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惊魂7》是一部由凯文·格劳特执导,托宾·贝尔 / 科斯塔斯·曼迪勒 / 贝茜·拉塞尔主演的一部悬疑 / 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锯惊魂7》观后感(一):史上最牛逼反派
托宾·贝尔演的“竖锯”深入人心,即便在第三部死了,如今也仍在搞事情,把自己的拼图杀阵教你做人的理念贯彻到底,凭借高智商犯罪,将警察玩弄于手掌,可以说是非常厉害。
竖锯老爷子死后,那几个理念继承人在玩法以及设计上完全不如老爷子,有时智商还特别捉急。
这么多年过去,竖锯老爷子的魅力只增不减,凡是看过《电锯惊魂》的小朋友们,大概都会喜欢竖锯老爷子。
《电锯惊魂7》观后感(二):吐槽一下江郎才尽的编剧和总是探讨三观问题的观众
看完1-7感觉编剧是江郎才尽了,实在是没有什么新点子,前面从第四部开始就有点力不从心,总是在挖前面的内容,强行卖关子也没什么意思~第七部总算是决定收官了,结尾也有小小的一点惊艳~我想大部分电锯粉丝喜欢电锯都是因为这套游戏模式,不关别的什么事~所以剧情问题对我来说不算硬伤
看好多评论都是在批判电锯门的价值观,没意义啊,如果是正确的价值观那肯定早就成为主流实现了,只有愤青会支持这种东西,理念是只杀坏人只是设立老头亦正亦邪的形象,让大魔头形象更饱满一点,不被观众全剧否定,当恐怖惊悚片看就完事儿了~
《电锯惊魂7》观后感(三):演技最差的一部
看完1-6 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入木三分,让观众觉得游戏非常真实,而看完7,游戏主角男,救人的路上,又是拔牙,又是两肋被刺,一点表情变化没有,连汗都不流多少的!而且整部片子,血的颜色粉嫩粉嫩的,非常出戏,很多细节非常不真实,比如蒙眼睛的人走木板,脚都不在周围踩踩,探探路,就直接走吗?最后生死攸关,这俩人还要吵一架,我骗你了,你为什么骗我,再吵一架吗?竖锯老婆吉尔,不是跑出去求救,而且找个全是刑具的屋子躲起来?可能有些人会说,每个人处理这些情况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整部剧,所有人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不正常,就会让人觉得非常出戏。正是这部7,这么多细节不用心,导致这部的整体观感特别差,特别没有代入感,从头到尾无法入戏。
《电锯惊魂7》观后感(四):SAW Ⅶ 的虐杀机械
■ 一刀两段(说明:请在白天人流量最多的商场橱窗里展示此装置,以带有刻奇的、娱乐性的效果。两位男主角和一位蛇蝎美女,三把电锯,决斗。奖品是爱。)
■ 滑轨穿刺机(说明:色情之梦的装置,仿男性生殖器官的刀片将随着铁轨加速,将甲方四分五裂。)
■ 种族主义者的救赎者(说明:在30s内,一人需把自己的背从粘着的汽车座椅上撕下来,否则将触发回送开关:千斤顶失效,加速中的汽车将落下,先砸烂一人的头,碾压过去后汽车后方一人穿透下巴和四肢的铁链将跟着汽车产生强大的拉力,而汽车冲向固定在前方的一人。撞击障碍物后,被粘着的人则会被惯性甩出。)
■ 风车对舞(说明:双人竞技类游戏,两人手臂掉在铁杆上,互相攻击对方,直到一方落下,被下方的刀片风轮切割成碎片。)
■ 吊环圆环铁笼与铺满刀片的地面
■ 钉刑圆环装置(说明:甲方固定在机械椅上,圆环支撑着四根中空钢钉环绕甲方脖颈处,一根带钩子的鱼线将钥匙伸进甲方胃部,请拉出鱼线,时间限制60s。)
■ 穿刺圆环装置(说明:甲方固定在圆环内,装置启动后会将甲方缓慢推向对准甲方眼睛和嘴的三根中空钢钉。解救者请在赎罪装置上保持拉环的平衡,但钢钉也会穿刺解救者的腰腹部。)
■ 诋毁者的救赎者(说明:请引导脖颈被戴上铰链,眼镜被蒙住的甲方走过一段悬空的房间,路上会有木板搭建,钥匙就在前方。60s。)
■ 欺世盗名者的赎罪装置-又名对刻奇者的惩罚(说明:两根铁钩在刺穿甲方的胸肌后,甲方需在承受自己体重的情况下将自己提起来,并触碰两根电极)
■ 圆环焚化装置
“Live or die.Make your choice. ”
《电锯惊魂7》观后感(五):两个问题
1.戈登的家人后来咋啦???
2.结果最过分的fake player Bobby没死???
(以下为凑字数: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男男女女你那么难那么密密麻麻密密麻麻密密麻麻面膜男男女女男男女女你那么忙忙碌碌来OKOK啦咯啦啦啦就斤斤计较那你哪啦啦啦脑子呢麦科马克麦克贝斯来自了你)
电锯惊魂7 (2010)7.62010 / 美国 加拿大 / 悬疑 惊悚 恐怖 / 凯文·格劳特 / 托宾·贝尔 科斯塔斯·曼迪勒
《电锯惊魂7》观后感(六):谁才是电锯门首席大师兄
电锯系列对于喜爱恐怖片的粉丝来说是一场血腥的饕餮盛宴了,当到了第六部后人们都以为编剧们要黔驴技穷时,他们再次脑洞大开。讲真的,他们没在杀猪厂工作过我都不信。暴力血腥依旧是电锯的最大噱头,到了第七部,光是游戏就有十来个。但显然的很多游戏的设定就是为了暴力而暴力,比如一开场的闹市游戏,好像和主题没有啥关系。电锯系列一直是自己不断的挖坑然后再一部里再去填的套路,所以这个游戏也可能和下一部有关。
整体来说电锯7还是保持着水准,除了有趣的游戏场面让人感官刺激外咯噔医生以及第一部里厕所的再次出现也算是惊喜,虽然这些都不能细细的推敲。其实这是拍给粉丝看的电影,如果你没看过前几部,你甚至不知道他们有何关联,如果你是电锯粉不要指望有太多的新花样,尽情去享受血肉横飞的快感就好了。
《电锯惊魂7》观后感(七):Live or die,make your choice.
看完了七部,止步于第八部的6.8分,左思右想都觉得相对过低的评分可能是老粉对第八部的失望。有机会再看吧。
看之前《saw》已经无孔不入地进入了我的生活,很多话题都关于它,关于它如何如何血腥,如何如何残忍,作为一个阅恐怖片无数的恐怖片忠实爱好者来说,血腥的镜头就是一个恐怖片的精华。《saw》应该不会让我失望。于是怀着莫大的好奇心我就去看了。
这是我看过最优秀的恐怖片,没有之一。血腥满分,剧情满分,人性满分,效应满分。我对剧情部分本生没有太大的期望,所以《saw》系列是真的震惊到我了。看完之后就没有再停下来,基本上每个月都在回顾。对于我来说真的是视觉盛宴啊。在这个过程中,我针对我最喜欢的三个角色做一下说明。
1.约翰·克莱默:jigsaw的最初掌门人,关于他的生平我就不过多赘述了,我主要想表达一些我对他的看法。老头是我认为最到位的觉醒者,觉醒得彻彻底底,他在影片中被称为“竖锯杀手”,当然我不认为他是个杀手,我认为他是一位教化者。他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所在。首先,他并非通过杀戮报复社会,第二,他并非通过杀戮获取快感,第三,他并不是在杀戮,而是被教化者求生失败的结局被看作一种杀戮。约翰·克莱默是一位思想者,是一位引导者。他随时都保持理性,洗练被教化人的灵魂,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
2.劳伦斯·戈登:毫无疑问,他是最后真正的jigsaw传人。他的师兄师姐都失败了,最大的共同因素是,他们都被情感支配着,无论是阿曼达心里对导师的崇尚和对教化效果的怀疑都证明了她无法成为jigsaw的传人,虽然霍夫曼的威胁固然可怕,但不代表约翰老头不知道,也许这也时刻测试中的一环。霍夫曼有对杀戮的快感,天生反社会人格,但他确实是最健壮最聪明的。我们的医生对比阿曼达和霍夫曼,显得冷静多了,他和约翰的人格特点最接近。理智,冷静,纯粹地袭承了导师“珍惜生命”的宗旨。他是一众徒弟中最早接受教化的,所以他早就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清醒的认知。这也是他打败了师兄师姐,成为继续约翰事业的最佳人选的原因。
3.丹尼尔·马修:他只出现了一季,也就是第二季,马修探员的儿子。大概很少有影迷注意到,不过我看第二季的时候真的被他的某些点给吸引了。第一,他不冲动暴躁。第六季因保险公司拒赔偿而死的男人的儿子(我忘了他叫啥),从一开始被关进一个小密室开始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暴躁性格,当然我一开始以为他是保险员的儿子,这是影片有意误导的,所以当时他和丹尼尔的处境在我眼里很相似。同样受到生命威胁的丹尼尔,最后变成了团结队伍的中枢,因为他是个孩子,所以对每一个人都显得友好。第二,他团队意识很强,这并非空穴来风,他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似乎他在全局显得并不那么迫切地求生,总是在帮助鼓励周围那些成年人,试着与他们交流,特别是女性。第三,他有过人的冷静与智慧。特别是与阿曼达商量假死来反杀暴力男的时候,我发现了他性格里的优点。沉得住气,在得知自己与一群父亲陷害过的罪犯在一起时,也没有着急自己先保命,而是审时度势。第四,善良。这是当一群人身处险境时最难做到的一点,虽然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可贵的品质,相反我认为善良在那种处境下的实用性很小。但正是因为善良的无用才显得丹尼尔的人格特别。
当然,第二季过程中我对阿曼达的好感也是爆棚的,我在心里面已经为了准备好了宽容,勇敢,聪慧之类的词,只可惜我看到结局才发现她是我们老头的门徒,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说,我对她的喜欢淡泊了很多。而且她第三季的行为让我觉得有些失望,本来我满心以为她真的能引领jigsaw来着,可能正是因为她对约翰的过度情感才导致她不愿意让约翰直到间接导致吉尔流产的是她自己吧。
《电锯惊魂7》观后感(八):好看啊
好了,下面这部影片你一定会喜欢的!
千万不要被血腥的海报所迷惑,就如先前我对该片的判断那样(误认为会是一个BT,手拿电锯大肆破坏老美的和谐社会。。。扯远了)
实际上,本片根本就没有电锯,手锯倒是有两把。。。
好了,言归正传吧!
先问看官一个问题(就是先前海报上问的):为了活命,你愿付出多少鲜血?! 你还不确定?OK,影片给了你参考......
(以下部分会涉及一些剧情,但是决不会影响你第一次收看影片):
亚当(无业青年扮相)猛然惊醒,确发现自己单脚被铐在了一个废弃的卫生间里... [影片一开始便使我进入了角色,没有过渡,没有前奏,直接而又震撼!]
四下漆黑,呼救,只剩下了呼救,徒劳,绝望。突然,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别费力挣扎了,你我都已无路可走...
灯光瞬间开启,在亚当对面原来也铐着另一个男子:劳伦斯(浅蓝色衬衫,俨然身为中产一层)镜头跳跃式拉伸,原来两人身处在卫生间两端,在二人之间面朝地板躺着一具死尸!死尸的右手和亚当很近,手里有一个录音机。左手离劳伦斯很近,是一把手枪。死尸头部开花,鲜血流了一地。
[为什么他们会被困于此?为何会有死尸?出路何在?谁在幕后掌控一切?头脑中一连串的疑问来回乱串,心跳已和当事人同步...]
亚当从裤兜里找到一盘磁带,劳伦斯则找到了一盘磁带,一发子弹,和一把钥匙。但是钥匙并不能打开他们脚上的锁。亚当取到录音机听录音带,一个低沉的声音要求劳伦斯在8个小时以内杀死亚当,否则他们两个都会死,甚至包括劳伦斯家人(这是后来在劳伦斯钱包发现的威胁信息...)
显然,相同的处境已经使两个可怜人走到了一起,良心告诉劳伦斯,杀亚当来获得自己的生命是不正当的。他们必须要找到其他的办法,逃离这个恐惧斗室。。。
此时,随着二人的冷静,被困的细节也慢慢回忆起来...
好了,关于影片本身的描述,我就此收笔,因为只可意会,不可尽谈啊! 下面是谈一些观后感,看过片子的朋友可以玩味一下:
1.导演印象(詹姆斯·温James Wan)
首先,不认识,没印象,后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这是他的处女作!不禁佩服得竖起大拇指!
引用一段话:编导詹姆斯·温认为自己的处女作最成功的地方是:“剧情的设置可以引起观众想象,想象如果自己处在角色的处境会发生什么事。这种未知的元素会激起观众的观看兴趣,你不知道身处何方,将会发生什么,一切都失去控制,这才是最恐怖的。”
的确,本片应该算是一个突破,较之传统的悬疑恐怖片,他更会调动观众的互动性,参与性;内心的恐惧+人性的无情嘲讽揭示 =〉观众自己内心的拷问=〉发自心底的寒意!
2.叙事手法(Memento+Se7en+Identity)
在下学浅,看片至今感觉也就Memento(记忆碎片)的倒叙感觉最“爽”(抱歉没有其他词来形容了)那种倒叙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巧妙,与正叙的结合也是完美无缝。而《SAW》也用到了倒叙这种手法,将警察,“罪犯”,主角的时空巧妙的进行了轮回式叙述,使得情节更加紧凑,步步紧逼!
与Se7en类似,警察,“罪犯”斗智斗勇,现场-〉线索-〉推理-〉验证。。。 只不过,这次参加推理的还有当事人(受害者)自身,临场感陡增!
与Identity(致命ID)相类似的就是各个人物在日常看似毫不相干,但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他们竟然如此相似!谜底揭开时,正在接受的心灵拷问的究竟是剧中人还是自己呢?这也正是我在标题中所写的:残酷至极的人性拷问
3.选择
人生会有很多选择,学校,专业,工作,爱人...
但面对生死,你的选择是什么?生还是死?问得真的很多余,但是,如果附加额外的条件呢?如果是你死我活呢?人类自私的丑恶在这一刻瓦解了,也许真的只有BT才能想出如此震撼心灵的题材~~但,这部影片做到了!
4.结尾
看惯了恐怖片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异形复活,哥斯拉剩蛋,鬼娃生子等等这些意料之中的最后惊吓,但是,请放心,本片的结尾,其出乎意料程度不亚于《第六感》,以至于,在下不忍心在此赎犊导演的良苦用心,还请各位自行观赏那最精心(惊心)的一刻吧!
5.瑕疵
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我们还苛求什么?!
但是,瑕不掩瑜,我还是要提一些我认为的缺憾:
a.另外两起案件的被害人背景应该表述的再详细些,有助于观众对结尾的理解。
.结尾尽管出人意料,情理上也可讲通,但是还欠有力的铺垫,底牌亮得稍显仓促。
c.开头的发荧光的东西有什么作用,我还没看出来,在此一并指出。
d.情节过于紧凑,以至我忘记吃水果,女友都害怕去厕所了,在此特别B4一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