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是一部由周浩执导,阿龙 / 阿俊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龙哥》影评(一):zzzZZZ
沉闷的桥段,长长的镜头,冗余的对话,也不是什么特别让人关注的题材,无聊让人犯困的形式该有的也都有了。
而且表现手法单一,除了对话独白,就是字幕,后半部的90%时间可以闭着只听声音,你也不会错过什么。有时候觉得这片如果剪个30~45分钟效果会好些。
《龙哥》影评(二):年纪越大心越软
年纪越大心越软,看到这样的生活忍不住心酸。是因为长大了,才懂得生活不易。阿龙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天生就想吸毒贩毒呢?幸福的生活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年少时一时冲动离开了家,在南方飘荡多年,摸爬滚打,却也离温暖安定越来越远。
2018年过了大半,如果阿龙出狱,希望他能幸福。
《龙哥》影评(三):真的~真的~真的~
片子里龙哥这个人在前五分之四的影片中都是一个还算有情有义的、充满江湖气息的毒贩,直到最后阿俊揭穿了他。我想任何一个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人都可能会被他迷惑吧,他真的是个好演员!
在阿俊揭穿他之后,再回头想想,龙哥说话时总是会穿插一些“真的”、“真的”、“真的”。原来真的说多了,就是在掩盖假的。
《龙哥》影评(四):影片完全结束以前,我们不会知道导演的真正意图。
看的时候,一直在为底层社会的生活感动悲哀,很同情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却无法融入的他们。然而,到影片的最后,才明白原来一切都只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就连让我感到揪心的为了逼迫警察释放而吞刀片,回家后吐血的片段,原来也只是被研究者骗研究者钱财的手段。
原来,导演想展示的,从来不是吸毒者的生活,而是两个男人间如何相互利用的过程。
《龙哥》影评(五):震撼,对于98年的我来说
从小生活在阳光下,我以为世界也是这样,每个人都能有希望的活着,后来我知道世界有阴暗,我曾想去探寻,却存在着深入内心的害怕,至少《龙哥》让我知道了我不曾接触的世界,真实存在却又不曾留下痕迹一样,也许是因为这个社会从来就不想容忍他们吧,他们始终在自己的圈子里,躲避着阳光,稍有触碰便被灼伤,他们怕阳光,阳光也不包容他们。
很有趣的是纪录片最后有一段龙哥翻铁丝网的镜头,他说他要来一个翻越的完美的镜头,他可能也想不到那个镜头根本就没剪进来,留下来的是他走开的背影,而最后的脚铐也早在他翻越铁丝网时,就铐上了吧。
《龙哥》影评(六):複雜
一個毒販的故事 看完之後略抑鬱 吸毒累成世啊
注射器 迷離的眼神 身上的排骨 為了躲避坐牢吞各種東西 刀片啊 牙刷啊
被記錄的是一個販毒的癮君子 以販毒偷竊為生但是為人仗義重感情 會去幫助一些吸毒者 會去偷東西想送給導演
導演與他口頭上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但三番五次地在他困難的時候給予他幫助
毒販的女人一直在等等等等他回頭是岸 結果他只有越陷越深 從捨不得到放棄 最後只能失望離去 犧牲了青春
後面有說他擅長演戲 但其實我相信還有那一點溫存 再不是的人也有他那一點的好 唉 他如果不去吸毒會是個多好的人…
《龙哥》影评(七):拿下金马奖之前,他竟然和毒贩交往了三年
江湖,不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
这个世界,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
《龙哥》影评(八):鼠族
记得零几年的时候路过广州火车站的时候,一个插着注射器带着一个小女孩的女人问我手里没喝完的绿茶能不能给她,我把绿茶递过去,那小女孩拧开盖子立马大口大口喝起来,眼前的画面着实一下把我吓愣了几分钟,当时十多岁的我实在没办法去理解为什么广州生活着的还有这样一群人。
到现在在火车站附近还有很多流浪着的吸毒的人,如果你起的够早的话,在地铁口附近的通道就会看到他们前一天晚上遗留下来的垃圾,他们就像一群“鼠族”一样生存在这个城市的最底线,不得不说广州火车站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这也许就是广州的包容所在
他们就和我们这一群来大城市寻梦的年轻人一样,远方的家,再也回不去了
《龙哥》影评(九):龙哥,再会
龙哥出门前总把下巴咣得锃亮,衣服很干净,即使从带有铁丝网的高墙上爬下来,也会掸掉阿俊裤子上的泥灰,然后说自己的新鞋六十块买的。
一直想写一部与毒品相关的小说,制毒,追捕,血腥,凶残……可这里都没有,这里只有压抑和绝望。
周浩问龙哥爱过阿俊嘛?龙哥说:爱过。阿俊呢?一定也爱过龙哥吧。可阿俊已经不想等了,她想回山西摘苹果了。
纪录片里所有人都一样,瘦,黄瘦黄瘦的。是的,一种病态,吸毒的人没了钱怎么办?运毒和偷,即使被抓,被打,没关系了,反正不这样又会怎么样呢,他们已经不会想到明天了,过完今天再说。去云南搞票大的,可能才是他们的归途吧
小上海爽了一针,手臂上早已扎不进去针了,“这次是麻鼻子”,去偷之前,先给他的鱼儿换了盆清水,我想告诉他,自来水里有氟,鱼儿可能活不了多久……
不知道那晚小上海“赚”了多少钱……
《龙哥》影评(十):2020.10.25
非常好的纪录视角,由于摄影机的参与,人物的表演在真与假中飘忽,结尾的镜头——阿龙在围墙上一边横着走一边说这样可以让周浩拍的更好——周浩将这个镜头保留了下来,表明两人之间不言而出的情感,是友谊或是利用在此都无关紧要。
拍摄过程中他们的谈话偶尔可见周浩在通过对话尝试让阿龙讲述更多的“故事”,这和大多数人的拍摄过程一样,但值得提出的是周浩在其中的参与程度既很好的保持了这种“朋友关系”,又保持住了拍摄者的视角(ps:不带谄媚态度的)。对于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中的“谄媚”我已经见到了太多,它们表现在拍摄上对拍摄对象的痛苦放大化以及过分加强情感冲突的剪辑方式,当然这不能用来限制所有的影片,但是对于拍摄者的态度,我个人认为,是应该克制的,旁观的,允许介入但保持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