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本界面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11 04:21: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本界面读后感1000字

  《人本界面》是一本由(美)拉斯基(Jef Raskin)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8.0,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本界面》精选点评:

  ●书本比较理论化,有一点难懂,需要更实际

  ●专业必备书之一~力推!

  ●ID

  ●涵盖很多有用的评估方法,理论性稍强~

  ●经典中的经典,交互设计必读

  ●gmos goals objects methods selection_rules 量化的概念

  ●翻译的比较烂

  ●GOMS模型是计算用户—计算机系统完成一项任务的时间。书中介绍的量化方法,可能是本书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地方了

  ●囫囵吞枣的看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了-_-!!

  ●人类自身进化缓慢,经典交互设计理论也永不过时。

  《人本界面》读后感(一):收获甚微

  看完后,没觉得有啥收获。可能是作者心藏锦绣但不善于表达。

  或者是翻译的问题,估计主要是几个学生翻译的吧,——不是行业内的人,很难翻译到位。例如angla翻译的《网站设计的要素》就非常好。

  另外书名似乎也有问题,副标题应该是“设计交互系统的新方向”。

  《人本界面》读后感(二):一本好书还是需要一个好的翻译

  以前以为做交互只能是件很感性的事情,没想到人本还能用如此量化和细致的方法来调教交互方式。

  作者说,好的交互设计用户眼里只有任务,没有交互;但似乎翻译者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很多地方翻译的句子太长太长,经常一句话我需要反复阅读揣摩,然后就只能理解字面意思,而无法获知作者的意图了,但是揣摩根本不是我的任务

  《人本界面》读后感(三):让我下决心改变了职业方向

  读过《软件创新之路》之后,我的思想受到了启迪。

  但是,在途《人本界面》这本书时,我才感觉到这是一片大天地。第一次知道界面设计背后还有那么多的东西。GMOS模型等可以定量的方法来解决我个人的主观理解,那么早就有人专门研究这方面科学了。里面提到的ZUI系统和按软件功能买等观点我觉得非常新颖。

  也是这本书它让我下决心改变了职业方向。

  《人本界面》读后感(四):翻译之差,让人崩溃

  先不提理论如何,它绝对不是一本你可以利用上下班公车时间阅读的书,因为翻译的直白与琐碎,重复,让你在观看过程中会产生头疼,眩晕,想吐等反应,加上公车的摇晃放大,很可能你就吐了。。。

  絮絮叨叨的语言如: 你知道,你不可能知道(但是其实你早已经知道,只是没有感觉到)。。。。

  如果可能,大家看原版吧,机械工业出版社又不肯给译者钱了么。。。

  《人本界面》读后感(五):《人本界面》读书笔记

  1、设计新交互 & 沿用熟悉交互

  “ 在需要做大的改动才能有实质改进的地方,界面设计者必须权衡下面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熟悉的模式以简化学习过程,或抛弃已有模式来获取实用性的增强,在人员和客户基础不断变化的条件下,相似性是设计的更加选择。若大多数用户的时间花在常用操作上,并且为此的学习只占很少一部分,那么为提高生产率而进行的设计(即是需要重新培训)往往是正确的决定。”

  2、对消费者而言,界面就是产品

  “只要盒子完成了它们所要做的事,用户不会关心盒子里是什么东西……用户需要的是结果和便利。他们看到的只是界面。就消费者而言,界面就是产品。”

  3、不能假设用户会记住5秒前看过的信息

  “感觉不能自动变成记忆。大部分感觉在衰退后就丢失了。感觉的感知迅速衰退对界面设计的一个启示是,你不能够假设,因为有人已经早在5秒钟前就听过或看过某一消息,你就认为那个人会记住那个消息的措辞。如果那个措辞很重要,或者如果其中有什么重要的细节,你要么让这消息一直显示在那儿,直到不再需要它;要么用户必须能够立刻(在记忆衰退之前)使用这个信息。”

  4、用户会忽视 引起固定响应的确认步骤

  “任何引起固定响应的确认步骤都会很快变成无用的 ……任务越是重要,就越少可能使用户注意到提醒他们潜在危险动作的警告……我们能有所帮助的一种办法是,确保用户不会有界面操作错误,或者确保任何动作的影像都是容易逆转的,而不是简单地提示用户其动作的潜在结果。”

  5、即使是可恢复的错误也要尽量避免,会影响体验连贯性

  “尽管触发型控制所引起的错误往往转瞬即逝,而且也易于恢复,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在界面设计中忽略它们。如果在界面设计中不考虑这一层次上的细节,就好像在演奏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过程中,偶尔遗漏乐谱上的升记号或降记号。这些小错误使得听众无法专注于乐曲的连贯性。同样,界面中偶尔的意外也会影响用户工作的连贯性。”

  6、谨慎地给用户提供选择,选择单调性的好处

  “提供偏好设置,迫使用户承担起与其工作性质无关的额外任务……

  所以在提供用户定制功能时,我们必须持一种保守谨慎的态度。如果一个用户仅通过一些明智的选择就可以大大的提高界面的性能,那说明我们的工作非常失败 ……

  一个界面越是单调,它就越是易于实现自动性。毕竟,如果无需我们决定使用哪种方法,将大大提高自动性。”

  7、初学者和专家的交互方式要不要区分

  “一个常见的错误观点是初学者和专家需要完全不同的两种界面……

  当你需要在集中方法中做出选择时,你的关注点离开了任务,暂时变成了这个选择本身。这就是我们要选择单调性系统的主要原因……

  我们首先都具备人类的一切特征,然后才有专家和初学者之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本界面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