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跳舞的、拼演技的、开客栈的、推理的、抬杠的等等等等,不过,最让我心动的,还是《奇葩说》第六季的强势回归。
真不愧是能坚守六季的王牌节目,#大王进步了#、#被肖骁说哭了#、#岳岳傅首尔辩论#,一度冲上了热搜。
不过,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是,岳岳和傅首尔两人之间的辩题:公共场所遇到熊孩子,他的父母无动于衷,我该不该教育他们?
我觉得,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辩题,也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要思考的问题。
相信大家不管是在自己家还是在公众场合,都曾遭受过“熊孩子”的骚扰。
他们可能是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然后还一不小心,就撞倒在了你的身上;也可能是来你家做客,却弄坏了你的手办,玩断了你的口红。
甚至还有因为熊孩子而引发的一些悲剧。
湖南长沙,一位男孩故意将2岁女童抱上电梯,电梯到了18楼后,女童走了出去,坠楼身亡。
一趟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上,六岁男童对邻座男子吵吵闹闹,拳打脚踢,家长置之不理,还和乘客在飞机上厮打起来。而当这家人落地后,立马被驱逐出境,遣送回国。
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在游泳池被两个13岁男孩冒犯,随后和男孩的家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最终,安医生不堪医院和网络暴力的双重压力,服药自杀了。
......
而最让人心寒的不是这些“混世魔王”般的熊孩子,而是纵容这些熊孩子背后的那些熊家长。
“他还只是个孩子......”“你那么大的人了,还跟孩子计较......”“我们家孩子就这么皮,管不动了,长大了就好了......”
“混世魔王”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他们破坏的功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熊爸妈们的包容庇护。
每当这些熊孩子犯错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道歉,而是为孩子辩护:他只是孩子,你这么大个人了,还跟孩子计较什么。如果你非要较真的话,他们甚至还能颠倒黑白,错的不是她们家的孩子,而是和孩子计较的我们。
就像傅首尔在打这个辩题的时候,说的那样,一个已婚妇女的战斗力,抵得上一个BB Team。
可是,虽然我们理解为人父母的辛酸,理解为人父母保护自己孩子的本能,但是,如果无视孩子行为的恶劣程度,一味地包庇他,这不是在帮孩子,反而是在害孩子。
我一直确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而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变化,来自于他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依赖的是对周围大人的模仿。
在孩子犯错时,如果家长一味的辩护,孩子得到的信息往往就是:我这么做是没有错的,我做什么都没关系,也不需要承担任何的后果。
熊家长遇到任何事只想着为他们开脱,这样的骄纵只会让孩子的成长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当孩子犯下错误时,不能及时认识到,父母也没有正确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毫无悔过之心,一步步陷入犯错的泥潭。
没有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孩子是需要被引导被教育的,小孩子调皮捣蛋确实是本性,但不等于说可以不去管教他。 责任感、尊重的边界、不伤害他人,这些最基本的品质依靠的是从小的教育。 很多时候父母的模样,往往就是孩子的榜样。再说回,辩题里的公共场所遇到熊孩子,他的父母无动于衷,我该不该教育他们?虽然我们作为一个家庭里的局外人,但我还是觉得应该教育,就像岳岳说的那样,教育有很多种的方式,教育远不止于教训,多一些耐心和陪伴,给熊孩子们最好、最温柔的教育,有时只需短短一句话,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我想,每一个成年人都可以理解孩子可能会偶尔犯错,偶尔调皮捣蛋,也愿意让孩子看到一个爱与和平的世界,但最基本的底线不能丢。当我们遇到了熊孩子,我们可以大人不计小孩过,但小孩子可能还不懂的道理,我们就必须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要让熊孩子懂得明辨是非。父母的职责在于成为榜样,而不是无原则的包庇者,于我们身处在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成年人也是一样。/今日分享/
你觉得熊孩子应该被教育吗?
:)
TAOCHASI | 桃茶肆
· THE END ·