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之鸟》是一本由[新加坡]克拉丽莎·古纳汪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境之鸟》读后感(一):过境之鸟,来来去去
《过境之鸟》这本书的作者是东南亚的,但是写的却是日本的故事,颇有混血的味道。 混血的点不止于此,一个命案的故事通篇读来既像是村上春树,又像是东野圭吾。
主人公廉的姐姐被杀害,他来到姐姐的城市,住在姐姐曾经居住的房间,从事姐姐曾经担任的职位,接触姐姐接触过的人。廉从残余的气息里试图感受姐姐的温度,可一切又扑朔迷离。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那个叫七星的十七岁少女,她本名不叫七星,但因为主人公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在抽七星的烟,所以后面都叫她七星。这个少女尽管逃课、抽烟、偷东西、爱上自己的老师,但仍是挡不住的美丽灵动和聪明敏锐。她的爸爸恋上了她的老师惠子,后来两人交往被她妈妈发现,妈妈杀死了惠子然后失踪,七星和爸爸选择沉默。后来被杀死的惠子弟弟廉出现,成为了七星的新老师,七星爱上了他。 惠子和廉实际上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廉的母亲因为廉的出生而厌弃惠子,家庭的畸形让惠子曾经爱上比自己年纪大很多的老师,后来又爱上了学生的家长,却惨遭杀害。而七星过早地察觉到父亲的外遇和父母间的不和睦则让她变得独来独往且性格孤僻,她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但廉明白如果他接受了七星无异于在制造另一个惠子。 最终真相浮出水面,廉却无法再挽回姐姐,来过又离去,犹如过境之鸟。
《过境之鸟》读后感(二):她只是渴望爱
读完这本厚厚的《过境之鸟》,心情是很沉重的,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缺爱的吧。因为缺爱,所以才造成了这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故事,因为缺爱,才会让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过得不快乐过得没有安全感,即使生活富裕衣食无忧也总是觉得缺憾。对于主人公的姐姐石田惠子来说,也许她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其实,我只是需要你爱我,而已。
在外人的眼中, 姐姐石田惠子善良又温柔,美丽又大方,受过良好高等教育,做事认真又负责,待人真诚有礼貌,是补习学校里老师的标准典范。在弟弟石田廉以及外人的印象里,姐姐生活的富足幸福, 日子过得美好又悠长,足够让人感觉到羡慕。可是当姐姐石田惠子意外身亡之后,石田廉开始按部就班的过起了姐姐当初的生活,并且一步步揭开了事情的真相,我们才发现,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难堪。
姐姐石田惠子是父亲和别的女人的私生女,和石田廉并不是亲姐弟,因为这个原因,石田廉的父母关系一直不好,总是会不停地吵架。石田廉的母亲不喜欢这个女儿,也从来没有爱过她,甚至一直要求把这个女儿赶走。在这样的情况下,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姐弟俩相依为命,关系反而很不错。小小年纪的姐姐自己学着给弟弟做饭, 照顾弟弟。姐弟俩之间的感情一直都很不错,虽然两人相隔异地,但还是会经常联系。
对于姐姐石田惠子来说,从小缺爱的环境让她对爱情并不抱有太大的憧憬和期待,虽然渴望但是更多的是害怕和忐忑,害怕自己靠近会受伤,害怕自己付出会受伤。 所以石田惠子的感情经历在我们看来是不正常的,是不道德的,是不完美的。但是对于惠子来说,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爱也愿意被他爱的人,即使随后发生了种种让她更加伤痛难忍的时刻,她也不会后悔。因为终其一生,石田惠子需要的,不过就是你爱我而已。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所需要的,也不过就是有个人把自己当做珍宝,捧在手心里,认认真真的爱下去。也许就像彭沙尔说的那样,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最后的最后,弟弟石田廉找到了真相,但是却永失吾爱。在我看来,《过境之鸟》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关于家庭、婚姻和爱,亲情、爱情和救赎的故事,这个故事很漫长,也很值得读者回味,但是,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难走,接下来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坎坷,只要心里还有爱,再难也会熬过去。毕竟,生活已经这么艰难了,如果连爱都没有了,哪里还能有感动我心的温暖呢。
《过境之鸟》读后感(三):《过境之鸟》:一部媲美村上春树与东野圭吾结合体的推理小说
《楚门的世界》作为西方电影史上的经典喜剧作品,在带给观众笑声与欢乐的同时,其诡诞又极富哲学意味的情节又引人深思。当楚门发现自己的生活是一场早有预谋的娱乐假象时,当他站在现实和虚妄之间的边界时,选择逃离前往未知的世界还是乖乖享受既有的安稳不禁令每一位观众深思,是否在我们生活之外,也有人在窥探自己。影片充满了古希腊神话文学作品中的宿命论,营造了一种悲剧美。
近日由北京白马时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出版的小说《过境之鸟》同样提出了这一深刻话题:是否我们自己也生活在楚门的世界里?
本书在国外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版权畅销至美国、法国、德国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其媲美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和东野圭吾的情节设定,获得出版人周刊、书单、洛杉矶书评、科克斯书评等国外主流媒体的一致盛赞。
小说以石田廉的姐姐突然去世为开端,通过他的视角展开对姐姐生活的还原。石田廉并没有刻意调查姐姐的死因,而是接替姐姐过着她的生活。当生活里的所有蛛丝马迹都交织在一起时,石田廉发现自己此时才开始真正了解自己的姐姐。那些姐姐独自经历的过往究竟隐藏了怎样的人性秘密?而他自己是否也掉进了生活楚门的世界呢?有时候探求真相无关仇恨,而是一段学习接受失去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作者克拉丽莎‧古纳汪是国际文坛的特殊案例——她是新加坡籍的印度尼西亚人,以英文完成了这部日本味儿十足的《过境之鸟》。不同于常规的推理小说,《过境之鸟》对失去、孤独与悲伤的探索,对人物角色的刻画和对自我的反思令人动容。其细腻柔软、充满生活气息的轻盈之感呈现出村上春树式的写作风格;然而故事上却是东野圭吾式的情节设定,即推理过程展露无遗,情节上层层递进,进而感受到连番的情感冲击。
《过境之鸟》最令人值得深思的大概是:在一成不变的生活的背后,我们每个人是否有勇气像楚门一样选择勇敢过境?
《过境之鸟》读后感(四):我们不仅要勇敢,还要用正确方法过境
《过境之鸟》的作者是新加坡的古纳汪,他的写作风格可以和村上春树相媲美,本书获得了外媒体的一致赞誉。看到这样的介绍,我和更多的读者一样,急于了解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内容,才获得如此的轰动。
本书开篇就直接交代了石田廉的姐姐被杀害的结局,石田廉和姐姐感情深厚,姐姐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弟弟,可至打姐姐去了赤川工作后,尽管姐姐每周都会和石田廉通电话,但是对于姐姐的情感生活,弟弟石田廉一无所知,姐姐石田惠子只是粗略地告诉弟弟的工作情况,自己生活还可以,自己内心的痛楚,从不像弟弟吐露,可以看出姐姐一方面的善解人意,不想让弟弟为自己不快乐的事而担心,从书后面的内容看,石田惠子也许是自己尴尬的处境没法说出,毕竟她和中岛的恋情是不光彩的婚外情,是不被世人所认可的。
《过境之鸟》不同于常规的推理小说,不是以明线上怎样破案为主线的,而是随着石田廉的所经历一点点浮出水面。尽管语言看似平和,但环环相扣的情节却是跌宕起伏,随着石田廉的第一人称的描写,让你不禁地读下去,去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就是作者写作手法的高明之处。
石田惠子本来和本校的老师本田相恋,无奈石田惠子不爱本田,他们之间激不起一点涟漪,石田惠子和自己所教学生七星的父亲中岛相恋,甚至于受孕了。她的恋爱观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关。石田惠子是他的父亲和情人所生的孩子,所以石田惠子从被收养到家里的那天起,她就受到了石田廉的母亲所嫉恨和排挤,石田廉的母亲把自己在感情上受到的伤害转给了石田惠子,石田惠子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缺少爱的家庭中长大,她的内心是孤独又悲伤的。所以,石田惠子十七岁时,她爱上了石田廉的三年级班主任津田先生,津田比她大许多岁,可正是这份酷似长辈的畸形爱,是石田惠子渴望得到的,这样的爱能给予她温暖。
为了揭开谜团,石田廉来到赤川,接任了姐姐生前的工作,住进了姐姐以前住过的房子,他也越来越接近真相,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才开始了解姐姐。姐姐是为了寻找生母只身前往赤川的,从她和中岛相恋的那天起,就注定了石田惠子悲惨的一生。就像书中封面上所写,我们经常活在楚门的世界,一旦过境,所有粗粝的真相会滚滚而来。婚外情不也是婚姻中的过客么,这样充满诱惑的感情很少有修得正果的。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起跑线,父母的言行往往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石田惠子和七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失败的家庭教育带来的不良结果。石田惠子和中岛的婚外恋,引发和妻子的吵架,最后妻子竟然谋杀了石田惠子。一份不正确的感情害人害己,引人深思啊。石田廉意识到姐姐已经魂归酒泉,没有把影响姐姐名声的真相说穿。
其实每个人在一生中,难免有做错的事,纠结的心里,但是一定要和亲人或知己来加以倾诉,有时候往往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有了他人的理智分析,就会很快帮助你从杂乱无章的现状中走出来。
云淡风轻story评
《过境之鸟》读后感(五):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话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形象地描述出东坡先生对人生的真实解读。的确,人生的旅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面对。如果人类只是活着,活着,往前走,往前走,而所有珍贵的都落在了我们身后……
《过境之鸟》就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学习接受失去和自我成长的人生旅程。正在名牌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石田廉一天突然收到噩耗,阔别多年的姐姐突然被害。于是他风尘仆仆来到姐姐身前所在的城市——赤川,希望能找到姐姐遇害的真相。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当一个个之前困惑不已的谜团被解开的时候,主人公却需要重新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
正如简介中说的那样,这部作品不同于常规的推理小说。曾经相依为命的姐弟两人,这份深深的亲情让每一个读者都为之动容。而面对姐姐的惨死,替她沉冤得雪似乎是弟弟的无法推卸的责任。可是在作者巧妙地构思下,主人公石田廉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他选择居住在姐姐惠子生前借宿的公寓,接任姐姐惠子生前的工作,去重复姐姐曾经的人生道路。就在这样看似平淡的生活之下,带给广大读者的却是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诸多的线索渐渐交织在了一起,最终将真相展露在读者面前。这样的精心构思让人为之惊艳。
房东、同事、学生……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出现在作者的笔下,那些人那些事不自觉地向石田廉扑面而来,映射出他与姐姐的相似却又不同的人生道路,展现出他们姐弟对爱情、婚姻、事业等观念的不同认识。亲情、友情、爱情,在主人公多种方式的表达之下,充斥着一份难以抗拒的情感,给广大读者内心以强烈的冲击。尤其是每晚石田廉的自我反思,他的喃喃自语,更是将其对姐姐炽热的情感宣泄而出,令人动容。
候鸟在迁徙时经过某地,就被称为是这个地方的“过境鸟”。而过境鸟永远都是过客,就如同幸福对于姐姐惠子,永远匆匆,永不停留。惠子一生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自由,可等来的总是失去和伤害;她沉醉在自己的生活之中,不愿去面对现实,最终失去的却是更多。
正如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楚门,面对虚幻与现实,究竟应该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石田廉同样也是如此,他在失去中成长,在孤独中前行,最终找到了和姐姐不同的人生之路。这种用西方人的价值理念讲述东方人的故事,相信是赢得国外媒体一致盛赞的主要原因吧。
无论如何,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自己都是一只“过境之鸟”,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过境的勇气和力量。
《过境之鸟》读后感(六):我们都只是过境之鸟
一直对村上村树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兴趣,第一次看到《过境之鸟》这本书,就被封面“媲美村上村树的写作风格”所吸引,但是看完全文,我想到了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原名《吕蓓卡》),书里有一个早已经不在却又无处不在的女人,每一个角落都有她的影子。
在《过境之鸟》中,石田惠子在开篇就已经被谋杀不在人世了,弟弟石田廉前往赤川协助调查姐姐的死因,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去到姐姐曾经工作的地方,居住的地方,接触她生前曾经接触的人,接替了她的工作,过上她曾经的生活。
石田廉没有刻意去调查真相,却又一步步在接近真相。书中采用倒叙的手法,石田惠子的过往在他的回忆里渐渐浮出水面。而在他们不相见的那些年里,她令人震惊的另一面也被石田廉发现了。但是在发现后,石田廉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讶异。
高中的时候,十七岁惠子爱上了石田廉的数学教师,一个快要结婚的三十三岁的男人。石田廉从同学的口中得知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约会,而后自己在咖啡馆看到有说有笑的两人,在此之前,他从不知道姐姐会喝咖啡。
一切看似不合常理的现象其实早已有蛛丝马迹可寻。惠子不同于家里人的发色,毕业后毅然决然离开东京前往赤川小城,都在最后揭开了谜底。可是仍有很多细节作者没有做一个说明,这一部悬疑作品,但并非事事都有了一个确切的结局。
到了结尾,惠子的死已经水落石出了,石田廉为了保护她的名声以及不让七星的生活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他选择了沉默,将此事埋藏起来。在此时,真相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即使是死了,惠子大概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行为。她表面端庄知性,尤其在弟弟面前,她总是那么理智的去抚慰他的情绪,但却从来没有人走进过她的内心,也许,她也未曾想让人走进过。
她与中岛的婚外情被妻子发现后,他仍然频频示威,如果不是以石田廉的视角走进这部作品,在别人的眼中,尤其在中岛太太眼里,惠子不过是个不择手段上位还在原配面前得意洋洋的小三,令人不齿。可是在作者的笔下,惠子丰富多面的形象却让人忘了去责备。对也罢,错也罢。惠子已经死了,付出了世人看来最残酷的代价,所以没人再去指责她、批判她。
候鸟在迁徙经过某个地方,就会被这里成为“过境鸟”,他们永远只是过客,不会停留在这里。惠子本来就是属于赤川的,于东京,她只是个过客,于石田廉、于中岛先生、本田先生,或许她都只是个过客,她终究要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而这样的结局,对她来说也是解脱。
对于石田廉来说,有太多的过境之鸟,从初恋开始,谈了十几个女生,和不少人发生关系,包括一面之缘的人,只是为了发泄。
石田廉十七岁和石田廉一起偷跑车的女生是谁?香织为什么会说这次你总算记得我了?他们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中岛太太究竟去了哪里……
这些都没有给出一个交代,然而也不需要交代了,因为他们之于石田廉,不过是一只过境鸟。故事最后,石田廉拿起打电话给青木,不知道他于青木是归宿,还是也只是过境鸟,但这并不重要了。
在这世界上,我们都不过是一只过境之鸟,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归宿。
《过境之鸟》读后感(七):勇敢地过境,只为找到心灵的家
候鸟在迁徙时经过某地,就被称为是这个地方的“过境鸟”。它们不会停留迷失,它们会努力地向前飞,直到适合栖身的地方。人生也是一样,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地方,而这个过程中我们却经常活在“楚门的世界”,沉迷于一种美妙的虚幻中,宁愿留恋与徘徊,也不想接受现实。有这样一段追寻告诉我们:选择勇敢地过境,面对真相,只要走对方向不管多远,总能找到那个有归宿感的地方。 《过境之鸟》媲美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获得国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作者克拉丽莎‧古纳汪对爱与失去、孤独与悲伤进行了深刻地探索,在字里行间散发着轻柔的温情,却给予读者内心猛烈的冲击,本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和对自我的反思确实令人动容。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旅程,让我们思考:这个世界,你真正了解的人是谁?我们是否真正关心到身边最亲的人? 故事讲的是生活在东京的石田廉收到消息,七年未见面的姐姐惠子被谋杀了。每周他都与在赤川的姐姐通电话,根本没发现什么异常状况,再说生活单纯的姐姐只是个培训班的英文老师,怎么会在治安良好的赤川被杀害?自从姐姐离开东京的家去到赤川,姐姐的生活情况石田廉一点也不清楚。姐姐突然地就离世了,这实在让石田廉很困惑。 带着许多疑问,石田廉去往赤川,在协助警方调查中他接任了惠子生前的工作,慢慢地融入学校的生活。石田廉开始过惠子曾经的生活,给培训班学生上课,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刻意地寻找惠子的死因线索,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仿佛总有一股力量,在帮助他接近真相。 石田廉发现了一些不起眼的线索,这次他才开始真正了解自己的姐姐,姐姐的发色跟家人为什么不一样?她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大城市而来到赤川小城镇?这么多年她在跟谁交往?这几年里她独自经历了什么…… 随着一个个谜团的解开,石田廉渐渐地理解了之前他从未在意过的事情,父母的关系,姐姐的情人,爱慕他姐姐多年的同事、房东,他的女学生的家长,他的女友等一系列周围的人,以及他们的得失、爱恨与情感。最后,他终于有勇气面对现实,回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准备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是写作特色:《过境之鸟》不同于常规的推理小说,是一部完全颠覆和超越想像的作品。像是日本文学大师村上春树与东野圭吾作品的结合体,作者古纳汪以英文精准地捕捉了日本小说的特有氛围,作品用充满悬念的情节和复杂的感情线索,展现给我们一个奇特的故事,用温和的语气,轻易地将你带进一个迷雾层层却令人震惊的剧情中。由于这些特点,故本书版权风行美国、法国、新加坡等欧亚各国。 其二是人性伦理:关于惠子的爱与失去、孤独与悲伤,她是个私生子。她的出生本来让她没有安全感,以致于缺少爱而渴求一种超越年龄的被爱和关怀。她是正常婚姻中的绊脚石,也是父母一种不负责态度下的牺牲品。她的养母对她的恨,导致了她一直是东京父亲那个家里的候鸟。她被迫离家出走,不管多远,她坚持地找自己的家,然而在人生路上,她被爱捉弄过,以致后来的爱情也选错了方向。如果有人很好地爱和引导,她将不至于走向灭亡。 石田廉明白了有时候探求真相与仇恨无关,而是他接受失去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作为老师因为姐姐的苦难经历,让他清醒地知道如何对待不谙世事的爱慕自己的女学生。姐姐的案情水落石出后,他选择宽容理解,愿意忘记过去,不去打扰现有的平衡,接受真相面对未来。 其三是警醒世人 《过境之鸟》中读人性,读伦理,读民族风俗和时代文化。家庭的不和睦让孩子缺失了爱,缺乏关爱的孩子,总想从成熟的人那里找到父母般的关怀。提醒作为父母的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更应该给他爱与关怀。作者巧妙地将仇恨化作捍卫名誉,是对文化理念的不同理解,死去的无法复生,保持名声也是最好的结局。接受失去珍惜拥有,找到心中安稳的家。 勇敢地过境,只为回家。《过境之鸟》有温暖,有怨恨,也有世态炎凉。姐姐过境后,接受了真相,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她勇敢地追求却偏离了正常,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石田廉过境后,明白了接受失去,真正地成长,他懂得了寻找内心的家,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
《过境之鸟》读后感(八):愿善良的你被温情以待
01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有时候生活还很残酷,如果善良的你能被温情以待,一生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不用四下流离,不怕无枝可依。那么人生路可能没那么难走,有些命运也会得到改变。
《过境之鸟》中的石田惠子是赤川小镇里的一名补习班英语老师,她善良美丽,为人低调,就像一个邻家小姐姐。但却被意外谋杀了,在一场暴风雨中被刺了好几刀,没有人可以求救,临死前,她是多么恐惧和绝望。我们在痛恨凶手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一下其他的。
杀人凶手固然可恶,但是更令人心寒的是惠子这些年遇到的人,包括惠子的父母。这些年来,如果她被温情善待,那么也许她不会因为亲情缺失,内心不会因为孤独而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导致最后惨死。 《过境之鸟》的作者是新加坡克拉丽莎.古纳汪以英文写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以细腻的写法将真相通过石田惠子的弟弟石田廉一步步展现出来。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作品的结合体,它不同于寻常的推理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也许真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些我们想要保护的人和物,重要的是温情常在。
02
石田惠子是石田廉父亲在外面与其他女人的私生女,被接回了家中,不被石田廉母亲待见。石田廉的母亲和父亲整天不断争吵,希望父亲能把惠子带走,可是父亲不答应。在这样不被接受的家庭里,石田惠子还是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弟弟。母亲不为他们做饭,父亲总是在忙,家里每天只留了一些钱让他们自己叫外卖吃。他们吃腻了外卖,姐姐石田惠子就尝试着做饭给弟弟吃。不管姐姐煮什么,石田廉都觉得好吃。一个在吃,一个在看,这只属于他们两的幸福时光。
到了赤川之后,她和弟弟也会每周通话一次。她并没有因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而充满怨气。相反的,她很爱弟弟,和弟弟一直有着很好的感情。她热爱生活,她的房间总是能整理得整整齐齐,衣柜里的衣服能够按照色调放置好。
惠子一直照顾着弟弟,在石田廉的印象中姐姐一直是一个善良温柔的人,她值得别人好好待她。然而惠子并没有那么好运。
每个孩子应该是父母自己手心里的宝,从小受到父母的爱和教导。但石田惠子从小缺少母爱,没有人教她如何正确去爱一个人,没有人教她有些人可以爱,有些人要避而远之,没有人教她如何保护自己。她爱上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老师,在被无情伤害之后,只能自己独自伤心流泪。没有人告诉她该怎么去做,她只能做无谓的牺牲。
03 在书中,作者克拉丽莎.古纳汪主要是通过石田廉的回忆来刻画石田惠子这个人物,通过第三者来表现出石田惠子这个人物特点。没有刻意,但更能直击人心。
石田惠子两次都爱上不该爱的人,两次都受到伤害,最后还赔上了性命,这是谁的错?她所遇之人并非良人,所爱之人不能用温情相待。他们迷恋惠子,但并不能给惠子一个健康的爱和有保障的未来。这并不算爱,是一种自私。
相反的,七星却比较幸运,石田廉不想她像姐姐一样遭受伤害,所以他克制了自己的冲动,他拒绝和七星发生关系,这才是真正的温情和爱。一个有温情的人一定是明是非、知进退的人,他爱自己,但一样爱他人。
其实在惠子身边也有一个人真正地爱她,关心她的人,这人就是东田。虽然没能得到惠子的心,却一直守在石田惠子身边。爱你,但不打扰你,这也是一种令人感动的温情。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很美好,很温暖。
《过境之鸟》没有让人感到绝望,相反的能看到温情,但在温情之中又透露出了浓浓的悲伤。这种伤是怎么都挥之不去的。也许时间会带走一切,但是抚平心伤的唯有温情。就像《解忧杂货铺》里所说的每个人心里都有破洞,而浪矢爷爷的善举却让这个破洞慢慢的弥补上,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封信,但是却有足够大的力量。
《过境之鸟》最后真相大白,为了保护姐姐的名誉和七星的生活,石田廉并没有将真相公之于众。他选择隐瞒下去,离开赤川,回到他原本的生活中去。这也是《过境之鸟》最令人动容,最有温情的地方。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人能一直被温情以待,快乐地活下去。
《过境之鸟》读后感(九):《过境之鸟》姑娘们,为什么遇到渣男的总是你?
“如果明天见不到你,那么早安,午安,晚安。”
这是《楚门的世界》里楚门在发现自己活在虚拟的世界中,决定离开后对导演讲的一句话。在安稳和未知里,他选择了后者。这种勇气让人印象深刻,拿到这本《过境之鸟》。
看见腰封上写的,我们常常活在楚门的世界,一旦过境,所有的真相都会滚滚而来!马上就让我想起这段话来。
书单君是这么评价这本书的,《过境之鸟》不同于常规的推理小说,更像是村上和东野的作品结合体。
她的文字看似漫不经心,却又直击内心,这本由新加坡籍的印尼人克拉丽莎古纳汪完成的处女作品,用精妙的英文描述了一个日本小说的氛围,并且一句获得了多个奖项。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忽然遇到某件生气,虽然第一次发生却又好像似曾相识。
其实身边真实或许只是你希望看见的,或者是别人希望你看见的,但是他一定是真实的么?答案也许不尽然,《过境之鸟》就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
由一个飘渺的梦境引发弟弟阿廉对姐姐死因的追查,没有刻意却似乎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弟弟也开始重复姐姐的生活,并且一步步接近姐姐被谋杀的真相。
直到这时弟弟才发现曾经朝夕相处的姐姐,并不是自己眼中的那个样子。她似乎和家人长的不太像,而她的独自离开也一定还有更深的秘密。
随着故事的进行,真相抽丝剥茧。原来姐姐是爸爸婚外情的产物,而她的被谋杀也和这悲哀的身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父爱的缺失,让她想要在其他男人身上获得,在17岁的时候就爱上比自己大了十几岁自己的数学老师,发生关系后懊恼不已,离开家去找自己亲生母亲没找到,又爱上了自己学生的父亲。
为什么惠子不能正儿八经的找个男人恋爱结婚,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爱上与自己年龄相差很多的有妇之夫。
就像很多姑娘一样,她们说我也想好好的谈场恋爱,可为什么遇到渣男的总是我?对,姑娘们都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总是你。
这就要提到一个心理学名词“童年补偿”多半是家庭关爱的不健全,被忽视或被强迫,长的后会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寻求补偿。
简单来说就是小时候爸爸妈妈没做到的,长大后都会通过伴侣来弥补,《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松子小时候总是被爸爸忽视,不管做什么都得不到肯定,有一次她做了个鬼脸逗爸爸开心,爸爸竟然笑了。松子记住了这个时刻,也记住了这个鬼脸。
在长大后的松子,总是不停的取悦自己的伴侣,哪怕他们打骂她,她也会做出这个鬼脸讨男人们的欢心,好像没有自我似的。
这样的人非常多,分手时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其实这都是童年补偿机制的循环链在作用。
《过境之鸟》里的惠子也是如此,因为私生女的身份给她带来的童年不幸,更影响了整个人生。
那总是遇到渣男的姑娘们就没救了么?难道只能像惠子一样么?如果惠子或者弟弟早点发现这种循环链,打破它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没错,只要发现并且打破这种循环链,姑娘们就可以和渣男们拜拜,比如前面的松子,她的鬼脸就是循环链的开关,她像取悦父亲一样取悦她爱的男人们,但是他们不在乎她,甚至是打骂她,小时候不被父亲肯定的记忆又浮现出来了,松子就会做鬼脸。因为这个鬼脸曾经获得过爸爸的笑容
这个时候松子如果发现自己又做鬼脸了,是再重新开启小时候不被重视的回忆,该默默的给自己暗示,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那个需要被人肯定的小女孩,我可以做的很好,可以被自己认同。
如果可以,请多抱抱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孩。不要让童年的不幸变成人生的不幸。
《过境之鸟》读后感(十):勇敢地过境,只为找到心灵的家。
候鸟在迁徙时经过某地,就被称为是这个地方的“过境鸟”。它们不会停留迷失,它们会努力地向前飞,直到适合栖身的地方。人生也是一样,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地方,而这个过程中我们却经常活在“楚门的世界”,沉迷于一种美妙的虚幻中,宁愿留恋与徘徊,也不想接受现实。有这样一段追寻告诉我们:选择勇敢地过境,面对真相,只要走对方向不管多远,总能找到那个有归宿感的地方。 《过境之鸟》媲美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获得国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作者克拉丽莎‧古纳汪对爱与失去、孤独与悲伤进行了深刻地探索,在字里行间散发着轻柔的温情,却给予读者内心猛烈的冲击,本书中对人物的刻画和对自我的反思确实令人动容。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旅程,让我们思考:这个世界,你真正了解的人是谁?我们是否真正关心到身边最亲的人? 故事讲的是生活在东京的石田廉收到消息,七年未见面的姐姐惠子被谋杀了。每周他都与在赤川的姐姐通电话,根本没发现什么异常状况,再说生活单纯的姐姐只是个培训班的英文老师,怎么会在治安良好的赤川被杀害?自从姐姐离开东京的家去到赤川,姐姐的生活情况石田廉一点也不清楚。姐姐突然地就离世了,这实在让石田廉很困惑。 带着许多疑问,石田廉去往赤川,在协助警方调查中他接任了惠子生前的工作,慢慢地融入学校的生活。石田廉开始过惠子曾经的生活,给培训班学生上课,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刻意地寻找惠子的死因线索,所接触到的人和事仿佛总有一股力量,在帮助他接近真相。 石田廉发现了一些不起眼的线索,这次他才开始真正了解自己的姐姐,姐姐的发色跟家人为什么不一样?她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大城市而来到赤川小城镇?这么多年她在跟谁交往?这几年里她独自经历了什么…… 随着一个个谜团的解开,石田廉渐渐地理解了之前他从未在意过的事情,父母的关系,姐姐的情人,爱慕他姐姐多年的同事、房东,他的女学生的家长,他的女友等一系列周围的人,以及他们的得失、爱恨与情感。最后,他终于有勇气面对现实,回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准备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是写作特色:《过境之鸟》不同于常规的推理小说,是一部完全颠覆和超越想像的作品。像是日本文学大师村上春树与东野圭吾作品的结合体,作者古纳汪以英文精准地捕捉了日本小说的特有氛围,作品用充满悬念的情节和复杂的感情线索,展现给我们一个奇特的故事,用温和的语气,轻易地将你带进一个迷雾层层却令人震惊的剧情中。由于这些特点,故本书版权风行美国、法国、新加坡等欧亚各国。 其二是人性伦理:关于惠子的爱与失去、孤独与悲伤,她是个私生子。她的出生本来让她没有安全感,以致于缺少爱而渴求一种超越年龄的被爱和关怀。她是正常婚姻中的绊脚石,也是父母一种不负责态度下的牺牲品。她的养母对她的恨,导致了她一直是东京父亲那个家里的候鸟。她被迫离家出走,不管多远,她坚持地找自己的家,然而在人生路上,她被爱捉弄过,以致后来的爱情也选错了方向。如果有人很好地爱和引导,她将不至于走向灭亡。 石田廉明白了有时候探求真相与仇恨无关,而是他接受失去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作为老师因为姐姐的苦难经历,让他清醒地知道如何对待不谙世事的爱慕自己的女学生。姐姐的案情水落石出后,他选择宽容理解,愿意忘记过去,不去打扰现有的平衡,接受真相面对未来。 其三是警醒世人 《过境之鸟》中读人性,读伦理,读民族风俗和时代文化。家庭的不和睦让孩子缺失了爱,缺乏关爱的孩子,总想从成熟的人那里找到父母般的关怀。提醒作为父母的我们,给了孩子生命,更应该给他爱与关怀。作者巧妙地将仇恨化作捍卫名誉,是对文化理念的不同理解,死去的无法复生,保持名声也是最好的结局。接受失去珍惜拥有,找到心中安稳的家。 勇敢地过境,只为回家。《过境之鸟》有温暖,有怨恨,也有世态炎凉。姐姐过境后,接受了真相,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她勇敢地追求却偏离了正常,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石田廉过境后,明白了接受失去,真正地成长,他懂得了寻找内心的家,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