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长长的回廊》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12-15 02:39: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长长的回廊》读后感精选

  《长长的回廊》是一本由[日] 东野圭吾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长的回廊》读后感(一):不被标签定义,做内心强大的女人

  

《长长的回廊》(原名《回廊亭杀人事件》)是东野圭吾1991年的早期作品。不难看出其想要追求新奇缜密、复杂反转的传统推理痕迹,有些情节设置略显牵强。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有新作出版,不管是什么时期的作品,都会被拿来和《白夜行》等神作来比较。就好像在其光芒之下,皆无出彩了。这本身就是以偏概全、吹毛求疵。东野的书迷们,并不是对其猎奇的独特性感兴趣,而是在本格推理的外衣下,它所包裹的社会推理本质发人深省。而且每部作品都有不一样的社会主题。不论大小,不论阶层,都是在为社会发声的实践者,相信不同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共鸣。所以拿过一本新书,不是开始离奇的探险之旅,而是去慢慢地品味一个新的生活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温暖的,也可以是冰冷的,更或许是震撼不已的。

本书首次以女性视角来讲述这个略带凄美而又无奈的复仇悲剧。有的读者可能会对其中的推理存有疑惑,找到很多漏洞,其实仔细再回头读一下主角的内心独白部分,会发现其实早有铺垫,前后是完全对应的,这点对于早期的东野圭吾来说是不会出错的。比如我阅读的过程中,总感觉女主在病房醒来后叙述事情的语气有点奇怪,看到后面的真相,才觉得合情合理。

主人公桐生枝梨子是那种将丑陋化为前进动力的聪慧女性,除了与美好的恋情无缘,可以说她处处都高人一等。偏偏在那个“看脸”的社会,她被无情的打入地狱,以至于连在心里嫉妒年轻的女孩都会觉得自己愚蠢。本想用强烈的事业心代替另一半,却还是被漂亮的外表俘获芳心。在极度自卑与不自信中误入了圈套,从而结束了本应更辉煌的人生。

枝梨子的复仇之路隐含两条线:第一条线是与里中二郎的恋情,也是主线。不管在旁观者还是枝梨子眼里,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之恋。其实枝梨子内心是很清楚的,只不过情愿沉浸其中,是虚荣心在作祟,原来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外貌的控制。直到那场大火,熄灭了对于爱的渴望,点燃了复仇之焰,以火开始、以火结束,那段幻想已消失的无影无踪。那被别人窒息般的厌弃和自我感觉所带来的羞耻,彻底扼杀了枝梨子的一切。当作为女性的尊严和热情被别人的欲望驱使践踏的一无是处,还什么可值得留恋呢?当真相最终揭晓时,我真是有说不出的感觉压抑在胸口,是悲哀、震惊,还是惋惜、无奈,都是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条线是一原家族的财产纷争,是整个社会都无法回避的金钱诱惑。其中展现着东野圭吾一贯式的亲情冷漠、金钱权力至上的批判观点,他们之间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相互猜忌,有了权钱就可以肆意挥霍、没有公平正义;他们身处上层却没有相匹配的人格与道德。这些都被枝梨子看在眼里,更增加其复仇的决绝。

有人会吐槽作者笔下的女性要么阴险毒辣,要么命运悲惨,是不是在仇视女性?其实不然。在现实中,女性因外貌而带来的忧虑和麻烦是很多的,想要被认可的先决条件很多都是看外表决定,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内心如何、性格如何。尤其是如今30+、40+的女性困境越来越受到关注,仿佛女人一旦到了这个年龄,就与魅力分道扬镳,又老又丑。这么多不公平的标签贴在了女性身上,使得她们甘于平凡,忍受歧视。书中的枝梨子从小到大都被贴上了“丑女”的标签,没有人会更多花时间去了解她的内心是否足够优秀。导致了她不够洒脱自由,想将男女之情的向往深埋心中。然而这个想法不会因为其他方面的优秀而有所减弱,早晚有一天会突然冒出来再起波澜。她的事业成功的自信并不能代替作为女性的自信,才会被人看穿后利用,甚至为此丢掉了性命。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人们都爱好美丽的事物,我们不能去改变什么。同样曾深受外表困扰的我,一直认为注重内心修为是一种对抗的方式。流言蜚语和别人的眼光终究是过眼浮云,谁都不会想到你内心的无比强大。女人可以不必依附于爱情,照样活得精彩。尤其当你不看好自己的外表时,请坚定内心的路勇敢向前走,别人说什么真的不重要。

  《长长的回廊》读后感(二):甜美姐弟恋骤然幻灭引发的决绝复仇

  

近日,新上市的《长长的回廊》是2020年6月9日才杀青的张新成与邓家佳联袂主演的网剧《回廊亭》的原著小说。此书是由日本作家东野圭吾1991年创作的一部充满本格推理色彩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因为讲述的是推理故事很受读者欢迎,更是早已多次被影视化。早在2011年日本就曾推出电影版,名为《回廊亭杀人事件》。近年来,在中国根据它改编的高口碑舞台剧也正在各地巡演中。

东野圭吾 著 《长长的回廊》

简而言之,《长长的回廊》讲述了一段甜蜜姐弟恋骤然幻灭引发的复仇故事。它能受到各界青睐,关键就是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元素,比如:循序渐进的推理、遗产争夺中展现的人性、凄美的爱情与决绝的复仇、以女性视角展开的情节等等。

首先,《长长的回廊》是东野圭吾早年的本格推理作品,其中有最为读者喜欢的解谜。熟悉东野圭吾的读者都知道,他的早期作品以推理小说为主,更注重诡计的设计;越是近几年新的作品反而越贴近当今的社会生活,甚至可能与案件无关,也就没有读者期盼的推理了。而在这本小说中,女主人公桐生枝梨子是在一场火灾中死里逃生的丑女。她的恋人里中二郎不仅在那场火灾中丧生,还被认定为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后畏罪自杀,并且想拉她一起殉情。

对于才开始一段甜蜜姐弟恋不久的桐生来说,一场骤然发生的火灾就夺走了她心爱的二郎,如此沉重的打击让她如何承受?究竟是谁要害死他们,对方的目标到底是她这个差点成为社长夫人的秘书,还是身为社长私生子的二郎呢?这个故事就是由解开这些谜团一步步展开的。虽然故事中破案的关键人物不是加贺恭一郎那样逻辑推理能力极强的警官,却也是在一层层抽丝剥茧似的接近案件背后的真相。毕竟桐生不是警察或侦探,或许她的分析不够全面和细致,有时还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判断,但她的推理更符合普通人的逻辑,也就更容易被读者理解。

回廊亭住宿位置示意图(书中配图)

其次,《长长的回廊》的故事中涉及一大笔遗产的继承问题。社长一原高显并没有妻子和儿女继承家产,但他有一个私生子,知道此事的人原本应该只有帮他寻找儿子的桐生。而一原家族的其他人都并不知道这位私生子的存在,他们只知道自己拥有高显遗产一定比例的继承权,因此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对这笔遗产充满幻想与期待。

竞争对手的减少,无疑将增加最终继承者获得遗产的比例。这也使得几位一原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微妙,彼此都在怀疑对方可能为了争夺遗产是命案的真凶,甚至公然指出对方家庭面临的困难和对继承遗产的迫切需求。虽然大家都是亲戚,但在庞大的遗产面前,他们之间却毫无亲情可言。东野圭吾对这段情节的描写,充分展现出了人性中自私、贪婪的一面。

日版电影《回廊亭杀人事件》人物关系图

再次,东野圭吾笔下的爱情故事一直都是他作品最打动我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白夜行》中的桐原亮司,在童年时就为了救唐泽雪穗,杀死了自己有恋童癖的亲生父亲,后来更是为了雪穗犯下了多起命案;再比如《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哲哉为了帮他爱慕的花冈靖子掩盖过失杀死前夫的真相,故意误导警方,甚至不惜亲手杀死了一个无辜的流浪汉。而在《长长的回廊》中,则有一段桐生为了报复失去恋人带给她的心灵创伤,不惜犯下命案,甚至最终与主犯同归于尽,从而守护那份甜蜜、纯真爱情的故事。

真正看完整个故事,读者才会明白桐生有多么珍视那段爱情,同时又有多么痛恨毁掉她爱情的罪魁祸首。从她参加完高显的葬礼后,决定查出真相背后隐藏的共犯时起,她就是抱着和主犯玉石俱焚的决心。因为自从火灾后得知二郎丧生火海讯息的那一刻,她就已经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她怎么能允许有人破坏她对爱情的美好回忆?因此她宁可和对方死在一起,也不想面对自己爱情的彻底幻灭。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长长的回廊》的故事是以女主人公桐生的视角展开的。据介绍,这是东野圭吾唯一女主视角的长篇。毕竟东野圭吾的作品已有九十多部,我并未全都看过,不敢断言这唯一性。但在我看过的他的众多作品中,确实是绝无仅有的。我印象中他创作的以女性为主角的长篇小说不少,但多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展开的,比如《秘密》、《圣女的救济》和《沉睡的人鱼之家》等都并不是以女主视角叙述的。在我的印象中,东野圭吾并不是一位了解女性心理和性格的男性作家,在他的自传式作品中也证实了我的这一想法。

据《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中的“自作解说”部分在提到《长长的回廊》时介绍,“《假面山庄杀人事件》卖得不好,我想换种方式再挑战一次本格推理。只是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女性,写起来很困难,我甚至想过以后还是不要再把女性设定为主角了吧。”看来,东野圭吾自己对于以女性视角创作很伤脑筋呢!他笔下的桐生在我看来是个行动派,并没有太多思前想后的内心纠结,而是很快作出决定,然后直接付诸行动。这让我感觉除了长得丑,桐生还是一个挺干练的女人,并没表现出这一角色心理和性格中应有的自卑与不自信。或许这也正是东野圭吾最难把握的,女性的心理和性格的复杂之处。

整体而言,除了具备以上所述的几个吸引人的元素外,《长长的回廊》的设计还包含了密室杀人、制造假死的消息迷惑众人、乔装成老太太复仇等,这些都增强了这本小说的故事性。尽管在一些小细节上,或许还存在叙述不够清晰、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但看过日版电影的改编后,我更觉得还是原著小说的设定更合理一些。

比如电影中桐生是整容后以本间菊代女儿美代子身份出现的,既然已经是整容成一副年轻貌美的样子,即使是额头上有伤疤需要用头发遮挡,又何必非戴着假发反而引起警方怀疑呢?而原著中桐生是乔装成白发的菊代,因为染发效果不理想才剪掉全部真发戴上假发的。并且桐生也因为假扮老太太,可以摆脱杀害由香后跳过池塘留下脚印的嫌疑。电影中假扮成美代子的桐生却又多了一个被怀疑的点。

网剧《回廊亭》海报

总之,《长长的回廊》这部推理小说故事性很强,值得推理小说爱好者一看。尤其是在国内翻拍的网剧播出前看,我觉得会更合适。因为电视剧受剧集时长影响,情节内容方面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在细节的展开上必然会有更多改编与增设。而究竟改编的如何,那是很考验编剧水平的。像日本电影版的改编,我觉得就不算成功。而这也令我对国内网剧版的改编,多了一点担忧与期待。(作者:李淑媛)

  《长长的回廊》读后感(三):《长长的回廊》:大时代下的悲剧,一个女性的复仇挽歌

  

近日,流量小生张新成继《以家人之名》后,又有一部悬疑推理新剧《回廊亭》即将来袭,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回廊亭杀人事件》。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彻底颠覆了以往的阳光形象,并与有“小周迅”之称的邓家佳组成cp,演绎这个悬疑故事,电视剧没看,不知道最后呈现结果怎么样,但这本小说,算是我最喜欢的悬疑小说之一了。

全书以女主人公桐生枝梨子的视角展开。她在一场蓄意的纵火谋杀案中死里逃生,初恋情人里中二郎却葬身火海,还被指证为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后畏罪自杀,并且想要与她一起殉情。简直就是环中环、套中套的典型故事情节。女主桐生枝梨子32岁才第一次谈恋爱,对方还是个大帅哥,桐生枝梨子对男友用情至深,自己死里逃生,回来后改变身份想找出真凶为男友报仇,最后却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她挚爱的男人一手策划,想要致她于死地。

东野圭吾的《回廊亭杀人事件》自1991年出版以来,曾被改编为日剧、舞台剧,书籍也再版过多次。这本新经典文库2020年10月出版的《长长的回廊》,就是《回廊亭杀人事件》绝版十年之后的再版。

01.泡沫经济下的连环杀人案

20世纪90年代,日本爆发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不清的企业倒闭,失业率与自杀率持续攀升,泡沫经济开始了,而《长长的回廊》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期间。

企业家一原高显有一大笔遗产,但是他并没有妻子和儿女,只有一个私生子。于是这笔遗产的继承成了问题。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桐生枝梨子,一原家族的其他成员都不知道这位私生子的存在,他们只知道自己即将拥有这笔遗产的一部分继承权,并对此充满了臆想与期待。

如果想增加继承者获得遗产的比例,那就要减少竞争对手。曾经的血亲之间开始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都在怀疑对方才是命案的真凶,甚至公开指责对方对钱财的各种迫切需求。曾经彼此双方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亲情此刻却在金钱面前瞬间灰飞烟灭,归来复仇的桐生枝梨子正是利用了众人贪婪的本性,最终完成了复仇。

二郎,我的二郎。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他在一起的日子。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立刻摇了摇头。这段最美好的回忆,也附带着最可怕的记忆。是我坠入地狱那天的记忆。

02.泡沫经济下的扭曲人性

为了夺取巨额遗产,鲹泽弘美假扮成高显的儿子里中二郎接近桐生枝梨子,一步一步的骗取她的信任,一点一点的骗取她的爱。最后,他与小林真穗里应外合要害死枝梨子,但未能如愿,枝梨子从火灾中侥幸逃生。

这个复仇的悲剧故事再现了日本20世纪90年代真实社会面貌,鲹泽弘美与小林真穗两个人真正代表了这个“泡沫”破碎后的疯狂群体。对金钱、权利的掠夺,都源自于他们对失去的恐惧,不想再变回那个一贫如洗的自己,所以只有源源不断地将社会上所有利己因素据为己有,不择手段的掠夺权利与地位,才能让他们有真正的满足感与安全感。

在泡沫经济的裹挟下,每一个人都身不由己,道德与人性早已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逐渐分崩离析。

03.泡沫经济下的忠贞之爱

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泡沫经济时期,桐生枝梨子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完全不为任何金钱利益所动。她与身边觊觎遗产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衬托出了她的纯洁与忠贞。

在这个故事中,相对于鲹泽弘美与小林真穗的占有与掠夺,桐生枝梨子只是一个单纯为爱而来的复仇者。

“就是在抱着你的时候。”他说,“我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野心,才勉强和你拥抱。说实话,我每次都恶心的要死。躺在床上时我常想,如果能就这样把你掐死,该有多痛快。”

假扮成里中二郎的鲹泽弘美对桐生枝梨子没有任何感情,只是为了高显的遗产而接近她,外表俊美却肮脏而卑鄙;枝梨子外貌平庸,内心却善良而忠贞,两个人表面相爱,内心却形同陌路。

这段悲剧的爱情,正是当时日本社会崩溃时灰暗的体现。

在疯狂的泡沫经济时代,这种跌宕起伏,人性扭曲、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家庭中发生的悲剧,也许正在时时刻刻上演。险恶的人心犹如绝望的死水,死气沉沉,恶臭不堪。

04.泡沫经济中的“情感陷阱”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心情很压抑。我并没有经历过书中所写的恋爱骗局,但想到书中女主角压抑的爱情,悲惨的结局,还是心有余悸。

爱情是美好的,但人心不可测。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不要全心全意付出,更不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所有的情况。故事中的桐生枝梨子在32岁的年纪才尝到初恋的滋味,她一定是渴望被爱的,在知道自己被骗后,内心除了憎恨,更多的应该是绝望。在得知真相后,她的价值观和曾经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被彻底粉碎。虽然她在火灾中侥幸逃生,但是她的心已经彻底死了,她对爱,对生活,对希望的期待,都在那场火灾中逝去,活下来的这个人只剩下了怨恨和复仇。

小说只是虚构的,但小说中的“情感陷阱”不只是发生在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在现代的社会中也在不停的上演。只不过骗子们变了一种方式,唯一不变的,还是利用人们空虚与寂寞的心理,找准时机趁虚而入。

比如,最近的“假靳东”事件中,受害者在知道对方是假冒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相信。在各种诈骗案中,利用“情感需求”的诈骗手法其实并不高明,但他们却抓住了生活中人们的软肋,平时很少被人们关注且压抑的情感需求,就在此时有了宣泄的出口。

这些受害者们大多数是在现实中工作与生活不如意,内心脆弱,需要关爱,需要理解,所以才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像故事中的桐生枝梨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小时候,我常被误以为是男孩,长大后情况也没什么改变,而且就算我是男人,这张脸恐怕也不会受到女人的青睐。

平时一些简单的问候和关爱的话,在生活中却从来没有人和她们讲过,只有骗子肯花时间与耐心来对待她们。

透过这些为爱痴狂、发疯发癫的女人,我看到的是不为人知的孤独,一个又一个可怜的身影。她们怕的并不是骗子,是骗子被识破后,再也没有人说这些温暖而关怀话语来“骗”她们。

这样的悲剧,这样的故事,我们不能简简单单的把它理解为为爱痴狂走火入魔,而是一个生活在鸡毛蒜皮中的女人,在绝望之中迎来了新生,偶然之中,重新被赋予了做梦的权利。

对于故事中复仇成功的桐生枝梨子来说,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创伤,远远比金钱的损失更大。所以当复仇成功后,她并没有胜利的快感。

爱一个人本身并没有罪,善良也没有错,但女人不光要优雅善良,也要有利刃和锋芒。否则最终等来的,只能是一个又一个的“亲密爱人”。

  《长长的回廊》读后感(四):《长长的回廊》:跌宕凄切的缱绻之爱,女性视角下的复仇挽歌

  

近日,流量小生张新成继《以家人之名》后,又有一部悬疑推理新剧《回廊亭》即将来袭,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回廊亭杀人事件》。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彻底颠覆了以往的阳光形象,并与有“小周迅”之称的邓家佳组成cp联袂出演,剧中还有王艳,陈紫涵,邵兵等诸多明星的参与。那么,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为何多年来经久不衰,吸引明星们一再翻拍?

东野圭吾的《回廊亭杀人事件》自1991年出版以来,曾被改编为日剧、舞台剧,书籍也再版过多次。这本新经典文库2020年10月出版的《长长的回廊》,就是《回廊亭杀人事件》绝版十年之后的再版。

这次的书封设计十分有特点,在冷冽的莫兰迪色调中,可以看出封面自上而下的楼梯是故事中回廊亭曲折迂回的走廊,上面行走的男子是下方女子的恋人,两个人一天一地的位置代表天人永隔,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最下方的两团火焰也与书中的结尾暗合。

这个故事之所以被各方青睐,一再出版与翻拍,首先是因为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女性视角展开的叙事细腻哀婉,层层渐进,抽丝剥茧,如爱语般缱绻呢喃。虽然桐生枝梨子的推理不像《神探伽利略》中的汤川学那样无懈可击,却更加符合我们普通人的理解与逻辑思维。而第一人称让读者在看的过程中有很强的参与感,仿佛与书中的人物一起解密,探寻最后的真相。

女主人公桐生枝梨子在一场蓄意的纵火谋杀案中死里逃生,初恋情人里中二郎却葬身火海,还被指证为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后畏罪自杀,并且想要与她一起殉情。对于32岁才拥有初恋的桐生枝梨子来说,这场打击沉重到她无法承受。凶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故事中执拗而极端的日式性格人物,人性瞬间的光辉、刹那的挣扎、转瞬即逝的绝望、永无止境的欲念,通通被付诸于笔端精工细描,串珠成线,最终揭露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残忍真相。

诞生于火中的复仇女神,没有救赎的人生之路

20世纪90年代,日本爆发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此经济实力一落千丈,80年代的辉煌再也不复存在。当时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滑,成千上亿的美元化为乌有,上千亿的银行坏账,数不清的企业倒闭,失业率与自杀率持续攀升,无数人的金钱像泡沫一样转瞬即逝,泡沫经济开始了,而《长长的回廊》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期间。

资本主义世界的尔虞我诈、贪婪虚伪,人性的波云诡谲,在故事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他人突如其来的谋害,女主人公桐生枝梨子展开了决绝的复仇。

后背上也布满了难看的烧伤疤痕,仿佛地图上的一座座岛屿。我无法忘记这一切,无法将恨意稀释哪怕一点点。

她决定抹去自己的身份,以另一人的身份“复活”寻找真凶。为了复仇,她再次来到当年发生火灾的回廊亭。然而她将面对与寻找的,是比之前更加残酷的真相。

其中最出彩的还是融合早期古典推理元素的密室,关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植入,浓厚的本格推理色彩,女主惊心动魄的复仇,幽暗人性和当时日本社会困境的揭示。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女主桐生枝梨子亦步亦趋的复仇,回廊亭所有人的心怀鬼胎,每个人的细微心理活动, 这一切如绚烂夺目、荡魂摄魄的地狱变相图,将世间的人性百态尽收眼底。

在这部东野圭吾早期的推理作品中,除了密室中的诡计,还用人物的假死和变装来设定了相匹配的诡计,最后通过人物的情感变化延伸出了发人深省的社会性主题,彻底打破了本格推理作品中通过诡计来设定人物,人物为诡计服务的基本模式。

他将案件与人性结合,塑造了一个性格刚烈执拗的女性,一个诞生于火中的复仇女神,即使踏上一条没有救赎的人生之路,她也要缔造一场惨烈决绝的凄美复仇。

破碎的时代,复仇的挽歌,扭曲的人性之恶

故事中围绕的还有一大笔遗产的继承问题,是这个故事的主要导火索,也是凶手要杀害桐生枝梨子的主要诱因。

企业家一原高显有一大笔遗产,但是他并没有妻子和儿女,只有一个私生子。于是这笔遗产的继承成了问题。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桐生枝梨子,一原家族的其他成员都不知道这位私生子的存在,他们只知道自己即将拥有这笔遗产的一部分继承权,并对此充满了臆想与期待。

如果想增加继承者获得遗产的比例,那就要减少竞争对手。曾经的血亲之间开始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都在怀疑对方才是命案的真凶,甚至公开指责对方对钱财的各种迫切需求。曾经彼此双方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亲情此刻却在金钱面前瞬间灰飞烟灭,归来复仇的桐生枝梨子正是利用了众人贪婪的本性,最终完成了复仇。当真相水落石出时,没想到当初布下陷阱的,竟是自己曾经的最爱的人。

在这个故事里,在这场惨案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受害者,更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赢家。这些人物的悲剧源头,是因为泡沫经济而产生的贪婪、冷漠、自私,致使人性发生扭曲与畸变。书中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代表人物:

1.鲹泽弘美、小林真穗——贪婪扭曲的人性

在这个扣人心弦的连环杀人案背后,诉说的却是的社会中扭曲的人性与贪婪的欲望。他们代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洪流中,为金钱而逐渐贪婪扭曲了人性的人。

为了夺取巨额遗产,鲹泽弘美假扮成高显的儿子里中二郎接近桐生枝梨子,一步一步的骗取她的信任,一点一点的骗取她的爱。最后,他与小林真穗里应外合要害死枝梨子,但未能如愿,枝梨子从火灾中侥幸逃生,复仇的悲剧也由此开始。

“泡沫经济”破灭时,日本社会也随之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疯狂。经济崩溃带来的重重社会压力,导致社会上本来就存在的不安定因素集中爆发:自杀率与失业率激增、犯罪率攀升、债务繁重,为了生存,金钱成为了超越所有美好事物的存在。

这个复仇的悲剧故事再现了日本20世纪90年代真实社会面貌,鲹泽弘美与小林真穗两个人真正代表了这个“泡沫”破碎后的疯狂群体。对金钱、权利的掠夺,都源自于他们对失去的恐惧,不想再变回那个一贫如洗的自己,所以只有源源不断地将社会上所有利己因素据为己有,不择手段的掠夺权利与地位,才能让他们有真正的满足感与安全感。

在泡沫经济的裹挟下,每一个人都身不由己,道德与人性早已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逐渐分崩离析。

2.桐生枝梨子——忠贞而绝望的复仇女神

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泡沫经济时期,她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完全不为任何金钱利益所动。她与身边觊觎遗产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衬托出了她的纯洁与忠贞。

在这个故事中,相对于鲹泽弘美与小林真穗的占有与掠夺,她只是一个单纯为爱而来的复仇者。

二郎,我的二郎。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他在一起的日子。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立刻摇了摇头。这段最美好的回忆,也附带着最可怕的记忆。是我坠入地狱那天的记忆。

假扮成里中二郎的鲹泽弘美对桐生枝梨子没有任何感情,只是为了高显的遗产而接近她,外表俊美却肮脏而卑鄙;枝梨子外貌平庸,内心却善良而忠贞。两个人爱欲缱绻,灵魂却形同陌路。

这段悲剧的爱情,正是当时日本社会崩溃时灰暗的体现。

在疯狂的泡沫经济时代,这种跌宕起伏,人性扭曲、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家庭中发生的悲剧,也许正在时时刻刻上演。险恶的人心犹如绝望的死水,死气沉沉,恶臭不堪。

• 写在最后

相比于松本清张、有马赖义等社会派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似乎更注重描绘性格丰满而矛盾重重的角色,他又通过角色对社会做全方位的展现。这种基于从“人”,而非案件本身出发的写作手法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中推理并不是首要因素,而故事中的“人”,才是永远是高于推理的存在。

无论是《嫌疑人X献身》中石神感人肺腑、无私奉献的爱,还是《白夜行》中桐原亮司对雪穗至死不渝的卑微之爱,都与是以角色为主来表达人性的挣扎,命运的无奈。而在《长长的回廊》这个故事中,从桐生枝梨子内心的躁动到对爱情的执着,甚至她对自己生命做出抉择的那一刻,真正表达出来的,是作者对当时社会与人性的深刻反思。

合上书后,我依旧能感觉到故事中诡谲而激烈的情感如同冬日焰火般,灼烧着在爱情和欲望中迷失的人们,伦理与苦痛在爱欲纠葛之下跌宕起伏、缠绵悱恻。最后,这一切如结局中燃尽所有罪恶的炽热火焰一般,压抑着我的心,在书中那长长的回廊里再也徘徊不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长长的回廊》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