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09-02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摘抄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是一本由[美]朱瑟琳·乔塞尔森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的156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0年02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精选点评:

  ●欧文亚隆反复告诫我们——关注当下体验 收获就是 激发我要找他写的书看看的兴趣

  ●很好的心灵引导书~

  ●感觉好像触摸到了很重要的东西但确实又不知道怎么操作,过两年有更丰富的案例和更系统的培训之后,再来看。

  ●与自己相遇。

  ●初见书名时就被深深吸引,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移除成长的障碍,关注当下,此时此刻,心理治疗并不是提供解决方案。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

  ●这书很大程度上就是介绍有关亚隆所写的书的简介,其中对于死亡哲学的那一部分写的很精彩,让我确定了亚隆写的书都有读的价值。

  ●Meet with myself in the depths of the heart

  ●原来存在主义更加注重的是生命当下的感受。常人总是对心理治疗师有种神化的期望,原来治疗师本身也要经历不断的自我治疗。

  ●“我喜欢这种陪伴”

  ●不知是很久不修炼还是。,这本书让我很失望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一):陪伴

  读这本书伊始的确有些诧异:不是欧文 亚隆的作品啊!是别人写的。但是读着读着就喜欢上了,因为我从未读过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道听途说。

  这本书,清晰的写了他的几乎全部作品的背景和自作目的已经作品的意义和影响;不仅如此,更多的是在说欧文 亚隆的追求,以及他对心理咨询师的认识,他做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他对心理咨询师的理解和感悟。

  读这本书,内心感觉到一种平和,接纳,渐渐地让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都有积极的改变,这是一种吸引力,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很少能有人这么谈论人生,咨询师的工作,的确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清新的空气进入到我的身体里。非常高兴能在生命最深处与你相遇。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二):爱之深,责之切

  先说缺点

  1.翻译差,语句别扭

  2.打错字,随处可见

  3.“亚隆思想传记”不是应该由亚隆自己来写吗……????从别人口中叙述,总是感觉很奇怪。说实话,这本传记还不如《十年一觉电影梦》的文笔。

  4.这本就是一个广告:告诉你,喂~亚隆还出了很多小说啊、治疗心得啊……快去买来看看吧。可是我都已经看完了,再看这个总结,有点广告嫌疑。

  再说优点

  1.一本书总能关联到更多的书。那些对亚隆思想有影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都有提到。可以按图索骥。

  2.总结了亚隆的核心观念、理念和精华。

  3.加深对亚隆个人生活的一些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学习背景、伴侣和婚姻带给他的成长。

  打2星实在是因为当初的热切期待,被泼了一桶冷水。

  尽管这样,以后但凡有亚隆的书,我还是会买,对,是买,不是借~

  因为,有他的陪伴,很重要!!!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三):生命之舞

  自由、责任、孤独、死亡。

  花了几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存在主义的部分,旅途伴侣的那一部分,和最后那一句:“我喜欢这种陪伴。”

  生命有着不随意志的自然规则,有着无法摆脱的孤独感,死亡的威胁,然后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该如何活下去?”

  ——“我应该继续去做那些真正给我带来满足和意义的事。”

  与这两天看禅书,《幸福密码》中解答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殊途同归之感。

  借微博上一段话,“生与死是这个世界上最奥妙无穷但同时也是最自然不过的现象。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文化、哲学、宗教的内涵都与试图解释生命的诞生和衰亡有关。不管人类怎样来看待生死,生死本身更象是一种禅,是超越人的理解,超越宗教的轮回说、天堂说和重生说,也超越科学的进化论、基因学说和自然主义的。”

  而这场生命之舞,因有着和他人生命的深处的相遇,无比的幸福与美。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四):了解一个心理学大师的成长历程

  去年我读了《诊疗椅上的谎言》,就觉得很不错,只是当时没在意作者。后来我读了《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越读越有劲儿,才慢慢注意到这本书的作者居然和前一本是一样的。我才开始关注亚隆这个人。只是书的简介里关于亚隆的信息太少了,不足以满足我对他的好奇心和崇拜之情。所以当我发现有这样一本传记让我们了解亚隆,真的很高兴。

  这本书让我更加坚信: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很长的准备和积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亚隆近35岁才开始写作,他一直坚持阅读哲学,文学方面的书籍,坚持团体治疗、个体治疗方面的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因此才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通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亚隆各部作品的大概内容以及他为什么会写这些书,他的心理治疗观等。

  当读到“编后记”,读到亚隆友善而深情地问:“杰里,对你来说,坐在这里跟你不能确定是谁的人一起谈话,那会是怎样的感觉?”的时侯,我感动了,被亚隆对生命存在,对当下体验的关注而感动了。他已经将存在主义的世界观融入到生活,融入到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我想这才是他为什么会成为大师的真正原因。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五):收获

  最初接触亚隆,是看他的《爱情刽子手》。内容早已忘记,触动仍留心中,愿以此为引,常读常新。

  44

  也许,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去尝试新方法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承受住焦虑。

  正如,一个人能够学到多少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承受多少“无知”,在学习过程中他愿意犯多少错误。

  69

  亚隆宁愿相信,意义感产生与一个人投身于对生命拓展,生活充实,自我超越的追求。

  我们置身于存在孤独的处境,并在其中力图寻找意义,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并在自由里做出选择,且要对我们的选择负责,但终有一天,这一切都将终止。

  72

  人们会将死亡恐惧掩藏在这样一个信念之下:个人的特异性将以某种方式凌驾于这种可怖的天命之下。

  87

  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最深层的渴望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这些愿望包括,我们希望自己不会变老或死亡,我们希望得到永恒的爱、保护和意义。

  89

  作为一个治疗师,亚龙知道他的病人对他们不可逃避的选择自由有所察觉;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亚隆向所有的人表明,他们在怎样参加建造牢笼,并最终囚禁了他们自己。如果一个人忠实于自己的意愿,能够做出决定,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他就会经历改变。

  亚隆充分意识到,不管两个人的生命相遇是多么深入和多么有意义,一方对另一方的了解依然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必须学会在不确定中与他人保持联结。

  90

  亚隆的假设是,了解人类境况比对之无所了解要好,即使这意味着一个人得放弃会给他带来安慰的幻想——而这种幻想,在亚隆看来,最终会削弱人的心灵。

  128

  治疗师的生活是服务他人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超越自己的个人愿望,转而去关注他人的愿望和成长……我们的快乐不仅来自于让病人获得成长,也来自于这种成长带来的连锁反应——我们的病人对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