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3岁女孩成70斤吃播,母亲“她天生就胖”:甩锅父母,何以为人
日期:2020-08-27 10:46:04 作者:壹心理 来源:壹心理 阅读:

3岁女孩成70斤吃播,母亲“她天生就胖”:甩锅父母,何以为人

  杨桃|作者

  欧小宅、如欢|编辑

  佩琪才3岁就70斤了,脸像充了气的气球,走路摇摇晃晃。

  原因是,父母一直让她做吃播。

  视频里,吃不下的佩琪央求,“别弄了别弄了,”。

  父母充耳不闻,甚至还兴奋地宣布“快突破100斤了”。

  网友指责他们不配为人父母,拿孩子赚钱

  佩琪父母却推卸责任“她出生就胖”。

  气到炸。

  他们就是典型的甩锅父母。

  甩锅父母常见的3个口头禅

  甩锅父母,是指那些遇到问题,从来不反思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直接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那类父母。

  一般来说习惯甩锅的父母有如下口头禅:

  第一个:甩锅命运——我能有什么办法?这就是我的命。”

  佩琪视频曝光之后,面对网友的指责,佩琪父母的态度就是,我能有什么办法。

  言下之意就是我也很无奈,我已经做了我能做到的了,你也别逼我去做那些我做不到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认输、自我示弱的态,意在告知其他人,我自己已经先认输,先承认自己的无能了,那你们就不要再指责我了。

  甩锅命运,是真的甩锅吗?不一定。

  就算故意这样去做,只要错在别人,自己就能免责。

  想什么呢,监护人的责任可是有法律依据的。

  第二个:甩锅年龄——“他还只是孩子”

  前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年轻女孩被8岁男孩摸臀,反遭男孩妈妈暴打”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不管8岁男孩是有意还是无意,男孩妈妈第一反应就是,“我孩子才8岁,他懂什么?”

  抱着这样的认知,她直接将责任归咎于女孩,口口声声脏话不断,还动手打女孩。

  一位网友说的好:

  小孩子可能是无意碰到的,但是这个妈妈的行为其实是告诉了孩子,即使你是故意摸的也有妈的给你撑腰,流氓就是这么教出来的。”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用孩子小当借口,也是在一次次纵容孩子的恶习

  现在不管,总有一天,社会和法律会帮你管。

  第三个:甩锅孩子——“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

  今年,在墨西哥儿童节那天,一个10岁的小姑娘自杀了。

  临死之前,小姑娘留下遗书说,希望自己死后,妈妈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因为在此之前,女孩妈妈在跟爸爸吵架的时候,总说希望没生过她。

  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发生冲突的时候,总是喜欢拿孩子来当挡箭牌,动不动就会说,“要不是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

  孰不知,这样的话会对孩子造成巨大杀伤力

  对于认知并不完善的孩子来说,这句话会让他产生极大负罪感愧疚感,会觉得自己是一切不幸源头,他们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才导致爸爸和妈妈不再相爱。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很好:“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让他背负这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对父母的内疚,会让他不断质疑自己活着的意义,潜意识里,他们觉得自己不配幸福,自己给自己制造各种苦难。

  归根结底,父母甩的锅,后果都是孩子在承担。

  很多孩子不自觉地接过父母的痛苦,往往要用一生来救赎。

  甩锅父母是如何养成的?

  那么,那些习惯甩锅的父母是怎样养成的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有个同款甩锅的父母。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代际传递”,意思就是那些你觉察不到的认识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遗传给你的一代又一代。

  比如,一个在妈妈情绪伤害下长大的小女孩。她在长大,生下自己的孩子后,当听到孩子的哭声也会产生焦躁的情绪。

  因为在她长大的过程中,她没有处理这种情境的经验,不知道该如何调节情绪。

  为了赶快制止孩子的哭声,她可能会对着孩子大吼,不准哭,再哭我就打你等等。

  同理,习惯甩锅的父母也会把甩锅的行为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从父母身上习得适应这个世界的方式。

  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给的是一个错误的模版,那么孩子就只能学会错误的应对问题方式。

  习惯甩锅的父母,教不出敢于果断承担责任的孩子。

  其二,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名词叫“投射”,指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意思是人会把自己具备但不能接纳的情绪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追求极致是人性的特点,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是完美的、至善的、强大的,当出现一些与预期不符的情况时,他们就习惯于将不符合预期的一面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个时候,甩锅让自己避免了不完美、不好。

  比如,如果一个人对现实很焦虑,不能接纳自己休息的需要,那么他就会整天抱怨身边人懒、不上进、没有追求等;

  如果一个人追求完美主义,不允许自己有瑕疵,那么他就会对别人极尽苛责,不能容忍别人犯错误......

  总而言之,那些不接纳自己的人,内心黑白界限特别明确,为人处事容易极端化,内心缺乏弹性。

  这个时候,比他们更弱小的孩子,就成了完美的甩锅对象。

  婚姻不好、生活挫折、甚至跟别人有了纠纷,这些,都甩锅给孩子。

  孩子还小,又天然依恋父母,反正也不能怎样。

  可孩子多无辜啊。

  遭遇甩锅父母,我们该如何自救?

  遭遇甩锅父母是一个孩子的不幸,父母不可选择,可想要过怎么样的人生,你却可以“自定义”。

  一般来说,从被甩锅父母伤害,到走出伤害,你需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觉醒期

  这个阶段,你要建立界限感,哪些是父母的责任,哪些是自己的责任,明确区分。

  比如,父母的婚姻问题,那是他们该负的责任。

  又不是你让他们结婚的。

  但是,如果你的婚姻失败,这就是你的责任。

  分清楚父母的事情和你的事。

  把父母的责任交还给他们,你只承担你的责任就好。

  一开始,可能你会内疚,毕竟已经替他们背锅这么多年了,突然放下,会有不适。

  不过,这是你自救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去了解父母的成长史。

  听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童年怎么过的,他们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烙印,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今天的他们。

  听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也受过伤,也有局限,也会犯错。

  到这里,你对父母的完美期待就会瓦解。

  这样你就能从抱怨、委屈、受害者心态中走出来。

  你也会明白,很多让你受伤的事,并不是你的问题。

  这样,你内在的内疚、愤怒、委屈、不甘等等情绪就会减轻。

  第三阶段,分离期

  这时候,你要学会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分离。

  有条件的话,你可以跟父母分开住一阵子。

  物理距离远了,父母能影响你的,就少了很多。

  这期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想一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让他们给你一些回馈。

  同时,自己也可以想一想,“我想成为什么人?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阶段,你需要在精神上给自己足够多的正面暗示。比如,不断告诉自己并强化这样的信念,“我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朝着自己想要的目标去努力,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真正完成在心理上跟父母的分离,并不被父母的一些行为所影响。

  写在最后

  每次看到孩子被粗暴对待,我都会想起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那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孩子是无辜的,因为孩子不能选择父母。而父母,掌握了孩子出生的权力,也掌握着孩子的命。

  两代人在地位上,天生不平等。

  很多人长大了也没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不纯粹。

  有的人发现了,又深陷痛苦之中:我的家、我的后背,没有了。

  其实,我们已经长大,家,可以自己造。

  没法挑父母,下半程的人生,我们还能选择。

  如何面对原生家庭的创伤、脱离原生家庭的控制,不妨作为一门功课,用心力和时间去解决。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杨桃,80后宝妈,一个向上又有韧性的成长者,一个温暖且有力量的陪伴者,愿与你一起成长。

  恋爱控制 | 70岁生子 | 互补恋爱 | 撕破脸

  单向牺牲 | 离婚借口 | 性同意 | 无性婚姻

  交友潜规则 | 情人节分手 | 婚内失恋

  点个“在看”,世界和我爱着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3岁女孩成70斤吃播,母亲“她天生就胖”:甩锅父母,何以为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