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是一本由丁午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一):没有感动没有流泪
父亲对女儿至爱可以理解,也有可能假借写信给女儿来跟老婆保持联系,奈何两人情感的坚定程度加上再多的信终究抵不过异地。
看这些信的内容大都是日常的记录,生活的过程,说直白些,就是记流水账一般,内容的深邃程度不能跟丰子恺写给她女儿的内容相比。图画也是普通,看完总是纳闷这画画水平还能进专业美术院校。
也许男主碍于对大人的爱难以开口,对女儿的爱只能“小艾,特别特别的想你”般的直白,没有感动,更不用说流泪了。
女儿对于过去这份感情感觉也是淡了些许,写给家乡的人那篇文也是定居国外的那份毫不回头与自豪,正如他人所说,感谢大城市或者感谢任何城市这些能够出国的人,不管他们在国外混的怎么样,就是能够出国的他们出去了,底层的我们竞争就少了,于是我们这些方能有机会咕嘟咕嘟地往上冒。
总之,信的内容原封不动的呈现是个创新,这些信提供了一个缩影,给我们看到了初为人父赴他乡与老婆孩子的记录,有空翻翻就好了。成书卖,价格贵,买回家上书架就没有必要了。
对了,男主估计挺畏忌婆婆,挺多封信都有提到“问婆婆好”。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二):推荐
这是一本书信集,一个父亲给不满10岁的女儿写的61封信。我没有一次能够完整地读完这本书,往往看了几篇就泪如泉涌,不能自已。这本书中沉甸甸的父爱,跨越时空,消弭苦难。年纪越大,越体察世事,越能明白书中对自己生活乐观的描写有多难。
漫画家丁武在中年时期独自下放干校三年多,这期间,给女儿小艾写信是他的感情支柱。他的信开头多用“爸爸特别特别想你”开始,用充满童趣的口吻讲自己近期经历,并穿插着自己的画。画杀猪过程,画劳动工具,画大黄狗、拖拉机、捕蛇,画自己,画小艾,画两个人的回忆和畅想。笔触生动灵活,每个人都是生气勃勃,毫无痛苦与辛酸,哪怕是自己受伤也是戏谑的说“药好苦”,并“很快就好了”。那个艰苦而又危险的时代,一个身在远方的父亲,平时拿笔的手,拿起了犁与锯,布满了伤口与疤痕,但在信纸上的,却那么有趣,所有的苦难都被隐藏。
而今时代变化,很少人还在写信,但是当下父亲与子女分离的不再少数。有在外打工只在视频中问候的父亲,有天天酒气回家错过孩子成长的父亲,他们的苦与难,是否被夸张的描述与礼物代替,却难得听到一句“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而长大的我们,是否能够体恤这个年代的表达。
世事变迁,后来丁武与小艾父女分隔多年,但这些信一直被妥帖珍藏,作为一个父亲的爱意保留了下来,回荡在你我耳边。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三):幸福的小艾,永远的父爱
这本书拿在手上时,爱不释手,浏览一番,一幅幅画映入眼帘。于是,一口气看完。读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会噗嗤一笑,有的时候又揪心,有的时候又高兴,有的时候又难过……总之,我觉得人世间所有的情感都可以涵盖在这些画里。
这本书是丁午先生在干校期间,因为看不到自己的女儿小艾,而小艾又不认识很多字的情况下,丁午以书信加漫画的形式完成的。由出版人汪家明作序,并且也是在他和丁午先生子女的积极努力下,这些画作才能跟读者见面,这不得不说,出版人汪家明的眼光,事实证明,这样一本书信,确实能让我们感受到在那个复杂的时期,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地想你!”
全书好多封信都以此开头,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想念最直白的就是这样表达了吧!在本书中,作者几乎都是用一些自己生活中每天都在做什么的画来表达对女儿的爱和思念。写作者的条件有限,但基本每封信都尽量完整全面的告诉小艾自己做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事。作者用笔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画他的生活,尽量地用他的画让女儿开心,感到有趣,也许这是一个父亲最单纯的想法。
在讲述这些事时,父亲还不忘教给小艾要积极向上的生活,比如要勇敢,要勤劳,要听党的话,要帮妈妈做家务,要关心婆婆,等等。抛开那个时代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满满正能量的父亲在引导自己年幼的女儿勇敢面对生活,快乐面对苦难的画卷。
人都说,父爱如山,父亲通过漫画以身作则,给女儿树立了好的榜样。本书中也有女儿和儿子的文字,成年之后,当他们再回想起自己的父亲时,那种对父亲的深情饱满有力,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父亲都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出版人汪家明有敏锐的出版眼光,这些由漫画和书信构成的书在我们今天看来意义非凡。那个年代,人们身不由己,书信是唯一的交流方式。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发达,有多少家庭还会给女儿用这样的方式交流呢?信息时代也是息信时代,我想本书的意义不仅仅是父爱,它带给我们的远非这些。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四):最爱小棉袄的男人
当妈妈历经十月酝酿之后躺在产房里,在几乎用尽自己最后一点力气时,一声清脆的啼哭传来,这便预示着一个新生命的平安到来。而此时产房外坐着的那个男人的悬着的心终于又落了回去。但此刻这个男人的心仍旧是不平静的,因为他马上有了一份新的责任,他的内心又生出了一种汩汩而出的叫做父爱的东西。这个男人便是爸爸。
接下来迫不及待想要介绍给你的这本书,书名叫做《小艾,爸爸特别特别的想你!》,作者丁午,现代著名漫画家,曾创作过许多连环漫画,同时也为众多儿童读物创作了大量精美插图,出版有《丁午漫画日记》,并最早引进《机器猫》《樱桃小丸子》等日漫,机器猫的中译名即由他所取。本书是作者在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在被下放到河南干校后,思念身在北京的女儿,通过画漫画的方式写信,写给8岁的女儿小艾,以表思念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东西可能随时光慢慢消散,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是当我们阅读丁午先生画下的这些漫画信,却依然能被其中清晰的、浓浓的父爱所感染,所打动。一个手握画笔的知识分子,因为一些原因不得已放下笔墨,转而扛起锄头,拿起砖瓦,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在这间隙,他能够掏出钢笔,在纸上画下自己在劳动中的经历,提取其中的快乐告诉自己心爱的小艾。喂猪盖房、游泳抓蛇,甚至被蚊子叮咬患了严重的疟疾都能够轻描淡写,这在我们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作者从父亲的特殊角度,自动屏蔽了那些不美好的、残酷的现实,转而将美好的阳光的东西画给了女儿小艾。就像身处寒夜,却能够变幻出神奇的阳光带来温暖。这样的爱似乎从书本的字里行间里跃出,化作轻柔春风滋润着每一个读者。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既是一种真情流露,一种爱的表白,也是作者本人在那个时期能够以苦为乐的精神支柱吧。当自己热爱的事业被剥夺,作者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给了自己的女儿,对女儿的思念,和女儿通过书信的沟通,将生活中的苦和累都掩埋覆盖,提炼出让人前进的动力。
即使自己不快乐,也要把最好看的微笑给你;即使自己被误解,也要把最美好的世界给你;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也愿意为了你重新开始……这个人若是男的,那只能是爸爸了吧。父亲节就在眼前,请大声地向你前世的情人说出你对他的爱吧。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五):有个这样的爸爸,好幸福!
幸福,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这本《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绘画风格,有点类似小时候常翻的《三毛流浪记》,简单易懂。以儿童为主,用三笔两笔的简笔画配上零散的文字说故事,读起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是个很可爱的爸爸,这些信几乎都是以“亲爱的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开头,太太太甜了,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父亲对于女儿浓浓的爱,真令人羡慕嫉妒。简单的文字,却蕴含着许多良好的与孩子沟通方式——
● 他在信里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小梅哥哥捉蛇、爸爸养猪、水牛打架等),见缝插针地告诉小艾背后的道理,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拥有感受爱、分享爱的能力。
● 他不会严厉指出小孩子言辞表述的不当,而是用其他事情进行指引,一遍遍纠正,消除孩子的抵触感,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 他也会问孩子许多开放性问题,比如“小艾,你说应该怎么办”“你愿意跟爸爸一块养猪吗?你写信来告诉我吧”,我想也许小艾回答得标准与否并不是很重要,但重点是这个过程让孩子拥有了发达开阔的思考方式。
在许多细节上,这位爸爸都做得很好!最近几年,国内社交网络一直流行讨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尤其是关于中国式亲子关系,争论此起彼伏,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大多数想要反思自己的育儿观念、转换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最后想说下这些文稿创作的背景,意义独特且具有回忆价值。这是作者丁午(著名漫画家)在1969~1972年下放河南黄湖干校期间寄给自己女儿小艾的家信,但单从家信里,你根本看不出任何身处在文革黑暗时期那种苦闷压抑、无处宣泄的负面情绪,像我最初没看序言,我还以为作者正在过“向往的生活”,捉蛇、骑马、追猪,玩得不亦乐乎,这些在文革中经历的事在他的描述中显得特别好玩、趣味盎然。了解到这真正背后的故事,才能深入体会到这位父亲的拳拳爱意,即使遇到挑战、身处困境,仍勇敢地承担身为父母的责任,给予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
每个孩子从出生时,就有其自己的生命力,经过父母正确的引导,最终会绽放出正能量的生命力!我相信长大的小艾一定是一位非常幸福快乐的孩子,拥有爱并且将来会分享爱,同时她也会为她的父亲感到无比的骄傲!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六):豁达,是爸爸想要传递给小艾的事!
时至今日,我还挺喜欢和爷爷奶奶聊他们当时的生活事迹,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往事,感觉比任何教科书或任何未经历之人的总结都要来得真切,我能从他们的口述中体会到他们年轻时日子过得那么艰难。我的爷爷辈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们没有知识分子下乡的经历,想必丁午先生下乡时的经历,日子过得比之还要困难几分吧!
他这段苦中作乐的岁月,都被记录在《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中,透过图画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女儿或家人的思念,对现实处境的豁达。通过观察丁午先生,还有如我的爷爷一般很多普通或不普通的老人,我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对生活的乐观,尽管那段日子很苦但走过之后,很少能从嘴里听出他们的抱怨,更多是庆幸,这份豁达或看得开,是现在很多人都缺乏的吧!
在《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中,这份开朗也是爸爸想要努力传达给小艾的。
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看出爸爸的下放日子是比较苦的,白天有繁重的劳动任务等待完成,比如秋收时节割麦子或扛粮食,春分时节种谷插秧或挖泥塘,冬藏时节杀猪宰羊等,这些干校的农活几乎他都干过。干农活辛苦吗?
那是肯定的,但爸爸在轻描淡写中略过这些辛苦,反而提及过无数在劳动过程中的趣事,比如割麦子时偶尔捡到的野鸡蛋;洗衣服时把偶遇的青蛙想象成和爸爸说话的“小艾”;下到水塘里去捞大铁锤;小梅哥哥抓蛇的趣事;观察一只鹭鸶抓鱼的经历等。他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趣事永远都有吸引力。
为什么这些信的内容轻而易举打动我们,因为我们都曾为人儿女,都享受过如此的深情关爱呀!就如信件中记载那样,他叮嘱小艾要学好游泳,要坚强,要多多去帮助别人,这些叮咛都是爸爸对她的指点,是一份远程的教育影响啊!
仔细阅读这些信件,得知爸爸在下乡过程中曾经历过高烧或传染病,胳膊腿脚和手都受不小的伤,但他想象着女儿帮忙洗脸的欣慰,还有好友阿姨等送来慰问品的往事,这些细节还原了爸爸真实的劳动生活。
这些真实动人的信件,是一个爸爸教给孩子的生活哲理,是一个爸爸努力像孩子传递的依恋呀!小艾,爸爸实在太太太想了,所以想把自己的生活都告诉你,想要让你过得快乐。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七):父女情深
父女情深
评《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闽南语歌曲《父子情深》中唱出了一位辛勤劳作又满腹辛酸的爸爸的心声:想到劳碌的命运,半夜眼泪湿了被单,想到孩子还需要人疼,再怎么辛苦也要走。亲子关系应该是大多数父母心中最柔软的情感了,孩子从小时候的天真可爱到慢慢长大,这个阶段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呵护与照顾了。《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是丁午先生61封写给女儿小艾的信组成,这些信都是丁午先生下放到干校,和家人两地相隔之后,为了保持和女儿的联系写的。每封信都是日常的谈话交流,要么是自己的生活趣事,要么是对女儿的想念和劝告,信中穿插了很多丁午先生的画,用来形象说明信中的内容。读着这些信,仿佛能穿越回到那个年代,想象着一位父亲在艰苦的体力劳动之后,抛开自己所受的不公待遇,而把自己的心思放到了可爱的女儿身上,以求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解放。
“现在开始割麦子了,爸爸最喜欢割麦子了,累是累,可是挺好玩!”我们能想象到作者在干校从事极其辛苦的体力劳动之后,回到屋子里的劳累样子,但为了给女儿写信,还得强挺着身体奋笔疾书,父亲自然不愿意告诉女儿自己的辛苦,“挺好玩”是写给孩子的情绪,是他强忍着自己身心上的创伤表现给孩子看的一种振作。书中的话语中充满了父爱的柔软和细腻,没有说出来的是丁午先生在身体和精神上经受的挑战,苦中作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尤为难能可贵。“今年夏天让妈妈带你去游泳,学会了,好和爸爸一块在农场的河里游泳,你说好吗?”父亲也给孩子提了一些建议性的要求,为未来做了一些适当的想象,更在信中画出了父女共同在河里游泳的漫画,我猜想,当时的小艾肯定特别憧憬和爸爸一起游泳的未来。
生活有多苦,他的爱就有多浓烈!书中的信件都是写成于1969年到1972年间,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很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遭到了破坏,而丁午先生却用自己的书信,用自己的文字和漫画表达出自己细腻柔软的父爱,来建立他和女儿小艾之间的联系。漫画和文字有多调皮可爱,他的生活就有多苦!“爸爸真想马上飞到你的身边去!”写信也许是最好的一种忘记当时痛苦的方式了,想着自己亲爱的女儿,想着和她在一起玩耍的样子,想着将来她长大成人的模样,所有的苦痛和辛酸都可以抛到九天云外了!
如今,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重视亲子关系的教育了,而寻找与孩子的连结依然是众多父母面临的挑战之一。《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可以天天想着孩子,即便是不在孩子身边;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孩子做点什么,这样还能寄托自己对孩子的思念;可以把自己的思念写成文字画出画,让这些文字和画记录我们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2018-6-8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八):父爱如山
我是一个新手爸爸,女儿一岁半,总被太太说我没有长大,自私,还是大男孩,不懂得照顾孩子不懂得帮忙不懂得减轻她的负担,也许还真是,因为我没有经历她那样的十月怀胎,没有好像她那样分娩的时候要独自去勇闯难关,没有好像她那样亲自哺乳,我只是在旁边做下手帮忙,从来都是。女儿出生时候那么小,总觉得自己大手大脚的难以把事情做好。即使现在她一岁半了,我还是难以改掉自己的坏习惯,还是以大人的角度与她对话,对着她说话声音比较大,也许正因为这种种原因,虽然我很想抱抱她,但是她比较拒绝我,直至我看到丁午先生这本书信体的《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后,我再次深深感到父爱如山,我要改变自己,做得更好,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家庭环境和未来。
这书是丁午先生在干校劳动期间写给8岁女儿小艾的信,语言朴实,图画简单却生动,搭配在一起,细细读下来,让读者为止而感动,因为每一封信里面都把丁午先生那颗想要陪伴女儿成长的、真切而细腻的父爱之心表露无遗,即使跨越时代跨越距离,每一位父亲都能感同身受。每一封信都以“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作为开头,想念之情十分深厚,这就是如山的父爱。
每次当我读着这一句“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我也被感动了,因为这样简朴的语言却像有魔力一般表达出父亲的思念之情。反思一下自己,平常对女儿讲话的声音真是太大了,一点都不温柔,所以与太太的温柔一对比,女儿更喜欢妈妈,而不喜欢让我抱抱。另外,我也抱得她不够舒服,动作还是太僵硬了。孩子,特别是女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温柔以待,这样才有满满的安全感。
丁午先生虽然在信中写的是他在劳动期间的日常之事,有些更甚是琐碎之事,但是他每次都会在事后或者在事中穿插着对女儿的教导:教孩子要善良,要乐于助人,更要在别人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地帮助别人;同时,虽然是女孩子,也要勇敢,勇敢就从学习游泳开始。太太也经常说,现在教育小孩子,不可能等她坐下来安安静静地教导,因为年纪小,没有那么乖那么安静的。要教育她,就要抓住每一个事件、每一个时刻,把真善美的正确的世界观穿插进去教育,借事情来教育她,给她讲道理,同时不断地给予鼓励,让她不断地得到进步。我自己也要多点耐心面对女儿,因为我是爸爸,我也希望她好,希望她掌握更多,以更好地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我也很爱她,只是表达方面还有很大很大的提升空间。
或许,我可以向丁午先生学习,用画画的方法与女儿交流,至少用此方法拉近我跟她的距离,让她不再那么拒绝我;或者像太太学习,给她讲讲故事。
父爱如山。父亲的格局代表着家庭的格局。丁先生劳动期间那么辛苦依然不忘表达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我要以他为榜样,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父爱,让女儿不要在缺失父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九):以父爱之名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爱你》一书是漫画家丁午在1969年5月到1972年8月间,被下放到河南黄湖干校时,写给当时留在北京的八岁的女儿小艾的信,当时小艾还不认识太多字,所以这些信大部分是以漫画加简短文字的形式来呈现的。 “干校的生活对于这些擅长拿笔杆子的知识分子来说一定是十分艰难的,可是父亲在给我的信中,却把它用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绘画描绘得那么有趣。不管是干农活,当木匠,做猪倌,还是在食堂掌勺,展现在我眼前的农村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 但是爸爸笔下的干校生活,却是充满了诗意与乐趣。在干校,爸爸去河里游泳,去河边钓鱼,与干校的三只狗友好相处,割麦子时遇到了野鸡,干校里的刺猬,养猪场的母猪生了十多只小猪,这些成为爸爸写给小艾的信中的主要内容。 从事那些繁重的劳动,对知识分子而言,不仅是身体的上的磨炼,更是心理上的痛苦。但是,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只能被裹挟,被冲击。由这些书信,字里行间可以透漏出一代人的不幸命运,以及那些身处其中的人对于苦难生活的超越。 干校艰苦的生活,经过了爸爸的过滤,都是出于爸爸对女儿的深深的爱。爸爸一直很乐观,总是能发现生活中的积极的、正能量的事物。有人说,世事艰难,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些人在默默地为你遮风挡雨。 爸爸的所写与所画出的干校生活是有声有色的。在干校做猪倌时,他给生活在北京的小艾介绍一些关于猪的生活习性。“猪最爱吃草,还爱吃大田螺,吃的时候,‘卡巴、卡巴’响,就像我们吃花生米一样。” 书中的文字与漫画,让我们体会到爸爸对小艾深沉的爱。“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爱你”应该是本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文字,爸爸对女儿的爱没有仅仅停留在文字的层面,而更多地体现在行动中。爸爸回家探亲时,领着女儿去动物园玩,去吃蛋糕;在干校,给女儿寄陀螺,把发的花生一颗一颗地剥好然后寄给女儿,这一颗一颗的花生饱含着爸爸对女儿的爱。 “有一天,爸爸晚上值班看麻,天上有个月牙,爸爸好像看见小艾就在月牙上笑哪!爸爸就唱了好些小艾喜欢听的歌,你听见了吗?”爸爸对小艾那种无私的爱,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了出来。 有一次,小艾给爸爸寄来了一张照片。“爸爸把小艾的照片看了许多次,收到信封里,又拿了出来,又收到信封里,又再拿出来……后来灯灭了(我们这里每天十一点钟灭灯,跟北京不一样)爸爸还想看,就划了一根火柴看小艾。一根火柴灭了,就又划一根……”看到这里,忽然有种感动袭上心头。 一个对女儿深切思念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对女儿的爱,成为爸爸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动力。给女儿写信、等女儿的来信、读女儿的信成为爸爸在干校繁重的劳动之余,最重要的事情。写信、读信成为爸爸的生活中一种充满了仪式感的活动。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在身心都受到打击的境遇下,与女儿通信是爸爸黯淡生活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对女儿的爱,弥补了不能陪在女儿身边的遗憾,同时这种爱也让爸爸的性格变得更加有韧性。 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特殊年代的风云变幻,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整本书,体现出了浓浓的正能量,带给人无限的感动。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读后感(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一位父亲用漫画表达了自己的爱女之情
有一个年代,那个时候百废待兴,可是有一批人却兴风作浪,他们发动政治运动,让很多学者,知识分子,曾经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的人都人人自危。
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分崩离析,很多孩子被迫远离了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被下放到农村去劳动和改造去了。
有一位父亲,他也被迫离开了北京,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女儿,去到了一个远远的地方,在那个满眼都是贫瘠土地的农村,他最为思念的就是家里的女儿。
可是女儿还小,读不懂信件,这位父亲却想着如何才能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父爱和思念。
作为一个画家,他拿起了钢笔,他开始用钢笔黑色的线条来描绘自己对女儿的思念之情,这一画就是好几年。
后来有人把他和女儿的书信整理成了一本书,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小艾,爸爸特别特别的想你。》
作家梁文道在他主持的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中,用了两期的篇幅推荐《小艾》。他在积木中说:“我认为这是去年我们到现在为止,看到中国出版的一本最感人的书。”
2014年4月23日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中国年度好书颁奖会上,郎永淳朗诵《小艾》片段,全场嘉宾潸然泪下------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的想你》作者丁午(1931-2011),贵州遵义人,原名蹇人斌。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任《中国青年报》美术编辑,1979年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参与创办并主编《儿童漫画》和《漫画大王》月刊,创作长篇连环漫画《熊猫小胖》、《小刺猬》等,最早引进日本漫画《机器猫》、《樱桃小丸子》。他对当代中国儿童漫画影响很大,80后的许多读者都是在他的漫画伴随下长大的,他们亲切地称他为“漫画大王”。
一个画家给自己女儿的信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几乎都是画啊!不过编辑很细心,知道画家的字体一般人不太容易认,所以我们看到的书是这个样子的。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的想你》收录的都是当年丁午下放时候画给女儿的信,这本书,我们既可以当做一本画册来看,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其实就是冲着人家的线条去的,但是最后震惊我的,确实一位父亲爱女的细腻内心。
在那样的一个年代,一个人人自危几乎看不到未来的年代,丁午用自己的画笔和幽默的语言给女儿创造了一片安详而宁静的天空。他自动的屏蔽了显示的恶性和谎言,留给女儿的只有童话王国般的幸福。
在我们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生活,当我们被压力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翻一翻这本书吧!这是一本教会我们爱的书!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自己的父母了?
你多长时间不和父母沟通了?
也许看了这本书,你会更加的理解父母,也更加理解自己的孩子。
书的最后有个活动是给父亲写封信。
身为孩子,你写给父亲的信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是三宝美妈,我是一个女儿,也是一个妈妈,希望你和我分享你读过之后的感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