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张脸》是一本由庄羽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张脸》精选点评:
●“有些女人是一旦有机会就想变男人”
●庄羽的书往往都是很现实的。
●不太庄羽,无病呻吟的感觉。
●非常好看
●半夜看的,乱了一点~
●其实也没什么才华 就是有意思
●快餐阅读。
●怎么说呢,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就特郁闷,小说的基调就挺那什么的。。
●不像庄羽了
●凑合看吧
《半张脸》读后感(一):我怎么心血来潮在图书馆借这本书?
我想
这应该是我所见过的最笨的女主角了
或者说 她的情商是负无穷吗?
她可以轻松的跟一美国人结婚
可以轻松的与教授产生忘年交
可以轻松的拿到别人奋斗一辈子都拿不到的绿卡
居然不能艰难的忘记过去
看似什么道理都懂
有什么身不由己的呢?
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人 难道就一定要活在痛苦之中吗?
甚至 根本就不痛苦 却偏偏把自己给郁闷成抑郁症吗?
唉~
我甚至连她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
相比之下 我更喜欢嘟嘟
坦然洒脱简单生活的人 定会得到幸福(我最后的结局还没有看到 庄小姐 你不会把嘟嘟和万宇给写成悲剧吧? 你丫的~)
《半张脸》读后感(二):伪善的小资脸孔
看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
一会儿,他和她
一会儿,他的她和她的他
一会儿,还有他的他和她的他
这叫什么事儿
这姑娘有双重人格吧
处在高处的时候,喜欢显摆自己优势:英文好、外企、小资、美国国籍。用一种很kindhearted的方式处事待人。表面看起来是教养和礼貌,其实是鄙夷和不屑。
后来发觉自己居然输给了瞧不起的第三产业工作者。在心爱的男人眼里,自己高贵的身段居然比不上一个坐台小姐。最丢人的是,老公和人都整出个孩子来了。自己还给取了名。蚀本蚀到家了。
姑娘不乐意了。要报复了。。把娃弄死,把娘弄残,把家弄破
然后再摆出一副相爱又不能处一块的纠结劲儿。
这让我想到了以前读书那辰光
成绩好的同学,总是喜欢伪善地帮助后进生
当然前提是后进的同学成绩得差点
反正不能进步到考的比自己高哈
万一后进生一下子成了后起之秀,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不是养虎后患嚒
我打小就烦这些个眼线狗腿高分低能的虚伪的娃娃。他们天生就是坏胚子,长大之后人模狗样油头粉面的,就和女主角一样。
得。我大胆估计
女主人公是天秤座。
这种性格,就活脱脱的Libra
萝卜特这厮塑造的太不“美国”了
YUKI来YUKI去的
酸掉了我两颗牙
和美国人民有仇也不能这么来啊
太伤害国籍友谊了
《半张脸》读后感(三):随便说说
因《圈里圈外》认识了庄羽,可《半张脸》却是我看的第一部庄羽的书。
女主人公YUKI,男主人公ROBERT。故事一开始,他们离婚了。因为一个名叫小芳的女人。书可以说写得很现实,也可以说写得有点儿想当然。说得露骨一点,就是有些做作了。
不太喜欢的是,这本书里很多地方都很美国化,把美国想当然地美化了。美国真有这么好么?
文字还是很中国化的,这个我是欣赏的。只是书写得没什么内容,似乎楞只是想塑造出一个精明干练的女强人形象而忽略的故事本身的完整性。
书中多次提及“玻璃”。源于嘟嘟的男友万宇和ROBERT的好友OWEN两人。OWEN是彻底的“玻璃”,虽然他最后没有和万宇走在一起,却也找到了真爱。那个男孩,获得国际小提琴多项奖项的男孩,为了他。依然伸出他的手握住了那把刺向OWEN的刀。这让我极为镇静,他们才刚认识两三天就已经爱得如火如荼,而且还是以同志的身份。好吧,我承认,这是小说,但也震到我了。
值得肯定的是,这本书中也刻画出人性丑恶的一面。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即使“我”是一个白领,是一个高层知识分子,在感到愤怒的时候还是会报复,并以一种决绝的方式。内心并不是纯白洁净的圣母,潜藏着一只猛兽,呼之欲出。
人性本来就是这样,不可能完全善良,总有私心的。有的人表现出来,有的人隐藏起来。我喜欢象YUKI这样的女人,独立自主,报复得不留痕迹。但本性却是善良的,只是在为自己讨个公道罢了。
《半张脸》读后感(四):庄羽的半张脸和我的半拉时光
一直对半张脸的东西都非常有感觉。
比如我的头像,从若干年前,我还是个初中生开始,我混迹于各种BBS,全部都用这个头像,到现在退出了BBS之后,还是会用这张图片作为各种的头像。仿佛我的一个代言人。以至于在豆瓣,我的老同学也能凭借这张图片认出是我。
当然这张图片不是我本人。
而我确实也模仿过这个拍过类似许多这种半张脸的照片。
于是当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还是挺喜欢的。尤其作者还是庄羽啊。这是我看的第4本庄羽的书了。从《圈里圈外》开始,《不是我说你》《遍地姻缘》。刚开始看这本的题目,还在纳闷,这一挺忧伤的题目,该不会是庄羽的吧~因为她总是用那种散漫的京味写一些相当无奈的情感。从书名就开始煽情,绝对不是庄羽的作风。
而事实证明,的确。她换了个风格。
但是。我认为是相当失败的。
整篇就是一个中国女人YUKI嫁了个美国男人ROBERT。后来因为美国男人有了外遇,又离婚了。但是两个人都忘不了彼此,但是却因为心里的种种隔阂始终不能在一起。中间又穿插了些中国人,美国人,ABC,同性恋之间的各种纠结的情感。
按说这么多人物,这么多故事线索,该是挺丰富的一本小说啊。可问题就是,它太冗长了。以至于会看到睡着。这是我看庄羽书第一次有想睡的冲动。熟悉的京味台词也不见了~结局依然是惨淡。。这点到是符合了庄羽的一贯作风。
关于书里的人物,没有我喜欢的。一个个都是让钱给烧的~
看完了的感觉就是。
俺们小柴火妞的生活真是无比幸福。
再有就是这本书,浪费了我一天的大半拉时光。
《半张脸》读后感(五):我说你太无病呻吟
我记得我当初从郭敬明的超级粉丝变成他的超级反对者的时候,就是因为他那部《梦里花落知多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他抄袭,只觉得书中的感觉写得很颓废,而这些感觉发生在本应青春飞扬的大学生身上,而读者群体是激情纵横的高中生。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于是我变成了他的一个激进的反对者。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郭敬明的感觉早已从当初看《幻城》时的热爱,转成愤怒,再变为淡然,淡然地看他的新闻、八卦他的收入,或者跟别人一起嘲笑那些显示他身高或伪娘气质的截图。而当初引起我激烈的情绪变化的他的作品,我都已经没有了任何兴趣,那些文字,对我来说,陌生到不能入眼。
所以我说,近十年的时间,可以把人改变得这么多。
但是,总有一些不会变的东西。
这本书是偶然拿到手的。那慵懒的下午,在朋友的书桌旁,随手翻弄她的书,她微笑着说,这本书不好看,给你本好看的。然后就把这本薄薄的书放到了我的手上。
我想我们定义的“好看”都不是那种有太多理性思考成分的词语,而是很简单的”看得下去“的意思。果然,这本书,让我很能看得下去。连续看了几个月的专业书,我怀疑我已经失去了看休闲小说的能力,但是这本书重新又把这种久违了的感觉带还给了我。
只是,和当初看《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样,近十年过去了,我依然不能不讨厌这种颓废的感觉。
快看完的时候,我突然灵光一闪,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郭敬明和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说,《梦》不会抄的就是这本吧?太像了。后来上网查,原来是庄羽的另外一本书。其实之前,我根本都没有关注过郭敬明到底抄谁的,哪本书,也没有听过庄羽这个名字,但是突然,我就有了把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感觉。
书中的人物,就是这样一群有幸聚在一起的,有着人类本初善良的,不愁吃穿不愁工作的,甚至相貌也都长得不错的都市精英。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脑海中一直在说:“FUCK!那他们还无病呻吟了这么一本书。”或者,这就是我讨厌这类书的最基本的原因:无病呻吟。
每个人都敏感、脆弱、善良、热爱朋友,于是做什么事都有种种的顾虑,小心翼翼,唯恐别人或者自己受到“伤害”,到最后,就是大家都受到了“伤害”。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只好用“伤害”,而在我看来,他们的“伤害”,都是无病呻吟。
上帝是如此的吝啬,甚至让那些拥有财富同时拥有思想和美貌,也都成为奢侈,更不要说,拥有这样一群爱你和你爱的朋友,一直都在身边。
我现在二十五岁不到,而身边的好友却都有恋人的有恋人,去远方工作的去远方工作,我也有了恋人,在远方追求自己的梦想。最初的频繁联系,已经变成了偶尔,那种想在一起也不能的感觉,有时候会让我埋怨上天的吝啬和朋友的薄情,顺便反思一下自己的寡义,然后就又匆匆地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但是书里面描述的这群各种都具备的上天的宠儿,居然总是在互相伤害或者受伤。
如果按照书中的标准,或者,我和朋友之间也有诸多所谓的“伤害”,但是在最初的不愉快之后,我们总会在“人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句话之后,忘记那些,然后开始自己的生活,而且,即使不是因为这些“伤害”,我们也要开始自己的生活,因为年龄到了,我们都要忙着娶妻生子,工作养家,精力全都抽回来。而这些“没什么大不了的”的事,却在书中成了种种的主要原因,里面的各位主角,抓着不放,将其称为自己呻吟的有力证据,并且理直气壮地说,我颓废是有理由的,我有不安全感是正常的。
不知道是我们漠视感情,还是他们生活太不积极。总之,看起来似乎大家都活得不真实。
然而,我依然欣赏这句话“人生没什么大不了的“,它意味着放下过去,积极面对未来。汲汲于自己那一点在生命中奋力挣扎的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伤口,不肯放手,非将五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拖五年,理由是心里过不去,有意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