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是一部由尼古拉斯·希特纳执导,罗里·金奈尔 / 奥利弗·克里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年马克思》精选点评:
●賤精二人組簡直無敵了
●二十几岁的上海中年老女人的傻笑让我脑袋疼
●大概剧本作者终究难以用戏剧表达马克思的思想吧,所以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插科打诨鸡毛蒜皮。舞台布景比较类似NTlive的奥赛罗,创意很好。在这个资本主义仍在享受自己症状的时代,我们当然还是需要马克思。
●舞台很棒 但是故事很平淡 演員也無力回天的那種 另外 Marx is a bastard!
●挺有趣 还是感觉有点讨巧
●……恩格斯是真的帅……作为剧院的开幕之作未免太平庸了些,姑且作为消遣品看个乐吧……
●马克思简直就是大渣男!烂人!
●无感
●没有太大的感觉
●乱
《青年马克思》影评(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听毛概时听老师推荐特别来看了这个电影,上个周看的这个电影,今天补上影评。
马克思主义从制定到成纲,到被自由者同盟认定,可谓艰苦。恩格斯作为当时的上流阶层为了得到工人阶级的消息做出了多少努力我们可想而知。马克思这么一个思想觉悟极其高的人,在撰写共产主义宣言的路上也一路坎坷。面对家庭社会的双重压迫,他坚持了下来,才有了今天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长达40年的友谊。从开始互相看不起到一起为革命开山劈路。他们的友谊是真正的革命友谊,是大格局的友谊,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的友谊。是精神上的互相支持。不同于触不可及里面的友谊,他们的友谊更加深沉,是学术上的交流,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挥洒汗水。
燕妮和玛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我们也不可以忽视。燕妮打破家族固有的思想,和马克思离开,义无反顾的支持丈夫的事业。玛丽对恩格斯的支持,对反派社会打破成规,她们都是伟大的女性。有着自己的思想,有先进的认识。
《青年马克思》影评(二):一点感想,瞎写的
About Young Marx
① 舞台是由三块互相垂直的长方形构成的,又有暗门,精巧的设置可以使演员穿梭于不同的舞台场景不同时空之间而没有传统剧目的简陋感。
②音乐特别青春,其中的激情是马克思去符合化的有力尝试。
③看这个剧的确是因为我是社会主义好青年,但是我肯定是奔着我胖去的(。)他年轻而富有激情,在那部《死了》的NTLIVE中他的台词功力碾压Daniel太多了(。)而且海报上他也特别好玩。
④虽然剧照长得都很严肃,但是这个剧也太逗比了!看剧本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笑点会这么密集,笑到肌肉抽搐。当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marx的不检点和臭不要脸。他的鲁莽和对于性的开放构成了这个戏的核心。
⑤作为一个优秀的comedy,YM的核心也是正剧,他的困惑在他与maid的那夜,和恩格斯的长谈,以及他的孩子死去的这三场戏中体现了出来。作为一个以思想为武器反抗现有体制的人,他不但要承受素不相识之人为他的信仰而死的压力,他的家人好友也同他一起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正如他的自白,他的存在本身就预示着死亡。
⑤YM的结尾则让这个不算家庭的家庭成为那个伟大思想的发源地,或者说,这6个人之间不仅仅是family member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同志之间的革命友谊,ta们凝聚在一起是因为ta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这比美国电影让一切在family中消解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⑥安利一下bridge theatre了,剧场内部特别可爱,价格也便宜,最高的票价也才70镑出头,厕所里的tissue质量特别好,因为是new open所以厕所也有先锋意识的分类,感觉剧院是由年轻人运作的,所以也显得特别年轻,也没有传统剧院的拥挤,很期待本老师来年在bridge theatre的新作了。
《青年马克思》影评(三):以伟人为素材,最喜得这种“不合时宜”
《青年卡尔》(NTLive @ 中间剧场):一些是在看作品之前就已料到的——比如你要写马克思你就绕不太开恩格斯,作品但凡意图插科打诨,两位就免不了要爆点bromance;比如导演Nicolas Hytner,有他在就会有接连不断的小冲突,保持一种不深不浅但恰恰好有点趣味的弹性节奏,比如“罗胖”Rory Kinnear,基本属于演好人带点贱兮兮的小毛病,演坏人你又怎么都讨厌不起来的类型——我以为这三点齐活了,期待值就在平均线以上了。
这个班底交出来的作业,还挺对得起我的期待。再加上一个意外圈粉的Oliver Chris版长腿恩格斯,就很是愉快了,非常适合周末放松身心。
Rory的小表情还是很具特点,也确实集中展现了青年马克思混蛋又有趣的一面。但比起这种OOC的轶闻,更让人发笑的是他一本正经掉书袋、说概念、搞哲学的小片段。有些身在当时时代却意在讽刺当下(如“圣诞节”一段)的设计简直让人忍不住拍红大腿。
以伟人为素材,最喜得这种“不合时宜”。平凡人懂得拿捏,未得这样投入;而一等一的天才浸溢在对自己“事业”的狂热之中,他的价值观、他对待事物轻重缓急的顺位,的确是不一样的——理想高尚,而爱欲仅仅也只是为其服务的一部分而已。
最明显要让恩格斯接盘那一场闹剧,是真怒气怨气恨你不争气,但半推半就委屈倒也准备吃下来。当然结果和计划差距颇多,但两人关系之铁,性格的和而不同,也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除此之外,布景折叠和展开也很有气氛,像一本大型手翻书,光影处理得当,阴影会成为整个立体效果的一部分。通过空间转换来进行的转场,没有完整的全台布景,但恰恰都保留了橱柜、当铺、集会所、图书馆的特征场景;没说出的则通过旁白来补全(如教堂)。节奏绷得很好,几乎没有浪费。
如果想要来崇尚伟大领袖,那可能gebide《青年马克思吧》都不一定适合你。但如果想看非凡人在日常世界里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甚至唱念做打,这种轻喜剧是最适合不过的。而把伟人拉到视线齐平处审视,反而更容易呈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特质呢。
《青年马克思》影评(四):谈马克思主义
通过本次收看《青年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这个神圣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我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体会。
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就是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的改变了世界,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是我们立党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大学生最鲜亮的底色。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如果给每个人都贴上标签,马克思一定是多彩的一个,是千年最伟大思想家。他立足当时所处时代,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放眼整个人类发展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不断在实践与思考中形成马克思主义,这推动了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
1939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
我国目前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同时面对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与艰巨繁重的机制体制改革,在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上,更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以马克思精神自我鞭策,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纪念马克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是多么强大,道路的选择是多么重要,崇高的事业是多么值得奋斗,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是多么紧密相关。
18汉语国际教育
首经马新青年影评—2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