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是一本由28.00元著作,217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1-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精选点评:
●有些观点还是很能启发我的
●看了 3/4了
●打算看看视频
●前段时间看的,不如视频丰满,但笔记便于浏览,有时间还是再看视频⑧
●有点乱
●很有收获 关于人际关系 自我自尊和幸福。道理其实都在平时的生活中,重要的是实践。
● 个人觉得一般,有点点拼凑的赶脚,里面有些是可以学习,但大多数其实日常生活中已经被反复 宣扬了,对我来说,对比了下,我应该超级积极心理了吧~有些观点不是很认同,感觉是一种逃避的行为,所以这个课能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觉得有些些不能理解~
●推荐公开课http://open.163.com/special/opencourse/positivepsychology.html
●基本上还原了课程上的要点,还要靠自己应用实践才能有效
●错别字太多,总结比较到位。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读后感(一):想要世界发生怎样的改变,就先那样改变自己吧
我们要去欣赏自己的爱人,去培养他,而不是寻找他。我试着学会对美好的人或者事物说谢谢,当我们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欣赏人际关系中的积极因素,欣赏伴侣、朋友、同学的优点,美好之物就在慢慢成长。
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个人、没有完美的关系,关键是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在好的部分,欣赏它们,它们就会升值。拥有一切梦想之物,并不等于就拥有了幸福和快乐,美好的事物不能太多,美好的音乐不可以同时播放。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去简化自己的生活,对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事情说不,让我们有更加多的空间和精力去感受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读后感(二):哈佛积极心理学————评论
先声明,这本书是笔记,我看的是视频,也推荐大家去看哈佛积极心理学的系列讲座,很容易找,全部翻译完了。
TAL教授确实是心理学集大成者,我读了一些心理学的书发现很难跟他比。核心有以下几点:
1.问题(角度)创造现实,关注点决定结果;一样的事实,乐观的诠释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2.无条件接受自己;尤其是如何处理负面的反应和情绪,这些都是正常人有的;但是我们可以决定如何反应,如何行动
3.学会感恩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倾向于对已经拥有的东西习以为常,忽视了已拥有的美好的东西, 失去或重大变故后才懂珍惜,时常感恩才知道自己依然拥有了如此多美好的东西。
4.如何从压力中恢复,对工作的人特别有用,PAL提到的变马拉松为短跑(工作90分)+休息(15分钟,瑜伽、太极、冥想、音乐、健身、休息) ,这个方法太好了。。。。
5.爱情,需要主动有建设性的回应,美丽的敌人。
6.冥想,PAL有3集里面带领大家做简单冥想,每次10分钟左右,很简单,我用了一下挺好的; 时间位置分别在4集1小时05分, 简单集中精神,深呼吸;第10集24分,如何缓解不良的感觉;第17集1小时02分,回忆快乐时光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读后感(三):慢慢去体验
他的课是那种能促成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翻天覆地且积极的改变的,因为他所讲的那些首先改变了他本人--改变了一个完美主义者、一个成功但不开心的人。
于我而言,一个完美主义者、拖延症同志、内向又稍显怪异的性格、冲突的内心、站在灰暗的路口,这样的我此时此刻感觉无比需要这样一门课,去慢慢地体验它,然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后再回头看看,看看曾经的我和现在的我会有什么样的不一样,很期待!
.....................................................................................
更新:
昨晚看了最后一节课,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同学们的分享。最大的感触是有那么多学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华尔街高官OR乡村女教师?一堂心理学课,触发到人的灵魂最深处,唤醒那个沉睡的真实自我,如此撼动人心。
于我,也在寻找那条我所渴望的路,从上海的农庄到漳州的冷饮店,从向咨询公司投去的一封封石沉大海的邮件到足球狂想....寻找是一件并不那么爽快的事,但是难道要停止吗?NO!正如他所言,人生并非一条直线,人生是螺旋状的,至于能不能螺旋 上升,那就得看我的了。
还记得大学一年级自我介绍时,我说我信奉S形的人生,也许一语中的,也许用他的话说,那叫自我预言(信念)实现吧。好吧,学会接受,就像接受恐惧感一样,但那些即便恐惧依然向前的人才是真实的强者。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读后感(四):著名的哈佛开放课程幸福课内容精华
幸福课 运动与冥想 [幸福课第17课]
关于冥想的严肃研究,一开始是研究冥想界中的佼佼者,那些练习冥想很多年的冥想者,练习了很久的人,这些研究者包括Richie Davidson,任职于威斯康星大学,伍斯特大学的Jon Kabat-Zinn,像Herbert Benson这样的人,加州大学的Paul Ackerman,还有其他人,......,他们研究的第一样东西是,大家应该记得左前额皮层和右前额皮层的比例,大家记得我们之前谈过,快乐的人通常更活跃的地方,是左前额皮层;不快乐的人更活跃的地方右前额皮层.所以这个比例很重要,它是测量快乐的一个"客观"手段.他们得出的一个发现是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关联,在扫描器下看到的大脑和我们对自己是否快乐的自我报告,当然不是100%的关联,但也不低,很高,这表明自我报告是很可靠的.总之,他们想研究这些冥想者的大脑,他们再比较普通大众,我们都在一个钟形曲线内,快乐的人更靠前,左侧皮层更活跃;不快乐的人更靠后,右侧皮层更活跃.然后他们找来这些冥想者,测出他们左前额皮层和右前额皮层的比例,这是他们的研究发现,这是正常的钟形曲线,冥想者在这里,这是2001年的研究,他们找了很多冥想者,他们几乎偏离了这个图,表明快乐的程度很高,他们很容易感染积极情绪,对痛苦情绪的抵抗力很强.这是一个很惊人的结果,这些结果之前没人发现过,直到他们研究了这些冥想者.另一个研究方面就是他们想看看另一个重要的指标,衡量健康和冷静的惊吓反应.当你听到一声巨响,你会吓一跳,这个惊吓反应很重要,因为你越容易受到惊吓,通常说明你焦虑程度更高,至少容易产生焦虑.大家都有一定的惊吓反应,即使是军队里的神枪手,他们每天都射枪,他们要完全集中注意力,当枪走火时,他们也会受到惊吓,他们会微微地抖一下,这也是惊吓反应.要压抑惊吓反应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当时的人是这样想的,Paul Ackerman找来这些冥想者,叫他们保持绝对镇定和冷静,他吓他们,他们一点反应都没有,有记录以来第一次,有人能够压抑自己的惊吓反应,Goleman Writes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破坏性情绪"一个人惊吓反应越大,那个人就越可能出现消极情绪,Oser 的表现有着有趣的含义表明他的情绪有着惊人的镇定",这种镇定还会传染,......,他们很难生起气来,即使这个话题和容易让他们生气,例如科学家争论上帝是否存在,他们说"我生不起气来",因为平静是会传染的,就是快乐会传染一样,......,大家都可以冥想,因为这个过程对所有人来说都很简单,Daniel Goleman说"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这个研究的重点,并不是为了说明Oser或者其他厉害的冥想者本身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为了扩展这个领域对于人体潜力的假设,其中一些关键假设已经开始扩展了,部分原因是神经科学对大脑可塑性作出革命性猜想"。
......大家记住,神经塑性、神经形成这些概念,我和像Richie Davidson这样的科学家认为,大脑是可塑的,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方法之一就是冥想。这种观点非常好,所以我们可以下决心把它应用于生活中。
我们该怎么做呢?Jon Kabat—Zinn在他的研究中,告诉了我们冥想如何应用于那些没有一整天闲余时间,每天只能抽45分钟的人,甚至如何每天抽15分钟冥想或者做瑜伽、或者其他形式的意念练习。他做了两件事。第一件,表明了冥想不到30年的人从中得到什么益处;第二件同样重要,它表明了因果关系的存在。他的研究中有两组人,两组都想做冥想,他们都有这个兴趣。他让其中一组等候,他说,你们将在四个月后参加这个冥想班,你们将参加这个报满了的冥想班。第二组开始这个班的冥想练习,他们的联系就是每天冥想45分钟,周末时他们会聚在一起学习一些技巧,但在工作日时,他们呆在家里每天冥想45分钟。然后她那他们跟参考组对比,参考组就是那个等待参加冥想班的组,因为他希望试验对象都是想做冥想的人。一组已经开始冥想,另一组迟点再开始,然后他测量焦虑程度,对比参考组,那个冥想了8周的人的焦虑程度,平均每天45分钟,只做了八周,焦虑程度大大降低。然后他研究他们的快乐程度、积极的情绪,他不只关注消极情绪,从消极到积极的都关注。他们更快乐了,心情更好了,仅仅八周。但关键还在后头,他说,这还不够,“自我报告可能产生安慰剂效应”,这个想法很好,他要不受安慰剂影响的证据,然后他有了这个发现。
他研究他们的左右前额皮层比例,仅仅八周之后,那些冥想的人就出现显著的变化。这是一个惊人的结果。大家记住,1998年之前,科学家都深信大脑是不可塑的,过了三岁以后就不会改变。突然仅仅八周的练习,这些冥想的人,每天有规律地冥想45分钟的人,改变了他们大脑的机能,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积极情绪,对痛苦的抵抗力更强。
我们哈佛医学院的Herbert Benson,发现每天做15到20分钟的冥想,做了一段时间后,就能大大地改善健康,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改善了。因为Jon Kabat—Zinn做了另一个研究,他给两组人都注射了感冒细菌,他想测的是,他们体内的抗体会有什么反应。他发现冥想者的免疫反应比那些没有冥想的人强了很多。那些在等候冥想的人,只需八周的冥想,每天45分钟。
你们知道当我们更平静时,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我们焦虑时就更容易患上疾病。所以冥想能加强心里免疫系统,增强心理抵抗力,同时还能改善身体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