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12-16 04:02: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读后感精选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是一本由喀兴林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507图书,本书定价:44.6,页数:2001-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精选点评:

  ●(我是第一百个标记的!)喀老的书很好地示范了,从希尔伯特空间讲起,量子力学是不用分什么初等高等的,本书用作本科生的入门教材也可以,写法很注重细节。还是老话,量子力学从解薛定谔方程学起是走弯路,首先在学表象变换的时候会卡壳,薛定谔方程只是位置表象的特殊表达,换成别的表象一样可以有波函数;其次薛定谔方程和经典力学没有逻辑上的衔接(所以常规套路是先讲实验上的衔接),直接作为一个原理从天上掉下来,而实际上经典力学一次量子化的结果是海森堡方程。

  ●当年很努力的学习这本书,做了很多习题

  ●看了会更理解量子力学,而且为量子场论打基础。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公式推导,或由于印刷错误,或由于简略,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整体这是一本有个性的好书

  ●终于可以把这本书藏起来嘞!这将是我的物理理论的顶端,从此理论方面以不超过此为限,我是个懒孩子,静不下来!书确实是好书,而且贵的说!

  ●工具书类型教材,基本没有相关物理意义的探讨(比曾谨言老师的还要少)。十分保守了。 该有的基本都有……奈何看得昏昏欲睡。

  ●终于在昨天把这本假期该看的书看完了~~

  ●最深的感觉是真诚,在前部喀老就直言自己的立场过于保守,绝不去触及基本原理以下的事情,及更深一层次的规律,而把量子力学理论写成一个唯象的,公理化的体系。确实是国内最好的量子力学教材,作者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这在国内教材中是罕见的。倾向于本科生在学习量子力学时,看完Griffiths直接看这本。

  ●好书,见到狄拉克群乘法表的时候,我就震惊了,够严谨

  ●我看过的最好的量子力学的中文教材,英文的当然首推樱井的教材。写作非常严谨和诚恳,尽显老一辈科学家的治学风范。讲解透彻,数学基础扎实,遇到难点和疑点不打哈哈,能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讨论。作为一本国内教材,十分难得~ 其第一版序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请自行感受:「本书的写作,时间并不仓促,作者也尽了全力,但受作者功力所限,有些章节写得还不理想,也难免存在不当或错误之处,敬请物理界前辈、教坛同仁和后学者诸君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BTW,虽然是研究生教材,但十分推荐有些QM基础的初学者去研读下其前两章,可以大大加深理解,并十分有助于建立知识框架。 当然,正如作者自己也指出的,本书的观点基于老式QM,虽略显陈旧,但用来打基础还是足够的。

  ●读过一点点,读不懂。。555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读后感(一):证明岁无懈可击,但是好繁琐

  我刚在看希尔伯特空间,也就是第一章,矢量空间的证明感觉是按部就班的,虽然是无懈可击的证明但是感觉好繁琐,就是觉得很踏实但是不巧妙。每下一步的正经都严格套用上一步的证明,感觉是为了用上一步证明而用,其实不用很简洁的。。。嘿嘿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读后感(二):建议不看这本书

  本科学习高量的教材,现在回想起来,观点很陈旧,比如二次量子化,就是老的观点。把Dirac方程当作粒子状态方程去讲也值得商榷,因为现代的观点是,Dirac方程,Klein-Gordon方程都是场方程,不是粒子的方程。

  国外有不少优秀的同等程度的教材。J.J.Sakurai的两本量子力学都是经典,直接去读场论的教材也是一种选择。(比如Peskin, Ryder等)。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读后感(三):不错的教科书

  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半月左右,看完了前五章,也算看了一大半了,后面散射和电磁场量子化没看。看过的部分都基本做了一遍习题。 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有自己完备的体系,这是最大的特点。就整体体系来讲,很少有内部漏洞 : 不会没有前置理论的铺垫而直接空降一个结论,也很少出现不加解释就直接使用的“小技巧”,不会在看似不重要实际却很重要的地方打马虎眼。 但是仍有不少瑕疵,比如定态微扰,数学处理冗长,但还算思路清晰。第三章狄拉克方程的低能近似,个人感觉,讲的物理较少,数学处理过于冗长而缺乏物理线索,而且有些推导似乎有跳步。 印刷错误真不少,边看边改。就我看的部分,印刷错误主要集中在定态微扰那节,狄拉克方程那章,以及不可约张量算符一节。其中不可约张量算符那节lande公式的证明,不知道是印刷错误还是什么情况,似乎证明过程有问题,与张永德的书上的结论也略有偏差。

  不管怎样,作者想要写一本有特色的书的目的是达到了,而且就国内教科书这一角色而言,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了。至于其中还未讲清楚的部分,以及有处理瑕疵的部分,可以参考其他书籍。毕竟,学习课程本身就应该参考多本书。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读后感(四):国内最好的高等量子力学教材

  引用大学时给我们讲《量子力学》的裴寿镛教授的话来说,目前国内量子力学教材没有错误的寥寥无几,只有北大曾谨言先生的《量子力学》和北师大喀兴林先生的《高等量子力学》堪称无错!

  没有错误虽然不一定就是好教材,但是在一堆错误百出的教科书中,没有错误就成了难能可贵的品质。

  曾谨言的《量子力学·卷II》写得虽然也不错,但过于散漫,更适合于当成工具书查阅,不适合当作教材。想系统严谨地学习高等量子力学,喀兴林的《高等量子力学》无疑是最佳选择。

  这本书是喀先生一生教学研究经验的总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严密、自成系统,从希尔伯特空间讲起,为后面量子力学理论打下坚实的逻辑基础。虽然没有加入例如量子信息之类的时髦内容,也没有现在有些高量教材已经收录的量子场论初步的内容,但是对高等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讲解得清楚透彻,基本概念定义准确,教材的理论结构完整严密。

  我上研究生时的高量教材就是这本,受益匪浅。喀先生严谨细腻的写作风格使得学习这本书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而不像很多教材动辄用“显然”、“不难看出”等词语把大段繁难的推导略去来折磨人。

  推荐那些想真正扎实地搞懂高等量子力学的人学习本书。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读后感(五):一本用来体验而不是读完的书

  这是一个用来体验,而不是用来全部读完的书。书中的很多处理比较BT,而且几乎不讲物理。可能是因为喀师父执掌《大学物理》多年,又教了多年量子,于是将这两重经验作为依据奠定了这本书的基调。于是乎,这是一本华丽的算符代数技巧,和完整清晰数学理论体系的综合。于是乎,这本书受到了很多人追捧,也遭到了无数诟病。不过不管怎么说,喀老师“写一本有个性,有特点的书”的目的总算是达到了。

  具体来说,这本书里很少能看到赤裸裸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在一开始的一章,作者用充足的篇幅讲解基本的复线性空间理论(以弥补一些研究生线性代数基础不足的问题),和算符代数技巧。接下来作者给出了量子力学的几个基本公理,并前面的数学为基本工具,开始建立整套理论。这时候的特点就是,大量采用算符代数,和巧妙的计算技巧,使得定态计算部分简直像是各种技巧的求解展览。角动量的基本理论部分,作者采用了自创的方向算符方法,挺有启发性,和后面的深入理论有种前后照应的感觉。不过有时未免失之繁杂,初学者看着可能头疼。除此之外本书的一个特点是观点非常保守,同时基本不涉及量子测量等内容。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优秀的参考书,但作为教材有些地方过了,有些地方不够。记得刚看到简并微扰的时候,我是着实被那阵势吓了一跳。满篇的小指标,简直比广相还变态。但仔细研究后才发现,整个过程思路其实很清晰,并不比其他书上的微扰论“多”出什么来。唯一的不同是作者把你真正遇到一个问题时,确实可能出现的计算复杂性。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WELL,这种赤裸裸也许很残酷,但对于一个本来就要在一个残酷的环境里继续自己的事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还是很有帮助的。作者,作为一个重口味的量子力学教学高手,确实给我们上了一堂有益的“抗打击能力”课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高等量子力学(第二版)》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