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青青河边草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1-12 02:0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青青河边草读后感锦集

  《青青河边草》是一本由琼瑶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232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99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青河边草》精选点评:

  ●故事一般。男主一定要是北京大学的(阿姨你真爱北大呵呵),女主一定我见犹怜,不管男主还是女主哪怕是公爹说话都是:“你说话好大声好大声!”“你真的好美好美”……平常生活中有这么说话的一定被当神经病好吗……阿姨把少女风和咆哮体完美结合,而且太爱用ABAB/ABCABC这样的句式了,摊手~

  ●没想到这把年纪却开始看琼瑶。。正如序言里说的,献给相信人间有爱的人们,也许还可以加上一句,献给相信爱有奇迹的人们。。我不明白的是,这么薄一本书,怎么拍成42集连续剧的。。所以找来电视看了一眼,有点明白了。。。

  ●今天看了本琼瑶t奶奶的书,,然后被鄙视了。。不过确实不咋地。。就看看故事情节呗。。看到书里出现最多的就是哭戏,,什么哭得如此凄厉,人人都觉得惊心动魄啊,,什么肝肠寸断啊。。诶。。不喜欢。。

  ●琼瑶系列。大学时泡图书馆的杰作,看遍了图书馆里琼瑶所有的书。电视、书都看了,只是记不太清晰了。就知道有个很可爱的小姑凉吧。

  ●青青怎么能比得上华又琳呢?我是青青我就让出来了。

  ●是的,大学军训时候我还追过几本琼瑶小说,哈哈哈,大概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吧,从看杂书到看好书,我还在成长的路上

  ●这一文的暗示意味太明显了

  ●错位的亲情

  ●有点莫名其妙

  ●你反抗的还不只是你自己而已。喜欢华又琳。

  《青青河边草》读后感(一):薇讀書——《青青河边草》

  难得不是为了爱情整天哭哭啼啼的故事,一反往常,打亲情牌。先是看了电视剧,然后再去图书馆借来看原著的。小女孩很可爱,大哥哥大姐姐都很有爱。千里万里寻母记,母已癫,却阴差阳错认祖归宗。不知在创作还珠的时候,是否产生了联想。

  《青青河边草》读后感(二):隐隐觉得何世纬是渣男

  在华又琳出现之后,何世纬的渣已经有点显现了。

  面对青青时,无法拒绝青青的美丽,对青青说了一大堆甜言蜜语,承诺此生挚爱。

  面对华又琳时,又无法拒绝又琳的个人魅力,觉得遇到人生知己,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

  面对华又琳的问题,“有什么打算?”何世纬欲言又止,“我真的是好为难。”

  何世纬十大罪状简直就是渣男的十大特点。

  一、任性而为,不顾父母。

  二、患得患失,举棋不定。

  三、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四、顾此失彼,优柔寡断。

  五、自命不凡,到处留情。

  六、将错就错,当断不断。

  七、拖拖拉拉,牵牵绊绊。

  八、不曾自扫门前雪,管尽他人瓦上霜。

  九、理不直偏偏气壮,心不正所以影斜。

  十、经常乱发恻隐之心,随时陷入困兽之斗。

  可怜的青青,一个人千里迢迢跟着何世纬跑到北京,家庭的阻力,华又琳的追求,何世纬又是一个举棋不定的性格…慢慢何世纬会发觉华又琳才是那个和他门当户对,父母亲祝福,有心灵沟通的红颜知己,华又琳才能真正走进何世纬的心,为青青担忧。

  也只能说是青青不会看人,眼光不行,不选裴绍谦,选了渣男何世纬。

  现实中,何世纬这种人一面对家庭的阻力就立马缴械投降了,只是苦了青青,隐隐觉得她会在何世纬把她弄的丢失了一切,一个人失魂落魄再次回到傅家庄。

  当然,也不一定。也许有奇迹。

  《青青河边草》读后感(三):你反叛的其实只是自己

  家里翻出的旧书,也是第一次读琼瑶的书。结合看过的电视剧,觉得很多人有类似的感觉,比如华又琳让我想起晴儿。

  现实是民国一些大家看不起媒妁之言的文盲发妻,书里是少爷偏偏看上文盲。如果青青出生在华家又是否也会像华又琳那样。倒有点怀疑如果是现实中,可能世纬会放弃青青发现华又琳才是那个既有青青那种敢于逃婚、也能和他斗嘴并且还符合父母期许的女生。其实我更喜欢华又琳,她聪明沉得住气,又能看清问题。看世纬在小学教书的情况,还有华又琳和小孩子们相处融洽的事,好像更适合和世纬离家闯天下。而青青则像一个典型的未来给丈夫洗衣做饭劝丈夫不要瞎折腾的唠叨糟糠妻。书中人打着婚姻自由离家闯天涯的旗号“自相矛盾”,就像现实中很多人打着反叛社会大流的旗号“逆流而上”,其实你“舞枪弄棒”“打打闹闹”的反抗只是在嫌弃自己的模样,这种样子真的有点搞笑。可能世纬只是想反抗旧社会的那种做事办法,媒妁之言,华又琳这位新时代女性在这场婚姻中反而成了炮灰,真是冤枉。

  而书中几位中国式坚韧的发妻实在让人感觉不舒服却又觉得佩服——如果女性的坚强用在其他方面会不会也大有造诣。后来傅老爷认可了漱兰说我们本来是一家人啊,倒觉得有点唏嘘,原本是扬州大家却被迫得接受一个佣人当自己的儿媳,到最后死了儿子,一家人生活在阴影之中。可是老爷也没什么错。让一个人接受本来能得到却不能得到的东西这本来也是一种残忍的事,咬得紧紧的,最后不得不鱼死网破。于是人们说要放手要懂得接受。说来谈何容易,一个人如何像书中的人那样那么轻易的放下自己的背景和半生的见闻?并且很清楚的去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全程没有出镜的元凯的短暂一生,你的爸爸妈妈终于接受你的爱情了呀。如果说缘分都有尽头,父母和子女的缘分也有长短,缘分尽了就走了。爸妈如果知道和你的缘分这么短,就不会那么逼迫你了呀。真是唏嘘。

  盲目反抗家庭而离家出走的何大少爷,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施展抱负,抛下自己的父母。何家爸妈是否和傅家父母一样痛苦?老人也有自己的脾气,不能接受自己奋斗大半辈子儿子又要娶一个女佣为妻。老人表示好苦,年轻人,新世界新思想吸引你们奋不顾身往外跑,老人家被旧思想浸泡了几十年也是真的被粘住了啊。

  能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的华又琳,就像琼瑶剧中一个个典型的女主,比如如萍,晴儿…发现一些作家真的在很多作品中都会有相同元素的人和情节在其中。作为读的第一本琼瑶作品,虽然不如小时候看过的剧那么精彩,让我有所思考所以可以四星了。

  《青青河边草》读后感(四):出走与回归——《青青河边草》中的错位亲情

  微信公众号原创: 小鱼的春天

  最近几年琼瑶阿姨有点背,不仅被曝抛弃失智的平鑫涛,作品更是被diss三观不正。正如很多人的回忆中撇不开金庸一样,琼瑶在言情界的江湖地位同样不容忽视。写这篇文章,不为洗白,也不谈三观。只致敬经典。

  1992年,八点档有一部剧《青青河边草》横空出世。故事从杜青青的逃婚开始的。青青的兄嫂欲把她嫁给58岁的胡老头,小草的表叔表婶对她百般刁难。两个女孩不甘受命运的摆布,相约在青青的婚礼途中一起出逃,远赴扬州投靠海爷爷。途中偶遇来自北京的新青年何世纬。种种巧合让他们一路相伴到了傅家庄,从而卷入了一段往事和今昔交织的爱恨情仇。

  这是琼瑶为数不多的把焦点对准亲情的经典之作,探讨了两代人不同价值观、择偶观的对立、冲突和和解、回归。

  冲突&对立

  何世纬的出逃

  何世纬是北京望族何远鸿的独子,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一个有热情有点正义感的青年,但远谈不上觉醒。他逃离的原因是因为生活太过于安逸,一心只想尽速离开温室一样的家庭,去广州寻找自我的价值。何世纬的困惑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自我觉醒的那一刻,都可能有过的。

  另一个原因是对“父母之命”的旧式婚姻形式的逃避。不喜欢自己的人生被规划,却又缺乏正面交锋的勇气,索性一走了之以示反抗。所以,我说,何世纬并不是斗士,他既没有明确的理想,甚至还没有明白自己究竟要什么。他的出逃只是为自己的困顿找一个出口。

  十年前的抗争

  与何的“不战而退”相比 ,十年前的傅元凯战况惨烈。傅家庄的大少爷爱上大字不识的丫鬟朱淑兰。门第、身份、见识通通不对,遭到父母反对也在情理之中。本来这样的桥段在刚从封建社会进化的民国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收为小妾就可两安。要命的是,少爷受了“一夫一妻”制的影响,坚持娶淑兰为妻。反抗无效后先斩后奏,登了船也补了票,以期用事实来胁迫父母接受。不料,引起了更大的地震。感到面子尽失,权威受到挑战的傅老爷一怒之下,“挥刀”斩断父子情缘。

  跟着断了的还有经济来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傅家大少爷沦落到出卖劳力为生。一年后,身染肺病去世。元凯母亲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在懊悔中哭瞎了眼睛。傅振廷迁怒淑兰,拒不承认孙女。至此,元凯的“抗争”以两败俱伤告终。

  和解

  何世纬一行的到来,给傅家庄带来了一束光。瞎了的静芝把世纬当成了元凯。一开始是错,到后来将错就错,揣着明白当糊涂。她把来不及给予元凯的所有柔情和关爱都倾注到世纬身上。傅振廷由最初的“震怒”到“默许”到“接受”,把一个老父亲对曾经的决绝的悔恨演绎得非常到位。他们把对元凯来不及说出的爱和抱歉都弥补在这一个陌生人身上。

  对于这样的状况,何世纬是懵的。莫名其妙成了别人的假儿子,从一个“牢笼“跳入了一个更深的”牢笼“,分明与自己的初衷大相径庭。而这样一个举棋不定,搞不清自己要什么的男人,却以他最大的耐心和善意留了下来。心甘情愿当着“元凯”的替身,他为静芝剥核桃,劝服她接受治疗。还在接管小学的过程中背负了责任和使命,学会了担当。

  华又琳曾问:“你不愿意在北京尽孝,却跑到这里安心地给别人当儿子?”何世纬回答:“因为他们需要我。”是的,除了被静芝不由分说的母爱打动,除了怜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自己被需要,找到了存在的价值。这才是羁绊何世纬理由。

  纵然,何世纬是傅家两老的情感寄托,对何世纬来说又何尝不是呢?他的孺慕之情得以安放。他们都在别人的故事里,补偿了自己的遗憾,达成了父母与子女的和解。

  回归

  傅家庄的“平静”随着华又琳的到来,静芝眼睛的恢复逐渐被打断。于是,小草的这根线就抽了出来。因着海爷爷不忍,才让小草活了下来。因着青青的仗义,何世纬的帮助,才让小草回到了“家”。小草的归位是对傅家庄两位老人的救赎。何世纬的回归却是另一个起点。每个人似乎都绕了一个圈,回归到了原点。何世纬和青青,会是另一对傅元凯和朱淑兰吗?琼瑶聪明地给了我们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尽管这部剧也有很多的bug,比如,为什么何世纬会爱上青青而放弃有颜值,有文化,有内涵的三有女孩华又琳?再者,朱嫂对傅家的谅解来得有点急,不大符合常理。总体来说,拍得还是很精致的,画面好,演员有颜,有演技。每个角色好像都是量身定做的一般。岳翎的清纯与执着,“咆哮教主”马景涛那个时候还很儒雅,金铭的灵动,何晴知性,还有老戏骨岳跃利和归亚蕾……

  《青青河边草》是我最喜欢的琼瑶剧,爱情线简单,女主也不悲情。更难得的是,在爱情至上的言情教主笔下,除了探讨爱情之外,还能探讨如何为父母,为人子女。

  “你们给的都是最好最好的,可都不是我想要的。”这样的错位,不是某个个体,也不是某个时代,而属于每个普罗大众。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厌烦父母的“管头管脚“,埋怨父母的“自私”和“粗暴”,甚至反抗他们染指我们的未来;为人父母之后,才明白,原来我们自己也做不到。

  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好好领回一个吉普赛人,说要跟他去流浪,我是乖乖帮她打包行囊还是会抡过去一个巴掌?

  图片来自于网络

  微信公众号原创: 小鱼的春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青青河边草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