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1%法则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3-07 03:52: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1%法则读后感1000字

  《1%法则》是一本由汤姆•康奈兰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45,页数:1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法则》精选点评:

  ●1.优秀和卓越之间只差1%,不可能做得比其他人好100%,所以每次只比自己提高1%。 2.克服挡在前进路上的惯性,走出舒适区,先行动起来,慢慢就会产生继续的动力,要先找到小的突破点,找到自己的“鞋子”。 3.找到可以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行动,专注其中,而不是只专注于结果,对于总体行动目标没有影响的行动就不要太在意。 4.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每次只专注于一个方面的改变。 5.提高专注,每天花90分钟的时间专注,并不断反馈,反省,看到自己的提高。 6.注意休息与休假,每天保证8个小时睡眠,优秀的1%的人,每天除了专心致志的工作就是有计划的休息。

  ●1h读完。这本书是各种比较热门的方法论书籍的集合体。书很短,一键get所有方法论,读后关键就是行动啦

  ●理论是好理论,实际的内容一页纸,十几条就搞定了。

  ●百分之一,千里足下。

  ●【随喜如家|富而有爱LIFE 4.0】 行动,互动,新知的正向循环 行动激发创造力 若行动目标本身就是目的 根本不需要外力 自动自发

  ●很好,但是需要多读几遍吃透。

  ●无聊的一比,成功学鸡汤搭配自己编的小故事

  ●用日常场景描述风格阐述了三个主要内容:10000小时刻意练习;休整和做事同样重要;持续行动才可以让目标更容易达到。从小地方改变,设定可达到的目标更能帮助持续不断的进步。

  ●简明扼要,行动催动动力;不要耗费不必要的精力 1%提高法则 1. 每天坚持新习惯,连续30天,习惯就会成为自然。 2. 开始新的习惯,一次只改变一种习惯。 3. 记得信念会决定你对事情的感觉,决定你的行动。 4. 调整消极的信念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5. 不要让遗漏变成失败。

  ●行动起来就成功了90%,行动会带来更多的动力,从而进入良性循环。找对目标并用正确有效率的方法去达成。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能造成重大转变的地方,80/20法则。每次只在一个方面设定一个目标并用30天执行改变从而养成新习惯,这样一年就可以达成12个目标。要时常待在稍微有点压力的区域里,舒适区会让你懈怠和止步不前。不要急于求成设立宽泛宏大的目标,只求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1%。把没有实现的梦想或目标改成“还未”,这样能让你充满希望和动力继续前行。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表现。

  《1%法则》读后感(一):本书精华

  1、做好月计划,坚持30天,形成习惯,调整正能量心态,第一步就是马上动起来,动起来就会促进动力,进入1%的正向循环,看着自己每天的进步

  2、坚持10000个小时刻意练习,并自我反馈,摒弃生活中的无用功,做好提炼做好进步的自我感受。

  3、20/80法则,会带来效果

  1、做好月计划,坚持30天,形成习惯,调整正能量心态,第一步就是马上动起来,动起来就会促进动力,进入1%的正向循环,看着自己每天的进步

  2、坚持10000个小时刻意练习,并自我反馈,摒弃生活中的无用功,做好提炼做好进步的自我感受。

  3、20/80法则,会带来效果

  《1%法则》读后感(二):《1%法则》

  

这是一本关于【行动法则】的短小篇幅的书籍。

结构上来看,该书通过几个虚拟案例穿插起来,可能对一些读者来说这种形式比较容易接受,但对我这样的偏向于真实案例的人来看,可能会有点尴尬,当然了这种写法不是重点,因读者偏好而异,篇幅不长,我也跟着看完了。文中经常用承上启下的方式来将要点(也就是想要突出的中心原则)总结出来,这点我觉得挺好,如果觉得有收获,也建议直接复制下这些内容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

【优秀和卓越差距仅为1%】,这是比较鼓舞人心的一句话,强调应该多努力一点,比昨天的自己更加进步一点,哪怕不多,也是好的。很多人懂了一些道理只是停留在想的路上,那就接近于现在所说的“鸡汤”了,本书提供了“从‘想’到有动力去‘行动’”的一些个原则,可以会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内容不长,我认为这本书可以阅读消遣,然后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点。

  《1%法则》读后感(三):用故事讲道理的书

  2002年冬奥会上,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加拿大队以6分11秒成绩赢得了金牌。而美国队以7分30秒的成绩名列第四。第一与第四名差距为2.9%。

  2006年短道速滑,第一名和第四名的差距为1.08秒,0.9%。

  2008年100米蝶泳中,菲尔普斯的最后一下使得他的最终成绩是50.58秒,而一直遥遥领先的查维奇是50.59秒,相差0.002%。与第四名的差距仅为0.15秒,0.33%。

  2008年女子100栏,第一名与第七名相差0.18秒,仅为1%。

  我们不可能与其他人拉开100%的差距,那么能否拉开1%的差距呢?

  我们不能比别人强1%,那么我们能比昨天的自己强1%么?

  这本《1%法则》就是这样的一本成长类小说,告诉我们如何慢慢比昨天更高、更快、更强。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尚未成功的职场人士,他的人生一度处于低谷,工作迟迟没有进入正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参加了儿子的足球比赛,让她大为吃惊的是,本来毫无胜算的比赛竟然出现了大反转。比赛结束后,他去拜访教练,并咨询获胜的秘密。没想到这场谈话改变了她的一生,在教练的引导下,他逐一拜访了业绩卓越的销售经理,顶级物理学家,心理学家,企业家,奥林匹克运动员,并最终找到了走出低谷的答案。

  是的,只要你愿意改变,从身边事入手,明天就能比今天进步1%。

  就拿我们21天阅读计划来说,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大家的阅读习惯。

  首先,提升动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当大家一天一天的打卡过来,一步一步接近全勤的时候,动力就会越来越强。根据牛顿定律,一旦动起来,你将会处于一直运动的状态。那么只要你习惯了阅读,这条道路你将永远停不下来。虽然开始时,很多人都不适应,甚至有些反感。但当我们走出舒适区,我们的大脑将会生长出许多新的结节,这些结节经过21天的联结,会让我们觉得开始的反感地带满满的变成了我们的舒适区。

  当中途有人想要停下来时,我们会相互鼓励,运用“”“还未”的力量。比如我怕我不能成功,运用上“还未”则是我还未成功。虽然仍需要努力,但整个身体变得积极乐观。如果思想能够改变身体,那么身体同样反作用于思想。

  自己要同自己比较,真正重要的是开始改变。就从现在的位置开始努力,尽我所能就是基本规则。

  《1%法则》读后感(四):怎样毫不费力的持续性努力?读这一本书就够了!

  知乎上曾有句高赞回答,道理我都懂,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贩卖焦虑,如何自律成了当代年轻人最关注的话题,可是看了那么多鸡汤依旧无所长进,焦躁异常。 所谓靠意志力自律从来都是违背人性的东西,最近偶然读了一本1%原则,解释了很多人改变路上的误区。 不同于市面上很多思维认知,成长励志书籍,这本书读起来丝毫不枯燥,并且吸取了很多书中的观点,糅合在一起徐徐道来。 如果你在自我改变成长路上有很多沮丧和误区,这本书真的会带来惊喜。 1,用故事形式展开,生动有趣 千篇一律的大道理讲出来谁都会反感,毕竟人的大脑天生就喜欢故事。所以主角肯也是如此,他人生转折点也源自于一场意外。 肯在看球赛的时候发现了认识的教练状态一改往日,非常有活力,没想到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秘密,那就是1%原则,从此肯也踏上了30天改变人生之路。 肯在介绍下不断认识实践1%原则的人,由浅入深的道理没有被说教的感觉,轻松就能读完一本书。 2逻辑清晰并且融合很多精彩观点 作者不仅提出了1%原则,而是还把杠杠原理,涟漪法则以及21天习惯效应都融入自己的理论之中。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离更好的自己只查了1%,实现这样微小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什么是正确的事情,然后制定合理的量化目标,并且在30天内不断持续努力。 这样的行动也就是28原则当中的杠杆,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撬动我们整个人生。 由浅入深,系统的阐释了整个改变过程。 3.澄清了行动误区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以结果为导向,却没有想过导致结果的核心原因。 所以只有找到核心事物,才能更高效的完成改变。 在《能力陷阱》当中作者也提出过改变需要外界催化,而不是先产生内在驱动力,后行动。 我们的思考一定是慢于行动的,所以越多的行动才能带来更多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并且作者还提到了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全是融合百家之长,把10000小时理论的错误认知也澄清了。 4:我们最容易遗忘的一件事 失败反复再正常不过,可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而且会不断的给自己施压,其实改变的过程中调节情绪。无论是如何改变?改变中的误区,还是改变的方法以及自我情绪舒缓都毫无遗漏的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讲清楚了。 读一本书,等于读了五六本的精华部分,虽说像大杂烩,却逻辑分明,井井有条,难得是没有枯燥的理论。 看似披着鸡汤的皮,却仍旧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核心观点是在正确的点上持续不断做出1%的进步,最终演变成复利模式,从而遇到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在豆瓣上只有7.1的评分,有点诚心想为1%原则叫屈。若是读过古典的《跃迁》,就明白两者的核心观点类似,但是这本书显然要胜一筹的。

  《1%法则》读后感(五):一点点,做到更好就好

  July 26, 201812:48 AM 我们都能够在100件事情上进步1%; 每个人都能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 一、颠倒公式、激发你的意志 - 卡洛斯,「动起来」 动力和行动之间是相互影响;

一件事情你做的阅读哦,你就越有动力;所以你就会更多的做这件事情,然后你就更有动力,这是一个循环; 从做事情开始 — 无论是多小的事情 — 一旦你完成了它,你做事情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然后你就会更多的做这件事情,之后你就会有更强大的动力,然后…..

  总结

提升动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行动 我做的越多,做事情的动力就越强,即便是很小的事情 我需要有清晰的目标; 我必须选择那些可以帮助我实现目标的行动(效能),然后把事情做好

  二、个人成功的物理学 - 帕特,「动的原理」

牛顿定律: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当我等待外界环境来推动着我前进的时候,我只能勉强应付那些我该做的事情,却很少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由于牛顿定律的作用,一旦你动起来,你将会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 与你的全部力量相比,正确的小改变会产生巨大的成果,世界上各个领域的领袖人物非常善于识别和利用那些具有高杠杆效应的机会;

  总结:

行动会克服阻碍你的惯性 动力会让你处于运动状态 与你的努力相比,正确的杠杆作用会带阿里巨大的成果 鉴于“20/80”法则,你应该寻找使结果产生重大改变的小的转变;

  三、熟不能生巧,怎么办 - 鲍勃,「怎么动」

许多工作了30年的人并没有30年的工作经验,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30次而已; 刻意练习; 压力练习; 把自己同自己比较更有帮助,真正需要的是你比自己优秀1%; 你必须从你所在的位置开始努力,在当下尽你所能是基本规则; 寻求外界帮助是非常聪明的,但是你不能指望别人帮你打理一切,没有人过来,只有你自己;

  总结:

要达到定级水平,必须投入 10000 个小时进行刻意练习; 投入时间进行刻意练习的每个人都会改善自己的表现 要想把日常任务转变成刻意练习,需要 评估你自己执行某项任务的水平,思考下次如何提高 获得建设性反馈 处理那些有挑战性,但是在有力支持下可以达到的目标 自己和自己做比较,不要和他人做比较 提前计划,设定目标,但是在当下要尽己所能

  四、30天改变人生方案 - 克丽丝,「怎么动」

复利 新年计划很少行得通,88%的人未完成计划 一个人越是不快乐,就越可能定制新年计划 当你学习新的知识时,大脑就会生长出很多新的联结; 坚持新计划时,及时奖励自己,关注结果并告诉周围的人 利用「还未」的力量,我还未成为百万富翁 如果思想能够改变身体,那么身体当然也可以改变思想

  总结

每天坚持新习惯,连续30天,习惯就是成熟; 开始新的习惯,一次只改变一种习惯 记得信念会决定你对事物的感觉,决定你的行动 调整消极的信念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不要让遗漏成为失败

  五、为什么无所事事可以帮助你取得更大的成就 - 杰夫,「既要动也要休息」

世界上1%的顶尖人,都会流出来时间进行恢复 最优秀的1%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往往是专心致志的工作和有计划的休息; 午休、听音乐、冥想、享受美食 如果我没有给自己充电,那么其他人肯定会

  总结

专心做事和有计划的休息,每天交替进行 每天集中做事情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中间可以休息几次 每周至少运动 3 次,每次大约20分钟 白天小睡10-30分钟 保证每天晚上睡眠 8 小时时间 定期休假

  六、旅程的结束,「动!」 追求卓越没有捷径可走 每个人无法决定自己能不能做到顶级,但是一定有办法做到比昨天的自己优秀一点; 人与人之前的差距非常小,第一名和第八名可能只有1%的差距;(当然这个是有前提条件的,同场竞技的都是高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1%法则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