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骷髅画》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1-12 04:53: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骷髅画》的读后感大全

  《骷髅画》是一本由温瑞安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1995-03-01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骷髅画》精选点评:

  ●第二本了……才有一种……原来他的结局都是这个调调的吗的感觉。

  ●我喜欢李玄衣,讨厌冷血,对于李玄衣和刘独峰的死,我恨死温瑞安了。

  ●四大名捕系列

  ●看的是盗版……

  ●温瑞安和金古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武侠世界与现实社会充满着许多重叠之处,导致侠客们亦不能免去与世俗权利的接驳,抉择充满着妥协,但是主人公们还是在这夹缝中寻找着坚持自己信念与追求的方法

  ●冷血在这本书里存在感很弱啊,看完只记得唐肯对丁裳衣的YY了.

  ●温瑞安16岁就开始写四大名捕系列了真是好打击人!虽然这系列里的人物个性不是很饱满故事前后衔接也不够完美但是一想到人家是16岁写的也就没话可讲了毕竟我的16岁还在为看安妮宝贝和郭敬明的明媚忧伤而落泪呢!

  ●一个把女人的脸比喻为鲜香可口小笼包的作者真是不能忍!!!

  ●李玄衣

  ●九重天上一纸书,十万下民三行泪。

  《骷髅画》读后感(一):漫漫江行访兄弟,猿声几夜宿芦洲

  觉得书的后半段比前半段要精彩得多,愈接近尾声愈精彩跌宕。最喜欢冷血一人在门外把手,留双李对决那段。冷血支撑不住,聂千愁前来助阵,全书两人曾三次对战,这次却是并肩。到最后冷血聂千愁都抵挡不住了,剩下一帮出生入死的朋友前来相助,冷血只觉得一种生死同心的喜悦,叫道:“你们来了!”高风量挥舞大刀,斫倒一人,也喜叫道:“我们来了!”读者都一阵欣喜。

  虽然被友情背叛的聂千愁仍旧相信友谊,以至于最后还是死于朋友之手,虽然高风亮面对圣旨大赦全家欢喜不顾关大侠含冤,虽然捕王李玄衣面对儿子的死不能秉公,虽然关小趣杀死了丁裳衣,虽然李玄衣杀死了关小趣,虽然冷血杀死了李玄衣,这几段让人内心不免唏嘘,但是这就是江湖,真实的残酷,有爱在心底。

  《骷髅画》读后感(二):九重天上一纸书,十万下民三行泪

  这本书确实是温书中能通读的。

  记得其中几个人物。

  莫千愁。

  被朋友骗而走入邪道,日日头发变色,行为乖张。一旦朋友回头是岸,他又毅然脱离魔道,和冷血并肩作战,之后含笑离去找朋友。

  结尾是个巨大的转折。

  哎,朋友。

  关小趣。

  他从小生活在一群单纯善良的人中,有一个几乎是完人的好哥哥,他处处维护自己的哥哥。

  他的出场是如此地印象鲜明,简直令人生出一种希望。

  等他翻脸时,我几乎不能相信,仍以为是一种伏笔。

  后来的后来,他杀了坏人一号,就已经是个坏坯了。

  哎,谁说谁说,根正苗红就一定是好人?

  不过他图的是什么。为何镖局里一些人被抓走,一些还生活在那里。镖局被封了,里面为何还能住人。

  死尸的裹尸布,哎,还是有点扯。剥皮就好啦。完全不能理解为何开始李惘中要去剥人皮和绣图。

  哎,好人。

  高风亮

  这里的瑕疵是高刚出场为何唐肯会没认出来那个朝夕相处的局主。

  高的武功时弱时强,人也时好时坏。

  结尾完全成为一个愚民了。虽然为了表现人被命运播弄时的渺小和变形,但他并不是那个不顾牢里弟兄的人,跟前面的人格不符。

  哎,命运。

  《骷髅画》读后感(三):姑妄言之

  温瑞安重口味的故事中算不是特别重口的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很神奇的故事,早就听人说过,温瑞安的故事中出现许多光怪陆离的法宝,这次阅读了以后才发现,现在的玄幻小说有许多应该是和温瑞安学习了的,聂千愁葫芦的设定让我确定肯定以及一定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武侠小说——偶尔出现一点超越常理的存在也蛮有风格的。

  武打招式的描绘上,为什么会让我不自觉的想到古龙呢?好吧,我承认温瑞安的书我看的太少了,也可能是为什么古龙的写作手法这么像温瑞安呢?——两个人的描写方式的确是有一定相似的地方。电光火石之间就分出了胜负,高手过招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就已经这么过去了。——这里也就不得不吐槽一下,前面刻画感觉超级牛逼像最终BOSS的老中青三人组,冷血和李玄衣这两个大牛也决定拼死一斗了,我也很期待接下来要展开书中武打的高潮了,结果可好,一个蓑衣人在那么举手投足的一瞬间,故事已经结束了。这,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好在,最后冷血和聂千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决斗场景足够热血沸腾,不然温瑞安,你毁我青春!

  相比较古龙会经常出现一些龙套性质的高手,温瑞安在这个故事中出现的所有人物,只要是会武功的几乎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龙套性质的武林人物反而显得很少,关于这一点设定还是觉得蛮不合逻辑的。

  倘若撇开四大名捕的光环,这依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故事。事实上在这个故事中冷血在整个框架中并没有特别主角的味道。所以在这部书的构架中,不但没有女主角,甚至于男主角都没有,或者说每个人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又没有一个人的光环可以掩盖住其他人。这里每个人都是主角。李玄衣、丁裳衣、冷血、唐肯、聂千愁,每个人都好像天平的两端分不出轻重。——就如同书里的反派也会出现其一定的人性闪光点,而好人身上也有着各自的软肋——就如同遗憾李玄衣为自己儿子复仇,意外的死在冷血的手上,所幸李玄衣最终是为了救人而死的,而这个时候的李玄衣则也显得特别的有血有肉。捕王始终是那个公正的捕王——聂千愁的死真的很唏嘘,时光飞逝以后,兄弟也可能真的不再是兄弟了。人心难测海水难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关小趣,大侠的弟弟也可能是个渣男——

  温瑞安似乎很会渲染环境,对于周边景物的刻画已经人物细节上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都很精致。尝试把其中几句话发给了花花,花花则回答说:描写的很有画面感。

  故事情节设定上,前面引出故事的骷髅画和被劫持的镖银虽然有一些传统但是给故事奠定了一个很不错的基调,接下来一步步的发展也合情合理,可惜的是最后故事的结束是依靠着皇上的圣旨,就会感觉这是烂尾了。

  《骷髅画》读后感(四):四大名捕骷髅画

  因电视剧看了《四大名捕逆水寒》,由于里面提到温瑞安的很多其他作品,于是又读了部分人物有关联的另外一部《四大名捕骷髅画》,骷髅画的篇幅上大概只有逆水寒的三分之一,本身故事也比较一气呵成,于是很快就读完了。 骷髅画又是一个逃亡和追杀的故事,逆水寒中是捕神刘独峰,骷髅画中是捕王李玄衣,逆水寒中出现的四大名捕主要有铁手和无情,骷髅画中则是冷血。从故事的先后次序上看,骷髅画在逆水寒之前,甚至是不久之前。铁手也是因为冷血受伤,才帮他去追杀王命君之流,然后才会遇到逃亡中的戚少商。 如果说逆水寒的主角是逃亡中的戚少商,那么骷髅画的主角是谁?难道是从一而终一直在逃亡的小角色豹子胆唐肯?唐肯的性格确实刻画的很鲜明,但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人物,本事不强地位不高,如果真的拍成电视剧,为成为男一号么? 在金庸武侠中有很明显的男女主角,即便有些作品另外一半出场很晚,但做为电视剧的女一号肯定是没问题的,古龙的小李飞刀、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题目中就带了主角的名字,可骷髅画这个作品,有限的人物中,非得说谁是主角,就让人很难受了,如果说唐肯是男一号,那么丁裳衣就是女一号,冷血、李玄衣、高风亮又处于什么地位?敌人的boss是李鳄泪? 女性角色除了丁裳衣之外,好像就只剩高风亮的老婆和女儿了,丁裳衣可谓极所有光辉于一身,言有信、鲁问张、唐肯都喜欢她,而她只喜欢已死去的关飞渡,这个女英雄也真是展现了江湖儿女的一面,一行人去泡温泉,作为唯一的女性最先脱得光光的让别人看个够,倒是男人们都放不开。和谁都可以做,但是心已经属于关大哥了,这让喜欢她的唐肯情何以堪? 如果说有什么人物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似乎也就这个号称豹子胆的唐肯了,一则因为在逆水寒中的英勇表现,二则本身虽然不高但不怕死的性子,这样的人,作者怎么忍心让他有个不好的结局?尽管在爱情条线走了死路,但是事业上还是发展的很好的,逆水寒的最后成了神威镖局的局主,只是武功太差,以后的神威镖局可怎么办?于是,之后就再也没有唐肯的故事了,哈哈。 冷血和李玄衣,正面人物中两大高手,要是没有他们,逃亡中的一行人早就全军覆没了,和李玄衣相比的人物自然是逆水寒中的捕神刘独峰了,刘独峰是在与九幽神君厮杀战死的,李玄衣则被冷血误杀,而且在整个故事的最后,显得有点不值,而刘独峰养尊处优生活乐无边,李玄衣则十分清贫且疾病缠身,李玄衣要是不死,在可能活的比较痛苦吧,只不过死在冷血手上,留下了更多的江湖矛盾和悬念,报仇不就是武侠小说情节推进的一大重要途径么? 冷血做为四大名捕中最年轻的一位,在情节推动中正面人物逃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特别是阻止了聂千愁的追杀。睿智、正义、剑术高强,冷血并不冷血。和逆水寒中铁手和无情受重伤相似,冷血被关小趣偷袭,身受重伤之下击退多少多少敌人,数字很具体,但描写十分也几乎就只有数字了,而且由于进程太快丝毫没有感觉,也由于故事将近尾声,也丝毫没有担心冷血的受伤对正面人物带来的影响。相比重伤的无情用最后几枚暗器杀死或弄伤九幽神君的几个弟子来,对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如果说死的很快就没有痛苦,那么在小说中死讯一笔带过,死就跟没死一样,比如郭靖黄蓉之死,按照《倚天屠龙记》里的说法,两夫妻是守襄阳城而死的,郭靖何等神勇,可终究挡不住蒙古大军,黄蓉何等聪慧,可终究难不过天下大势,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不愿意他们死的,可他们不得不死,于是死的细节根本就没有,而是出现在了后人的寥寥数语中。虽然郭靖黄蓉死了,但在射雕三部曲中,我觉得他们根本没死一样。 说到骷髅画的结局,一纸圣旨平定江山,傅宗书计划覆灭,诸葛先生再一次胜利。这是不是四大名捕系列的固有模式我不清楚,但至少目前看到的逆水寒和骷髅画都是这样的结构,同样的逃亡,被各路人马追杀,受四大名捕保护,四大名捕的人身受重伤,最终接获圣旨沉冤得雪,坏人的计划破灭。 且有空多看几部再来总体评价不迟,下一步,四大名捕会京师。

  《骷髅画》读后感(五):大奸大惡之人,你我是否有權殺之?

  七年前写的,我最喜欢的一部温瑞安小说。

  ───────────────────────────────────────

  四大名捕系列看到現在,最喜歡的就是這部,看得出溫瑞安想傳達很多東西,

  厲害的是每個主題都給人那麼深刻的感覺,絲毫不是蜻蜓點水、草草帶過。溫

  把所有小人物的情感、思想、行為處理得一氣呵成,不顯得破碎,我覺得是很

  了不起的。

  雖然屬於四大名捕的其中一部,《會京師》、《碎夢刀》、《大陣仗》,這幾

  部比較是典型的武俠小說加進了一點懸疑的因素,通常是名捕在艱難的處境之

  下獲得了勝利這種情節,看了是會很滿足啦,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開謝花》、

  《談亭會》的劇情開始有一些矛盾衝突顯現出來,《開謝花》中,離離雖是奸

  人吳鐵翼之女,卻救了追命;《談亭會》霍銀仙和周白宇悲劇性的結合,悲劇

  性的殺了周白宇再自殺,《談亭會》中也提到因為貧富差距產生的病態心理。

  雖然如此,這兩部在說這些「理」的時候,仍顯得有些單薄、刻意。

  金庸說,小說是寫人的,《骷髏畫》的人物描寫,由一個武藝低微、身陷囹圄的

  平凡鑣師唐肯開始寫起。也許讀者會覺得奇怪,武俠小說怎麼會寫一個平凡的人

  呢?但是看下去就會對這平凡的人油然生出敬佩之心:他居然不顧自身安危,敢

  嗆掌握獄中生殺大權的牢頭,用詞雖傻里傻氣卻也不失正氣凜然(不過很多人會

  覺得他白目吧),我覺得這是一種突破:沒錯,他武功低微,但他也是俠!

  丁裳衣是一個相當特別的女性角色,他自始至終都只把心放在一開始力戰身亡的

  大俠關飛渡。他說:「他不止有我這一個女人,我也不只沾他一個男人,可是他

  死了,我不要活,如果我死了。他也不會活得開心——」在男女關係上他是開放

  的,但是他的心,從來沒有給過任何一個人,講任何事他一定提到關飛渡。關死

  了,丁裳衣心心念念把關的弟弟關小趣照顧好,自己就死而無憾了。沒防到被關

  小趣一刀刺死。書的結末是這樣寫他的死----「不是因為關小趣。而是因為關飛

  渡。關飛渡的死,她似沒流過一滴眼淚,但打從那時候開始,她就已經死了,再

  也不曾活過。」

  壞人的描寫是我覺得溫瑞安比前幾部進步最多的地方,言有信、言有義兄弟實在

  是一雙經典的兄弟。兩人兇殘暴虐,仗著朝廷狗官之勢隨意殘害百姓。在權力鬥

  爭時跪地求饒,趁敵不備加以暗算,可說卑鄙無恥之至。有趣的是,大哥因為傻

  傻愛慕丁裳衣,在追捕時總是暗地相助;然而當丁裳衣慫恿言大哥對付自己弟弟

  ,獨吞財寶時,卻說:「我什麼人都騙,但是,有義是我的親弟弟,我絕不騙他。」

  最後卻被弟弟背叛殺死,這是壞人心中的良善,也是現實常有的矛盾。

  由壞轉好的人物,聶人魔聶千愁,從前是個除暴安良的俠客,因為被朋友出賣,

  替奸官賣命,他說

  「你被你救過的人冤枉過嗎?」

  「你被你一手栽培出來待他如兄弟一般好的朋友誣陷過嗎?」

  「你被那個人陷於萬劫不復之境,但仍然以為他是你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你

  嘗過這種屈辱嗎?」

  「你一生的前程、理想、親人、伴侶、名譽、性命、財產,全給你最信任的

  人一手毀了,而你還是信任著他,不虞有他,連最後一線生機也混滅在他

  手裡,你試過這種味道嗎?」。

  聶千愁哈哈大笑二聲,又說了八個字:「天理何在?天理何在!」

  「不殺你們我要為人所殺;」他狠狠地道:「現在我學會了一件事;」

  「與其我死,不如你亡。」

  冷血數度有機會將他殺死,但冷血總說:「我為什麼要殺你?」「你還要活下來,

  看友情從無情變為有情。」冷血找到了背叛他的朋友,勸其痛改前非,與聶千愁

  重歸舊好。極重視友情的聶千愁感激冷血,幫了冷血一戰。聶千愁最後說:「我

  去找我的兄弟去。」「一朝是兄弟,一生是兄弟。」然後,他被他的兄弟害死了。

  我覺得故事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名捕冷血和捕王李玄衣的對比。他們看到朝廷官

  吏欺壓百姓,強逼交稅就算了還亂加罪名、見色起意。冷血忍不住想要殺人,

  捕王:「就算要處死,也得有上級命令,不然,也要依法處置,你我只是捕快

  ,沒有資格定人生死,否則與民同罪!」

  ...

  冷血笑道:「你看他們會不會去自首?」

  捕王道:「我看不會。」

  冷血道:「那麼,何不把他們殺了省事?」

  捕王道:「我說過,我們都沒權力殺人。」

  冷血道:「不殺人,剁掉一隻臂膀,割下一隻耳朵,以作懲罰,也是好的。」

  捕王道:「我們一樣無權傷人。」他笑了,拍了拍冷血的肩膀道:「你小心哦,

  要是給我看見你殺人、傷人,一樣有罪。」

  冷血目光閃動,道:「殺十惡不赦、傷頑冥不靈之人也有罪?」

  捕王歎道:「其實罪與不罪,是在我們心中,不是世人的判決。我們奉公抓人

  ,是為正法,若怕麻煩、省事,抓到的一刀殺了,自己先不奉公守法,又叫人

  如何奉公守法?」

  ...

  捕王也直截了當地答:「抓『神威鏢局』的局主高風亮。鏢師唐肯,還有『無

  師門』的女匪首丁裳衣。」

  冷血道:「為什麼要抓他們?」

  捕王道:「因為『神威鏢局』的人監守自盜『無師門』的人企圖造反!」

  冷血道:「『神威鏢局』的人自劫稅飽我決不相信;『無師門』的人決不是反賊!」

  捕王停步,望定冷血;道:「就算你說的對,我也相信,但是,『神威鏢局』的唐

  肯的確是殺死李惘中的兇手,高風亮蒙面救走官方捉拿的要犯,拒捕傷人,也是大

  罪;還有丁裳衣帶人劫獄,殺傷衙差數十,便沒有一樁事不觸犯法規!」

  冷血有些激動地道:「可是,是誰促成他們要這樣做的?李惘中濫用私刑、活剝人

  皮、暗算關飛渡,才致使丁裳衣劫獄、唐肯殺之,也才使得高風亮甘冒大不韙拯救

  他們……如果『神威鏢局』被劫一事非他們所為,那麼,下令緝拿他們只是把他們

  逼上梁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出此下策的。」

  捕王道:「要是人人都出此下策,哪來的守法平民?哪來的國泰民安?」

  冷血冷笑道:「難道任由他們被人迫害,有屈不伸麼!」

  捕王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

  ...

  冷血長吸一口氣,問:「只是,你把人抓回衙門去,不管冤不冤,高風亮、丁裳衣

  、唐肯他們都是死定了。」

  捕王李玄衣從來沒有殺過一個人,除了最後,他為報子仇,要殺唐肯。

  冷血冷笑道:「我還以為你處事公正嚴明,原來一旦牽涉私情,便如此是非不分,

  濫殺好人!」

  李玄衣揚劍叱道:「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兒子!我跟他決戰,是武林中的比武決鬥,

  與國法無涉!」

  李玄衣最後殺了奸人關小趣,自己被冷血失手殺死。結局是很悲的。

  大奸大惡之人,你我是否有權殺之?這個問題在一般武俠小說根本想都不會想,就算想了

  也通常是不了了之,或者是有如童話般的「不殺一個人」;再來,捕快捕了人,就代表了

  正義嗎?犯人犯了法,就只有等人來抓,受屈辱誣陷而死嗎?國家代表正義嗎?你行使的

  正義就是公理嗎?什麼是公理?這些矛盾是難解的。

  這部書最後一個大重點,就是小老百姓的卑微。被冤枉的人犯,因為政治考量得到平反,

  就什麼都不在意,興高采烈,渾忘了以前所受的的冤屈,甚至不在意已死的關飛渡承攬

  了一切罪名,丁裳衣的憤怒,只得到眾人的輕蔑和不諒解。

  冷血道:「這麼多條人命,這麼大的冤屈,這麼久的亡命,一個聖旨下來,追封補

  過,便什麼都不記在懷裡了。……無怪乎人說:平民百姓的生死還敵不上達官貴人

  的一個噴嚏。」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部書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值得嘆息的現象,也寫出了名捕的矛盾,

  是很精彩的一部書。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骷髅画》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