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绝对隐私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2-14 03:54: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绝对隐私读后感摘抄

  《绝对隐私》是一本由安顿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50元,页数: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绝对隐私》精选点评:

  ●小时候在我妈的书柜上翻来看过(真的小时候,还在读小学)。就记得里面有一个虐心的好像应该在一起却没有在一起的啥男生对女生很好但是男生跟别人上床啥的,然后在雪地里等女生女生狠心离开,说在雪地里等了你一晚上都会骗你还有啥不会骗你…………今天才知道陈坤周迅演过这个系列我的妈呀——(不瞒各位今天一些号称写人物报道搞非虚构的,还不如安顿)

  ●高中看的。

  ●进了社会就会遇到各种套路,保护自己。情感是没错的,不要伤害自己,及时止损。

  ●看了她的访谈,里面的人物让我们看到当今中国社会的现状,比较困惑和压抑。

  ●当年专业课老师推荐 直到毕业二三年后竟在村口的旧书摊遇到 意外 可以一读 但不得不说 安顿更长于写人的感情 而非其他~

  ●小学的时候看的,印象非常深刻

  ●小学时把家里出现的这些言情读物基本上都看了,有些故事现在还有印象。。

  ●我好像是小学还是初中无意中从家里翻到了这本书...

  ●有没有人也读过这个!我妈的书,我的一部分性知识启蒙就是从这书来的!

  ●多么伟大的爱情到了最后都不外乎好好多日子。

  《绝对隐私》读后感(一):我明白了

  花一个下午读了这本书,也稀里哗啦的哭了一个下午,但她似乎是让我解开了一个长久来的心结。书里有这么一句话,一辈子忘不了,就是让你为他(她)后悔的那个人。大家都是其中一个吧。谁都有点过去的,把握现在的幸福,也许只有当我们可以不管结果的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是最幸福的。

  《绝对隐私》读后感(二):这本书当时很哄动!!

  这本描写边缘人类的口述实录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哄动,因为安顿描述的感情不是普通的感情,而是不为一般人所接受的感情世界。口述实录这种风格就是由这本书掀起的。但不能否认安顿的文笔和选题现在看来,依然很独特,文笔很好。

  说真的,这种书看多了,心里面有些压抑~~因为太真实。悲伤的事找到共鸣只会让人更悲伤。

  《绝对隐私》读后感(三):打开的潘多拉盒

  作者笔下,一个个受过伤的心灵在呐喊,夹杂着无奈和玩世不恭。无论男女、无论阶层,都感性而脆弱,敏感而多疑。他们都有着绝对丰富的感情,对于心灵的一丝微小触动都能用最贴切的语言描绘出来。也许这也对他们的痛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诚如一名被采访者所说:“一个人有时候会按照自己设定的命运走向发展,冥冥之中不由自主”。

  这就像自己打开了藏有人性之弱点的潘多拉盒,钻了进去不可自拔。对于隐私考察了国外对privacy的定义。发现隐私实则一中性词。隐私仅仅用于定义那些存在于内心深处,不愿意与人分享的人生经历或感受,并不带有任何有关是非善恶的所谓价值评判。这与国人原有理解的隐私所包含的潜台词不同,不是窥私癖所乐衷的那种“难言之隐”。隐私越多的人心理负担就越重,只有当隐私不再成为隐私并且在一个理解和谅解的前提之下得到放松才有可能得到某种意义上的解脱。

  《绝对隐私》读后感(四):十年了,他们怎么样了?

  在我印象里,98年的时候安顿很火,报纸上到处是她的连载、杂志上各种关于她的文章以及关于她文章的文章。10年以后我想起看这本书也不过是个冲动,听办公室的同事说起“安顿”两个字,就不知为何突然想看看她讲的故事。

  可能10年以前人们的观念和现在真的很不同,《绝对隐私》里很多被叙述者讲得惊心动魄的故事,现在看来真的没什么,我想,大概过了10年,人们都变坚强了吧。

  每个故事前面都会有受采访者的简略资料,于是看的时候我会想,这些人的年龄现在已经加了10岁,他们过得怎么样了?

  人的性格其实真的满重要的,所以很多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在遇到种种困惑、伤害、诱惑的时候,有些人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豁达而有高度,但更多受采访的人却一心一意困在自己划定了悲哀的小圈子里。我讨厌那些自怨自艾的女人和唠唠叨叨的男人,但安顿的书不过是在陈述一些客观现象,我看这本书也不是因为八卦或者猎奇,只是觉得在别人身上出现的问题,自己起码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去分析,用局外人的比较理智的思维去想应该怎样应对生活的种种意外。

  安顿挑故事的眼光很不错,因为即使现在的各种媒体到处都充斥着各类访谈性质的情感故事,安顿10年前描述的这些故事,依然显得独特而生动。如果要推荐,我喜欢其中的一个故事,《人的肩膀很神》,十数年前那个化名做“徐慧”的女人作出的决定和实践的生活,今天看来还是不俗且坚定的。

  《绝对隐私》读后感(五):关于爱情我知道的不多

  这是一篇老偏题的评论。

  一本电子书看了将近半个月,在坐电梯的几分钟和路上的几分钟,一点点拖完的全部故事。

  具体有哪些情节,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姓名、年龄、职业、经历,就好像是20多年走过的人生路,只要不太刻意回头,也不会经常想起走过的轨迹。

  爱情的痛苦,不外乎是求不得和已失去。这不仅仅是爱情,生活也是。有的人从不露心声到赤诚相待,有的人从直白坦率到藏藏掖掖,既有基因作祟,又有环境改变。能够从一而终坚持坦白或者深藏不露的人,始终少见。书名《绝对隐私》,私以为是因直指人内心最为脆弱的地方,最不愿正视的过往,最不愿让熟悉的人得知的往事。偏偏在对着陌生人一倾而诉,彼此借下友谊。这让我想起一句不知谁曾说过的话,“女生因为分享秘密而成为朋友”,但是还有一句是,“Two can keep a secret,unless one of them is dead.”后一句我并不赞同,大概是因为自己极差的记性,反而帮助自己成了极好的secret keeper.所以看到桥段中一个受访人说“记者什么的最没有道德了,一转身就把你的故事大肆宣扬”的时候,忍俊不禁。

  这并不是一本教人如何去解决当下问题的书,因为作者仅仅在记录这些看似编纂的八卦故事。每个人都有个问题,每个人都藏了一个桥段。大多数人心里都藏有一个求不得,手边漫不经心把玩着另一个心甘情愿。我不能说这本书震撼了我,但也不否认它触动了我的一些想法,也确定了一些预感。

  当你20岁的时候,你无法预测30岁的你会是什么模样,身处何方,幸福与否,以及立业成家。你想象不到会是什么样的人揽过你的臂弯,拂过你的额发,亲吻你的面颊,在你耳畔说温柔的话。不是没想过,而是想不到。就像故事里写的各色人们,没想过看似玫瑰色的“爱情”和“婚姻”字眼下,其实藏有不亚于玫瑰刺的欺瞒、别恋、死别、执念、暴力、欲望、利益还有私情。童话故事里面之所以写到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之后就没有了后续,大概除了平淡生活柴米油盐不值一提以外,还有幻想背后生活真实得让做梦的人不齿。

  本来,有着美好的期待并没有错。但是,怀抱着天真烂漫的蓝图在现实里按图索骥,没有个千疮百孔不撞南墙根本就不会汲取教训。比起自己亲身体会那种惨烈到近乎自残的成长过程,早一点看到这些故事,也许会让人有所警惕。

  可惜,是走到了如今我才看到这本书,所以只能给个三星。大约对爱情靠的是摸索,对婚姻至少我还能小心翼翼。毕竟,情感并不是生活的唯一主题,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比儿女私情更有意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绝对隐私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