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出来的“段状人生”
钱国宏
我家的承包田位于岗坡下,大约有五六亩地的样子,只是垄很长,一眼望不到头。每次跟父亲下田锄草,都是我要面临的一场煎熬:岗坡下暑气弥漫,垄间热得像是个天然大蒸笼,别说锄地会把人累得腰酸腿痛,单单是热气,就能把人蒸得是头昏脑涨、浑身火烧火燎。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那垄竟出奇得长,似乎总也锄不到地头,让人越锄越泄气。
记得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和父亲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岗坡下锄地。我边锄边嘟囔: “这垄咋这么长,啥时候才能锄到地头啊?”在旁边锄地的父亲见状,抬手一指: “锄到小土包那里,你就可以到岗上的树荫下歇一会儿。”
父亲说话向来算数。我望了望前面那个小土包,陡然来了劲头儿,锄刀伸展自如,犹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一口气锄到小土包后,我便跑到岗上的大柳树下歇凉去了。站在树荫里,沐浴着迎面吹来的习习微风,那叫一个舒服啊!
等到歇够了,这才懒洋洋地回到垄间继续锄地。结果锄刀一粘垄,身上刚消失的热汗就又一下子冒了出来,闷热、烦躁、疲劳……一股脑儿地袭遍全身,我觉得自己的身心接近崩溃的边缘。
如此又锄了百米左右,父亲又一指前面: “看见前边那个高坡了吗?你锄到那里,就可以买一根冰糕吃!”
心里有了期盼,手上顿时就有了劲儿。所有的疲倦都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锄到高坡处,就能吃到冰糕!完成任务后,父亲果然掏钱给我买了根冰糕吃。吃着冰糕,五脏六腑间泛起阵阵清凉,全身舒服到了极点!
带着吃完冰糕的舒爽,我重又回到垄间。就这样,父亲不断给我指出“目标”,接着制定奖励,我就在父亲的指挥下,一段一段地锄到了地头。
坐在地头的树荫下歇息时,父亲擦着脸上的汗水,对我意味深长地说: “三儿啊,你看你今天锄得不是挺快的嘛!田垄是长,一口气锄不到头。但是如果你把它分成几段,一段一段地去锄,你就能干得很快,而且还有劲儿!”
父亲的话虽然朴实,但却隐含着很多道理。多年以后,我逐渐从父亲的那一番话中悟出:漫漫人生路,其实就像我所锄的长垄一样,经常給自己设定一些阶段性的奋斗目标,人生的长路就会变成富有情趣的短途,也就很容易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分享到一个又一个的喜悦。
设定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并不是胸无大志,而是一种智慧:把当下有限的精力和能量集中到可以达到的一点上,就能很容易地突破障碍,取得进展,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