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求是》2017年/8)
行走在常德河街,路过的都是民国时期的仿古建筑,虽觉得很美丽但也并无特殊的感触,然而身边母亲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真的和当年一模一样,这个码头、这个邮局,还有这个茶楼,小时候我经常在这里听丝弦”,我能听出母亲言语中的激动、感慨以及自豪。回忆走过的城市,赫然发现只有那些根植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让我记忆犹新。可见,相比趋同性的城市建设,如何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才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市民幸福感的关键。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为追求大城市效应,城市建设慢慢变成了风格一致的高楼大厦、标准化的工业园区、模式化的城区规划。很多城市渐渐失去的是本该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文化。文化对于城市意味着什么?失去了兵马俑的西安是否还拥有那份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敬畏?离开了秦淮河的南京是否还拥有夜泊秦淮的风流韵味,让人憧憬?没有了园林水乡的苏州还能否拥有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底蕴,让人向往?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建设形式与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性格,精细融入到建筑、园林、雕塑、工艺产品等各个方面,应当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座幸福的城市必然是血脉中流淌着文化的城市,留住了城市血脉中的文化,才留得住城市的历史、才能留得住游子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