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绳命、态度
这姑娘自带跟锦鲤杨超越一样的幸运体质。从第一集开始就屡屡被打败,结果每次都能原地加血复活。
清华本科,哈佛硕士在读,人长的漂亮,身材也不差,一直以来走的都是知性优雅的人设路线。
从一登场,面对老奇葩师兄杨奇函没有半点胆怯,句句打到点上,拉粉无数,不仅让杨奇函脸部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也成就了第一集的高光亮点。
用杨奇函话说,要是选5个年轻人代表中国国家形象去联合国开会,那绝对有许吉如。
不仅如此,几个导师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原本在第一集就要被pass,结果一个“壮士请留步”卡将其救回。
可在这之后跟被下了蛊似的,辩一场输一场。一次次被淘汰,一次次都被救回。
就连其他战队导师罗振宇也不惜用自己战队的“在下不服”卡,顶着破坏游戏规则的风险,又送给她一次从淘汰边缘爬回来的机会。
还说奇葩说不能没有许吉如。
我的妈呀,这姑娘到底什么来头,让这么些人力挺。可最后她用事实证明了,罗老师的良苦用心有点多余。
令人新奇的是,别人被淘汰,观众多数都会给予安慰,可这次对着这个头顶清华、哈佛光环的美女学霸,竟送出的全是“活该”,“你不配”等群嘲骂声。
咋回事儿?
精英女学霸咋混成这亚子?
从“许吉如好强”到“许吉如赶紧下去吧”,再到网友热情洋溢的扒出她的黑料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出道即高光”放她身上再适合不过。
高开低走的趋势其实全都靠她自己败光了观众缘。
她的黑料暂且不说,有关她人品到底咋样写起来篇幅有点长。但就她为啥越辩越糊这件事上来说,其原因倒是跟我们每个人都贴切。
01
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本以为这只出现在直男癌晚期重症患者身上,却没想到在年底杀出个钢铁直女代表许吉如。
到了队长赛,和詹青云上演了一出神仙打架,不卑不亢的面对老奇葩詹青云反应迅速,思维敏捷,被蔡康永称赞“有大将之风”。
直至这个时候,观众们对她多数还是抱有欣赏态度。画风突变就在第5集,许吉如发言结束,票数竟然没有太大的变动。
镜头还特意切换到她的脸上,那一刻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女学霸面对自己失利时的慌神。
她太想赢了。
而且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救回,虽说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但次次打脸,要谁谁也顶不住这个压力。
她急了。不仅接下罗老师送出的“在下不服”卡,还专门挑了个实力较弱的胡老师进行pk。
好不容易打赢了比赛的胡老师却莫名其妙被call out,不得不再次面临加赛和被淘汰的风险。但胡老师没有任何抱怨和情绪,轻松应战。
再来看看许吉如,眼神里全是犀利,满脸写着“老娘要赢!”。这个时候不管她讲什么,那种咄咄逼人的架势就已经将观众推远了。
这像不像平日里遇到点儿啥事儿就特别喜欢讲道理摆事实,嘴上叭叭叭讲的天花乱坠,结束时一定还要带着「看见没,我就是这么牛逼」神情的某某某。
通常这样的人都自以为自己很优秀,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求助,一定要有“这事儿还得靠我解决”的身段,还要有“我讲什么都是对的,你得听我的”的坚定情怀。
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这种“我很强”的神情仪态,暴露的是失态的教养。
02
只讲道理,不谈感受
经常会有女孩子抱怨自己的男朋友为啥不管什么时候都只会跟自己讲道理。
有天在饭馆里吃饭,旁边桌的一对情侣一坐下来,女孩就跟男孩吐槽今天的工作贼倒霉,说了不到两句,那男孩语重心长的开始了一大段的演讲。
大致意思是说,职场上就应该更专业些,你就是太情绪化了,职场上没人会照顾太多你的感受。
再说你得懂得让自己硬气一些,别让人觉得自己是个软柿子能随便捏......
女孩听着听着拿起包转身就往门外走,男孩一脸懵逼坐那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吸了口碗里的面,心想,这男孩大概是不知道,这种「低情商」的沟通方式,不仅让别人厌烦,也会让自己委屈。
而他仅仅是因为没意识到,在沟通中,他只知道讲道理,却从来不谈感受。
在讲道理的人眼中,一切事情只有”应该与不应该“。这就好比说骑在马背上的人,如果骑马的人了解马的特点与个性,才能打好配合共同奔向终点。
而一旦将注意力放在马要跑得快,马应该跑到那里时,抽在马身上的每一鞭,都是在逼迫马一步步走向崩溃,最终引起马的反抗。
同理,讲的道理,每一字一句都是在告诉对方,你这么弱,你听我的就能优秀。
拜托,大家生活的环境,同处的阶级背景,都差不多,那点属于生活常识的道理与逻辑,并非只有你一人能懂。
我们想要的,无非是在情绪爆发时,有个能听自己说话的人。当然,如果再能有个拥抱,就能治愈很多了。
03
把别人放在心上
如果对方没有很急切的开口向自己求助,一般情况下都是想找个人做一个情绪发泄而已。
他们期盼的是听到的人能与自己有一定的情绪共鸣,而非告诉自己该怎么做。其实很多时候不用别人说怎样做,自己心里早有打算。
比起那些应不应该,一点点的安慰或者只是一个轻轻的拥抱都是拉近关系的良药。
许吉如在第一次上场与杨奇函辩论的「正确的废话当讲不当讲」里说,不讲正确的废话是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是不拘泥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往更高更好的地方看齐。但是最终还是被杨奇函在结辩时讲比分扳回。为什么?
因为杨奇函说父母给我们讲的那些话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如果这种话不能讲,那么我们与父母之间链接情感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他们的爱不就是在这些正确的废话里传递到我们心里的吗?
爱,最终还是战胜了道理。
如果想要真正的知识,那么多的书籍,资料够看够学了。既然找到一个人,讲出自己的困惑,焦虑,脆弱,想要的只是一句,宝贝别怕,有我在。
不讲道理,讲情感是把别人放在心上的表达。只讲道理不讲情感的人最后只能活在真理的世界里,和那些黑纸白字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体会得到人间冷暖呢?
拾叁小姐 / 第4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