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让博物馆成为文明教育馆
日期:2019-11-19 09:49:43 作者:文明 来源:文明网 阅读:

 让博物馆成为文明教育馆

  让博物馆成为文明教育

  发表时间:2019-08-14 来源:常德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暑假期间,博物馆迎来了人流高峰,文明参观话题也被一再提起。近日就有这么一件事,有人在广东博物馆留言本上质疑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表示:“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对此,广东省博物馆回应:在博物馆遵循相关的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8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博物馆热的兴起说明当前公众人素养传统文化自信提升特别是很多儿童也从小开始走进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开拓眼界,十分有益于教育成长。但一些“熊孩子”在博物馆内大声喧哗、嬉戏打闹,甚至破坏馆藏物品,却也着实令人头疼

  博物馆不是一般的公共场所,是展示文明、传播文化的庄严场合,而且不少馆藏物品十分珍贵脆弱,必须遵循规范的管理制度要求进行严密保护,一旦损坏将造成极为严重损失。无论是成人还是未成年人,都不能逾越于规矩与制度之外,不能肆意打扰他人观赏,更不能对馆藏物品造成任何显性或隐性的破坏。

  对儿童来说,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所限,自我约束力较弱,缺乏规则秩序意识,但这并不是其可以随意而为的借口家长作为监护人,既然选择带孩子来到公共场所,就必须切实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管好、教好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而不是无度溺爱,任由孩子胡闹。到博物馆参观,其实不仅是让孩子接受文化教育,也是开展文明教育的良好机会,家长理当趁此机会进行言传身教教导他们如何遵规守矩、倡导文明,为孩子们心灵健康茁壮成长培土育苗。

  特别是暑假等假期期间,博物馆人流密集,更是检验每名游客文明素养的时候。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服从博物馆的管理,更要将之作为培养孩子文明意识和行为的良好契机,这样不但对自己孩子有益,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参观氛围,提高大家的参观体验,使大家都能够更好地感受博物馆的文化,达到更理想的参观效果

  不但在博物馆要讲文明,在其他任何公共场所亦是如此,之所以会产生很多让人头疼得“熊孩子”,大多背后都有着不靠谱的“熊家长”,家长没有带头做好榜样,孩子们自然有样学样,这样的家庭必然会令他人反感与远离。家长必须担起家庭教育的应有责任,不能推卸给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环,每一位家长都要树立正确教育的观念。只有家风正,家庭才会兴旺,孩子的未来才能更加充满光明希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让博物馆成为文明教育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