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持人再次念起开幕辞时,或许他能想到37年前的自己在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上,初次面对现场直播的镜头轻声说出:
“各位观众,在这欢乐的除夕,中央电视台全体工作人员祝您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春节愉快。”
只是,没有如果。今天早上,著名央视赵忠祥去世了。而2020年1月16日的今天,正好是他78岁的生日。
说实话,赵忠祥不属于叨姐成长的时代,对他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动物世界》里的那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交配的季节。”
今天早上突然看到赵忠祥的死讯的时候虽说不上难过,但也算心存惋惜。可等我看到评论区的种种言论中甚至还有手拍手叫好:
“著名老流氓”
“做出那种事的人,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1
央视主持人一哥,《新闻联播》第一位出境播音员,连续15届春晚主持,新中国第一位走进白宫的记者……
原本赵忠祥的人生履历近乎于完美,但15年前出现在他身上的另一个新闻让他身败名裂——录音门。
在2005年,因为一位保健医生的实名爆料,赵忠祥涉及婚外情7年。那时,她还提供录音等证据。而到了2006年,她还曝光出日记,内容劲爆,颠覆三观。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今天评论中一声声的“紧爷”成了对【晚节不保】这个词最好的诠释。
我们很无力,因为我们丝毫没有办法去阻止这些言论,只能看着它的点赞数越来越高。
但更无力的是,我们无从反驳,从某种程度而言,他们说的都是客观事实。
可是,叨姐也想问问:面对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的死讯,这样带有侮辱性的谩骂真的合理吗?
再次出现的时候是在前几个月的热搜上:
有人曝出和赵忠祥合影只要4000元,同时曝出还有疑似赵忠祥售卖字画的价格表,价格从5000到25000元不等。
“晚节不保”
“他只会写一个紧字”
“我出8000,让他写个紧字”
(网友恶意P图)
那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当代人对人性与原则是如此的不容争辩。
而在如今,比起将一个人的功勋谱成赞歌,人们更愿意为一个人的过错奏响哀乐。
2
叨姐面对今天的热搜,对着电脑坐了很久。我对赵忠祥并不熟悉,自然也说不上难过,但是我依然觉得十分遗憾。
我遗憾在赵忠祥的死讯之下,没有提起《新闻联播》、《春节晚会》和《动物世界》;没有人提起童年的回忆;也没有告诉你这位老人曾经有多么牛。
有的只是一场八卦和一声“紧爷”。
可赵忠祥真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记住吗?
在那个还没有互联网流量的时代,作为中国第二位电视播音员和第一位男播音员,曾经在中国电视史上创下无数个“第一”,也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
他曾先后主持过十多次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转播过9次国庆庆典。还曾随邓小平访美期间采访美国总统卡特,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采访美国总统的中国记者。
1980年创立的《动物世界》和1995年创立的《人与自然》节目中,赵忠祥老师一句浑厚又富有磁性的“春天来了”成了我们存留不多的童年回忆。
而据统计赵忠祥至今已为《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共配解说两千五百多部集,解说文字一千八百多万字。
其中《人与自然》更是第一个受到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表扬的中国电视节目。
从1995年创立到2018年收播,《人与自然》每次录制都是连续3个多小时,一录就是4集,而70多岁的赵忠祥从来不觉得辛苦。
当主持过15届春晚,9次国庆庆典和无数次大型晚会的他被问到真正使他骄傲的事情时,他说:
“主持了这么多届,没有给主持词添一字、少一字。”
3
但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从来都不是它带给逝者的伤痛,而是它留给活着的人的遗憾。
当这份讣告在微博热搜第一的位置上停留几个小时,当评论数毫无征兆地接近6位数的时候,恐怕没人注意到这份讣告的落款处写上的是“赵方”两个字。
更加不会有人意识到,这一声声以正义为名的谩骂赵忠祥先生已经看不到了,但他的儿子赵方却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一声“紧爷”,一句“活该”之后,有人就可以坦然地退出微博,再次进入微博的时候甚至还因为高居不下的点赞数欣喜不已。
可这一个个的点赞数,又如何不是一把把插进逝者家属胸膛的刀子呢?
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变了:不再像老一辈的人一样将“死者为大”当作金玉良言,也不会轻易宽恕和原谅一个人犯下的错过。
叨姐也不想号召什么逝者为大,更加不愿意看到一些“全世界突然爱你”的评论。
希望一声声“紧爷”的称谓能够变成“赵忠祥先生”。
希望你们在记住他的过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他曾经的努力和付出。
更加希望赵忠祥先生一路走好,
▽
(强烈推荐▲▲▲)
异地恋见面,睡大床房还是双床房?
▽
明晚21:21,我在玩转大学等你
愿赵忠祥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