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2-19 00:32: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读后感摘抄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是一本由[英]昆廷·布莱克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90,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读后感(一):这套绘本为什么获国际安徒生大奖?因心态若向阳,孩子将可期

  不少人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处世智慧和赚钱哲学。其中,在他们种族中就流传着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你断了一条腿,那你应该感谢上帝不曾打断你两条腿;如果你断了两条腿,你就应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如果你断了脖子,那你就没什么好担忧了。 很多事情,换个角度不难看到了事物的美好另外一面。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家长因为孩子打翻了半杯水,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训斥,而不是乐观地说“还剩半杯”。 我们期待孩子快乐成长,却往往忽略了教育孩子懂得积极乐观,笑对人生,也是性格培养的必修课。 01 唾手可得的快乐究竟在哪里 曾经有一群学生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没有回答,而是让他们造一条船。 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在一边,听从了老师。于是,他们借来了造船的工具,花了七七四十九天,找到了一颗又高又大的树,并把它锯倒,挖空了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舟。他们一起合力划,一起齐声唱起歌来。 这时,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快乐极了!” 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的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快乐还可以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 有这样一位“创造英国童书历史的快乐大师”,他的快乐就体现在充满趣味的可爱故事里、凭借着这份“快乐”,他规避了死板的说教,用美感十足的绘画笔触,向宝宝们诉说了一个又一个简单却又重要的人生价值观。 他就是国际安徒生大奖的获得者,英国“童话桂冠诗人——昆廷·布莱克。他的作品《快乐的光脚丫先生》就是这样一部表达快乐的明显范例,该作品还获得了凯特·格林纳威大奖,被英国国民评选为50年来的“凯特·格林纳威奖十大获奖作品”,于今年由小读客引进出版。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讲述的是主人公光脚丫先生虽然只有一只鞋子,可他随时都能笑哈哈的日常。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02 快乐是一种能力,可以相互学习和传递 法国儿童教育学界共同认可的观点: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主义找到自己的位置,快乐是一种能力。 光脚丫先生只有一只鞋子。可能是不小心遗失了,也可能是烂掉被丢弃了……曾经他盯着孤独的鞋子,有过那么一丝的烦恼抑或是思考。 不过,他有一只旧喇叭,吹起来会“叭叭叭”地响。看,他忘情吹起来了,小老鼠都听陶醉了,你是否也听到了那动人的乐声? 对了,两个可爱姐姐是光脚丫先生培育快乐的土壤。姐姐吹笛子的时候,他会愉悦地跳起舞来,自由地跳,随心所欲地跳,可以边吃点心,也可以与小老鼠为伴。只要他喜欢,他快乐,他便大大方方地表现出来。 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 歌德曾说过,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里的和睦不仅只代表着不争吵,它更应该是互相尊重,学会快乐,懂得爱。而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有义务让孩子理解什么是爱,更有责任让孩子从爱中感到并学习到快乐和幸福。 03 只要心中有阳光,生命也充满阳光 光脚丫先生除了有着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他还有着一颗向阳的心。 他喜欢体验大自然的生活,比如趴在他的池塘边上与可爱的小动物“交流”、发呆,尽管那只是一只青蛙,一只蝾螈和一只蛤蟆,仿佛它们是他熟悉的挚友。 光脚丫先生还有几只友好的猫头鹰,在猫头鹰的引领下,他学着咕咕叫,微笑入睡,全然忘了他只有一只鞋子的“坏事情”。 当然,他还有着一群小粉丝、小玩伴们,他们会一起踩着脚板车去兜风,一起去玩水上滑梯,甚至拿水果玩杂耍。带笑的微风,愉悦地水花,滑稽的表演,让他们随时都能笑哈哈,即使只有一只鞋那又何妨? 原来,只要心中有阳光,便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如此,生命也定会充满阳光。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成长,那么,也请不要吝啬向孩子传播“心态阳光种子”吧。 当然,光脚丫先生偶尔也会有不快乐。 有一天下雨了,可怜的他出神盯着窗外的人们,他们穿着鞋子,打着雨伞……然而,上天似乎对他格外开恩。光脚丫突然收到了一个包裹…… 不难想象,他的小愿望实现了。看他踩着水花,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样子,是不是像极了小时候的我们?那个爱玩的顽皮时期,那个简单快乐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快乐的光脚丫先生》绘本出版后,光脚丫先生一度成为了英国大人和孩子最喜欢模仿的书中的主人公之一。 不得不承认,原来快乐真的是会传染的。 一个有快乐能力的人,不管走到哪里,不管遇到什么,相信都会自得其乐。如果你希望孩子积极乐观,不妨传递给他/她一个向阳的心,让快乐的天性,做孩子人生的铠甲。 国际安徒生奖 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读后感(二):《快乐的光脚丫先生》教会孩子珍惜拥有,忘却悲伤,迎接命运转折

  大家看身边的孩子,不论他们穿什么衣服,什么鞋子,总是乐呵呵的面对生活。哪怕是不小心摔倒,浑身上下脏兮兮,只要给ta一颗糖,立马就是满脸笑容。

  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不会记得昨天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算父母打骂孩子,一转身便会烟消云散。

  光脚丫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知足常乐的“孩子”,没有鞋子也要开心的吹喇叭、踩着滑板车带朋友去兜风、玩滑梯、耍把戏……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教会孩子放大快乐,忘却悲伤,迎接命运转折

  看到这个题目,爱读绘本的家长可能会猜到作者是谁。没错!这是一本快乐的绘本,作者正是英国著名的快乐大师昆廷·布莱克。他创作了超过350部作品,是童书界“欢乐的桂冠作家”,包揽国际安徒生奖、凯特·格林纳威奖、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奖。

  单看绘本封面,就会让大家联想到一个词语——天真无邪。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为之,主人公光脚丫先生恰恰丢了一只鞋,妥妥的天真无“鞋”。但是,他不是两只脚都光着,而是只光着一只脚。

  然而,光脚丫先生的快乐丝毫不减,只要他出现,几乎都能感受到快乐。抬起一只脚并勾起脚尖、手舞足蹈地耍把戏和吹笛子、十指分开尽显愉悦心情,他的这幅神态,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的孩子?

一、知足常乐:只盯着自己拥有什么,而不是缺少什么

  缺少一只鞋?光脚丫先生可不这么想!他看到的是自己竟然拥有一只鞋,而不是双脚光秃秃。一只鞋怎么了?照样可以吃喝玩乐嗨翻天!更何况,他还有亲人和朋友。

  完整的一双鞋子象征完美的人生,谁都想要,但是得不到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光脚丫先生没有为丢失的一只鞋而悲伤,没有不满或抱怨。他从自己所拥有的地方寻找快乐,在得到期待已久的另一只鞋子时,他高兴地倒立起来。但是快乐却不变样,依旧是亲人、朋友和抬起一只脚手跳舞。

二、亲人和朋友不嘲笑不完美的孩子,快乐心态迎来命运的转折

  有多个孩子的家庭,孩子们之间少不了争抢和打架,一天到晚吵吵闹闹的,一点都不让家长省心。

  光脚丫先生的家里同样是热火朝天,但不是争吵打架声,而是美妙的音乐和快乐的舞蹈。两位漂亮的姐姐一起吹笛子,光脚丫先生伴着笛声跳舞,载歌载舞,和谐的家庭画面让人感到很温馨。

  姐姐没有嫌弃只穿一只鞋的光脚丫先生,她们愿意接受这个不完美的弟弟,并为他演奏一曲。老大帮忙照顾老二的画面,好暖。

  光脚丫先生的朋友跟他一起兜风、玩滑梯,他们相处融洽,没有孤立这个奇怪的小伙伴。光脚丫先生性格阳光,没有不合群的行为举止。这份快乐的心态,使他最终迎来另一只鞋子,命运得以转折,从此不再光脚丫!

三、没有完美的人生,珍惜拥有,看淡物质

  收到包裹的瞬间,作者画得很夸张,光脚丫先生拆了有七八层包装,画面占据足足三页篇幅,让读者一起期待里面的“宝贝”。竟然是一双鞋子,不配对的鞋子!光脚丫先生可没想这么多,只要能够不光脚丫就知足了,他兴奋得立马倒立,十指分开、双脚交叉……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有一只鞋总比没有鞋子强,有一双不配对的鞋也好过光着脚。人生有得有失,他所拥有的或许是别人羡慕的,太贪心的贪图物质享受,追求完美,就会错失身边的快乐。

  这个“宝贝”微不足道,甚至看来略显失望,但知足的心态却把这份快乐放大了,激动的拆包装、欢呼雀跃的庆贺,然后心满意足的安心入睡。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教会孩子珍惜拥有,聚焦快乐本身,并看淡物质。命运自有安排,最终自然会把你需要的必需品呈现到眼前。

  绘本的前环衬和后环衬均是纯色(暖黄色)且无字:暖黄色让读者心情愉快,无字象征简单的快乐不依靠任何物质。而这位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运气也不错,告别了光脚生涯。所以说,爱笑的孩子命运都不会太差,你家孩子拥有快乐的心态吗?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读后感(三):快乐是孩子的天性,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乐观的性格

  1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什么?”当你问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说:“吃一块蛋糕。”“买想要的玩具。”“能够去一次游乐园。”……对孩子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很纯粹,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切实际,没有那么的物质驱动。我们常说:童年是纯真的,也很希望孩子能够在有限的童年时间内遵从自己的内心,让心灵保持纯洁,不被成人的思维所左右,不去理会世界的纷纷扰扰。

  可是,很多时候,父母以为对孩子的关心却是对孩子成绩的关心,对孩子物质的关心,唯独缺少了对孩子心灵的关心。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任凭孩子学着攀比,学着嫉妒,学着排挤,那么孩子就无法拥有真、善、美,无法感受身边人带给自己的快乐,无法在面对压力时积极地应对……

  最近,各大媒体报道了韩国女星雪莉自杀的新闻,我们暂且不去深究到底是什么让这个25岁的女孩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要深刻地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雪莉是一位抑郁症患者。长期抑郁的人会受不了打击,会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最可怕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占总人口的4.2%。

02 父母能够带给孩子最好的是什么?

  事实上,很多成年人的问题,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如果要问我,父母能够带给孩子最好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不是金钱,不是课外的培训,是对孩子身体和精神的关注,是带领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快乐,是孩子身心健康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训练可以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积极的方面。西班牙权威神经心理学家、欧洲大脑科普类畅销书作者阿尔瓦罗·毕尔巴鄂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在4周的时间里,他让学生每天晚上在纸上写下当天发生的3件积极有趣的事情,4周之后他们的快乐程度明显提高了。观察到这个有趣的结果之后,阿尔瓦罗·毕尔巴鄂每天晚上在给孩子们读故事之前,都会要求孩子告诉他当天发生的两三件好事情,并表示如果父母们坚持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事情的积极方面,而且会明白什么事情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

03 如何让孩子更快乐?

  当然,如果在讲完积极的事情外,再给孩子讲一些快乐的故事,孩子是不是就更快乐了呢?

  最近,我在跟孩子看世界绘画大师昆廷·布莱克的绘本,特别是获得国际安徒生大奖的《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让我更加感受到优秀的作品确实会传递给孩子快乐的力量。之前认识昆廷·布莱克,是因为他为《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绘制了极其精彩的插图,他的画看起来并不复杂,简单的线条中却包含着神奇的力量,会让人,不仅仅是孩子,都感受到快乐,因此,当我选择给孩子看绘本时,优先就会选择这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正能量,又极具想象力的绘本,让孩子在喜欢阅读的同时,增添快乐的筹码。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讲述的是一个只有一只鞋的男生,并没有因为他只有一只鞋,而感到沮丧,在他的脸上没有看到些许的不开心,继续过着他快乐的日子,踩着滑板车和朋友一起兜风、在水果摊前耍着小把戏、观察着他的池塘……当然,最后他收获到了一只新鞋子。

  曾经看到这么一句话:“所有快乐的孩子,都是有一种傻气的,他很容易被一个很小的事情所触动,在旁人看来甚至有些痴。”的确如此,孩子天性是快乐的,是容易被万事万物所吸引,所感动,也许在成人眼里,很多东西是垃圾,可在孩子眼里却是珍品,或许在成人眼里,孩子在做傻事,可在孩子眼里他正在做快乐的事情。

  像《快乐的光脚丫先生》中那个男生一样,他觉得有两只鞋子挺好,有一只鞋子也不错,没有什么不开心的,自己还拥有很多很多的快乐。倘若父母对他作了批评,倘若父母对他作了不好的暗示,光脚丫的先生还能这么快乐吗?

  我们时常会在新闻中看到有些孩子不小心把父母的东西弄坏了就会被打被骂,甚至不敢回家,父母的行为无疑是把孩子从快乐中抽走,让孩子只有害怕,只有挫败感,却找不到解决方式,找不到面对的勇气……

04 父母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快乐一方面是孩子自己从书本中、从生活中获得的,另一方面更是父母赋予的。我想,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也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努力,就像父母希望孩子快乐那样,在给孩子阅读绘本的时候,也要问问自己还有什么不足,还有什么可以改正的,还有什么可以提升的?

  比如,在看《快乐的光脚丫先生》的时候,父母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孩子只有一只鞋子,你会怎么做呢?是立马给他买一只,还是责怪孩子为什么会弄丢一只鞋子?再比如说,当孩子赤脚在地上走路时,你会让孩子去自由地接触地面,还是告诉孩子一定要穿袜子,否则会弄脏脚?

  很多时候,父母的选择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可以试着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不要去打扰孩子的快乐。我时常会看到儿子在家里开着他的小汽车,尽管他年龄已经不算很小,不过在家里能够自由的开小汽车,却是他的快乐生活。很多人长大后并没有自己的兴趣,也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获得快乐,因而,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源泉,就让孩子保持下去,不要去干预,不要去剥夺孩子的兴趣和快乐。

  二是要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快乐的游戏。很多人会说《小猪佩奇》是一部有毒的动画片,很多孩子看了之后,会想去跳泥坑,在孩子眼中跳泥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可在成人眼里却是一件邋遢、很脏的事情,你看,成人的世界总和孩子不同,成人的眼里总是带有偏见,明明让孩子去接触自然会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还不用花钱,可父母却总是不乐意。和孩子做一些快乐的游戏,无论是去感受自然,还是捉迷藏,简单的才是最快乐的,永远是一句不会过时的话。

  “用快乐的天性,作人生的铠甲”这句话是昆廷·布莱克“快乐的力量”经典绘本的推荐语,确实,每个孩子天生就是快乐的,而父母的保护、父母的引导、父母的关心,才能让孩子保持这种天性,因此,守护好孩子,让孩子在绘本中获得力量,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快乐吧。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读后感(四):《快乐的力量》:用快乐滋润孩子心灵,给孩子一副人生的铠甲

  聊到孩子,总会聊到孩子学了什么?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却没有父母聊孩子性格怎么样?

  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吃要好,穿要好,学习报班也希望不落后于人,但是却很少有父母说要给孩子内心一颗快乐的种子,让孩子任何时候都能拥有快乐的力量。

  仅仅强调技能、知识、功利心,孩子长大后有可能成为一个只知道生存而无力感受幸福的人,既没有多少能力让自己快乐,也没有什么意识让别人快乐,就算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也不知道怎样过上真正有品质的生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快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小朋友能够懂得去寻找快乐,那么他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更没有越不过的心理障碍;而一个快乐的人,获得成功的机率也更高。

  其实小孩子很重要一个方面是培养他快乐的能力,这样他以后不管走到哪儿,不管遇到什么,都知道怎样自得其乐。要快乐,就得学会宽容,会说:没什么大不了。能容纳别人的不好,也能容纳自己的失败,容纳生活的挫折和苦涩,这样的一个人是懂得与己、与人、与世界愉快相处的。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是“凯特•格林纳威奖50年十大获奖作品”之一,作者为在童书界被誉为“插画教父”、“欢乐的桂冠作家”的英国作家昆廷•布莱克,他也是历史上仅有的包揽国际安徒生奖、凯特•格林纳威奖、英国儿童文学桂冠作家奖三项至高荣誉的两位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超过350部作品,是所有读者眼中永恒的经典。

  收到这本书,儿子特别的兴奋,他被这个充满着幽默特色的封面给逗乐了。翻开书更是被每一张喜感十足的插画所吸引。

  一、快乐是自己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影响到自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都是不同的。

  快乐,来源于每个生灵最美好的天性。快乐本是生命最自然的事情,快乐的词汇里没有贫富、尊卑、权势之分。

  很多人可能弄丢了一只鞋子,会因为这只弄丢的鞋子把快乐也弄丢了。但绘本中的光脚丫先生可不会这么想!

  他的生活时刻充满了乐趣,时不时吹吹他的旧喇叭,他的老鼠朋友会出来陶醉的欣赏。

  时常趴在池塘边看青蛙、蝾螈跳舞,癞蛤蟆唱歌,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即时穿着唯一的一只鞋子,他也能和小伙伴们玩水玩出大水花、再拿水果玩杂耍,仿佛生活中从来没有弄丢一只鞋子这件事情的发生,生活每天都是那么的精彩开心。

  在这个绘本了,你会发现快乐可以是很简单的,乐观、豁达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自我调节,自得其乐。不仅自己快乐,周围的一切也是快乐的。

  二、快乐让孩子想象力更加丰富。

  我们知道,情绪稳定愉悦的孩子,脑神经发育更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丰富的想象力反过来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脑部更加灵活。

  老卡尔·威特曾说过:

我们有一半的幸福生活是靠想象的,不会想象的人是不懂得真正的幸福的。” “只要一个人在年幼时,其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展,当他遭到不幸时,他也会感到幸福;当他陷于贫困时也会感到快乐。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于想象的人。”

  仔细品味老卡尔的话,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实是我们幸福的不竭之源,拥有想象力是一个孩子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可以给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无穷的益处。

  在这本绘本中快乐是这样的:线条不必规规矩矩,颜色也可以溢出线条外,想象力甚至可以让恐龙和我做朋友。

  想象力让孩子摆脱枯燥刻板的生活态度,拥有生活的情趣,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让孩子持有对外界的好奇,激发孩子无限的创造力,帮助孩子拓展生命的广度。

  曾经某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

  孩子在1-2岁时,想象力高达96%,但6岁以后就开始骤降,到10岁时,仅剩下4%。

  所以,作为父母来讲,有意识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三、拥有快乐心态的孩子观察能力更强、专注力更好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境:孩子蹲在地上看蚂蚁找食物,一看就是半个小时以上;在草地上看到一只小虫,也会观察老半天……有时,我们会觉得孩子的举动幼稚、可笑,其实,我们不明白,孩子是在用眼睛感知未知的世界,他们具有超强的观察力。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来感知外部的世界,了解周围的环境。3岁前孩子靠潜意识来感知周围的事物,3-6岁,孩子就能通过感官来辨别身边的事物。观察力是孩子感知觉发展的最高形式。它是在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和嗅觉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时间认识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3岁左右是孩子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如何培养孩子阳光快乐的心态:

  1、学会欣赏孩子,给他自信。每一个孩子都像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而如何挖掘,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探索。盲目的爱和家长式的训斥、指责,只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2、平时与孩子多交谈阳光的事情。一个人如果每天眼睛里看到的都是阴暗,心里装的都是是非,嘴里说出来就是火气,那怎么会有好心情?我们把孩子引向阳光,引向积极,引向利他,这样孩子就会有积极的心态,快乐的心态。

  3、教孩子学会包容。培养孩子的胸怀,是培养孩子良好人格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我们应扩充孩子的情感世界,心里不能仅仅装着自己,应装得下别人。

  4、带孩子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多与人交往。有益的文体活动有利于释放我们内心的一些不良的情绪。家长应多一点这样去做。这样又可以密切一家人的情感关系,为快乐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是孩子接纳他人接纳外交的开始。

  5、家长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比如一起阅读、出游、观察小动物等等,有了家长的高质量陪伴,孩子安全感强,能更好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

  台湾大作家龙应台曾说:我不介意儿子平庸,但要找到快乐的自己。

  如何才能得到快乐?快乐很简单,它的终极秘诀,就在你的心里。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是一本上演着“音乐喜剧”的绘本,唱着歌的文字和充满趣味的插图,让人不由得和光脚丫先生一起快乐起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快乐的光脚丫先生》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