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地狱游乐园》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10 23:46: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地狱游乐园》经典观后感有感

  《地狱游乐园》是一部由格雷戈里·普罗金执导,艾米·福赛思 / 贝克斯·泰勒-克劳斯 / 马特·默丘里奥主演的一部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狱游乐园》精选点评:

  ●全片最紧张的两个片段就是砍头和在躲在鬼屋的众多同样的假人里,整部片子像是这个游乐场的观光纪录片。 我也不想说主角一行人是白痴,毕竟在那个恐怖主题乐园里什么事都有可能是假的,失去了分辨能力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最后被人追杀居然往偏僻的鬼屋跑? 我好想去这个乐园玩啊!!!!!!

  ●锤爆脑,针捅眼,断头台,千脸屋,惊吓感塑造还成,就是杀手造型设计得有点太随便?

  ●好大的游乐园,各式主题屋诚意满满,剧情…只有最后一幕小有触点,就当是银幕上过了一把游园瘾还算值。现实建议就是,工作人员还是有个隐藏标记吧,真把人吓着了亮出来看看,不然谁分得清真假啊安全隐患太大。

  ●我不是针对谁,愚蠢的人都应该被杀死。

  ●这个主题乐园肯定很刺激……比起前几天的Blood fest,这一部才更像是fest,虽然都是如预期的真假惊吓和追杀,但集合了各种恐怖片元素,特别扎针一点还是很精彩的…

  ●算是结尾挽救了一点这个白痴恐怖片。

  ●从凶手当街杀两人,主题乐园闭园那块开始就不好看了,拿着喇叭对游客喊有变态杀人狂啊,大家快逃啊,多乏味啊

  ●又臭又长一惊一乍毫无逻辑惊吓疲劳,在电影院快睡过去了。浪费时间.....

  ●典典典典典典典型的美国变态杀人狂电影,不过这部没胸还无脑。不过港真,这个主题乐园似乎挺好玩哈,鬼屋+密室,想去玩下!

  ●很刺激!很血腥!话说,那个杀手到底是谁?!

  《地狱游乐园》观后感(一):不要分析恐怖片

  1,被人追杀不往人多地方跑,跑进鬼屋。

  2,连环杀手在身中一刀的情况下是如何逃脱的。 3,最后一幕杀手回到家,打开柜子,里面的面具和“战利品”说明他不是第一次作案。电影里他没有带手套,也没有显示他把凶器带走,(大锤子,斧子)为什么能逍遥法外。

  4,杀手找到的道具都是真的(锤子,斧子,刀),女主找到的道具都是假的。

  所以说恐怖片不能分析啊,唉。

  《地狱游乐园》观后感(二):时尚打底裤美俏妞智斗变态面具男之我见

  打五分是觉得这片的音效,人物选角,悬念,剧本以及万圣节乐园的气氛都做得相当不错。难得的是没落入到黑色星期五,月光光心慌慌那些俗套,用鬼来吓人。如果说是面具男是摸仿杰森,倒不如说,反扑归真,用人来饰演这个恶魔更合适,他不在于永远杀不死而是可以杀得死,因为他是人不是真是鬼,之所以后面没死,导演是想让他接着第二部出现的,所以结局动机需要观众去思考了,背后的真相是细思极恐的。后面的结局得知面具男有一女儿,面具男送给女儿一个布娃娃结束了。那么导演为什么要给出这个收尾呢,这个心理变态的杀人狂杀人前总是从储物柜拿一个面具趁月黑风高的夜晚,最人多密集,穿着奇异的节日,出去作案杀人,可知他是个心思慎密的人,柜子那五六个面具其中有两三个有血可知他在节前的乐园举办的活动中就干掉了很多个人,干完之后不忘把尸体处理成摆设。布娃娃拿在手,逃跑时可以掩饰自己是本来习惯拿秘首的凶手。储物柜的牛仔衣服金发模糊的美女,是他以前的老婆,也可能是今集的打底裤女主,照片放于柜里却是剪过的,应该是女主吧。他怎么可能忘得记女主呢?女主可是狠狠的捅过他一刀为闺蜜保仇的。藏起照片留念有仇必报十年未晚。开始遇见女主,以为她也是“”同一类型人心狠毒辣” ,跟踪她是因为她的年龄,发色,外型外貌极像他之前的老婆。又想亲近她无奈只能远远看着她,他看见她有一个帅气的男友,妒忌心激发他的兽念,除掉她的男友,厕所中本来可以嘿休女主,不嘿休是因为偷窥女主解手很过瘾, ,摸她头发是想霸占她的人。吹头发的侧面很像他老婆,不想用暴力。更何况她闺蜜在厕所外面附近守着一脱一穿费时不如打打飞机算了。 护她帮她的都要挂是因为女主闺蜜对面具男态度曾经是嘲笑过他的并竖起中指暗示他身型魁梧丁丁小,数次不杀女主是想让她做老婆做他女儿的妈。最后独自一人在家等父亲的小女孩,她妈妈在哪?恐怕早已凶多吉少了。也有可能死于游乐场的事故,跟游乐场的死有关。人死的多,游乐园最后就会没人去而关门大吉。也有可能出去面具男心里变态家庭暴力引致也有可能。古龙说过,爱得越深恨之越深。期待第二部续集。

  《地狱游乐园》观后感(三):恐怖氛围营造的反面典型案例

  

小女孩一出场,你就知道她要喊爸爸,导演还在那里暗爽自己给观众下了套,我都替他尴尬。

观众把主创那点小心思全猜透了,女主与反派的首次相遇故意处理得很紧张,但我们都清楚她起码不会死这么早,导演的努力于是付之东流,而如果某个配角突然落单,那ta马上要领盒饭多半毫无悬念。

无论是锤子砸脸、针头扎眼还是单纯拿刀子乱捅一气,杀人手法都谈不上亮眼,杀手还总是磨磨唧唧不下手,断头台那里本可以拍得残忍刺激,最终却不了了之。导演喜欢利用剪辑,刻意推迟特定信息的揭露以制造反转,但留给杀手偷偷溜到你眼皮底下的时机总是把握不好,留给角色用来逃脱、藏匿的时间也太短,所以结果往往很突兀,而非理想的效果。

面具屋那段,错误的采用了杀手视角,观众不知道女主藏在哪,也就不清楚杀手有多接近发现她,因而无法彻底共情她的处境。

场景一看就知道成本不低,却全浪费在几位对恐怖片一窍不通的编剧手里,他们首先就没搞清楚,观众是来看杀手利用鬼屋的环境杀人的,不是来看鬼屋的,要看鬼屋,出门右拐真鬼屋看个够,影片都过半了,还在用明显不具备实际威胁的游乐措施吓唬观众,也是很费解。

  《地狱游乐园》观后感(四):气氛取胜,有质感的B级惊悚片

  惊悚电影通常都有暴力残杀画面,看起来非常开放

  但是骨子里面的意识形态却是异常保守,所以在这样的电影里面

  作死的人通常会先死,甚至连亲嘴的人都会先死

  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性压抑、性恐惧。

  看电影!关注公众号:laikdy

  另外还有一个更保守、更压抑的不成文定律:玩乐者死,所以这类的电影常常都是描述一群人去某个地方玩乐,然后被杀光,这也是源自于传统观念,认为玩乐是不好的事情、危险的事情。

  《地狱游乐园》基本上是承袭这些定律,让沉溺于男女关系、纵情玩乐的年轻男女全部死于非命,是一个“乐极生悲”的惊悚故事。

  这是每年万圣节,都适合拿出来看的电影 如果要把背景设定在万圣节的惊悚片,或者万圣节相关的惊悚片做一个排名,我相信《地狱游乐园》应该会排在很前面,因为同类型的代表作《月光光心慌慌》对年轻人来说已经太老派

  反而是《地狱游乐园》有更明快的节奏,以及更新鲜的时代元素,地狱游乐园的场景非常有恐怖气氛,各种逼真的鬼怪扮装,以及面具杀人魔的惊吓场面,都等于是在银幕上进行一场万圣节嘉年华,虽然是小成本电影,但是无论剧情或拍摄手法都没有廉价感,可以成为万圣节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之一。

  血腥场面没有太多,但气氛的营造非常用心 《地狱游乐园》描述一群年轻人在万圣节夜晚,相约到“地狱游乐园”去游玩,其中有鬼屋迷宫,让你一直被吓到,但又走不出去,另外还有接触式的鬼屋,里面扮鬼的演员可以主动触摸你,甚至把你抓走

  这些群魔乱舞的鬼屋游戏,让你体验身历其境的恐怖感,也呈现出西方人在节日派对当中,百无禁忌的玩乐方式,但如果有一个杀人魔戴着面具混入其中,不止要吓人,而是真的要把你杀死,那就可怕了!本片创造出这种真假难辨的惊悚感,纯粹气氛取胜,杀人手法没有太夸张,只有一幕“尖刀刺进眼睛”的画面称得上是血腥。

  变态杀人魔,可能就在你身边,而且他们看起来都很正常

  有很多观众看电影的时候有一个洁癖,就是认为剧情一定要交代清楚,如果是杀人魔电影,他们一定会想知道杀人魔为什么要杀人,当然有些电影会告诉你是心灵创伤之类的原因,但本片很明显的并不提供任何说辞,杀人魔之所以会杀人,完全就是因为兴趣,所以没有任何地方必须交代清楚,有“剧情洁癖”的观众必须把自己的洁癖改一改,因为就连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要不到一套合理说辞了,电影并没有义务给你一套合理说辞,反正事情就是这样,不管你接不接受!

  另外,也有人说,那个在“剧情洁癖”的认知里面,是“没头没尾”的结局,是不是在暗示本片有第二集?我会说:其实也不见得是有第二集的意思(当然他要拍第二集也是可以啦)!那个结局的意思是“很多变态的外表都像是正常人”,一个看起来像是好爸爸的居家男人,可能存在于我们生活周遭,是我们的邻居,我们的朋友,我们都认识的人,这些人的外表看起来都很正常,给大家的印象也都是好人,不会有什么异状,但没人想到他竟然是个变态,这种表里不一的人性,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地狱游乐园》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