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12-15 00:29: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读后感1000字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是一本由林清玄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读后感(一):秋天应该是读散文的季节。

  凉风渐起的时候最宜在午后温书,且千百种书里一定要有一本温情脉脉的情人在耳边絮语。文辞无需别致,情意不必激昂,但求一种朦胧而温暖的熟悉,一种坐下来便可以侃侃而谈的旧人情调。闲话家常里谈起门前的常青藤,花园里的铁树,城市里的木棉......春去秋来是大自然不变的节奏,也是一年年逐渐成熟的心。

  什么样的人懂得生活?汪曾祺算一个,林清玄亦是。

  汪曾祺是个老顽童,心里字里永远藏着一颗热热闹闹的小孩儿心性。生与活的滋味都浸在一个“赏”字里。苹果花、栀子花、葡萄藤,岁时不同,乐趣无穷。

  林清玄则是永远的“有情人”,爱意从心里涌入眼眸,又倾诉笔端。自然界的四季轮转,古董店里缓慢流动的时光,此番种种落在林清玄眼中皆是有情。

  情是心的根,左右着脉搏,摇曳着眉眼,让世间万物都笼罩在淡而温暖的光晕里。植物有情,食物有情,器物有情,人更是万情之首:

  已迈过中年之姿的女人还在等候一生一次的爱情。爱情的种子还未生发,她却已做好了将余生燃烧殆尽的准备。像冰冻的玫瑰,在寒冷里保持着美艳,然而火热过后就是毁灭。

  雨中的少女打着油纸伞一层一层的踏上石阶,那油纸伞在心上人眼里便也一阶一阶的开出花来。

  父母交给儿子的种子是沉甸甸的乡愁和思念,只要落地便可以生根。于是游子即使在万里之外也能保留与故乡亲旧的一份实际的牵绊。种子生了根,思念就发了芽,乡愁也有了寄托之处。

  林清玄说:思念,思念最要紧。

  思念去除了情感里的极端和波澜,抚平了生活里的失衡和不甘。思念如流水,平静的流淌却能水滴石穿。人生里的一切情感皆有起伏高低,缘来缘去。唯有思念永恒不变。思念让失散的人保留着美好的情感和纪念,让相聚的人感恩命运的眷顾和锤炼。

  人慢慢地在思念里成长,学会什么是爱,什么是情。

  思念是没有开刃的匕首,疼痛却没有危险,有情却不必伤害。思念是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梦,然后回到人群里以更真实的身份生活下去。思念是情感的圆满,是心灵成熟的朝圣之途。

  林清玄有情,情里最偏爱的正是“思念”。 深秋将近,也许是时候读一本有情致而又引人怀恋念旧的散文了。是了,散文就是念旧。

  这个秋天,我在想念林清玄。你在想念着谁呢?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读后感(二):听说读林清玄可以变得温柔

  

现在九月,已入秋。林清玄写到:九月并不坏呀!最热的天气已经过了,气温开始转凉,是最美丽的秋天,有最好的月亮。是啊,在某个时候曾特别喜欢的季节,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总觉得萧瑟有着一种别样的美,走过这人生海海,却也明白,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情绪很多时候是自己主观的臆断,花还是那朵花,树还是那棵树,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心情罢了。一直很喜欢林清玄的文字,给人以一种淡然之感,仿佛一封旧信,记录的是我们的曾经,你读它,就如同老朋友聊着天,世界再大,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收录了林清玄先生的经典散文五十余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是对这世间万物的情感表达。

万物有情生。记录着这世间的一草一木,木瓜树,银合欢,水姜花,常春藤,那些生活中常见的草木不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也带给我们很多幸福的记忆。关于常春藤,总是想到爱情,似乎记忆中有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内容是如何却早已经记不清了,常春藤是什么样子的,我并没有亲眼见过,对于花草的喜爱我也只在观赏的层面上,遇见一个人,种上一株植物,多么浪漫的相遇,而终究你会因为一个人种上满庭芬芳。我喜欢林清玄先生关于植物的记载,那些小小的,不起眼的植物有着各自的命运,很多的时候我们却总是忽略它们,然而即使微不足道,它们也曾带给我们温暖与感动。

岁月有情老。如今想来自己对季节并没有特别的喜欢,却唯独并不怎么喜欢冬天,北方的冬天比较漫长,皑皑白雪也早已经成为过去,因为城市交通路面上不会留有积雪,太过于危险,而年幼时,风雪很大,天寒地冻也愿意出去玩。冬季于我而言总归是这一点记忆。如果去阅读岁月,先生笔下的季节节气或许更能感受到美好吧。《秋节之韵》,《夏之秘密》,《以夕阳落款》,《季节十二帖》,或许因为热爱才会懂得欣赏。

人间有情长。对于生活的热爱,源于这点点滴滴。最重要的便是吃的,中国人对吃是有着讲究的,地广物博也让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我们常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只是概括的说,要具体的话可能要讲很长一段时间。这一章收录了吃食的文章十余篇,松芽酒,抹茶,苦瓜,璎珞粥,这些食物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数的它们让我们得生活更加美味。

此时光无情胜有情。光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无色无味,无法碰触,而林清玄笔下的《光之四书》让我们能够看得见,闻得到,摸得着。是啊,在某个时候我们真正的去体会这光带给我们的色彩呢,那些诗人笔下写尽的日暮我们何时才能真正的去感受呢。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我们都要做一个这样的人,有着欢喜的心,在春天去享受花红草绿,在冬天去欣赏冰雪风霜。爱这世间的万物,爱最真实的世界。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读后感(三):得失无紧,无悔过好生活最紧

  谈论起中国散文家,我最喜欢的有张晓风,毕淑敏,于丹,林清玄。他们的文字都非常的温柔。简单,豁达,谈论观点的同时又掺杂着一点浪漫主义,这才深得的我心的最关键要点。林清玄大概是我又爱又“恨”的一位作家。爱他是因为,他清新淡雅、富有哲学意味的文字,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恨”则是因为,在我们的少年时期,他几乎是“霸屏”我们的课本和语文考试卷的一位作家。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大小小受到林清玄的观点影响的,因为我对生活的态度一直都是乐观主义者(其实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有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朋友们的心态),在我的世界没有什么是天塌下来不能解决的事情。林清玄有在自己的文章《欢喜心过生活》里就说到的:一个人要过得很开心,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你要不断有超越的心,不断地超越你原来的自我。这句话我是非常认同的,毕竟心态是你决定你对待生活中的态度。考试失败啦,没有关系,下次可以考的更好的;面对家人的否定,没有关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很OK了;包括在生活中的各种碰壁,没有关系,其他人受的疼痛比你多的去了,何必在一点小事上耿耿于怀。当下时代,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被负向情绪占据,林清玄先生曾在一次活动中向读者呼吁:别让世俗淹没生活的浪漫和热情,更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唐代高丽的元晓大师:纵横尽一切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这句话,我在这个夏天深刻的体会到了。在林清玄的万物有情生中,我更倾向欣赏于铁树的处女之花。并不因为铁树开花的时间,更似逝去的最亲爱的爷爷,固然长久,也终有凋零之日。没有一点点防备,崩溃来的措不及防。往日在榕树下打牌的老头终究离我们远去了,终究还是陷入亲情的折磨。谁也逃不了回归大自然的这个规律。没有人能够打破。剩下缅怀和遗憾罢了。方始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铁树花开时,留住空中,一直保持对蓝天的仰望便足够了。 林清玄大师也挺会运用借景抒情的,他运用菅芒花来比喻母亲的伟大形象,其实吧,每个母亲在少女时代都是成一位穿羽衣的仙女。只不过她现在收起装饰,化身为一位慈爱勤劳的母亲,她们把青春年华哺育我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内心深记:天地之大,父母最大。我们做儿女的需要做的事好好说话,按时回家吃饭,他们就很开心的了。 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是忧伤思念??它仅仅代表一种浪漫的想念,与悲哀忧伤倒谈不上。我是格外喜欢在村庄看黄昏的。很多人喜欢日觉得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希望,我却对黄昏情有所钟。晚饭后在,在乡间路上一这个世界宇宙单独约会慢走着。缓慢的,感受这温柔的风,从脸颊拂过,有时情绪不好,戴上耳机,点击播放传,烦恼就荡然无存。有时也会在自己的卧室,与黄昏时分玩一场日光追逐游戏,落日的光线透过窗帘泛起红晕,照射墙上的文字,静静看着,宛如一场绚丽的落幕仪式,宣告着一天的结束。故乡的黄昏,总让人欣然忘怀。 大自然的破坏不仅仅表示台湾在白露以后候鸟被人类的捕杀,他表现在世界各地的破坏,包括对动物,植物,海洋生物,都存在着毁灭性的危险,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我的童年时代是在平凡的村庄长大的,这里有山有水,有天真无邪的小孩伴着我的成长,我们经常一起组织到山上玩耍,一起采集山药(小时候爸妈给的零花钱不够,靠自己去采集山药拿去集市买),夏枯草(听说可以煮着吃可以清热解火,家里备用),直到傍晚我们才念念不舍告别大山回家吃饭,然后隔天再来。这些只存在着美好的回忆,只不过现在的现状忍不惨赌。这里慢慢的被开发了,打造小康社会文明村庄,不禁哑然,为了小康社会文明村庄,整得树不树草不草的模样,大山的生气和美,就这样得给整没了。其实,整得再美又有什么用呢?我们都丢失了大自然最纯的美了。 一起做个浪漫主义的人吧。永远保持年轻,快乐,充满热情,向往着远方,追逐世间一切美好,得失无紧,只要我们内心无悔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就足够了。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读后感(四):于天地间寻一份欢喜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

欢喜的心最重要,

有欢喜心

则春天时能享受花红草绿

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

林清玄(Lin 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县。主要作品有《温一壶月光下酒》《紫色菩提》《红尘菩提》《平常茶非常道》《清欢玄想》《心有欢喜过生活》等散文集。

他的散文充满着浓浓的佛家哲学,读来让人心灵澄澈,语言文字细腻入微,不觉间有如醍醐灌顶,瞬间扫却心中烦尘。这部散文集《晴天爱晴,雨天爱雨》也将作者的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我们直面当下,拥有一颗欢喜之心。

这本散文集分为四个部分:《万物有情生》《岁月有情老》《人间有情长》《此时无情胜有情》,四个章节分别独立,但在精神上都透露着作者浓浓的生命情怀,人文理想,以及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佛教的感悟。

图片来自网络

万物有情:万物皆有因缘的兴灭,把握当下,无悔地生活

这一节中主要讲草木有情,在草木的兴衰里看草木的真性情,在草木的荣枯里品人生百味,真可谓“一切花语皆人语”。这个章节里讲到了很多植物,茉莉常春藤,非洲红,铁树,木瓜……虽源起于平常之物,但无不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对自然的敬畏,让人们把握当下,无悔地生活。

比如《木瓜树的选择》,他看一颗木瓜长在污泥之中,于是心生恻隐,将它移植回家,让它在松软的土壤里生长,有澄清的饮水,有美丽的阳光,然而它却渐渐枯萎了。由此作者想到了“吸毒的浮浪者”,对他们来讲“污浊已经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经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于是,当他们自暴自弃时,生命再也不可能挽回了。以小见大,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再如,拥有着强大的韧力和耐力的菅芒花,让作者看到了在母亲身上的品质;带籽飞翔的木棉花,让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坚持,如若只有开花的心情,那么他终将会失去结籽飞翔的愿力;萎落的金急雨,告诉我们萎落的花并非是死亡,而是一种成长,一种等待,等待下一个季节。

岁月有情:晴天爱晴,雨天爱雨,拥有一颗欢喜之心

这一章节主要讲时间,讲时序,在与时间的对话中,我们找到自己的本心。拥有一颗欢喜的心,则春天时能享受花红草绿,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

这一节在讲到欢喜的时候,引用了一个黄山谷拜访晦堂禅师的故事,讲到了“禅是什么”,禅是什么呢?禅就是对你毫无隐藏,“像我们耳朵听到河流的声音,眼睛看到花的绽放,我们的鼻子闻到花香,我们的舌头可以品茶,我们的皮肤可以感受阳光……”在每个地方都有禅,在么一寸时光里都藏着欢喜。

茶有五味,第一泡的苦涩是青涩的少年,第二泡的甘香是香醇的青春,第三泡的浓沉是沉重的中年,第四泡的清冽是回香的壮年,最后一泡清淡就是愈走愈淡、逐渐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而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里都有自己的味道,每一种味道亦是一种人生。亦苦亦甜,亦晴亦雨,我们都要保持欢喜。

人间有情:尝遍生命里的各种滋味

在味道这一节作者主要讲饮食,人生五味,甘,苦,辛,酸,咸皆有。人的口味可通过中和来矫正,人的习气亦有贪,嗔,痴,亦可矫正。如果人生的各种滋味不能如我们所愿,不妨试着去“中和”,坦然面对生活,不被生活的味道左右。

这一章节的亮点在于将让人生的道理寄予在美食里。这里讲到有很多美食,比如带着妈妈味道的鳝鱼骨,在那个艰苦的时代里吃出的是妈妈浓浓的爱;有蕴藏了一座山,一个春天以及天地精华与灵气的松芽酒;有具有美学味道的日本抹茶;有蕴藏着人情冷暖的凉面……

作者深知“知味不易”,更知得一“知味之知己”之难。

无情胜有情:要低得下头,要看得破

这一节更侧重讲佛性,讲禅悟。作者在佛光山与导演拍佛教的早课礼仪。醒板声,钟声,鼓声,木鱼声,声声警醒,志心于道,昼夜长醒。

在佛寺里,每一样东西都有其佛性。比如,僧鞋六洞,既不是美观,亦不是凉爽,这六洞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僧鞋六个洞就是要出家人“低头看得破”,看破声、香、味、触、法六尘,堪破贪、嗔、痴、慢、疑、邪六大烦恼,于我们凡俗人来讲,亦是,低得下头,亦是看得破人生。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读后感(五):林清玄--欢喜的心最重要

林清玄的文字,总有一种干净、素雅、温暖、平和的情绪,就像一条溪流缓缓流过心尖,平缓,却又回味悠长。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欢喜的心最重要,有欢喜的心,则春天时能享受花红草绿,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

这本《晴天爱晴雨天爱雨》共分为四大部分,收录林清玄53篇散文,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分:万物有情生。

我没有依靠,我只能靠我自己

在《有情生》这篇散文里,作者提到一种植物:常青藤。我对植物,一向只见其形,不知其名。所以,我并不能准确地说出常青藤到底长的什么样子,是像爬墙虎,还是长的像竹子。

我与老人同时种下常青藤,老人随手插在地上,不见洒水除草,只让它接受阳光和雨露。而我呢,细心地将它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时也在阳台接受阳光和雨露。

两株长在不同地方的常春藤,慢慢地差别越来越大。老人的常春藤愤怒抽芽拔叶,叶子越长越大,而我的,缓缓生长,叶子越长越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老人的。

老人说:那是因为养在盆里的常春藤没有泥土,根没有地方去,所以长不大。

这让我想到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

当他们来到人间时,都是天上的天使,落入人间后,有的人就像长在了老人门前的常春藤,有的人就像是长在盆里的常春藤。

长在地上的常春藤,没有人细心照料,只有靠着自己顽强的吸收着大地、阳光、露水给予的养分。就像那些留守儿童,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照顾自己,甚至照顾爷爷奶奶,照顾弟弟妹妹,在同龄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讨好的时候,他们成为了家里的小顶梁柱。因为他们明白,生活只能靠自己。他们早早学会生活的技能,早早确定未来的目标,能在成年后,接过父母肩上的担子,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

而被养在花盆里的常春藤,就像那些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他们是父母的心头肉,拥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和来自各方的赞美与宠爱,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从来没有生活的烦恼,也不用承担家庭里的任何责任。最终他们长成秀气的、纤弱的模样。

植物和人一样,它生活的环境决定着它的生命力的顽强程度。

有时候,希望是生活唯一的救赎

有一次,作者经过市场,在路边的水沟里看到一颗木瓜树苗,仅仅依靠着水沟底的一点点烂泥而生活。出于怜悯,生怕这树苗被台风或者大雨连根拔起,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失去生命。想着家里花园里还有一处空地,阳光和土壤都很理想,便把这颗树苗移栽到了自家花园之上。

没想到两周后,木瓜树苗竟然枯萎了。

作者说:一粒木瓜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就像是一个人,偶然投身尘世,也是不可测的姻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困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园而投身此世的。

木瓜树苗之所以枯萎,也许那是因为它几乎毫不费力地,到了所仰望的花园之地,也许它发现,那花园并不如它所想象中的那样,于是失去了希望,没有希望的生命又如何繁盛呢?

这让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年轻画家把生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枯黄的叶子上。当叶子经过凛冽的寒风吹拂,依然存留下来的时候,她重拾了生的希望,顽强地活了下来。只是那时,她并不知道那片给她生的希望的叶子,其实是老画家最后的一副作品。

有时候,一个希望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有时候,一个希望也可以彻底摧毁一个人。

希望,能够让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努力的活着。

希望,也能过让我们不断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但如果有一天,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华的仰望呢?

作者养过一盆“非洲红”,是一盆据说来自非洲的观叶植物,长的像枫叶,叶子又小又圆,作者很喜欢这盆植物,放在窗外的阳台上,每日细心照顾。

搬家的时候,因为植物太多,到了新家一周后,才想起这盆被遗忘在阳台的非洲红,打开木箱后,发现非洲红的叶子已经落光了,盆里的土也都干裂了。

作者不忍心就这样丢弃它,于是把非洲红放在阳光照射的到地方,每日晨昏浇水,一周后,发现竟然抽出了碧玉一样的绿芽。

生活,有的时候,就像这非洲红一样,看似穷途末路,只要有一丝的阳光与雨露,也要奋力拼搏一次。一个小小的非洲红都能破土重生,何况伟大的人类。

希望,对一个人来说确实非常的重要。但是却不是生命持续下去的唯一的理由。

有希望的生活的固然值得欣喜,没有希望,创造希望而得来的生活,才叫经验。

所以,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时候,都要相信,生命有破土重生的能力。

热恋像莲子,失恋像莲心

《莲花》这篇散文,我连续看了好几次。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看过很多写爱情的文章,幸福的,不幸的,开心的,不开心的,遗憾的,圆满的。但是这一篇《莲花》让我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你想要如莲子一样洁白的爱情,就要承担莲心给你的苦楚。

这让我想起《小王子》里面的一句台词: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制造羁绊,就要承担流泪的风险……

都说这世上,唯一忘不掉的恋人,便是初恋。

初恋如莲花一样圣洁,像是有着天然的滤镜,无论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季节去观看,都很美。

《莲花》这篇散文讲的是一对少年的恋人,他们从学生时代开始相爱,以为此生不需要名利,不需要财富,只要拥有一池莲花,便是永久。当命运将他们分开。女孩嫁作他人妇,却依然忘不了,拥有一池莲花的承诺。

那些爱情中给的甜蜜,最终会化作一条条细长的莲心,多年以后,还饮着生命的苦汁。

人人都说,有缺憾的爱情才更美好,才更难忘。

可是每个人又都希望遇到完美的爱情。

却不 知这世上,哪里有什么完美的爱情。

洁白如莲子,却也暗藏苦涩的莲心。

其实爱情,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它什么走。

当它来了,你犹犹豫豫,当它走时,你追悔莫及。

在爱情里,我们都想拥有紫霞仙子的月光宝盒,我们都想开启时光,回到过去。像至尊宝一样地忏悔:曾经有一份真正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晴天爱晴,雨天爱雨》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