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场的年轻人:加一微报:人间目击者周一的时候我们发起了一个话题:说真的,如果是几年前的我,看到这四个字肯定嗤之以鼻。这不就是传统的“中国式相亲”最看中的条件吗?这种观点未免太过时了些……别说恋爱自由了,在这个网恋都能甜甜蜜蜜结婚的时代里,还坚持这种封建思想,未免太狭隘了。然而现在的我,经历过几次不太轰轰烈烈,但实属闹心的恋爱后……唉,古人诚不欺我。 -1-
不仅仅是我,后台很多粉丝也参与了这个问题的讨论,绝大数人表示:经历的越多,越看重“门当户对”经历了感情风雨的年轻人终于明白,所谓“门当户对”,可不是单纯物质条件的匹配,更多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拿既定标准衡量的软件。比如我一姐们自从五年爱情长跑宣告失败后,在感情方面就变得特别理智。她现在奉行一句话:“理性的开始,感性的维持。”之前有一个小伙子追求她,她也比较有好感,可是问了对方家庭背景后,断然拒绝了男孩子的追求。理由很简单,不满足“门当户对”的条件。她自己算是个小富之家,父母做生意的,在我们二线城市有三套房产,老家还有一处房子等待拆迁。追她的那个男孩是小镇家庭,掏不起房子首付,男孩平均工资也就三四千块,两个人生活背景太不对等了。不过,这种确定关系之前就追问对方家庭背景的行为,多少还是太敏感了些。男孩觉得,我们两个还没开始呢,就因为家庭的原因提前将这段关系宣判了死刑?这未免也太现实、过于势利了。然而,仔细询问过朋友,我却理解了她的担忧。家庭背景,更多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所以你瞧,大家所强调的“门当户对”实际上是家庭环境与成长经历。像我这位朋友,经历了父母由贫穷到富有,成长环境较为复杂,所以性格早熟,考虑问题也很现实。而男孩子在小镇子里长大,生活环境非常单纯,人很浪漫也很热血。这样的两个人,能有同样的价值观吗?她自己也清楚两个人的差距,不是单靠爱情能够改变的。-2-抱着“门当户对”心态选择恋爱对象的人,情感之路都不会太坎坷,我堂姐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出生在普通的工薪家庭,但自身很优秀,人漂亮又有能力,性格也很开朗。因为是做金融的,总能接触到更上层的交际圈子。其实挺多富二代喜欢堂姐这样的女孩,家庭结构单纯,高学历也有自己的事业,是那种特别适合娶回家的“妻子型”。但堂姐谢绝了所有富二代的追求。“我只想找个跟自己家境相当的人,他不嫌弃我,我不高看他,我们是平等的,我们的父母也是平等的,不会因为对方比自己好很多或者差很多,而攀附或者委屈。”堂姐最后选择了和她家庭环境差不多的姐夫。双方父母都是工薪阶层,普普通通了一辈子。两人的父亲都是话很少但脾气很好的类型,而妈妈都很外向,善良又朴实。姐姐和姐夫相处起来也非常合拍,更像是他们原生家庭的复制。从恋爱、见家长、结婚、买房都很顺利,几乎没吵过架。因为价值观相同,两个人都觉得婚礼越简单越好,省下的钱计划了一场长途旅行。他们简直就是我身边完美婚姻的典范。-3-有句话,相爱容易是因为五官,相处不易是因为三观。见过太多一时冲动的小情侣,两个人苦大仇深的爱了几年后,还是因为生活环境不同无法妥协,分道扬镳。少不更事时,每个人都有“为了爱情赴汤蹈火”的决心,但经历过才明白这种幼稚的想法还是抵不过现实。爱一个人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在一个本不该开始的人身上错付了太多的时间和经历,再去爱下一个人……可就太难了。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感情就是势均力敌。无论是恋爱还是结婚,势均力敌指得就是能力、认知、文化修养、人生目标等等不会差的太多。而这些,又是从原生家庭中培养出来的。中国俗话说,女不下嫁男不高娶,原生家庭的差距绝不仅是钱而已,而是由钱带来的认知差距,这才是门当户对的真谛。情景一:“唉,你能不能把切过生肉的刀洗洗,再切熟肉,不卫生啊~”“就你穷讲究。”情景二:“等下!换了睡衣再上床嘛,会有灰尘,对皮肤不好的~”“就你穷讲究。”情景三:“就几百块而已,请朋友花了就花了,没必要算那么清~”“还是算吧,你去帮我要回来。”钱财或许还能中彩票一夜暴富,认知却不能。- 最后 -我的观点可能太现实了,酥酥就对此嗤之以鼻。她认为“每段感情也许结束的五花八门,但开始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喜欢。”我只能说,有这种想法的酥酥还是因为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敢去冒险。当你所有的激情在一次次不适合的恋爱中消磨殆尽,甚至失去爱人的能力时。你才会明白,开始一段恋情之前的慎重,是件多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