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萤》精选点评:
●“如果我们能再一次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上相见,我想那时候我们大概就可以畅所欲言了。”
●燒倉房最好。
●最喜欢《烧仓房》。这时期的村上抒情成分比较多。我想小说里隐喻的好坏不在于它是否藏得够深,而在于它是通过一个怎样的故事衔接然后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现。 阔别(……)两年后再看他的书终于能——看得快一点啦!(够啦#)
●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死亡,仿佛迷失去向的魂灵、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往来彷徨的萤火虫微弱浅淡的光,能将人的情感像掏鱼肠一般在光天化日之下扯拉出来的跳舞的小人,轮廓清晰地矗立在淡淡的暮色中的赫尔曼•戈林要塞,村上君笔下的世界,让人迷惑于何为现实何为梦境,何为荒诞何为真相。
●以前跟老妈去书店,她都会指着那些席地而坐捧着书本的人说:人家多认真多刻苦。最近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一点也不认真不刻苦的看完了一本根本没看懂的短篇集。可是我觉得,很棒,不论是书,还是这些席地而坐手不释卷俯首探墨仰头发呆的悠然时光。另外其中一篇里关于死亡的讲述很精彩!
●重读之后,《烧仓房》印象深刻。
●李沧东果然是个妖孽
●我觉得世上好像有很多很多仓房,都在等我点火去烧。
●《挪威的森林》原型
●★★★☆
《萤》读后感(一):萤
其实我是想推荐的
但是我的认知很是浅薄
我竟然没有看懂这个薄薄的短篇小说集里的几个故事
从萤 三个德国人 跳舞的小人 盲柳。。
我都不是很明白这到底是在讲述什么
看来我终究还是不了解村上春树吧
《萤》读后感(二):萤-村上春树
2018 第22本
村上春树的短篇
跟最新的短篇和游记不同,是短篇的小说,都是在讲故事。短篇脱胎于长篇,或者反过来说也可以。
故事表面上都是无头无尾。摸不着头脑。不百度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感觉是真实的。可能就是村上春树的风格了…可能是写的太早,或者技术有限。也难有沉浸的感觉……给两星吧
《萤》读后感(三):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村上对死亡的定义,他让我重新认识了死亡的意义和存在性!而往往我们定义为,生在此侧,死在彼侧。
《跳舞的小人》可以说是将“现实与非现实”,“我与非我”体现得最透彻最全面也最淋漓尽致的一篇,其后现代色彩也极为强烈。。。
最喜欢的一篇莫属《萤》了,“我凭依栏杆,细看那萤火虫。我和萤火虫双方都长久地一动未动,只有夜风如溪流一般从我们之间流过。榉树在黑暗中摩擦着无数叶片,簌簌作响。”“我几次朝夜幕中伸出手去,指尖毫无所触,那小小的光点总是同指尖保持着一点不可触及的距离”。。。这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特别的语言,耐人寻味。。。
《萤》读后感(四):萤——《挪威的森林》的源
“我一直等待。
过了许久,萤火虫起飞,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开始展翅。像找回失去的时间一般,在蓄水塔边缘描出一道弧形,稍事停留在风微弱处,一瞬间,穿过栏杆,漂浮于夜色的闇黑,朝东飞去。萤火虫飞走之后,那光线的轨迹在我的心中长期留存。闭上眼睛,厚密的黑暗之中,微微的光芒宛如无处可去的游魂,徘徊不已。黑暗中,我几度尝试伸出手指,却什么也接触不到。一丝微弱的光芒,永远停在指尖的稍前端。”
内容固然是有些重复的,但还是请你好好看一遍这篇《萤》。对比着看,你将会看到村上春树是如何将一万多字的青春低语化作二十多万字的青春长卷,将会明白《挪威的森林》的旋律自何时起已在村上的胸中萦回不去,将会懂得《挪威的森林》的动人是源自于何等长久的内心酝酿。
《萤》无疑是应该首先给你推荐的——让你对《挪威的森林》知道得更多、更多。
《萤》读后感(五):萤
#萤# 村上的短篇《萤》似乎充分地表达了他的生死观,同《挪威的森林》一样——‘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时代会影响作家作品的表达,三岛由纪夫对于死亡是有执念的,他的作品表达的是死亡美学,‘花惟樱花,人惟武士’,在缤纷的时刻告别,将最美的时刻留给人世,便是武士道精神对于死亡的狂烈,村上之前的作品《且听风吟》中似乎也有类似的观点——‘她们由于一死了之而永葆青春年华’…… 然而同时期的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对于死亡似乎是无可奈何的,他向往死亡但似乎也惧怕死亡,对生活采取自嘲自虐的颓废态度,他的那句‘懦夫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似乎完美影射了他的一生…… 这个短篇《萤》到底带给了我什么样的感受?若说没读懂,但上面的文字确实是这篇文章带给我的思考,若说读懂了,似乎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若深刻地追究下去,势必发现这个世界的变幻莫测,这变幻莫测的乐趣或许会激励我去寻找自我激情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