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壁花少年》是一部由斯蒂芬·切波斯基执导,罗根·勒曼 / 艾玛·沃森 / 埃兹拉·米勒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壁花少年》影评(一):生长
第一颗影评应该留给最最爱的这部,超棒的故事,超棒的角色,超棒的演员,更棒的音乐~从演技来说,我没有看着男女主从小可爱到大的脸,跑偏到其它电影;从音乐来说,真是遗憾又感谢认识了David Bowie
《壁花少年》影评(二):送给所有内向而羞涩的孩子
我们都是从青春期中迷茫无助的状态成长的。那时的我也不例外,羞涩自卑,和查理简直一模一样,永远只是坐在角落里看着大家疯闹,自己也在心里和他们一起欢呼。不敢做大动作,不敢大声说话,连搭讪同性都要鼓起万分的勇气
《壁花少年》影评(三):敏感的心
理解那种孤独、惶恐的感觉 ,童年无忧无虑,朋友的存在减少了很多痛苦,青春期却失去了最最重要的家庭的温暖和朋友的陪伴
但是我们终会长大,看到现在的痛苦,应该还难记起了吧~参与到生命之中,感受无限吧
《壁花少年》影评(四):壁花少年
这个电影虽然拍的很好,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弄个明白起这个“壁花少年”名字的意义。感觉这个电影,不像是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活,而像是,这个剧情通过主角的儿时记忆的零散出现,来贯穿这个故事的发展,看这个电影就像是在感悟人生一样,尤其是片尾的台词,真正的感悟人生了
《壁花少年》影评(五):intimacy
读完原著一年后发现电影要出了。法语社团后提议去看电影,一看还早,why not? 买票的那一刻书里的每个细节都回来了,开始幻想电影的所有未知数。
不到两小时的电影,让我从音乐中又找到了希望。书给我的感觉是intimacy,电影把它些许盖住了
《壁花少年》影评(六):青春呐
男主实在是羞涩来着,也因为他的不参与,失去了很多机会,很庆幸,他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哎,欧美果然还是开放来着,瞬间觉得自己太Out了。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忽然感受到了翻译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同样的一句话,我看的那个版本就是表述的清晰,合乎具体的环境,富有文采,看着,也很舒服。
《壁花少年》影评(七):这是美国的主旋律
这是美国的主旋律!
这部电影提供了作者改编执导自己书本的极佳范例。喜欢原著的读者绝不会抱怨这部电影,尤其是它那近乎理想化的阵容。 虽然有幽默和伤感的时刻,但这是个充满忧愁的故事:温柔的吻,笨拙的舞蹈,渐行渐远的朋友,亲切的英语教师,暗恋和嗑药派对……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壁花少年》影评(八):不要总停留在过去,明天也许更美好
我们虽然不能选择自己来自哪里,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就走向何方,过去的我们可能会有阴影,会自责,会害怕,会后悔,会感伤,会想一切关于自己的委屈,走出自己的阴影,你就会发现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去打拼,艾玛沃森短发很惊艳,最后小男主精神失控的表演很到位。总之,整体还算不错的片子,适合自己静静去看,去品味。
《壁花少年》影评(九):黄昏无霞何以为黄昏,青春无你何以为青春
对于二十一二岁的人来说,这真的是一部走心的电影,虽然不至于感同身受,可它足以让你看完之后想起你的十八岁,然后说一句“妈的,那就是我的青春。”We can't choose where we can come from,but we can choose where we go from there.
《壁花少年》影评(十):《壁花少年》
除了比旁边人不管从内涵和触觉都高一个层级的埃兹拉·米勒 Ezra Miller,影片实在没看出什么特别的。个别台词还可以吧。
如同乔治·卡林 George Carlin所说,知道什么对孩子们更好吗?让他们独自待着,别去打搅他。这样的影片看上去是告诉你追逐自我内心,其实还是在给你设定何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