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者的观点》是一部由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纪录片 / 短片主演的一部波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守夜者的观点》精选点评:
●门卫的这个略带反面又极为人性的角色没法不在我心里激起对诚实普通这些品质的同情。这个小片子也带点kk说他不再拍记录片的原因。
●风头完全被沃伊切赫·基拉尔的配乐抢去了,我终于找到了这首时常萦绕在心头的音乐之出处。让人暗自恐惧的纪录片形象,而这其实正是社会中的大多数。基耶斯洛夫斯基应该有从这部纪录短片中获得启发才出现后来的《杀人短片》。部分镜头还是能感受到基氏的魅力。
●说教,无趣,生硬。
●到底想说啥?真没看懂,看困了。波兰影展。第三届波兰艺术中国行。资料馆1号厅 《两生花》前贴片 with enqing
●没看懂
●我承认有一点点走神了
●24/7/2006 7:40pm bc
●结尾守夜者的笑相当讽刺。
●我并不认为他是个坏人,我想他只是个普通人,只是他碰巧认为公开把人吊死会是件好事,因为那样可以杀鸡儆猴、制止犯罪。
●无数底层的法西斯,才会产生一个希特勒。
《守夜者的观点》影评(一):为什么人们都是睡在梦中呢?
我很诧异,为什么所有的人都睡在梦中,比如电影,他们关心技巧,情节,节奏,人物对白,主题,形式等等,而唯一需要守护的起心动念和真心自性却没人注意。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要导演成为了那台摄影机,摄影机拍摄下来的任何影像都是可以的,之间没有逻辑因果,没有道理的,就是随心所欲,就是没有因果自然规律定理,为什么没人发现这个奥秘呢?我很奇怪,也许真如圣人所言,没有佛陀在《楞严经》的开示,众生是很难很难脱离生死轮回的,阿弥陀佛!
《守夜者的观点》影评(二):守夜者守护的是一个时代的‘黑夜’
买的一张两生花的电影票,额外赠送了17分钟的守夜者的观点。
守夜者的自白冷静,有一种力量感,说话的底气十足,神气十足,是顺意者的语气。如果没有配乐你会以为是他的盛世,他所信仰的制度或是别的什么的盛世,哪怕有一些破坏者的出现。
保守、固执、强权。
可惜配乐出卖了一切,之前看十戒的时候没有觉得基耶斯洛夫斯基对音乐的掌控有多厉害,当然十戒的故事情节足够紧凑也不需要多余补充。但是守夜者的观点真的是神来之笔,他看似强硬的语气,对规则的没有丝毫余地的执行,加入了那哀伤的音乐之后,瞬间变成了摇摇欲坠的场面,是强权者以最后坚定的姿态面对着整个体系的垮塌,你能看到对强权者的最后的怜悯。
从工厂工人,到中学学生,再到小学生,制约力一层层下来,你不知道是他们所能形成的对新生命的掌控,还是他们虚弱到只能掌控幼小如此者;我想是后者,他们已经拦不住逃课看电影的学生了。
又看到了那只在雾中风景中类似的手,雾中风景更像是米开朗琪罗画的创世纪穹顶的那一只,而这里是列宁的一只手。
《守夜者的观点》影评(三):普通的法西斯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聚焦于这位守门人的脸上,微微上扬的嘴角,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当时老师正带着一群小学生介绍这位守门人,身上的制服所象征的权力让他迷恋,虽然这权力有点微不足道,但他还是将这点微不足道的权力运用到了极致,查问上下班的工人、检查过往的车辆、征收钓鱼者的渔具、去公园抓约会的学生……这其中许多理应是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外的。他迷恋权力,所以理所当然的认同权力,他认同国家,反对那些违反秩序的人,赞同死刑,用死刑去处罚那些破坏秩序的人。说实话,主人公也是一个诚实的人,所以他毫无隐藏在镜头前裸露了他的爱好,但这种“诚实”,用基耶洛夫斯基的话来讲,“他们不太能发现自己的姿态,不太清楚该怎么生活,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种诚实是集体意识下的沉睡。对于权力的认同,同时在另一方面是对于弱者的残杀。他喜欢虐待动物,开水浇入鱼缸中,鹦鹉掉入汤锅中,他虽然没有亲自实行,虐待动物,他却透露出一种欣赏。
或许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身上的这种“恶”,所以当基耶斯洛夫斯给他看这部制作的电影时,他表示非常喜欢。他只是这座权力大厦的守门人之一,就像奥斯维辛的守门人一样,他们都是“无辜的人”,他们都只是普通的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