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LULU画报」即可关注
后台回复“你好”,送你一张幸运卡
作者:LULU
来源:LULU画报()
LULU和二胡温馨提示大家:
文末有粉丝专属福利
不看会后悔哟
你听说过“自梳女”吗?
早在100多年前,珠三角地区特别是顺德,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不婚族女子。
当时顺德等地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涌现了大批缫丝厂,当地大部分15-25岁的年轻女子都被缫丝厂雇佣,因此收入颇丰,不需要依附男人生活,甚至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思想也开始觉醒。
她们看到当时女子地位卑微,婚姻不幸的悲惨命运,便自愿把头发像已婚妇女一样盘起——俗称“自梳”,以示终身不嫁,独身终老,成为最早公然宣布终身不婚的群体。
“一梳是福,二梳是寿,三梳自在,四梳清白,五梳坚心,六梳无穿无烂,七梳一帆风顺,八梳金兰姐妹相爱,九梳九九归一,十梳终身不嫁。”
用“自梳”代替结婚“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的梳发仪式。
后来,随着缫丝业的衰落,大批女工失业,这些女子听说南洋打工收入丰厚,便和姐妹结伴漂洋过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打工。
因为当时女子地位卑微,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们没有文化不会识字,到了南洋之后只能做家政保姆的工作。
这些女子很多打工多年都没有谈婚论嫁,便选择自梳,直到晚年才回国,成为中国最后一代自梳女。
如今,国内的自梳女已经非常少,她们平均年龄都在80岁,最高的已经接近100岁了。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自梳女”,可能会觉得她们的行为非常酷和前卫。
不可否认,自梳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非常进步。
但更多的,这是当时女子为了抗争命运所做的无可奈何的选择。
有的女子成为自梳女,是不愿意接受当时盲婚哑嫁的婚俗,不愿意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觉得不结婚更自由,更何况自己又有钱,不如和姐妹们在一起更开心;
有的女子是看到身边有姐妹结婚后地位卑微,婚姻不幸,又要生孩子,照顾一家老小,伺候公婆,还要担心挨打挨骂,情愿不结婚;
有的女子是家中的弟妹要结婚,而自己却没有中意的人,为了不耽误弟妹,只能选择自梳;
还有更多女子是为了养活家人被迫外出打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人,错过了最好的嫁人时机,后来也不想结婚了。
顺德自梳女90岁的黄瑞云提起自己的经历:
“我不喜欢的,父母也不能强迫我结婚。在当时,村里很少有人结婚,结婚都是不正常没主见的人,聪明人都出来打工。”
黄瑞云家有一个爸爸,两个妈妈,三个姑妈,家里十几张口等着吃饭,因为太穷,只能吃硬邦邦的番薯头。
黄瑞云的爸爸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偏爱她的哥哥,让儿子去读书儿子却怎么也不肯读,反过来却让女儿们去打工。
更过分的是,甚至还张口说,分家产没女儿分,只留给儿子。
黄瑞云对此很生气:
“那就让儿子打工来养你。”
正好当时她姑妈在新加坡,认她做干女儿,她便跑去南洋打工。可是因为从没读过书,黄瑞云不识字,只能在那里做保姆。
“给家里钱,我也不给爸爸,只给妈妈。”
说完这句话黄瑞云笑了。
在纪录片《最后的自梳女》中,93岁的自梳女黄齐宽,14岁就去南洋打工,当时也有男子苦苦追求她两年,但她记挂着要回家看爸妈,一直都没有答应。
对方跟她说:
“没有关系,结婚后我可以跟你回家。”
但黄齐宽想着,在国外结婚生了孩子,怎么可能走得开呢,便还是拒绝了。
等到她终于28岁千辛万苦回家,才知道爸妈早就去世了。心中的念想成了空,但家里还有好多人需要养活,于是,黄齐宽又回到新加坡,努力工作挣钱。
她在新加坡打工,生活非常节俭,几乎不为自己花什么钱。
她总想着,我在这打工还有饭吃,家里的人连饭都吃不上,就把所有挣的钱都寄回家,还帮哥哥建房子买鱼塘。
等到年纪大了,黄齐宽也不想结婚了,索性自梳。
据统计,上个世纪80年,顺德沙头村新建的460多间楼房,超过一半都是姑太们寄钱回来资助建的。
看似自由的自梳女,其实大多数也是一辈子在为家人、兄弟付出,用自梳的代价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帮助家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选择自梳,从来不是轻松的行为,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女子一旦梳起,就不能反悔,如果有越轨的行为,就会被乡里人所不容,遭到酷刑毒打,被装入猪笼投河溺死。
不仅如此,自梳女还不可以死在家里或亲戚家,回家后也不能住在娘家或亲戚家,这都是不吉利的。
为了不成为孤魂野鬼,同时解决老年无人养老的问题,自梳女便一起筹钱在家乡建造俗称“姑婆屋”的住所,方便姐妹们老年退休后可以住在一起互相照顾。
1950年,一座500平米的冰玉堂就因此在顺德落成。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改变,自梳女不能回家住的习俗也随之消失。
剩下的最后一代自梳女,可以搬回家和亲人同住,但还有很多习惯了独居的老人,仍然选择自己生活,安静地,默默地,度过她们最后的时光。
如今,中国最后一代自梳女只剩最后几十位,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们,还坚守着自己当年的誓言。
她们目不识丁,却拥有独立、前卫的思想;
她们饱受不公的对待,却仍然心系家人,奉献一生;
她们选择了自梳女这条困难重重的路,只为争取女人最基本的自立和自尊。
为了女子的那一点自由,她们已经做出自己能做的最大抗争。
“奉献是自梳女的信仰,孤独却是她们的归宿。”
不论如何,这段自梳女的历史,都不该被我们遗忘。
点个【在看】,让独立成为女人最好的铠甲。
作者:LULU,来源:LULU画报(),认真生活,才能读懂生活,转载请联系LULU画报。
分享、点赞、在看
拥抱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