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之岬》是一本由泽木耕太郎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角之岬》精选点评:
●201112 重读
●旅行中碰到的人和事都是一生中难忘的记忆,书也写的非常好
●很老的游记,那时候的物价和现在简直没法比。
●每个景点都有中国人在观光,每个角落都有日本人在旅行,这也是我回来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日语的原因;在旅途上,能够跟形形色色的旅客一起聊天、喝酒,比观光有趣多了
●..................
●很喜欢读游记,那些本应只属于经历者自己回忆中的细节、感动与难忘,通过文字分享给万里之外毫不相干的我,总是让我生出许多向往与感激。先在孔网上入了这本,才发现三部曲都再版了。
●我所知道的就是我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不要害怕!但要小心。
●好明显的成长
●讀到第三本彷彿和作者一樣地累,旅行像人生?更期望看到他完成旅行。
●刚刚开始翻阅,久违的旅行的文字。读完啦,写的不错,年轻时充满梦想去读,会更加有勇气。
《海角之岬》读后感(一):能够吸引我读下去
是在图书馆淘书的时候发现的。
最初只是被它渲染的封面所吸引,让我有种拿起它的欲望。
【旅行文学】四个字是我最终借阅的原因。没有尝试过这种题材,就像没有接触过这个作家的作品一样。喜欢发掘新的东西,进而发觉自己的喜好……
自己没有饱览群书的经历,认为一本书好的理由很简单:能够吸引我读下去!
《海角之岬》就列属此类吧!虽然里面好多地名没有记住,虽然这个“岬”字依旧不知道读什么……
欧亚大陆放浪行的方式,是我可望不可即的。
《海角之岬》读后感(二):旅行过后 ?
作者在经历过这么长的旅行者后?绕了大半个地球 回到家乡 心情会怎么样呢?旅行途中不论我们多留恋一个地方 到了时候 你就必须的离开 去到下一个地方
当作者以为这是见过最美的地方的时候 谁知道 也许 下一站 才是内心长久盼望的地方 。 结束这段旅程的时候 更像是 结束的一段偏离 流放的人生 剩下的日子 回到属于自己的国土 回忆? 思考? 重新认识?
唯一不足的是 觉得作者还缺乏一些 对美好的感受 或许是日本人本身固有对外界的忧虑紧张 让人多少觉得 缺了一些温暖的成分
《海角之岬》读后感(三):寻找自我的旅行?
好像日本人都很喜欢旅行:艰苦的背包旅行、骑车旅行,也常常并没有什么目的性,虽然作者自己说是寻找自己,但也不是很肯定吧。
这本书是泽木耕太郎午夜快车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后记里他也说在前两本术完成后隔了六年才写的。读起来确实比前两本要沉重些许,也许到了旅行的后期,不得不思考以后的事情,不能那么单纯地享受温情和惊喜。走过南亚、走过中东也许,南欧反而没有东南亚的动荡兼顾万种风情了。
在旧书店意外看到《黄金宫殿》和《波斯之风》,读来畅快又有趣,就十分想买到第三本。辗转各大书店和网上书城,好不容易买到(还是原价买的),总算了却一桩心事。不过这本书在校对上却不如前两本仔细,有小小的错误。重温了一遍三部曲,码好放在书架上--读书、旅行,就是我的梦想啊。
曾记下泽木在书里写的一句话:“向往书中的世界而去,一定会失望。梦想之地就留在梦里较好。”
不知道有生之年有没有机会独自去走一走,即使小小失望也不是坏事。
《海角之岬》读后感(四):午夜快车三部曲
乍听名字,还以为是蓝色特快之类的侦探小说。
其实是特别的游记。欧亚大陆放浪行。放浪二字,作放逐、流浪解,不知可否。
《黄金宫殿》:香港-澳门-马来半岛-新加坡-印度
《波斯之风》:丝路之旅
《海角之岬》:伊朗-土耳其-希腊-意大利-法国-英国
一年时间,完成了“坐野鸡车从德里到伦敦”的打赌。
三本书几乎符合所有我最爱书籍的标准。内容新鲜有趣,文字打动人心,不是侦探小说,却让人手不释卷。文字很美。是个好的译者。
廿六岁青年忽有一日,厌倦重复的生活,搜罗全部钱财、打起行囊,开始一段全无目的的旅程。听起来足够吸引。但仅凭此尚不够。
打动我的,是他每到一处的体会。类似“香港有光有影。光的世界越灿烂耀眼,影子世界就越阴暗低沉。光和影的对比静静地沁入我心,让我无法移开视线。”
他看到的,或者说他看重的,恰是看似不值一提的画面。
比风景更美丽的,是那些人们。邀他饮酒喝咖啡喝茶的陌生人。古迹里寂寞的老人。爱上同一个男人的敏锐的两个女子。巴士里邂逅的小孩和大人。想要骗他反而成为朋友的可疑人物。各式各样的房东……
还有就是那种放逐自己的颓废感吧。但是总还是有希望,总还是有人世间的小小温暖。让自己一直走下去。旅行也罢。活着也罢。
和这三本书相比,许多旅行作品都失色了。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有三五折优惠,依然放弃了某些图文并茂书籍的原因。
深夜阅读此书有无穷的乐趣。在小小灯光之下,如此之蓝的海、宁静的村庄、橘色灯光的夜间巴士,孩子微笑的眼睛,一口热红茶的甘香,灰尘满面的旅人,嘈杂的市集声……穿透夜的黑幕,静静地入梦。
人生至乐,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