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宝鉴》是一本由陈森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6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花宝鉴》精选点评:
●这套书的萌点不是梨园故事,反而是对市井小民的搅基刻画深得我心。满经典的一句就是“瘦宽肥紧麻多粪,白湿黄干黑有油”。老祖宗的经验谈供小gay们找基友时参考。
●狗血这个词很适用
●叫抱着看黄书心情的我情何以堪。另外,情节简直杰克苏得吓人,要不是看在教会很多行酒令的份上,打两星也是不过分的……
●皆海市蜃楼,羌无故实。所言之色,皆吾目中未见之色;所言之情,皆吾意中欲发之情;所写之声音笑貌,妍媸邪正,以至狭邪淫荡秽亵诸琐屑事,皆吾私揣世间所必有之事。而笔之所至,如水之过峡,舟之下滩,骥之奔泉。听其所止而休焉,非好为刻薄语也。至于为公卿,为名士,为俊优、佳人、才婢、狂夫、俗子,则如干宝之《搜神》,任 之《述异》,渺茫而已。噫,此书也,固知离经畔道,为著述家所鄙,然其中亦有可取,是在阅者矣。
●其实“男风”只是一种“拟异性恋”,本书很多地方令人反胃
●消遣用,挺好看的,不算多利落的文笔。
●几年前买回去看了。前年回家,惊见老爹在看。看完后,我问咋样?他恍然不觉写的是男风。也是,那时虚凰假凤什么的,不过是亚异性恋而已。
●读此书要放下身段来读,不要预期什么,看低什么。其细致、情深或痛快处还是很动人的。某些格局笔法,与红和金有很像的地方,只不过雅不及红,俗又不及金来得彻底和恣肆。花史和文星都过于洁净和理想化,一直是傍着“大路”走,越走越正,最终拔高到离了地。高卓然倒是可爱又实在,是作者寄身处否?
●文风极似红楼梦,梨园里的小伶儿都略娘
●作为小说是有点平庸的,只是题材不寻常。
《品花宝鉴》读后感(一):品花无须宝鉴
此书作为古典小说的一个难得书,是不错的。
记得不知道是谁说,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才子小说。
语言和文字上,真是高雅。
把戏子分成若干种,种种都见文字功底。
但是很难看懂。
《品花宝鉴》读后感(二):明末众生相
书名听起来很像高H的艳情笔记,其实文字相当优美,明清小倌们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各人各相,刻画入微。有把这部书评价成男版红楼梦的,我觉得也不为过,如果不是描写的人物对象比较边缘,按作者的文笔,很该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
《品花宝鉴》读后感(三):戏痴
不看戏的时候,觉得看不懂作者的意图。看了戏只后才发现,作者是真正的戏痴。现实太残酷,只好到戏里去寻找那份美好。那些旦角,其实只是作者对现实的一种寄托。将所有的美好全寄托在他们身上,看似为变态,实则是真性情的体现。推荐戏迷都去看一看。
《品花宝鉴》读后感(四):艳情小说的旧底子,风趣之人的新加工
《品花宝鉴》,作为烂大街的巷坊小说,陈森同侪的评介自然是依旧的虚头八脑不着四六。
不过,根据“在评价流通的系统里,最流行的一定不是最差的,最差的一定不是最流行的”之定理,本书恰当得起“尚可”二字。
人物中平,文采中平,见识中下,然,立意喜人,尤其是文中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精细劲儿,纤毫入微,正有山水画“此山可游玩可居住”的意思。
举例,此文每隔三两章就会写到吃酒行令。
我看到行酒令作五言对时,是必要凑热闹的,这里我就藏拙了。因为结果每每无典且常常不通,跟污秽诚实的高品高卓然相比还要落一层。但,兴致总是很好的。
总之,这是一本得趣之书,供闲人赏玩,希望你喜欢。
《品花宝鉴》读后感(五):无责任脑洞二则
无责任脑洞1:总觉得子云和次贤关系不一般,今日之二人或许就是明日之田苏、梅杜。我倒觉得少年人心性贪玩,年少轻狂,相互爱慕;成年后转为密友,相互帮衬,心灵相犀这种感情挺萌的,爱情友情亲情没必要界限分明。春航、蕙芳相互帮对方谋划将来那段看的竟也有点感动。
无责任脑洞2:梅子玉、杜琴言,想是暗点柳梦梅、杜丽娘,况两人相遇之前,琴言之梦子玉分明可称“梦梅”,作者也借魏聘才之口说琴言许是杜丽娘还魂,后文更写琴言乃“杜仙女转世”,若真如此,文中又言柳生配不上丽娘,莫不是作者认为子玉配不起琴言?要我说真配不上,子玉论可靠不比度香于众旦众友谋划出路仗义疏财,论磊落不比春航于蕙芳无所避讳妻母俱引见。在琴言几次命运转折上均无益助,既非良人也非贵人,无非写几句酸词害几场痴病,婚后更是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竟也得个“内有韵妻,外有俊友,名成身立,清贵高华”的结局,好不恶心。拿子玉琴言二人与宝玉黛玉作比,我想说这个锅我们宝玉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