,于是就在设计区找到了这本《无印良品的设计》。
1.简洁朴素,并经过缜密计算,除日本之外,也得到来自世界的热爱。
2.简单并具功能性,摒除一切多余而呈现的美。
3.用肌肤感受生活的氛围
4.陷入价格竞争,涉足家电便毫无意义
5.无印良品不会使用商品宣扬个性或流行,也不会将名牌所聚集的人气反映在商品价格上。
一直都喜欢两个品牌,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生活中的自己穿衣风格上也是简约为主。这两个品牌与我的契合度非常高。
以前我只是觉得无印良品就是主打简约,主打品质,而不太在乎花里胡哨的外表。看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了解的实在是太片面了,外表只是价值观传达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价值观的全部。无印良品的价值观其实是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0,就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第一步,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东西本身的功能是没有变化的,客户需要的是这些物品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有好的质量就可以了。也正是因为没有了花哨外表的各种追逐,让设计师能更专注于一件事上,就是如何提升功能,更方便客户使用。譬如,电饭煲顶有专门的地方放饭勺,这样的设计怎么可能不让客户喜爱了呢?
无印良品要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毫无疑问,肯定就是侵权问题了,虽然很多公司很多品牌都肆无忌惮滴去抄袭无印良品的外观,然而即便这样,在日本法律上,无印良品依然没有赢得官司。但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并不在于打各种官司,而是为自己的顾客群体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更好用的产品。
书里还提到了视觉营销,VMD,才发现原来每一家无印良品的店面设计都不太一样了呢!虽然产品是一样的,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就该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改变店面的陈列风格,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1.专注问题的本质,才能把握胜利的主动权。
2.下一步可以研究一下视觉营销了。
《无印良品的设计》读后感(六):阅后小结
购于转转1.铜版纸印刷
内页采用了铜版纸印刷,但是会导致书页在灯光下反光,看书很费力。
2.文字太靠内
书是胶装的,导致书页最里面大概一厘米左右部分的是紧紧靠在一起,不容易翻开。而书的文字排版采用的是两栏式,靠近书脊的一栏会变成弯曲、反光,文字靠近里面看不清,非得把书用力压开才能看。
书页反光、弯曲、文字靠内,导致阅读困难。3.没有折页
书里有出现跨两页以上的图,但是没有采用折页形式,导致图被分割,非常可惜。
商品的诞生过程有四页,如果采用折页形式使整个图示出现在同一张纸上就更加清晰完美了。可是并没有,导致图示被分割。1.铜版纸印刷
铜版纸妥妥的双刃剑,虽然有缺点,但也有明显的优点——使图片更加清晰生动,非常漂亮。本身这本书就包含了许多图片,特别是商品图,用铜版纸印刷可以达到普通的纸所达不到的效果。
2.图片非常多
因为本书主题是“无印良品的设计”,所以自然包含了许多图片,基本上文中提到的商品、场景都有相应的图片。而且出现了几张流程示意图,使内容可视化。
可惜提到好几次的无印良品创始人田中一光没有照片……
3.排版漂亮
这本书和传统书排版不大一样,采用了多级标题、红色、加粗、字号等方式对文字排版进行了分类,使内容一层一层有逻辑,与其说是书更像是我们平时看的杂志排版,不过本书是在《日经设计》过往对无印良品的报道的基础上整理修订而成就是了。
1.无印良品的定位
①中小企业
「——哪里,我们是中小企业[笑]。不是中小企业的话,“不能生产以销售为目的的产品”这样的话,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坚持。因为,如果将做大定位最终的目标,那么,它的企业精神,包括与现场之间的那种距离感,就不再是中小企业。p180《访谈:坚持无印良品自身之存续的理由》」
②设计公司
「设计已经不再是对具体的个别商品的设计。现在正迎来一个连设计这个词语的使用方法都必须改变的时代。无印良品从很早以前就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算是一个设计公司吧。p181《访谈:坚持无印良品自身之存续的理由》」
2.顾问委员会
「所谓顾问委员会,是为了保持品牌理念,由公司外部的设计师构成的组织。p10《直到muji设计诞生为止:用图揭示无印良品商品开发流程》」
成员:
①平面设计师 原研哉
代表作:地平线②创意总监 小池一子
代表作:“自然、当然、无印”③室内设计师 杉本贵志
代表作:成都太古里无印良品世界旗舰店④产品设计师 深泽直人
代表作:挂壁式cd机「ND:对无印良品而言,顾问委员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那么会不会对他们产生过度的依赖,是否存在这样的风险呢?
(今井政明)——良品计划这边的董事会如果没有纯粹的思想、强大的轴心的话,是不行的。如果相互之间变成“老师,麻烦您”这样的关系,那就不行了。
以前大家都是称他们作“老师”的。但是,我称呼他们的时候,从来都只是在他们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女士”。当然,关于表现等问题,他们是专业的,托付给他们就好,但是无印良品整体的领导主轴还是要由我们这边来把控,这个前提下,与顾问委员会成员之间的这种尊重并对峙字着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p184《访谈:坚持无印良品自身之存续的理由》」
「“顾问委员会会议是有助于价值共享的平台。”(金井政明)p182《坚持无印良品自身之存续的理由》」
3.这样就好
无印良品坚持的是“这样就好”,而不是“这样是好的”。
「无印良品不是名牌。无印良品不会使用商品宣扬个性或流行,也不会将名牌所聚集的人气反映在商品价格上。无印良品一直是从展望全球化消费的未来这一视角出发来创造孕育商品的。这绝不是“这个才好”、“非它不可”那种能够诱发人们强烈嗜好性的商品经营。无印良品所追求的是将“这样就好”所代表的理性满足感带给顾客,而不是“这个才好”。即,强调的是“就”而不是“才”。
然而,这个“就”字还包含着不同的程度。无印良品志在尽可能的将“就”发展到最高的水准。“才”总含有些许自我主义及不妥协的意味。而“就”则是理性的进行克制和让步。同时,“就”或许还意味着放弃和小小的不满足感,因此,提高“就”的水平便意味着消除这种无奈的放弃和不满足感,也就是创造这种“就”的次元,从而实现顺畅的并且充满自信的“这样就好”。(p54《无印良品的未来》)」
「无印良品所要创造的是,能够让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圈里的人都感觉到“这样就好”的商品。p67《“让顾客成为无印良品的推手之一,这样的传播甚为重要”》」
4.价位
无印良品最早的定位是低价(宣传语:“便宜,源自合理。”),现在正在摆脱低价的形象,不与对手进行价格战。p31《访谈:陷入价格竞争,涉足家电便毫无意义》深泽直人:“谁都无法获利。”。
无印良品现在的定位是“适当的定价”。
「尽量去除多余的功能,只保留必要的,希望可以以适当的价位将产品提供给顾客。这样的家电在全球市场上应该有一定的需求量,而且不会陷于价格竞争之中。p31《陷入价格竞争,涉足家电便毫无意义》」
「无印良品绝非是为了高价出售商品而树立品牌,也不会利用廉价劳动力大量生产低价位的商品。以最适合的素材进行制造并以适当的价位提供产品的同时,追求以“素”为宗旨的终极设计——这就是无印良品。p50《来自无印良品的话:不变的态度、与流行大胆保持距离》」
「无印良品也并未将低价位视为唯一的方向。尽管彻底的省去了多余的生产程序,却经过深思熟虑将丰富的素材和加工技术投入到生产中,这样便实现了足够的低成本以及最具性价比的低价位。p55《无印良品的未来》」
「设计简单但绝不是为了实现低价位而简化生产的。p59《茶室与无印良品》」
「谈到价格的问题,我认为只要所定的价格与商品价值是对等的,那么,就算单从金额上判断是个高价位的商品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便宜的商品虽然畅销,但商品的生产却很容易受到低价策略的影响。因此,无印良品希望与那些能够对物品原本的价值进行独立思考的人们一起共同进步。p91《无印的优势在于经营与创意之间的共鸣》」
不过在国内无印良品的价格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属于高价位……不过无印良品在中国针对的顾客是中产阶级,这就不足为奇了。不是无印良品贵,是我们不是它的目标顾客。
5.“空”
「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兼顾问委员会成员的原研哉则以“空”[emptiness]来表现无印良品的思想。所谓“空”是存在于日本审美意识背景之中的一种感觉。可以说这其中所表示的就是“无印良品是日本特有的作品”。p50《来自无印良品的话:不变的态度、与流行大胆保持距离》」
「无印良品的商品具有简洁的特征,这是由极为合理的生产工序所制造的简洁性,不是出于极简主义的风格刻意为之的。近似于“空的容器”一样的商品。正因为它是单纯且空白的,才能容纳所有人的想法,终极的自由由此应运而生。节省资源、低价位、简单、匿名性、自然指向,等等,各种评价纷至沓来,无印良品则不偏重其中任何一项,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兼顾所有的存在。p54《无印良品的未来》」
「无印良品并不是单纯的去除多余的装饰一条外观的简洁,也不是一味的追求现代感,是要创造一种终极的“空”,在使用方法和商品形象上没有任何限制,而具有包容力的留白也是越多越好。p67《“让顾客成为无印良品的推手之一,这样的传播甚为重要”》」
6.来源于顾客
无印良品的设计不是为设计而设计,而是深入了解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后进行改良设计,生产出真正符合消费者需要和习惯的商品,从而达到无印良品让生活更美好。
「然而,在着手进行实际开发之前,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样的商品才是人们需要的”这个问题。在良品计划的框架内,有各种各样的渠道能够听取顾客的意见。
「商品开发的缘起多种多样,但其中最受重视的调查方法便是“observation”[观察]。正如字面意思的“观察”,商品企划的负责人和设计师等与商品开发相关的人员,会亲自拜访生活者的家,观察商品是如何被使用的。
「每个团队都会带着好几个主题拜访这些家庭,比如洗脸盆等用水处的状态、寝室的收纳、手表及钥匙的摆放处,等等,观察物品如何被使用,向主人询问自己所注意到的事情与问题。“并不仅仅只是看一个一个的物件,重要的是通过与住在这里的人聊天,感受他们的生活气息。”大伴经理这样说道。p12-13《用图揭示无印良品商品开发流程:深入现实生活进行观察》」
「接近墙壁的家电就被设计成与房间贴合的方形,而接近人的家电则被设计成与人体呼应的圆弧型,这是深泽先生的观察判断。p25《变化中的无印良品厨房家电:墙壁化的家电、剩余的家电》」
「归根结底,无印良品的层次就是顾客的层次。顾客的生活素养及思想有所提升的话,自然会对无印良品有更高的需求和要求。因此,顾客需求的水准提高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p70《无印的强大在于“感化力”》」
「(小池一子)——尽管经营着改朝换代,但无印良品在方向上并没有发生任何异常改变。对无印良品而言,以生活者的视角进行生产等活动,依旧是比什么都重要的。p89《无印的优势在于经营与创意之间的共鸣》」
7.设计公司
无印良品的顾问委员会四人都是设计师,顾问委员会对无印良品影响巨大。在其他的公司里,设计师属于隶属于公司,而在无印良品,设计师直接与高层平等对接。
「“像这样的快速决策,只有在组织结构简单的良品计划才有可能实现。公司的整体环境让设计师能够与公司高层直接对话,而且这种对话不需要通过任何麻烦的程序,设计师一有主意可以马上直接打电话。这样的企业在日本真的很少见呢。”[深泽先生]p23《变化中的无印良品厨房家电》」
「顾问委员会例行会议最好的地方在于,与生产者之间非常平等的关系,就像是学习或者说是意见交流会一样。p89《无印的优势在于经营与创意之间的共鸣》」
8.世界统一标准设计
无印良品设计的商品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标准,不会因为在不同的国家都有了不同的风格。
「这些家电,没有进行本土化的调整,而是以统一规格在世界各地进行销售。p25《变化中的无印良品厨房家电:墙壁化的家电、剩余的家电》」
「“统一进行设计,以制造出面向全世界的标准产品为目标。(深泽直人)p30《陷入价格竞争,涉足家电便毫无意义》”」
「并没有采用国别式的开发体制,而是以开发全世界的标准产品为目标,每个产品都进行了统一的设计。
「无印良品的家电产品是以同样的设计进行开发的,因此即便全部放在厨房里,整体感觉也会非常统一。p31《陷入价格竞争,涉足家电便毫无意义》」
「虽然说这次世界旗舰店,但是设计的根本与之前的没有丝毫区别。不管顾客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国民性及喜好会有所不同这种问题,几乎不会被纳入考量,甚至可以说是丝毫没有这样的意识。无印良品走在时代的前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存在。中式的也好、欧式的也罢,已经超越了这样的差异。p158《开在中国的世界旗舰店:室内设计师 杉本贵志谈“无印良品 成都”》」
9.版权
无印良品看似简单的设计,非常容易遭到人们的盗版,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无印良品对于盗版的打击都非常严厉。淘宝的商家如果有侵犯无印良品的版权很容易就会遭到无印良品的举报。而在日本,无印良品因为外形上非常的简单,所以在版权问题上非常复杂,无印良品也一直正在寻求解决的方法。
10.整体性、不突出
无印良品的商品设计追求整体的统一性,使无印良品的各种商品摆放在一起也不会显得凌乱,而是有一种整体的美。所以有的人只买一件无印良品的商品时,还不能足够感受到无印良品设计的美好。而当他拥有的无印良品的东西越来越多时,它就越容易感受到无印良品设计的美好。无印良品在设计商品时极力避免个别商品突出抢眼,破坏整个无印良品的统一性。
「无印良品的商品规模如今已经达到7000种以上,但并非某一个特定产品让顾客感到“很棒”,而是当顾客走进这个大量商品聚集在一起的店铺的瞬间,无印的产品作为一个整体向顾客传达者“很棒”的感觉,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绝不允许出现某种商品特别突出的状况,从一根棉花棒或者一本线圈笔记本的形状,到整体传达的调性,都蕴含着同一种思考,贯穿始终。p66《无印的强大在于“感化力”》」
11.无印良品不盲从流行
无印良品的商品有一种克制,他们只生产无印式的商品,而不会因为现在流行什么就生产什么。这恰好和英格德·拉曼[ingegerd raman]观点相同。英格德·拉曼曾说:“所谓今天的流行,明天即会被淘汰,因此我永远致力于追求可以不证自明的设计,纵使这这真的是十分困难之事。”
「无印良品不是名牌。无印良品不会使用商品宣扬个性或流行,也不会将名牌所聚集的人气反映在商品价格上。无印良品一直是从展望全球化消费的未来这一视角出发来创造孕育商品的。p54《不变的态度、与流行大胆保持距离:无印良品的未来》」
「必须要注意,不能出现“今年制造了流行的某种商品,过了两三年之后就衰退了”这样的情况。应该做到今年、明年、后年都是无印良品——始终是无印良品。p117《无印良品是日本重要的作品》」
12.视觉营销
无印良品通过改变陈列架的高度,对顾客的视线进行改变,从而对顾客进行引导。
无印良品原来采用的是1500毫米的陈列架,虽然有利于顾客可以环视整个店,还是目光却很难停留在商品的本身。于是无印良品推出了2200毫米或者2400毫米的陈列架,一方面提高了陈列架的容量,摆放了更多的商品,另一方面让顾客视野变小,把视线停留在商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