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夜渔
厉害的人普通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会复盘。
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晚上他们通常会复盘当天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的成果如何,哪里做的不错,哪里还需要改善。
总结一下当天的工作之后,然后再规划一下明天的工作。
等到第二天早晨,再看看前一晚制定的工作计划,看看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大致清楚后,再一步步去执行。
有段时间我和一位创业者聊天,他就说他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前他经常会忘记,有些工作会遗漏。
后来他就在电脑和手机上下载了一个软件,是同步的,每天工作之前先把一整天要做的工作一一写下来,然后完成一项工作就删掉。
我也有这样的习惯,我之前也用过类似的软件,比如印象笔记、日事清,不过我用了没几天就不用了,我不太习惯用这些软件,我习惯用表格。
我每个月都会在电脑上创建一个excle表格,然后把每天固定的工作一一列出来,然后再把工作按照重要紧急程度划分时间,比如重要且紧急的我就安排在上午做,重要不紧急的我就安排在下午做。
每天完成一项工作之后,我就在后面的表格里根据对应的日期打对勾,代表着完成了。
在这份表格的最下方,我加入了两个大的空白表格,一个是用来写工作计划的,一个是用来写工作总结的。
为了方便看的更清楚,每项工作我还会配上不同的底色,看上去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这种记录工作的方法,我已经用了两年了,对于我而言,我觉得比用那些软件更适合我。
方法这玩意也是因人而异,有些人觉得用软件更适合自己,那就用软件,没有什么所谓的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对于复盘,我觉得每个人都要养成复盘的习惯,不仅仅是每天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复盘,每个月、每年对于工作和生活都需要有复盘的习惯。
另外,每项工作也要经常复盘,比如我写文章,我也会经常复盘。
你看那些新媒体创作者,写完一篇文章发布后,会在12小时或24小时之后对文章进行复盘,他们会通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以及在看量多个维度进行复盘,根据用户的反馈去改善文章的标题和内容。
最近我在复盘自己的文章时,有一点我感触很深,这一点我之前并不理解。
我记得有位作家曾说过,他很认真写的文章,他自认为写的很好,可是读者的反馈往往一般,他随意写的文章,他自认为写的一般,可是读者的反馈却很好。
这就是我最近一段时间的感触,我突然就理解了那位作家说的。
这一点你如果没写过文章是很难体会的,就像我以前没写过文章,那时候我觉得写文章很简单,有什么难的,可是等到我写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么难,原来日更这么难,你如果每天不保持学习,你会发现你根本就没东西写。
理解了这位作家说的,我就想到了自己,我作为读者在读别人文章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当我转换角色的时候,我突然就明白了,作者与读者对于好内容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你看新媒体行业对于好内容是如何定义的,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评定。
这就像做电商卖产品,什么是好产品?不是商家自己觉得是好产品就是好产品,要看产品的销量和买家的评价,买家说好才是真的好。
在复盘的过程中想到这里,我就在思考,人有时候不能太固执,也要适度的迎合。
对于我的文章,我觉得标题根本不重要,可是当我去读别人的文章时,我还是会根据标题决定读不读这篇文章。
人呐,有时候就是这么有意思,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你看,复盘就是这么重要,会让你发现很多问题,会让你产生很多思考,当我们只有发现到问题,我们才能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让事情逐渐改善完善。
我记得有位女性作家在她的文章里写过,她每个月都会和自己的先生复盘家庭生活,就是到了月底,两个人一起复盘。
复盘什么呢?
比如两个人在这个月发生过什么矛盾,两个人互相吐露真心,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觉得对方哪里做的不好。
再比如当月家庭消费,两个人一起复盘当月家庭消费情况,有哪些钱是应该花的,有哪些钱是不应该花的。
我看完这位作家的文章之后,我觉得特别好,应该向他们学习,尤其是家庭矛盾,通过复盘的方式会有效的化解,而不是各自藏在心里,矛盾越积越深,到最后会一发不可收拾。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要养成复盘的习惯,也许刚开始你会觉得麻烦,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但是长此以往,你会发现,你的工作和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