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一本由余光中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6.80,页数:2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精选点评:
●其实很不错的一本书为什么才7.8分?遣词造句功力一流,部分散文很有意境。可惜没有收录多一点的黄金作品。且这本书涨知识点啊!遍地都是值得去百度查的词,遍地都是名人名作家的咨询....
●还是好好写诗吧。
●余光中先生是一个极具少年感的人,即使到了耄耋之年,文字中仍然透露着五菱少年的豪迈。
●被书名吸引,有些篇章的文笔对我来说有些过于绮丽。
●收录了不同时期余先生的作品,感受到了他有四个女儿甜蜜的烦恼,总是在假想自己有四个假想敌。感受到他无时无刻对大陆对故乡的思念。对于一些游记,看的很快,因为还没有他的这些阅历吧。
●比较喜欢前面一部分。特别是写到女儿的时候,感觉这是个可爱的父亲
●全书最爱《阿拉伯的劳伦斯》
●余光中的乡愁。后半部分游记读的吃力,快速略读了。
●《假如我有九条命》 《我的四个假想敌》 《四月,在古战场》
●一位渊博有趣的老人,一路上走走停停,看过了各种风景,体会了不同的心境。喜欢这种充斥着台湾味道的散文……总是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家乡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后感(一):夜品余光中
https://ajiea.github.io/2019/09/19/yuguangzhong.html
READING 夜品余光中 Octodog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后感(二):长寿的代价,是沧桑
诗人死于2017年
此书多收录岁月渐长的散文,读起来有内心疏淡之感,也有对于岁月忽已晚的惆怅。
年少离开大陆,只能不断地追思。他的心底有多厚的苔藓?才能一次次写着对故地的思念。
既有肉身,就要注定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这世界在狠狠地啃咬我们的心,我们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文中有许多的语句非常有思想。比如,诗人对于人与风筝关系的思考,就好比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看似是矛盾的双方,其实一推一拉,也是一种和谐。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后感(三):我亦是行人
>>>余光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乱七八糟的一点读后感:以前只知道余光中先生写诗强,无意中发现这本看完才觉得其写散文也不逞多让,并且写的和诗一样美,文学底蕴很强,很多其实都是记录生活和感想,享受生活并且发现其细节滋味。后面大部分章节其实在缅怀和某种角度上解说推荐一些诗人作家。 个人感觉余老真的很喜欢李白和劳伦斯,这本书里绝大部分章节都提到了他们两个,或是引用其作品语录,或是列举其故事和态度。 这本书是其亲选散文集,我认为某方面代表了其想给读者看的。 一些书摘: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后感(四):开心就好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用一千次回眸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 你所遇见的都是过客,你所经历的都是命运。每个人来到人世间只是为了体验生老病死的轮回。不抱怨,不强求,顺其自然最好。无论你经历什么都是岁月赐予你的,好的坏的都接受,然后带着勇敢继续前行。 关于你的人生其实都是紧握在自己手上。命运的弦会把你带上何处,我们谁也不知道?想太多容易烦恼,到头来还会让你不能好好生活。做人啊!开心就好。《三个火枪手》里的语录挺好的,值得我们学习: 对过去不后悔,对现在有信心,对未来满是希望。 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 愈是值得得到手的人,愈是难得到手。 只有抱着极端的无忧无虑的态度才能战胜极端的忧虑。 世上的东西去得多么迅速,人生可以用一个动词的三种情况来概括,就是:Erat,est,fuit(即将来是,现在是,过去是)。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困难时代,生活最纯洁和德行最端正的人仍旧免不了坏人的污辱和迫害。 在眼前的幸运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对未来的恐惧。 从不高兴别人在我不高兴的时候笑出来。 最可怕的枪子并不是敌人的枪子。 我们来到世界上就好好活着 ,不浪费只有一次的生命。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读后感(五):飞过海峡的蝴蝶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穿过海峡两岸,让我们能对宝岛人物风俗增添少许了解的,除了影视作品外,莫过于文学艺术了。也颇为机缘巧合的是,今年五月的某天,当我想要花点时间借书来看时,就从杭州某地铁站里的借书架上觅得一册台湾散文集《孤独是一种力量》,读完后又在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图书馆找到一本余光中的散文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心想着余光中的诗歌读过少许,散文却未读过,便也借回家来阅读了。
余光中的名字,相信对文学略有了解的人都不陌生。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他,其作品恰如 […]
摘自:《07余光中等台湾散文》 — 王德坤
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https://read.douban.com/column/34529306/chapter/152210091/
本作品由王德坤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