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2-24 02:18: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读后感摘抄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是一本由鲁迅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的493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5-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精选点评:

  ●无非是做了一些无聊的事吧

  ●漂泊者与坚守者,魏晋风度,自我辩驳,对兄弟的愧疚与怀念,认罪。真实与虚假,爱情的破灭,出走的娜拉之死,绝望与虚空。(每次看见先生简简单单写句吃的就好饿,即使只是一句“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念念不忘小学看的绍兴酒和茴香豆到如今,上次去南京特地买来吃,不是想象中的味道,大概也不是鲁迅同款,哭)

  ●1920年代左右的时代气质

  ●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但这恐怕是我错误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 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她爱我之后,就要负了这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 “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也还是祝赞她一生幸福,愿世界为她变好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在酒楼上,通篇写满了俩字,无奈。人是社会人,随心所欲少,被迫求生多。别人的眼光,自己的面子,社会的风向,亲友的期盼。多少次,我们在犹豫要不要做自己,然而,犹豫过后,还是做了他人眼中的自己

  ●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

  ●那朵剪绒花,是那个男人的执着与可爱。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读后感(一):在酒楼上

  我害怕自己以后因为各种原因变得庸庸碌碌,失去年少时的那抹光彩……

  “我”在酒楼上喝着酒,看着毫无酒楼气的酒楼有些无聊,百无聊赖之际看到以前的“朋友”,姑且称为“朋友”的吕纬浦。吕纬浦跟以前相比,可谓是变了一个人。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年少时眼睛有光,年少时那种指点江山的气概全没了,被岁月沧桑磨平了棱角,为了生计,屈服于自己以前抗争的事情,一面害怕自己被以前的朋友“嫌弃”……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读后感(二):《在酒楼上》简评

  饮冰十年,还是凉了热血的人多。

  吕纬甫不仅仅是吕纬甫。那年代的新式知识分子,大多都是吕的样子,曾去庙里拔掉神像的胡子,一腔热血,讨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现如今,却是敷敷衍衍,得过且过,不教ABCD了,教子曰诗云,讨生活罢了。吕以蜂蝇自比,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地。

  敌对势力太强了,我们不得不向理想投降。太难了,知道那是错的,但是推不倒,前进不了,又有老母妻小,不举起白旗,又能怎么办呢?

  不仅当是时,每个时代都不乏身披光明向黑暗进军的勇士,但光亮总在前进中一盏盏熄灭。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读后感(三):以后?——我不知道。

  “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在酒楼上》鲁迅。

  这一句尤其震撼到我。

  因为我也时常在心中冒出这三个字,“不知道”……

  当生活有些超出自己的预想,不知道下一步将走向何处,不知道往后将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能够在自己的掌握之内。我们只能死死地扳着命运的方向盘,咬紧了双唇没有了言语,紧张的盯着前路。

  走一步看一步。

  这时候你要问我以后?

  我着实是不知道。

  这种感觉,随着年岁的增长,大概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是最明显的吧,因为你终于在现实的摸爬滚打中明白了一点“生活”是怎么一回事。而你目前所有的能耐又还不足以能够支撑所有。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读后感(四):积雪压垮了一枝山茶花,树枝也是挺不直了

  兜兜圈圈转了一生啊,还在原点该怎么办?我在看这篇文的时候,不知为何,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生的结局就这样注定了。

  文中的吕伟甫也并不是一个没有意气风发过的少年,他也曾经和敏捷精悍,也曾去城隍庙里拔掉那些神像的胡子,也曾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而如今,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过日子,找他自己话来说,不过是做了一些无聊的事了,小兄弟的尸首腐烂了,是无可奈何的事,带给阿顺的花啊,再带不到她的手上,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他只能微微红了眼,连酒后和老友叙旧的酒钱,也顺水推舟地依旧老友的意思让老友给了。

  人这一生,不就是被许多这样无可奈何的事消磨了意气,然后就模模糊糊敷敷衍衍地度过了一生呢,胡适写过一篇文,我印象极深,在他的人生有何意义里,关于他的朋友,也是差不多的故事,好像命运的每个节点,都做了应该做的事,应该结婚,应该生孩子,可不知道为何,最后回想,却觉得这一生啊,一点意思都没有。

  积雪压垮了一枝山茶花,树枝也是挺不直了。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读后感(五):在酒楼上

  在一个深冬我回到灰蒙蒙的、透露着衰败气息的故乡,却发现往日时光已无迹可寻,无处于我不生疏,无处于我不孤独。酒馆,废园颓唐着捧出一株老梅,一株不以深冬为意的老梅,还有傲慢如火的一株山茶花,让我觉得浑身冰凉又有老旧的一些热血在体内沸腾。

  与吕纬甫不期而遇,今日境况,事事都看起来无聊,那旧日同窗时的书生意气他没有忘,但终究是再拾不起那颗滚烫的心。吕纬甫回乡,来为曾经与他很亲睦的弟弟迁坟,他带着满满的爱与柔软的眷恋回来,却发现在岁月的浸沤下弟弟已散于泥土中。将那碎木与泥土装进棺材里,继续过模模糊糊的生活。那淳朴美丽的阿顺姑娘,青年朴实的“愿这世界为她变好”的祝福没能实现。在恶人的诳言下她带着惊惧死去。那绒花没了主人。正如吕纬甫没了寄托。从此在这世间随随便便做一个无乎不可的人,做一些无聊的事,模模糊糊一年一年过下去,就够了。

  我与吕纬甫离开酒馆,走向两个方向。

  吕纬甫和我,是作者内心的两种声音的辩难。在那浑浊看不见希望的日子里,往哪走去?内心有温柔的爱,有老梅一般的斗志,也有无可奈何,心灰意冷。在北方自己是格格不入的客人,回家乡也没了容身之处,老友与当年的壮志豪情一起风流云散。孤独寂寞迷茫困厄,碎雪纷纷扬扬落了满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在酒楼上·伤逝·阿金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