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小平
在英格兰巨石镇,一根14米高的石柱顶端,架着一块40吨重的巨石。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远古时代,人们是如何把如此大的巨石搬到石柱上的呢?考古学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当时人们采取的是土屯法,即在石柱的一侧垒土,使“地面”高至与石柱顶部齐平,并与地面形成一个斜坡,人们便是沿着这个斜坡,用滚轮和橇棍把巨石推到了石柱的顶端。
古人用“土屯法”将巨石推到石柱上的做法,对我们实现人生的目标也不无启示。对于高大的人生目标,当我们无法直接实现时,我们也不妨给目标一个斜坡,给目标一个缓冲的坡度、缓冲的时间、缓冲的距离。在这个缓冲的过程中,不断在脚下“垒土”,打牢我们事业的基础,垫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直至抵达我们目标的高度。
给目标一个斜坡,看似走了弯路,实则是我们抵达成功的一条智慧而最有效的捷径。(摘自黄小平新浪博客)
文/黄小平
老汉是方圆百里有名的驾船高手,在海上风风雨雨几十年,不知遭遇了多少巨浪和风暴,遭遇了多少险恶和灾难,可每次,他都能化险为夷,死里逃生。
而老汉却说,真正的驾船高手,不是他,而是他的邻居。
年轻人认识老汉的邻居,他虽然也在海上驾船几十年,但却平平淡淡,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什么与风暴搏斗的英雄壮举。
老汉说,邻居的高明,正是他能防患于未然,每当风暴来临之前,邻居总能及时地预见风暴,并能巧妙地避开风暴,所以也就从来没有遭遇过风暴。“人们只看到我与风暴搏斗的壮举,却没有看到邻居预见风暴和避开风暴的智慧和高明。”老汉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